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三章血液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866943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3.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三章血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三章血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三章血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三章血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三章血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第三章血血 液液n 第一节 概述n 一、体液和内环境的概念n 体液体液: :人体内液体的总成。人体内液体的总成。n分布分布: :细胞内液细胞内液: :约约2/32/3,约占体重,约占体重4040。 n 细胞外液细胞外液: :约约1/31/3,约占体重,约占体重2020。 n 组织液组织液: :约约3/43/4,约占体重,约占体重1515。 n 血血 浆浆: :约约1/41/4,约占体重,约占体重5 5。 n 淋巴液淋巴液: :少量少量n 胸膜腔、脑脊腔及关节腔内液体胸膜腔、脑脊腔及关节腔内液体n内环境内环境: :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n ( (细胞外液细胞外

2、液)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细胞细胞细胞外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细胞外液之间的物质交换n1 1、稳态的概念、稳态的概念: :内环境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n2 2、稳态的含义:、稳态的含义:n指细胞外液的理、化因素在一定水平上是恒定的。指细胞外液的理、化因素在一定水平上是恒定的。n指这个恒定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指这个恒定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平衡动态平衡,在,在微小波动中保持相对恒定。微小波动中保持相对恒定。n3 3、稳态的实现、稳态的实现: :在在整体整体是在神经体液机制调节下,通过各器是在神经体液机制调节下,通过各器

3、官系统的活动而实现的。官系统的活动而实现的。n4 4、稳态的意义、稳态的意义: :维持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破坏内环境稳定,机体若破坏内环境稳定,机体将发生疾病将发生疾病。n血量血量(blood volume): 全身血液的总量。全身血液的总量。循环血量循环血量(circulating blood): 大部分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大部分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贮备血量贮备血量(reservoir blood): “滞留滞留”肝、肺、腹腔静脉及皮下动脉,流肝、肺、腹腔静脉及皮下动脉,流动较慢。动较慢。约占体重的约占体重的7- 8%,体重为体重为60k

4、g的人,血量约的人,血量约4.2-4.8L。二二.血量血量血量恒定血量恒定 血压恒定血压恒定,是维持全身器是维持全身器官血供的必要条件官血供的必要条件失血失血10% 机体调节机制可进行代机体调节机制可进行代偿偿 恢复恢复 失血失血20% 代偿不能维持动脉血压,代偿不能维持动脉血压,可导致功能障碍可导致功能障碍 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失血失血30% 出现生命危险出现生命危险临床临床n二、血液的成分及特性血液血液:流动流动在血在血管里管里的液的液态结态结缔组缔组织织血细胞扫描电镜图血细胞扫描电镜图(E红细胞红细胞 G粒细胞粒细胞 L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M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P血小板血小板)凝固后血液模式图凝

5、固后血液模式图 (显示红细胞、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显示红细胞、血小板和纤维蛋白)n 血细胞血细胞 (45%) n 红细胞红细胞n 全血全血 白细胞白细胞n 血小板血小板n 血浆(血浆(55%)n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 :n 概概 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n 正常值正常值: : 男性为男性为40405050,女性为,女性为37374848n 变变 化化: : 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生改变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生改变时,都可使红细胞比容改变。时,都可使红细胞比容改变。n 例例: : 严重腹泻或大面积烧伤时严重腹泻或大面积烧伤时血浆量血浆量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n 贫

6、血贫血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2.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积百分比。 3.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容积百分比。正常正常贫血贫血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n三、血量及血液的特性n血量血量: :约占体重的约占体重的7 78 8。(失血(失血10%10%,水无机盐水无机盐1-21-2小时恢复,血浆蛋白小时恢复,血浆蛋白1 1天恢天恢复,红细胞复,红细胞1 1个月恢复,个月恢复,30%30%有生命危险)有生命危险)n组成组成: :血浆血浆呈淡黄色的液体呈淡黄色的液体n 血细胞血细胞红细胞、白细

7、胞和血小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板n(二)血液的特性(二)血液的特性n正常血液呈红色正常血液呈红色。(。(深浅与血红蛋白多深浅与血红蛋白多少以及含氧量多少有关少以及含氧量多少有关)n血浆因含微量胆色素呈血浆因含微量胆色素呈淡黄色。淡黄色。n1.1.血液的比重血液的比重 全血:全血:1.0501.0601.0501.060n 血浆:血浆:1.0251.0301.0251.030n2.2.血液粘滞性 全血45n 血浆1.62.4n 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n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3.酸碱度酸碱度(pH(pH值值) ) 正常值正常值: :pHpH为为

8、7.35-7.457.35-7.45 pH pH低于低于7.35 7.35 酸中毒酸中毒 pHpH高于高于7.45 7.45 碱中毒碱中毒 pHpH低于低于6.96.9或高于或高于7.87.8,将危及生命,将危及生命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 : 血浆中存在着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缓冲物质,主要有,主要有NaHCONaHCO3 3/H/H2 2COCO3 3缓冲系,缓冲系,通常其比值为通常其比值为2020:1 1;其次有;其次有NaNa2 2HPOHPO4 4/NaH/NaH2 2POPO4 4 和血浆蛋白和血浆蛋白钠钠/ /血浆蛋白等缓冲系。血浆蛋白等缓冲系。 通过通过肺和肾的调节

9、肺和肾的调节,一者可使血浆,一者可使血浆pHpH值保持相对稳定,值保持相对稳定,二者可使血液中缓冲系统各物质的比例恢复正常。二者可使血液中缓冲系统各物质的比例恢复正常。n 第二节 血浆生理n测定血浆成分,可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n一、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n含水约含水约9092,n含溶质约含溶质约810。溶质中大分子胶体物。溶质中大分子胶体物质质血浆蛋白血浆蛋白含量含量最多最多,其余为无机盐和非,其余为无机盐和非蛋白有机物。蛋白有机物。n(一)血浆蛋白n 概念:是血浆中各种蛋白质的总称。n 白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白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n 球蛋白:球蛋白:1、2、四种球蛋白。四

10、种球蛋白。n (几乎全部是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几乎全部是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n 纤维蛋白原:分子量最大,而含量最少纤维蛋白原:分子量最大,而含量最少。n n功功 能:形成胶体渗透压、参与免疫、运输作能:形成胶体渗透压、参与免疫、运输作用(球、白)、营养作用、缓冲作用(白)用(球、白)、营养作用、缓冲作用(白)、凝血与抗凝。、凝血与抗凝。(二)无机盐n无机盐绝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n这些离子主要作用是 1.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 2.维持血浆酸碱度(PH)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三)非蛋白有机物n 主要包括主要包括:尿素、尿酸、肌酐、肌酸、尿素、尿酸、肌酐、肌酸、氨基酸、氨和胆红素等。氨基酸、氨

11、和胆红素等。n血中非蛋白有机物主要经血中非蛋白有机物主要经肾脏肾脏排出,排出,测测定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有助于了定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有助于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状况和肾功能。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状况和肾功能。n(四四)其它其它n 血浆中含有葡萄糖、脂类、乳酸,微血浆中含有葡萄糖、脂类、乳酸,微量酶、维生素、激素以及少量气体等。量酶、维生素、激素以及少量气体等。n 血清血清: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液体。 二二.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1. 定义:溶液所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定义:溶液所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能力。

12、 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在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在300 mOsm/L。 2. 渗透压与溶质大小和分子量无关,而与溶渗透压与溶质大小和分子量无关,而与溶质颗质颗 粒数成正比粒数成正比 3. 血浆渗透压分类血浆渗透压分类 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一)血浆晶体渗透压:由晶体物质形成(主要一)血浆晶体渗透压:由晶体物质形成(主要是是NaCl) 压力大。压力大。 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保持细胞正常形态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和体积和体积(二)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形成(白蛋(二)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形成(白蛋白)白) 压力小压力小 维持血容量和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维持血容量和调节血管内外的水

13、平衡 等渗溶液等渗溶液(如如0.9%NaCl、5%的葡萄糖和的葡萄糖和1.9% 尿素尿素): 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低渗溶液和高渗溶液低渗溶液和高渗溶液 等张溶液等张溶液: 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形态和和大小大小的溶液的溶液。 等渗溶液等渗溶液 等张溶液等张溶液 1.9% 尿素是等渗溶液,但红细胞置于其中即溶血,因此尿素是等渗溶液,但红细胞置于其中即溶血,因此 其不是等张溶液。其不是等张溶液。 0.9% NaCl,即是等渗又是等张溶液即是等渗又是等张溶液。 临床临床n(二)血浆渗透压的生

14、理意义n水总是从渗透压低的一侧透过半透膜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扩散。n体内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等均为半透膜,但通透性能各不相同。n小分子晶体物质构成的晶体渗透压n大分子蛋白质所构成的胶体渗透压n1.1.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晶体渗透压的作用n细胞膜水分子自由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对一些晶体细胞膜水分子自由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对一些晶体溶质如溶质如NaNa离子。离子。CaCa离子等大多数严格控制,不易通过。离子等大多数严格控制,不易通过。n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调节细胞内外水分的交换和分布。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调节细胞内外水分的交换和分布。n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渗透脆性:n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正常

15、值: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正常值:0.450.45n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大,表示其脆性小;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大,表示其脆性小;n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n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患者其脆性特别大;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患者其脆性特别大;n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脆性显著减小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脆性显著减小。n红细胞破裂而使血红蛋白逸出:溶血红细胞破裂而使血红蛋白逸出:溶血n2.2.胶体渗透压的作用胶体渗透压的作用n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大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大n水和晶体物质均可自由通过水和晶体物质均可自由通过n蛋白质分子不易通过蛋白质分子不易通过n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流取决于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16、的交流取决于胶体渗透压n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蛋白减少 引起水肿引起水肿n大量呕吐或腹泻大量呕吐或腹泻 引起组织脱水引起组织脱水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n人体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人体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类。n一、红细胞一、红细胞n为血细胞中为血细胞中数量最多数量最多。n成熟成熟的红细胞呈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双凹圆盘状,无细胞核无细胞核和细胞和细胞器,胞质内含器,胞质内含丰富血红蛋白(丰富血红蛋白(HbHb)图图1 1 红细胞模式图及光镜图(油镜)红细胞模式图及光镜图(油镜)n男性男性:4.5:4.55.55.510101212/L/L;Hb:120Hb:120160g/

17、L160g/Ln女性女性:3.8:3.84.64.610101212/L/L;Hb:110Hb:110150g/L150g/Ln 新生儿新生儿:6.0:6.010101212/L; Hb:5/L; Hb:5天内达天内达200g/L200g/Ln (6 6月龄降至最低,月龄降至最低,1 1岁又渐高,青春岁又渐高,青春期期= =成人)成人)n若外周血液中若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红细胞数或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含量低低于正常值,称为于正常值,称为贫血贫血红细胞的生理功能红细胞的生理功能nHbHb运输运输O O2 2和和COCO2 2,即供给全身细胞所需即供给全身细胞所需的的O O2 2,并带走细胞所产生

18、的大部分,并带走细胞所产生的大部分COCO2 2n对机体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存作用。对机体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存作用。n以上功能都由红细胞内的以上功能都由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完成完成nHbHb与与COCO 结合更牢固且不易分离结合更牢固且不易分离, ,导致煤导致煤气中毒气中毒n(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 1.可塑性可塑性 2. 2.红细胞膜的渗透脆性红细胞膜的渗透脆性n 在在0.42%NaCl0.42%NaCl-开始溶血开始溶血n 在在0.35%NaCl0.35%NaCl-完全溶血完全溶血n 抵抗力越大则渗透脆性小,反之则抵抗力越大则渗透脆性小,反之则大大。3.红细胞

19、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血沉血沉: :单位时间内单位时间内(1h)(1h)红细胞下沉的距离红细胞下沉的距离数值数值: :男子为男子为0-15mm0-15mm(3 3),女子为),女子为0-20mm0-20mm(1010)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测定血沉可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测定血沉可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 测定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测定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 也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参考。也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参考。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

20、,血沉一般较快。患某些疾病时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血沉一般较快。患某些疾病时如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肿瘤、贫血等,血沉可加快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肿瘤、贫血等,血沉可加快。 。 引起血沉加快的因素在于血浆还是在于引起血沉加快的因素在于血浆还是在于RBC? 实验:实验:A. 病人病人RBC正常人血浆正常人血浆ESR不增加不增加 B. 正常人正常人RBC病人血浆病人血浆ESR 原因原因: 血浆球蛋白、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血浆球蛋白、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RBC叠连叠连 血浆白蛋白、卵磷脂血浆白蛋白、卵磷脂叠连叠连 注注意意三、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一)红细胞的生成(一)红细胞的生成 1.1.造血器官:红

21、骨髓造血器官:红骨髓 2. 2. 红细胞合成的原料:铁、蛋白质、叶酸和维生素红细胞合成的原料:铁、蛋白质、叶酸和维生素B B1212 铁铁血红蛋白合成的必需原料血红蛋白合成的必需原料缺乏致低色素缺乏致低色素的小细胞贫血的小细胞贫血 叶酸和叶酸和维生素维生素B B1212合成合成DNADNA的重要辅酶的重要辅酶缺乏缺乏致巨幼红细胞贫血致巨幼红细胞贫血。(二)(二).生成的调节生成的调节 1)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肾脏合成肾脏合成 刺激红骨髓使成熟红细胞增加。刺激红骨髓使成熟红细胞增加。 2)雄激素雄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促进红细、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促进红细胞生成。雌激素抑

22、制红细胞生成。胞生成。雌激素抑制红细胞生成。n临床上,双肾实质严重损坏的晚期肾病临床上,双肾实质严重损坏的晚期肾病患者,因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常难以患者,因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常难以纠正的贫血症状,称纠正的贫血症状,称肾性贫血肾性贫血。n雄激素雄激素可直接刺激可直接刺激骨髓造血组织骨髓造血组织,使红,使红细胞生成增多,也能作用于肾,使其分细胞生成增多,也能作用于肾,使其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泌促红细胞生成素。n(三)(三). .红细胞的破坏红细胞的破坏n平均寿命约平均寿命约 120 120 天天n老化的红细胞被老化的红细胞被脾脾和和肝脏肝脏的巨噬细胞吞的巨噬细胞吞噬清除,其次骨髓。噬清除,其次骨

23、髓。n贫血贫血:红细胞数目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低于正常值。n脾脏脾脏功能亢进时可引起脾性贫血功能亢进时可引起脾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红细胞生成与与常见贫血常见贫血红细胞生成红细胞生成常见贫血常见贫血造血部位造血部位骨髓骨髓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原料主要原料铁和蛋白质铁和蛋白质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成熟因子成熟因子维生素维生素B12叶酸叶酸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调节因素调节因素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雄激素肾性贫血肾性贫血二、白二、白 细细 胞胞n(一)白细胞的分类(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值和正常值n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正常成人白细

24、胞总数是:(是:(4.010.0)109/L。n分类计数为:分类计数为:种类种类含量含量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嗜酸性粒细胞胞0.5%5%嗜碱性粒细嗜碱性粒细胞胞0%1%单核细胞单核细胞1%8%淋巴细胞淋巴细胞20%40%(二)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二)白细胞的生理功能n主要通过吞噬作用和免疫功能,实现对机体的保主要通过吞噬作用和免疫功能,实现对机体的保护和防御作用。护和防御作用。白细胞白细胞主要功能主要功能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异物吞噬细菌、异物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释放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与过敏反应; ;释放肝素可抗凝释放肝

25、素可抗凝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减轻过敏反应、参与对蠕虫免疫减轻过敏反应、参与对蠕虫免疫(二)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二)白细胞的生理功能白细胞白细胞主要功能主要功能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吞噬细菌、异物吞噬细菌、异物;识别、杀伤肿瘤细胞识别、杀伤肿瘤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功能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参与特异性免疫三、血小板三、血小板n(一)血小板的正常值(一)血小板的正常值n正常成年人血小板数量为正常成年人血小板数量为n (100300)109/Ln血小板的平均寿命为血小板的平均寿命为n 714天天(二)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二)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n1参与生理性止血 n当血小板减少

26、或血小板功能有缺陷时,出血时间将延长,甚至出血不止。n2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n当血小板减少至50109/L以下时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n3参与血液凝固第四节第四节 血液凝固血液凝固 与纤维蛋白溶解与纤维蛋白溶解n一、血液凝固一、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液体状态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凝胶状态的过程的过程。 (一)凝血因子(一)凝血因子n是指血液或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是指血液或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n特点:特点:n除除因子因子外,其它凝血因子均存在于血浆中。外,其它凝血因子均存在于血浆中。n因子因子、为为依赖维生素依赖维生素K

27、凝血因子凝血因子。 n因子因子、都是都是无活性的酶无活性的酶原原。 (二)血液凝固的过程(二)血液凝固的过程n内源性激活途径内源性激活途径 外源性激活途径外源性激活途径 n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n 凝血酶原凝血酶原 凝血酶凝血酶n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血清血清n血液凝固后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凝块会发生小时,血凝块会发生回缩,并析出淡黄色的液体,即回缩,并析出淡黄色的液体,即血清血清。n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 血清中不含有凝血过程中被消耗血清中不含有凝血过程中被消耗掉的一些凝血因子。掉的一些凝血因子。(三)抗凝系统(三)抗凝系统

28、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1. 抗凝血酶抗凝血酶 能与某些凝血因子结合并使之灭活而抗凝。能与某些凝血因子结合并使之灭活而抗凝。2. 肝素肝素 临床广泛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临床广泛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四)凝血过程的(四)凝血过程的延缓延缓 和和加速加速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加快加快减慢或抗凝减慢或抗凝接触面接触面粗糙粗糙光滑光滑温度温度适当的升温适当的升温低温低温化学物质化学物质维生素维生素K草酸盐、柠檬草酸盐、柠檬酸盐、肝素酸盐、肝素二、纤维蛋白溶解二、纤维蛋白溶解 一、概念一、概念 血凝块中纤维蛋白被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溶解血凝块中纤维蛋白被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系统分解液化分解

29、液化的过程。的过程。 二、意义二、意义 保持生理情况下保持生理情况下血管内血液不凝血管内血液不凝、损伤出血、损伤出血时时限制凝血的发展限制凝血的发展和维持血管内和维持血管内血流的通畅血流的通畅。 第五节第五节 血型与输血血型与输血 一、血型一、血型n定义:血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抗原)定义:血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抗原) n 的类型的类型 抗原与相同抗体结合会发生凝抗原与相同抗体结合会发生凝 集反应集反应如:如:A抗原与抗抗原与抗A抗体发生凝集反应抗体发生凝集反应 红细胞凝集反应:红细胞凝集反应:(一)(一) ABOABO血型系统血型系统 1 1ABOABO血型的血型的分型依据分型依据 红细胞

30、膜上特异性抗原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A A抗原和抗原和B B抗原抗原)的有无和种类的有无和种类 抗抗B抗体抗体抗抗A抗体抗体无抗体无抗体抗抗A抗体抗体抗抗B抗体抗体ABO血型系统的分型血型系统的分型 n血血 型型 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红细胞膜上的抗原 血清中的抗体血清中的抗体nA型型 A 抗抗BnB型型 B 抗抗AnAB型型 A和和B 无无n0型型 无无 抗抗A和抗和抗B2、ABO血型的鉴定 n ( (二二) ) 、RhRh血型系统血型系统 1.Rh1.Rh血型的抗原与分型血型的抗原与分型 人类人类RBCRBC膜上有膜上有C C、D D、E E等等5 5种抗原,以种抗原,以D D抗原抗原的抗的抗原

31、性最强。原性最强。 分型:分型:RhRh+ +:有:有D D抗原为抗原为RhRh阳性阳性( (汉族汉族9999) ) RhRh- -:无:无D D抗原为抗原为RhRh阴性阴性 2. 2. RhRh血型抗体的特点血型抗体的特点 主要是主要是IgGIgG, ,属免疫性抗体属免疫性抗体, ,故可通过胎盘。故可通过胎盘。 特点特点: :血清中不存在血清中不存在“天然天然”抗体抗体。 但但Rh阴性阴性者若接受了者若接受了Rh阳性阳性的血液后可通过的血液后可通过体体液性免疫液性免疫产生产生抗抗Rh抗体抗体。 二、输血二、输血(一)(一)输血的原则输血的原则 1. 同型血相输同型血相输 2.O型血为型血为“

32、万能供血者万能供血者”, AB型血为型血为“万能受血者万能受血者”n3.输血前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二)交(二)交 叉叉 配配 血血 试试 验验 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主侧反应主侧反应 次侧反应次侧反应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配血相合配血相合 可以进行输血可以进行输血 配血基本相合配血基本相合只能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只能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少量而缓慢地输血情况下少量而缓慢地输血 配血不合配血不合 不能输血。不能输血。目目 标标 检检 测测 n1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红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 B白细胞数量白细

33、胞数量 C白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 D无机盐含量无机盐含量 E葡萄糖含量葡萄糖含量目目 标标 检检 测测 n2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白蛋白白蛋白 B球蛋白球蛋白 CNaCl DHb E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目目 标标 检检 测测 n3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的主要因素是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静水压 E血浆总渗透压血浆总渗透压目目 标标 检检 测测 4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的主要因素是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

34、渗透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C血浆总渗透压血浆总渗透压 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E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静水压 目目 标标 检检 测测5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起保护和防御作用起保护和防御作用 B缓冲血液的酸碱变化缓冲血液的酸碱变化 C形成渗透压形成渗透压 D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E参与生理性止血参与生理性止血目目 标标 检检 测测 n 6、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n A、产生抗体、产生抗体 n B、参与生理性止血、参与生理性止血 n C、参与过敏反应、参与过敏反应 n D、吞噬微生物、吞噬微生物 n E、引起过敏反映症状

35、、引起过敏反映症状目目 标标 检检 测测 n 7 缺乏哪种维生素可致凝血时间延长缺乏哪种维生素可致凝血时间延长n A、维生素、维生素A n B、维生素、维生素B12 n C、维生素、维生素C n D、维生素、维生素K n E、维生素、维生素B6目目 标标 检检 测测 8 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是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是n A、凝血发生在血管内还是血管外、凝血发生在血管内还是血管外n B、凝血发生在体内还是体外、凝血发生在体内还是体外n C、凝血酶原的激活是否有组织因子、凝血酶原的激活是否有组织因子的的参与参与n D、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是否有组织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是否有组织因子子的参与的参与n E、 纤维蛋白的形成是否有组织因子纤维蛋白的形成是否有组织因子的的参与参与目目 标标 检检 测测 n 9 血液中存在的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血液中存在的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n A、肝素和抗凝血酶、肝素和抗凝血酶 n B、柠檬酸纳、柠檬酸纳 n C、前加速素、前加速素 n D、纤维蛋白溶酶、纤维蛋白溶酶 n E、草酸钠、草酸钠目目 标标 检检 测测n10、血型的划分依据是n A、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有无和种类n B、血清中抗体的有无和类别n C、交叉配血情况n D、凝集原和凝集素配合情况n E、红细胞膜上抗体的有无和类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三章血液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