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6章 物流信息技术及其应用6.1 物流信息概述6.2 物流信息技术装备及其应用6.3 物流信息应用系统的构成6.4 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l 信息作为一个科学术语被提出和使用,是在1928年信息传输一文中的描述: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1、 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表现形式多样。l 经济管理学家认为 “信息是提供决策的有效数据”; 电子学家、计算机科学家认为 “信息是电子线路中传输的信号”; 物理化学家认为 “信息” 是一个关于物理系统信息不足的量度; 物流行业的信息专指 “物流信息” 。2、信息流的内涵3、信息流与物流之间的关系6.1 物流信息概述v 物流信息是反映物流各种
2、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它担负着沟通各组成部分、调度资源的作用。v 物流信息一般由系统内信息(狭义)和系统外信息两部分组成(广义)。6.2 物流信息技术装备l 物流信息传输处理技术l 物流信息采集技术l 物流信息存储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标签技术数据库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EPC、物联网、Internet、Intranet1.条码技术及其应用(1)条码概述:条码是由一组黑白相间、粗细不同的条状符号组成的。 (2)条码的分类和选择:根据编码方式的不同,条码可以分为一维条码(1D Barcode)和二维条码(2D Barcode)两大类别。6.
3、2.1 物流信息采集技术堆叠式二维码矩阵式二维码(3)条码阅读器的种类:光电扫描器与译码器。 (4)条码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l 运输信息l 货物信息2.射频技术(1)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概述: RFID是一种应用电磁波频谱,以非接触、无视觉、高可靠的方式,传递特定识别信息的网络系统。(2)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主要适用于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尤其是在要求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更加适用。l 射频识别技术在停车场的运用3.电子标签技术(1)电子标签技术概述: 电子标签技术是计算机串行通信技术、远程数据显示技术在配送中心应用的典型高新技术。
4、电子标签信息管理系统为分布式管理系统,以中央计算机为上位机,以多组安装在货物储位上的电子标签为下位机。(2)电子标签拣货系统及其应用: 电子标签拣货系统又称CAPS(Computer Assisted Picking System),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标签进行出库品种和数量的指示,从而代替传统的纸张拣货单,提高拣货效率。 电子标签在实际使用中,主要有两种方式摘取式电子标签拣货系统(DPS)和播种式电子标签分拣系统(DAS)。l 电子标签拣货系统(3)衡量企业是否需要导入电子标签:l 服务时间要求l 准确率要求l 成本要求1.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由以下三个基本部分组成:l 数据库(Data
5、Base):信息l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容器l 用户:操作6.2.2 物流信息存储技术2.数据仓库(1)数据仓库技术(Data Warehouse, DW):数据的存取和组织。(2)联机分析处理技术(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OLAP):数据分析。(3)数据挖掘技术(Data Mining, DM):知识的自动发现。(2)、(3)的差别在于能否自动地进行数据分析3.数据库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物流数据库的建立主要是用来满足两方面的应用要求:l 一是实现物流系统信息的共享;l 二是满足物流系统控制和管理的要
6、求,即为物流系统控制管理软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P123,问:“三级建库”是一个什么样的工程?其主要效益有哪些?6.2.3物流信息传输处理技术1.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其应用(1)全球定位系统概述:是利用通信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机对对象进行动态定位的系统。(2)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l 导航l 车辆跟踪l 货物配送路线规划l 信息查询l 话务指挥2.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应用(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l 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l 数据操作l 数据的存储与管理l 查询、检索、统计和计
7、算功能l 空间分析功能l 显示(3)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l 车辆路线模型l 网络物流模型l 分配集合模型l 设施定位模型3.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1)EDI的含义:为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消息报文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2)应用EDI的目的:简化工作程序和信息流,削减纸质单证、单据工作量,实现无纸化贸易,消除重复和交接作业中可能造成的错误,提高单证、单据作业质量,使物流业务程序与贸易、运输和后勤保障等方面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满足便利性、快捷性、可靠性等要求。4.Internet和Intranet(1)Internet:因特网,又称国
8、际互联网。Internet主要特点:Internet的核心是TCP/IP协议;Internet实现了与公用电话交换网的互联;Internet是一个用户自己的网络。(2)Intranet: 为了将Internet技术和现存的企业网络相结合,更好地满足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要求,诞生了一种新型的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Intranet(企业内部网)。 Intranet与Internet的联系在于,Intranet是基于Internet 技术组建的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要与Internet互联才能够发挥作用,才能够实现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5. EPC与物联网技术(1)EPC简称产品电子代
9、码,载体是RFID标签,借助互联网来实现信息的传递,是条码的拓展和延续。EPC系统可以实现物流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实现全程跟踪和追溯。(2)物联网:l 物联网:是指通过RFID、红外感应器、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自动控制,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体系。l 物联网的特点: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l 物联网的应用主要有:u技术领域的应用u物流行业中的应用6.3 物流信息应用系统的构成6.3.1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 由人员、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及其它办公设备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进
10、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它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术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竞优,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 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系统里的高层次活动。6.3.2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 构成物流信息系统的三个基本元素包括:输入、数据库及其相关操作、输出。6.4 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6.4.1 物流信息平台概述 物流信息平台就是对物流信息起支持作用的平台。在实际应用中涉及“共用”、“公用”、“专用”信息平台。 现代物流是建立在电子信息平台基础上的产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作为一种公用系统,是与物流硬件设备条件相并重的基础设施,其整体水平通常被当成是物流运
11、作先进性的重要标志。l 常见物流信息平台l 中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http:/ 6.4.2 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分析一个高效率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应具备如下功能:(1)基本功能:l 数据交换功能l 信息发布服务功能l 会员服务功能l 在线交易功能l 系统管理功能(2)扩展功能:l 智能配送功能l 货物跟踪功能l 库存管理功能l 决策分析功能l 政府服务功能6.4.3 物流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 根据物流信息平台的特点和应该提供的功能,可以将物流信息平台划分为六部分l 电子数据交换EDI子系统l 管理维护子系统l 电子商务子系统l 信息发布子系统l 决策分析子系统l 共享数据中心6.4.4 物流信息平台构
12、建的基本原则和思路(1)在构建物流信息平台时,需要按照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统一标准、资源共享、重点突破、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方针; 根据实用、先进、经济的原则,适度超前、集中规划、分层建设具有开放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物流信息平台,使其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特点。(2)开发和建设物流信息平台主要遵循以下几条思路:l 充分利用货运信息资源l 支持交通EDI系统l 支持电子商务的开展l 在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中,要遵循已制定的实施信息化的标准和规范l 按照整体框架,插件式实施的方式组织开发,基于物流系统的工作流组件和通用组件本章小结 物流信息化的任务就是要根据企业当前的物流过程和可预见的发展,针对信息采
13、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的要求,利用条码技术、无线射频技术、电子标签技术、GPS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PC及物联网等,搭建起一个数据仓储系统,选择和构筑由信息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和支持软件等组成的环境,充分利用企业物流系统内部、外部的物流数据资源,促进物流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市场化,选取、分析和发现新的机会,做出更好的物流决策。 l 3-4人一组,每组选择一个当前行业热点做简要报告,对选题作出你的看法、解决方案、评析均可,8-12分钟左右l 采用“组间评分+组内互评”的评分制,确保每人积极参与l 每次课报告2组l 搜集资料的途径:微信、微博、行业网站等l 参考题目:物联网、大数据、物流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上海自贸区、LBS 位置服务、智慧物流、各种物流新技术、相关行业报告、O2O时代的营销策略等l 课堂报告1、组间评分标准(100分)l 幻灯片制作水平:内容、美观(20分)l 报告人的表达能力:口齿清楚、条理清晰(20分)l 选材新颖,实用:(10分)l 看法、评析等有根据,有启发性,(20分)l 时间控制得当(10分)l 能基本解答相关提问(10分)l 课堂气氛、互动情况(10分)2、组内评分标准(10分)l 依据成员对本次报告的贡献程度评分(0-10分)每人最终得分=组间得分*10组内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