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效学习要解决三个问题如何以有限的时间穿越无限的知识海洋,如何做到高效学习,中高考临近,我们特别邀约北京名校长夏青峰分享高效学习的道与技: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学习动力、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构。01.解决学习动力的问题要让学习事半功倍,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关键。毕竟学习是学生大脑内部适应与建构的一个过程,外界是替代不了的,学生自己不想学,啥方法都白搭。学生自己特别想学了,一切都好办。让学习高效,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想学。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多种路径,一种路径是强制,不学习就会受到惩罚,学生由于恐惧而产生必须要学习的念头;第二种路径是功利性的竞争,让学生产生竞争的愿望,超过别人,考上
2、好中学、好大学等等;第三种路径是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显然,让孩子们始终保持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最强大和最持久的力量。但反思现状,我们很多时候不由自主地在强制、在竞争方面不断着力,做足文章,恰恰少了用美好的向往来激发孩子们。我们需要在这方面不断地下功夫,让孩子们更多地看见生活的美好、感受生命的美妙、理解奋斗的意义,更多地体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把个体的成长融入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当中,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孩子们的格局喂大了,小我的焦虑就会少些,学习的动力就会强些。“功夫在诗外”,往往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老师一定要聚焦于人的成长,把学生的成长
3、当成目的,而不是把学校的发展当成目的。“办成什么样的学校不是目的,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是根本。”手段与目的不能颠倒。这需要一种教育目标的回归,让人更好地成为人。首先是培育人,在人的基础上让他成为人才,先是人再是人才。而且人才是个矢量,不是标量,人才是有方向的,必须对社会有贡献。我们提出三句话:让人成为人,让自己成为自己,让世界因我更美好。通过“志、趣、毅”三者的融合,让学生内心中始终涌动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产生强烈的、持久的学习内驱力。02.解决学习方式的问题“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高效的学习,不仅仅是听、是记、是练,更是需要学生调动多种感官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在教中学,
4、在做中学,在创中学。我们通常说,要给孩子以鱼,还要给孩子以渔。其实,仅仅给孩子以鱼或者以渔,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们一个有风有浪、宽广辽阔的渔场,让孩子们亲自下水去捕鱼。我们需要处理好课程、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往,是专家编订好课程教材,然后培训教师,再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如果从消费视角来看的话,学生实际上是消费者,课程是消费品,但是消费者与消费品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中间有教师这个“二传手”。我们要改革的就是,让消费者与消费品之间产生直接的联系,学生能直接面对课程,而不需要经过“中间商”。那教师做什么呢?教师首先要作用于课程,可以称之为“改革供给侧”;其次要作用于学生,可以称
5、之为“激活需求侧”,两个方面都要发生作用。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改革供给侧,在课程方面下功夫,将国家编订的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同时,需要激活需求侧,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就像食堂做饭一样,第一是想着如何把饭菜做得更加有营养、更加好吃,在丰富性的基础上具有选择性;第二是想着怎么激发学生的饥饿感,让他特别想去吃。在改革供给侧方面,教师需要建立系统的思维。对整体的学科课程进行分解分类,形成不同的要素,建立不同的结构,横向上如何拓展,纵向上如何贯通。让学生在学这门学科时,在脑海中能构建一个整体的学科结构。在激活需求侧方面,要解决“被动等待”和“低阶思维”两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主人”的感觉。学习过程
6、中,如果学生不能按照自己擅长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不能按照自己适合的学习节奏去学习,不能学习自己喜欢或想学的内容,而总是按照教师的统一要求,总是在被动地等待中,那么学习的主体地位则无从谈起,学习的效率也可能大打折扣。03.解决学习结构的问题首先要明晰教与学的结构关系。我们总结了三个关键点:第一,教是为了学,强调不能将手段和目的混淆和颠倒;第二,学是需要教的,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依存关系,不能轻视教的作用;第三,教在学的需要时,强调教的时机,教一定是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在学生达到“愤俳”状态时出现,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处理好四个结构关系问题,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平衡。第
7、一个是“多与少”的关系。我们给孩子知识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我们如何处理多与少的关系?怎样通过少而精的核心概念把知识点提炼出来?第二个是“长与短”的关系。每个孩子在学习上都有长有短,我们到底是扬长,还是补短?如何通过扬长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获得成功感,从而带动他的全面发展?第三个是“分与合”的关系。现在,实际上是分科教学,但又倡导跨学科学习和学科融合。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又发现有些误区,比如说语文课不像语文课,数学没有数学味,跨学科学习变成了一个大杂烧,这是不行的。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人类当初的知识是“合”的还是“分”的?第二,后来为什么要将知识“分开”呢?第三,现在为什么又
8、要强调“合”?我们在推进“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认真处理好知识“分”与“合”的关系,把握“分”与“合”的平衡。一方面,做好“分”的学习,“分”学得不扎实,即使做再多的“合”,也形不成合力。另一方面,形成“合”的效能,通过“合”的学习实践,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个是“进与出”的关系。知识进入我们的脑海,为的是将来能“出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也就是说,“进”只是一个手段,“出”才是目的。首先,要整理“进”的知识,让它在大脑中变得有体系、有类别、有顺序。其次,要让知识从大脑中多“出”几次,多进行“出”的演习。可以把知识“讲出来”,通过教别人来实现;可以把知识“做出来”,动手操作,通过把知识外显化来实现;可以模拟问题场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把知识“用出来”总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有意识地开展“进”与“出”的互动,以“出”促“进”,以知识的外化促知识的内化,实现“可见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