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作业 阅读千锤百炼为一绿 搜集王安石的其它诗歌欣赏。小结 学习古诗,不但会读,会背,更重要的是要走进作者,了解作者所处背景及作者写作风格。才能更狠的理解诗意。 这首诗告诉我们:要想看得远,就得站得高,所谓登高望远。品读诗歌,体会诗意。 思考:飞来峰如此美丽神奇,作者为什么只写了它的高?联系诗人经历说一说。 李白有诗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句,王安石却“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原因是什么? 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诗句蕴含的道理。解释下列重点字,词 寻:古代8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很高。 畏:害怕,畏惧。 闻:听。 遮:遮盖,遮挡。 缘:因为。 浮云:古代长比喻为谗佞之小人或其它消极事物。写
2、作背景1051年夏,王安石在浙江任知县,任期满后回江西老家路过过杭州 ,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出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这一年他真好30岁。王安石,字介甫,好半山,北宋大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当过宰相,在神宗的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王安石变法”。今有临川先生文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观图,想象朗读。画出节奏,试读。 走进作者,体会写作意图。 交流诗句意思。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 2.查字典,资料,初步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中描写的情景。 3.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预习展示 1.解题。 2.作者简介。 3.感情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