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20221第四章第四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u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是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是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的主要任务之一。u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为采取有效控制措施,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为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不良作用提供科学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不良作用提供科学依据。依据。u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筛选、识别,是一个科学的判断过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筛选、识别,是一个科学的判断过程,是一个动态且不断完善的过程,贯穿职业卫生工程,是一个动态且不断完善的过程,贯穿职业卫生工作的始
2、终。作的始终。u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测、评价是科学合理地阐述、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测、评价是科学合理地阐述、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实际危害性质、程度及其作用条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实际危害性质、程度及其作用条件。件。6/6/2022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效果评价;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有害作业的分级评价;有害作业的分级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效果评价;6/6/20223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职业性有害因素的
3、识别u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ident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ident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hazards):):是根据人群证据和实验数据,通过科学方法辨是根据人群证据和实验数据,通过科学方法辨别和认定职业活动中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别和认定职业活动中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u职业有害因素识别内容:发现、确定未知、新的职业有害职业有害因素识别内容:发现、确定未知、新的职业有害因素;辨别找出已知、确认的职业有害因素。因素;辨别找出已
4、知、确认的职业有害因素。6/6/20224一、一、识别和鉴定未知识别和鉴定未知职业有害因素的原理与方法职业有害因素的原理与方法l原理:自于流行病学研究的因果关系判断。职原理:自于流行病学研究的因果关系判断。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因,健康损害是果,职业性有业性有害因素是因,健康损害是果,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危害之间存在因果联系,职业接害因素与职业危害之间存在因果联系,职业接触该因素引发、加重、加速了职业危害的发展。触该因素引发、加重、加速了职业危害的发展。6/6/20225未知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和鉴定方法:未知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和鉴定方法:6/6/20226二、二、识别和筛选已知识别和筛选已知职业有害
5、因素的原理与方法职业有害因素的原理与方法u原理:原理:1.1.利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规律性、相似性、相关性及利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规律性、相似性、相关性及系统性等基本特征。系统性等基本特征。2.2.认识事物之间联系的必然性,发现事物性质、运动变化认识事物之间联系的必然性,发现事物性质、运动变化规律之间的相似性,利用事物运动和变化中的惯性。规律之间的相似性,利用事物运动和变化中的惯性。3.3.明确事物发展过程中各因素之间存在的依存关系和因果明确事物发展过程中各因素之间存在的依存关系和因果关系,采用系统分析方法进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关系,采用系统分析方法进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6/6/2
6、0227已知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和筛选方法:已知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和筛选方法:1.1.类比法类比法 2.2.检查表法检查表法3.3.工程分析法工程分析法4.4.经验法经验法5.5.检验、检测法检验、检测法 此外还可结合工作需要采用理论推算法、文献此外还可结合工作需要采用理论推算法、文献检索、专家论证等方法进行识别。检索、专家论证等方法进行识别。6/6/20228三、职业有害因素识别的内容三、职业有害因素识别的内容(一)毒物的识别:(一)毒物的识别:6/6/20229(二)粉尘的识别:(二)粉尘的识别:6/6/202210(三)物理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三)物理性有害因素的识别:1.1.噪声的识
7、别:噪声的识别:主要包括对声源、噪声强度、噪声频率分布、噪声暴露时间特性等的识别。2.2.振动的识别:振动的识别:主要是识别生产过程中接触振动的作业和振动源。3.3.高温作业的识别:高温作业的识别:高温作业的识别是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关于高温作业的定义,分析确定作业条件而识别鉴定是否为高温作业。4.4.非电离辐射的识别:非电离辐射的识别:非电离辐射的识别关键在于详细了解生产设备运行时的电磁辐射状况,充分考虑作业工人的接触情况,通过对不同频率、不同波长电磁辐射的辐射强度测定进一步识别非电离辐射。5.5.电离辐射的识别:电离辐射的识别:电离辐射的识别除了明确放射源以外,进行个人暴露剂量测定、环境
8、电离辐射检测、放射性核素的分析测量等。6/6/202211(四)未知职业有害因素识别中的因果判断(四)未知职业有害因素识别中的因果判断联系的时间顺序(联系的时间顺序(temporalitytemporality)关联的强度(关联的强度(strengthstrength):):相对危险度(相对危险度(RRRR)剂量剂量- -反应关系(反应关系(biological gradientbiological gradient)关联的合理性关联的合理性(plausibility)(plausibility)关联的一致性关联的一致性(coherence)(coherence)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的可重复性(
9、consistency)(consistency)关联的特异性关联的特异性(specificity)(specificity)实验证据实验证据(experimental evidence(experimental evidence)6/6/202212 职业环境监测职业环境监测 Occup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Occup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是对作业者作业环境进行有计划、系统的检测,是对作业者作业环境进行有计划、系统的检测,分析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其分析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
10、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及消长规律。在时间、空间的分布及消长规律。 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环境监测职业环境监测6/6/202213职业环境监测的意义:职业环境监测的意义:1、评价作业环境的卫生质量:2、估计作业者的接触水平:6/6/202214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的特点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的特点: :多样性:种类多,同时存在多种因素多样性:种类多,同时存在多种因素变动性: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不断变动变动性: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不断变动工人接触的间断性工人接触的间断性6/6/202215确定监测对象和拟订监测方案:确定监测对象和拟订监测方案:初步了解生产环境存在的有害因素初步了解生产环境存在的有
11、害因素查阅有关文献和参照其它单位的经验确定监测的主要查阅有关文献和参照其它单位的经验确定监测的主要对象对象确定监测对象确定监测对象建立监测体系建立监测体系拟订监测方案拟订监测方案 监测地点监测地点 监测时间监测时间 监测周期监测周期 监测记录表监测记录表6/6/202216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实验课内容实验课内容1 1采集气体和蒸汽:采集气体和蒸汽:(1)(1)主动采集:通过动力系统,主动收集一定量空气样,富集主动采集:通过动力系统,主动收集一定量空气样,富集其中污染物;其中污染物;(2)(2)被动采集:通过扩散或渗透,吸附有害物;被动采集:通过扩散或渗透,吸附有害物;(3
12、)(3)用可与待测物起化学反应的液体吸收,用颜色反应检测物用可与待测物起化学反应的液体吸收,用颜色反应检测物的量;的量;(4)(4)用真空袋或真空容器采集,如惰性塑料袋、玻璃瓶、不锈用真空袋或真空容器采集,如惰性塑料袋、玻璃瓶、不锈钢桶钢桶(5)(5)用直读式检测仪,直接检测空气中特定的有害物。用直读式检测仪,直接检测空气中特定的有害物。2 2采集空气中颗粒性物质:通常用滤膜采集空气中颗粒性物采集空气中颗粒性物质:通常用滤膜采集空气中颗粒性物质。质。 6/6/202217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式(化学因素)空气样品的采集方式(化学因素)1 1、个体采样、个体采样( (呼吸带跟踪采样呼吸带跟踪采样)
13、 ): 不适合于采集空气中浓度非常低的化学物。不适合于采集空气中浓度非常低的化学物。6/6/2022182 2、定点区域采样、定点区域采样6/6/202219采样的测定方式采样的测定方式: :1.1.全天一个样品连续测量全天一个样品连续测量2.2.全天多个样品连续测量全天多个样品连续测量3.3.部分时间连续多个样品测量部分时间连续多个样品测量4.4.瞬(短)时多个样品测量瞬(短)时多个样品测量55分钟分钟6/6/2022206/6/202221监测策略监测策略1.个体采样: 不同工种的操作工的监测: 同一工种班组监测人数:6/6/2022222.2.定点区域采样采样原则:定点区域采样采样原则:
1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尽可能靠近作业者、呼吸带(高度尽可能靠近作业者、呼吸带(高度1.5m1.5m);); 一个工作场所内一个工作场所内1 13 3台同类生产设备,一个监测点,台同类生产设备,一个监测点,4 41010台设台设2 2个点,个点,1010台以上至少设台以上至少设3 3个点;个点; 仪表控制室和作业者休息室内一般设仪表控制室和作业者休息室内一般设1 1个点;个点; 一次采样时间:一次采样时间:15min-60min15min-60min,最短采样时间不应小于,最短采样时间不应小于5min5min; 每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8h8h,
15、采样,采样2 2次,每次同时采集次,每次同时采集2 2个样品;个样品; 工作班内浓度变化不大,可在工作开始工作班内浓度变化不大,可在工作开始1h1h后的任何时间采样后的任何时间采样2 2次,在浓度变化大的监测点,次,在浓度变化大的监测点,2 2次采样应在浓度较高时进行,次采样应在浓度较高时进行,其中其中1 1次在浓度最大时进行。次在浓度最大时进行。6/6/2022233.3.长期监测计划长期监测计划: :(1)(1)经常性卫生监督:最少每年监测经常性卫生监督:最少每年监测1 1次,不符合次,不符合标准的,每标准的,每3 3个月监测个月监测1 1次次- -直至合格。直至合格。(2)(2)预防行卫
16、生监督:连续采样测定预防行卫生监督:连续采样测定3 3次。次。6/6/202224采样数据表述:采样数据表述:l个体采样结果可以与时间加全平均容许浓度限值比较,个体采样结果可以与时间加全平均容许浓度限值比较,定点区域采样结果可以与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定点区域采样结果可以与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比较。容许浓度比较。l对于一组长期监测数据,可根据它们的分布特点,用对于一组长期监测数据,可根据它们的分布特点,用适当的模型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经验表明,适当的模型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经验表明,这些数据的分布肯定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简单地用这些数据的分布肯定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简
17、单地用算术均数和标准差表示不合适。数据不多,可以用中算术均数和标准差表示不合适。数据不多,可以用中位数和百分位数表示。位数和百分位数表示。6/6/202225l对于区域采样数据,不主张不同监测点合并表示。因对于区域采样数据,不主张不同监测点合并表示。因为监测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浓度低的点数据多,会为监测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浓度低的点数据多,会掩盖问题严重性。如浓度高的监测数据多,往往会夸掩盖问题严重性。如浓度高的监测数据多,往往会夸大问题严重性。大问题严重性。l对每一个监测点可以计算出平均水平和离散程度。进对每一个监测点可以计算出平均水平和离散程度。进一步可结合工时法估计车间作业者的接触水平。
18、一步可结合工时法估计车间作业者的接触水平。6/6/202226卫生部卫生部生产环境有害物质浓度测定年报表生产环境有害物质浓度测定年报表规定规定常用统计指标有:常用统计指标有: 6/6/202227第三节第三节 生物监测生物监测(Biological MonitoringBiological Monitoring)生物监测生物监测: :是指系统地监测人体生物材料(血、尿和呼出是指系统地监测人体生物材料(血、尿和呼出气等)化学物及其代谢物的含量或由他们所致的生物气等)化学物及其代谢物的含量或由他们所致的生物效应水平,将测得值与参考值相比较,以评价人体接效应水平,将测得值与参考值相比较,以评价人体接
19、触化学物质的程度及其对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触化学物质的程度及其对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6/6/202228一、生物标志物一、生物标志物(biomarker)(biomarker)u概念:它是机体与环境因子(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任何可测定的改变,这些改变必须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可作为生物监测的指标。u分类:接触标志物、效应标志物、易感性标志物。6/6/202229(一)接触性生物标志物(一)接触性生物标志物 反映机体生物材料中外源性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或外源性化学物与某些靶细胞或靶分子相互作用产物的含量。 接触性生物标志物如与外剂量相关或与毒作用效应相关,可评价接触水平或建立生物阈限
20、值。6/6/202230(二)效应生物标志物(二)效应生物标志物l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6/6/202231(三)易感性生物标志物(三)易感性生物标志物 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接触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既可以与遗传有关,又可以与环境诱发有关。 如环境化学物在接触者体内代谢酶及靶分子的基因多态性,属遗传易感性标志物。当环境因素作为应激原时,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反应及适应性,亦可反映机体的易感性。易感性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以筛检易感人群,保护高危人群。6/6/202232二、生物监测的特点二、生物监测的特点(一)反映机体总的接触剂量和负荷:(二)
21、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6/6/202233三、生物监测策略三、生物监测策略(一)毒物代谢动力学:主要考虑生物半减期半减期长短与采样时间的关系半减期长短与采样时间的关系半减期至适采样时间2 h半减期太短,生物监测不适用2 - 10 h班末或次日班前10 - 100 h班末或周末 100 h采样时间不严格6/6/202234(二)监测项目和指标选择原则(二)监测项目和指标选择原则1.1.对已制定职业接触限值的待测物,按其要求选择。对已制定职业接触限值的待测物,按其要求选择。2.2.尚未制定职业接触限值的有害物,选择能够真实反映接触有害物尚未制定职业接触限值的有害物,选择能够真实反映接触有害物程度或健
22、康危害程度的生物监测指标。程度或健康危害程度的生物监测指标。3.3.理想的生物监测检测指标应既有特异性,又有很好的剂量反应理想的生物监测检测指标应既有特异性,又有很好的剂量反应( (效应效应) )关系,同时应便于取材。若特异性差,但剂量反应好,关系,同时应便于取材。若特异性差,但剂量反应好,可联合使用。可联合使用。4.4.所选择的指标其毒代动力参数有助于采样时间的选择。所选择的指标其毒代动力参数有助于采样时间的选择。 6/6/202235(三)生物监测样品的选择(三)生物监测样品的选择尿样、血样、呼出气、其它6/6/202236四、生物接触限值四、生物接触限值l由于各国所制定卫生标准的基础不同
23、,其名称由于各国所制定卫生标准的基础不同,其名称及含义也有所不同。及含义也有所不同。lBEIBEI, biological exposure indicesbiological exposure indices(美国)(美国)lBATBAT, biological tolerance value biological tolerance value (德国)(德国)lBLVBLV, biological limit values biological limit values (中国)(中国)l我国颁布的职业接触生物限值的化学物有我国颁布的职业接触生物限值的化学物有1717种种6/6/2022
24、37五、生物监测的结果解释及局限性五、生物监测的结果解释及局限性1.个体评价个体评价: : 所得的结果与生物接触限值或合适的参考值进行比较。2.2.群体评价:群体评价:生物监测结果可以在群体基础上进行比较,即通过群组数据的统计分析作出评价。6/6/202238六、生物监测的局限性六、生物监测的局限性1.1.有些化学物不能或难于进行生物监测:有些化学物不能或难于进行生物监测:2.2.生物监测方法学有待完善:生物监测方法学有待完善:如不能反映车间空气中化学物如不能反映车间空气中化学物的瞬间浓度的变化规律。的瞬间浓度的变化规律。3.3.生物监测指标个体差异较大,影响因素较多:生物监测指标个体差异较大
25、,影响因素较多:6/6/202239第四节第四节 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调查6/6/202240一、职业卫生调查形式一、职业卫生调查形式 (一)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一)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1 1调查目的:建立工矿企业职业卫生档案。调查目的:建立工矿企业职业卫生档案。2 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 基本情况:单位名称、注册类型、行业分类等。基本情况:单位名称、注册类型、行业分类等。主要工作场所的劳动条件:主要车间、工段和工种的主要工作场所的劳动条件:主要车间、工段和工种的 建筑设计布局是否合理等。建筑设计布局是否合理等。 主要产品和工艺流程: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图、有害因主要产品和工艺流程:包括生产工艺
26、流程图、有害因 素分布图、原材料清单等。素分布图、原材料清单等。防护设备及其使用、维修等情况。防护设备及其使用、维修等情况。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接触人数。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接触人数。作业环境及接触者健康状况:职业性有害因素环境监测,作业环境及接触者健康状况:职业性有害因素环境监测, 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职工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职工 健康检查等。健康检查等。.6/6/202241(二)职业卫生专题调查(二)职业卫生专题调查1 1调查目的:探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调查目的:探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2 2调查项目:专题调查的项目可视实际需要加以选择。调查项目:专题调查的项目
27、可视实际需要加以选择。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人群健康关系的调查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人群健康关系的调查工作有关疾病调查工作有关疾病调查环境监测方法研究环境监测方法研究生物监测研究生物监测研究确定职业接触限值确定职业接触限值预防措施效果的卫生学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卫生学评价6/6/202242(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1.1.调查目的:尽快有效的抢救病人,预防事故的再次发生。调查目的:尽快有效的抢救病人,预防事故的再次发生。2.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职业卫生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全过程事故发生的全过程检测生产环境中各种可疑有害因素的含量检测生产环境中各种可疑有害因素的含
28、量6/6/202243二、职业卫生调查步骤二、职业卫生调查步骤(专题调查)(专题调查)(一)准备阶段(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调查目的,设计调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方案,组建调查人员等。查方案,组建调查人员等。 1.1.制订计划制订计划 2.2.查阅文献查阅文献 3.3.拟订表格拟订表格 4.4.试点调查试点调查6/6/202244(二)实施阶段(二)实施阶段 在试点调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按照计划,全面展开工作。现场调查质量控制的监督和检查现场调查质量控制的监督和检查 建立各级分工负责的组织网络建立各级分工负责的组织网络 建立严格的资料审核制度建立严格的
29、资料审核制度 应对调查员调查质量监督应对调查员调查质量监督6/6/202245(三)总结阶段(三)总结阶段 通过科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通过科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形成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总结报告或论文。形成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总结报告或论文。 1.1.资料整理与统计资料整理与统计 2.2.调查汇总调查汇总 3.3.论文撰写论文撰写6/6/202246第五节第五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u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建设建设项目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控制效果评价,运行项目按规范进行工作场所工作场所职业
30、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u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三类:职业病危害轻微、职业病危害一般、职业病危害严重。6/6/202247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概念: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对其可能造成劳动者健康损害的程度进行预测,对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对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最终作出客观真实的预评价结论。6/6/202248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内容与方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内容与方法:1、收集资料: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和技术资料;2、编制预评价方案: 3、工程
31、分析:4、实施预评价:5、预评价报告编制:6/6/2022496/6/202250评价阶段应完成以下工作:评价阶段应完成以下工作:1、工程分析:2、职业卫生调查: 收集资料: 类比调查: 职业危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 a)检查表法: b)类比法: c)定量分级法:计算劳动者作业危害指数,确定劳动者作业危 害等级。6/6/202251评价内容和指标:评价内容和指标: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2、选址、总平面布置3、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4、建筑物卫生学要求:新鲜空气量,表面,通风散热,防湿排水,采光、照明;5、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6、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及卫生设施;7、职
32、业卫生管理及职业卫生经费概算。6/6/202252预评价报告编制:预评价报告编制:汇总、分析各类资料、数据,做出评价结论,按规定格式编写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评价结论:对评价内容进行归纳,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的建议,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建设项目是否可行。 6/6/202253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概念:在竣工验收阶段对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及确定,并将其对工作场所、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最终做出客观真实的验收评价结论。6/6/202254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1、
33、收集资料:2、编制评价方案: 3、工程分析:4、实施控制效果评价:5、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6/6/2022556/6/202256评价方案内容:评价方案内容:评价目的、依据和范围;工程建设概况,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真诚运行情况;现场调查与监测的内容与方法,质量保证措施;组织实施计划与进度、经费安排。 6/6/202257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地点、规模、设计能力、定员、防护设施;地点、规模、设计能力、定员、防护设施;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工作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产量等;工作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产量等;主要
34、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及存在形态;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及存在形态;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6/6/202258实施控制效果评价的方法及内容:实施控制效果评价的方法及内容:1现场调查:(1)生产过程的卫生学调查:(2)作业环境卫生学调查:(3)调查建设项目施工情况:(4)职业卫生管理调查: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善情况;职业健康教育、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健康监护情况;职业卫生资料归档情况。 6/6/2022592现场监测:测试方法:按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执行;测
35、试条件:按设计满负荷生产状况;测试频次:连续三天,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采取样品不能少于3个,测试结果取其均值(放射、噪声等物理因素测试结果除外)。3职业性健康检查: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职业性健康检查项目,依据健康检查结果评价职业危害控制效果。 6/6/202260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内容: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内容:职业病危害评价目的、依据、范围、内容和方法;职业病危害评价目的、依据、范围、内容和方法;建设项目及试运行概况:建设项目及试运行概况: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及浓度或强度,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及浓度或强度,危害程度;职业病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防护
36、措施的实施情况;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评价;评价结论及建议。评价结论及建议。6/6/202261三、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三、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由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照国家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在正常生产运行阶段,存在和(或)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等进行综合的阶段性分析和评价,指出存在的主要职业卫生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和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提供依据,并为监管部门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
37、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6/6/202262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程序: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程序:评价程序一般包括:评价程序一般包括: 前期准备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评价实施阶段评价实施阶段 报告书编制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 报告书审评阶段报告书审评阶段6/6/20226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内容与方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一般每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一般每3 3年至少年至少进行进行1 1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使用或产生高毒物质的作业场所应按照使用或产生高毒物质的作业场所应按照使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有毒物品作业场所
38、劳动保护条例要求,每年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6/6/202264评价范围应包括用人单位参与生产的全部工程评价范围应包括用人单位参与生产的全部工程内容:内容:主要针对正常生产期间劳动者的职业病主要针对正常生产期间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暴露情况和接触水平,用人单位采取的职危害暴露情况和接触水平,用人单位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职业健康监护及管理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职业健康监护及管理等情况进行评价。等情况进行评价。6/6/202265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的重点内容: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的重点内容:1. 1. 总论总论2. 2. 用人单位
39、概况用人单位概况 3. 3.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检测与评价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检测与评价 4. 4.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 5.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6. 6.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 7. 7.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 8. 8. 现状评价的结论现状评价的结论 9. 9. 现状评价的建议现状评价的建议 6/6/202266四、有害作业分级评价四、有害作业分级评价 有害作业的分级评价是综合了环境接触水平与有害作业的分
40、级评价是综合了环境接触水平与影响危害产生的主要接触条件而进行的评价,影响危害产生的主要接触条件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便于监督、管理,及时有效地采取预其目的是便于监督、管理,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防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6/6/202267( (一一) )有毒作业分级评价:有毒作业分级评价: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分级依据:毒物危害程度级别、劳动时间和毒物浓度超标倍数。分级:轻度危害、中度危害、高度危害、极度危害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分级依据: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最高容许浓度。分级:轻度危害
41、、中度危害、高度危害、极度危害6/6/2022686/6/202269( (二二) )生产性粉尘的工作环境评价生产性粉尘的工作环境评价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分级依据: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尘作业时间内肺总通气量、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分级:3项指标综合计算指数,根据指数大小划分危害级别。6/6/202270( (三三) )高温作业评价高温作业评价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分级评价依据:WBGT指数、高温作业时间;分级:级、级、级、级 6/6/202271( (四四) )噪声作业评价噪声作业评价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分级评价
42、依据:实测等效连续A声级lw和接噪作业时间对应的卫生标准Ls(接触限值),计算噪声危害指数I I(lw一Ls)6分级:安全作业、轻度危害、中度危害、高度危害、极度危害。6/6/202272(一)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一)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1.1.接触评估的概念:接触评估的概念: 接触(接触(exposureexposure):指职业人群接触某种或某几种职业性有):指职业人群接触某种或某几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过程。害因素的过程。 接触评估(接触评估(exposure assessmentexposure assessment):根据研究对象的职业):根据研究对象的职业史,结合相关资料,通过询
43、问调查、环境检测、生物检测等史,结合相关资料,通过询问调查、环境检测、生物检测等方法,定性或定量估算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一种或多种职业性方法,定性或定量估算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一种或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程度或强度的过程。有害因素的程度或强度的过程。五、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及危险度评价五、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及危险度评价6/6/202273接触评估其主要目的是:接触评估其主要目的是: 估测社会总体人群或不同亚群(如接触某化学估测社会总体人群或不同亚群(如接触某化学的职业人群),接触有害因素的程度或可能程的职业人群),接触有害因素的程度或可能程度,为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和危险度评价提度,为职业性有害因
44、素的评价和危险度评价提供可靠的接触数据和接触情况供可靠的接触数据和接触情况。6/6/202274接触评估的内容包括:接触评估的内容包括: 接触人群特征分析:接触人群特征分析:包括接触人群的数量、包括接触人群的数量、性别、年龄分布等;性别、年龄分布等; 接触途径、方式等接触条件评估:接触途径、方式等接触条件评估:如认定有如认定有害因素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及接触的时间分布害因素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及接触的时间分布 接触水平的估测:接触水平的估测:6/6/2022752.2.接触评估的方法接触评估的方法(1 1)询问调查)询问调查 (2 2)环境监测)环境监测(3 3)生物监测)生物监测 6/6/202
45、2766/6/202277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 职业有害因素在一定的接触条件下对人体造成损害的预期职业有害因素在一定的接触条件下对人体造成损害的预期的或实际的发生概率的或实际的发生概率(probability)(probability)。职业性化学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职业性化学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risk assessment)(risk assessment): 是通过对毒理学研究、作业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是通过对毒理学研究、作业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护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46、可接受的危险度,并对其进行管理的方法和过程。可接受的危险度,并对其进行管理的方法和过程。(二)职业性有害因素危险度评价(二)职业性有害因素危险度评价 6/6/202278危险度评价的作用:危险度评价的作用:估测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引起健康损害的类型和特征;估测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引起健康损害的类型和特征;估计健康损害发生的概率;估计健康损害发生的概率;估算和推断职业性有害因素在多大剂量估算和推断职业性有害因素在多大剂量( (浓度或强度浓度或强度) )和何和何种条件下可能造成损害;种条件下可能造成损害;提出可接受浓度提出可接受浓度( (强度强度) )的建议;的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的重点。有针
47、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的重点。 6/6/202279危险度评价的要素:危险度评价的要素:1 1、所需研究资料:、所需研究资料:2 2、危险度评价:、危险度评价:3 3、危险度管理:、危险度管理:6/6/2022806/6/2022811.1.危险度评价危险度评价危险度评价的内容: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危险度评价的内容: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危险度评价的方法:危险度评价的方法:u危害性鉴定危害性鉴定u剂量剂量反应关系评价反应关系评价u接触评估接触评估u危险度特征分析危险度特征分析6/6/202282(1 1)危害性鉴定)危害性鉴定(主要是定性评价)主要任务:职业性有害因素能否导致接触人群的职业性损害及发
48、生的条件;接触与职业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分类并估计危害的程度。 6/6/202283危害性鉴定的主要危害性鉴定的主要依据:职业流行病学资料:动物实验:体外试验:有害因素的自身特性: 6/6/202284(2 2)剂量)剂量反应关系评价反应关系评价 定量评价目的是通过对职业流行病学资料和动物定量研究资料进行分析,阐明不同接触水平所致效应的强度和频率,确定剂量反应关系。反应(response)是指接触某定量危害因素所致特定强度的效应(effect)在接触人群中所占的百分率。 6/6/202285有阈化学物的剂量有阈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方法反应关系评价方法传统方法:获得观察到有害效应的最低
49、剂量(LOAEL)和未观察到有害效应的剂量水平(NOAEL);基准剂量法(BMD):分类回归法:Meta analysis6/6/202286无阈化学物的剂量无阈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方法反应关系评价方法 无阈化学物主要是指具有遗传毒性的致癌物及致无阈化学物主要是指具有遗传毒性的致癌物及致突变物。突变物。 评价方法:数学外推模型(概率分布模型、机制评价方法:数学外推模型(概率分布模型、机制模型)模型)6/6/202287(3 3)接触评估)接触评估确定人体通过不同的途径接触外源化学物的量及接触条件,是危险度评价中很重要的部分。多通过接触估测来实现:从总体人群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作有限的分
50、析。6/6/202288(4 4)危险度特征分析)危险度特征分析目的:通过对前三个阶段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获得接触人群的反应率,即危险度。6/6/202289(1)认识水平的限制:(2)技术手段的限制:(3)资料的不足:2.2.危险度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危险度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 6/6/202290u是根据危险度评价结果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经济和技术水平,对危险度进行利弊权衡和决策分析,提出可接受水平和相应的控制、管理措施。u这些措施包括: 制定和执行职业人群的安全接触限值; 制定和执行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危险度控制等技术措施; 制定和执行限制或禁止接触的法规、条例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