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设计相关内容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教学教学整体整体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原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原理和教与学的需要,将教学活动过程中理和教与学的需要,将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诸要素予以科学的安排,达到最优化的诸要素予以科学的安排,达到最优化并形成教学方案的活动过程。并形成教学方案的活动过程。 三维教学目标(内容)三维教学目标(内容)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单元三维教学目标单元三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维度、信息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教材内容和目前使用情况,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确定。 知识性目标 低 高各水平的要求了解水
2、平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理解水平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迁移应用水平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等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描述、列举、列出、了解、熟悉解释、比较、检索、知道、识别、理解、调查、分析、设计、制定、评价、探讨、总结、研究、选用、选择、学会、画出、适应、自学、发展、归纳、确定、判断 技能性目标 低 高各水平的要求模仿水平在 原 型 示范 和 他 人指 导 下 完成操作独立操作
3、水平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熟练操作水平根据需求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尝 试 、 模仿、访问、解 剖 、 使用、运行、演 示 、 调试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发布、交流、运用、使用、制作、操作、搭建、安装、开发、实现熟练操作、熟练使用、有效使用、合乎规范地使用、创作 情感性目标 低 高各水平的要求经历(感受)水平从 事 并 经 历一 项 活 动 的全 过 程 , 获得感性认识反应(认同)水平在经历基础上获得并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领悟(内化)水平建立稳定的态度、一贯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价值观等内容标准中
4、使用的行为动词亲历、体验、感受、交流、讨论、观察、( 实 地 ) 、考察、参观关注、借鉴、欣赏形成、养成、确立、树立、构建、增强、提升、保持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能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简单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明确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性。2.能较熟练地运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简单信息采集与加工,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简单)。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
5、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低难度)。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简单) 。6.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7.能比较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8.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10.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1
6、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机联系,共同构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每个模块每个模块(单元)设计要(单元)设计要包括:包括:1.1.内容标准;内容标准;2.2.活动安排活动安排。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1.1.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 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与内容的逻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与内容的逻辑关系及发展现状,明确教材在知辑关系及发展现状,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2.2.课时教材分析课时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三
7、、学情分析1. 1.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接受知识的特征接受知识的特征2. 2.学生与学生沟通能力和特点学生与学生沟通能力和特点3.3.与老师的关系特点与老师的关系特点四、教学重点四、教学重点五、教学难点五、教学难点六、教学策略与方法六、教学策略与方法班级差异班级差异小组及学生差异小组及学生差异七、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七、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八、教学环节提炼八、教学环节提炼 知识点学习、操作学习知识点学习、操作学习九、教学过程设计九、教学过程设计 过程安排具体、详细过程安排具体、详细体现班级差异体现班级差异十、教学反思十、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总结经验、教训发扬、调整
8、、改进发扬、调整、改进教学实施教学实施1. 1.上课铃上课铃2. 2.上课形式上课形式3.3.环节清晰环节清晰课前时间安排课前时间安排1.1.课前时间是学生的法定时间课前时间是学生的法定时间2.2.不能占有和变相占有不能占有和变相占有学生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1. 1.教材(价值性)教材(价值性)2. 2.笔记本(软件版本、补充内容)笔记本(软件版本、补充内容)3.3.笔笔导导 课课 1. 1.内容(与教学内容高度关联)内容(与教学内容高度关联)2. 2.时间(不超过时间(不超过3 3分钟)分钟)调控课堂的手段调控课堂的手段 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语言的停顿;肢
9、体语言;都是调控语言的停顿;肢体语言;都是调控课堂的手段。课堂的手段。关键是教师上课要有激情,每节关键是教师上课要有激情,每节课的教学过程都要有教学高潮课的教学过程都要有教学高潮 。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内容的安排 一般按教学的知识、操作顺序和由一般按教学的知识、操作顺序和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教学,教学中不同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教学,教学中不同的知识点、操作点,应采用不同的教的知识点、操作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方法。 根据知识、操作的难易程度和学生根据知识、操作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基础情况,可采取学生尝试、学生的基础情况,可采取学生尝试、学生看书尝试、小组讨论尝试、教师讲授看书尝试、小组讨论尝试、教
10、师讲授的教学方式。的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一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教师讲授一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启发、引导),防止填鸭式教学。(启发、引导),防止填鸭式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同一课题多次讲授同一课题多次讲授)1 1知识点的处理知识点的处理2 2案例利用案例利用学生操作演示安排学生操作演示安排1. 1.不安排操作演示(什么情况下)不安排操作演示(什么情况下)2. 2.安排操作演示(什么情况下,作用)安排操作演示(什么情况下,作用)3.3.操作演示注意那些方面操作演示注意那些方面教师定位教师定位演示学生定位演示学生定位其他学生定位其他学生定位课堂操作安排课堂操作安排 的次数和时
11、间1.一般需要学生分段操作一般需要学生分段操作 2.课堂学生操作时间为每节课的一课堂学生操作时间为每节课的一 半左右或更多半左右或更多学生作品评价一、作品的推荐1. 1.数量数量2. 2.评价时间评价时间二、评价标准、形式二、评价标准、形式(一)、制定评价量表(一)、制定评价量表要求具体,分层明确,便于实施要求具体,分层明确,便于实施 (二)评价实施(二)评价实施1. 1.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的创作意图2. 2.学生的认识学生的认识3.3.教师的点拨教师的点拨教学设计、课件 1. 1.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要电子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要电子化化 (优点)2. 2.教学反思(思考、升华)教学反思(
12、思考、升华)电子学案 1. 1.电子学案的优点:是我们学科的一电子学案的优点:是我们学科的一大特色,电子学案是对教科书的细化、大特色,电子学案是对教科书的细化、提炼、补充,实用性、针对性更强,提炼、补充,实用性、针对性更强,对教学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对教学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2. 2.电子学案的不足:应该客观地电子学案的不足:应该客观地看待电子学案,学生每人一台微看待电子学案,学生每人一台微机,使用电子学案,需要切换窗机,使用电子学案,需要切换窗口,这样有时影响了学生学习、口,这样有时影响了学生学习、掌握的速度。掌握的速度。3.3.合理使用电子学案:最好是合理使用电子学案:最好是教科书、大屏
13、幕、电子学案结教科书、大屏幕、电子学案结合使用,都发挥最大功效。合使用,都发挥最大功效。白板(黑板)、大屏幕、网络教室使用白板(黑板)、大屏幕、网络教室使用 1.白板(黑板)的优势和不足白板(黑板)的优势和不足2.大屏幕的优势和不足大屏幕的优势和不足3.网络教室的优势和不足网络教室的优势和不足优化使用白板(黑板)、大屏幕和网络优化使用白板(黑板)、大屏幕和网络教室教室利用白板、大屏幕、网络教室是为了利用白板、大屏幕、网络教室是为了“更好地教更好地教”其他新事物、新技术的利用其他新事物、新技术的利用微课程的利用微课程的利用问卷星的使用问卷星的使用案例:案例:教师巡回辅导教师巡回辅导 1.教师定位
14、教师定位(个别辅导,检查教学情况)(个别辅导,检查教学情况)2.学生定位学生定位(是学生自主完成作品创作)(是学生自主完成作品创作)学生的课堂评定学生的课堂评定(量规)(量规) 一、随堂评定(单项、整体)一、随堂评定(单项、整体)二、指标设定二、指标设定1. 1.学习情况学习情况2.2.组内表现组内表现3.3.设施情况设施情况 量规的制定和使用量规的制定和使用优秀、良好、一般优秀、良好、一般 优秀教师的特征有四优秀教师的特征有四:一是教:一是教学风格的学风格的个性化个性化;二是教学行为;二是教学行为的的有效性有效性;三是教学过程的;三是教学过程的创造创造性性;四是教学评价的;四是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发展性。 “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课堂教学才有意义,才具有可观摩的课堂教学才有意义,才具有可观摩性,才能给教师以正确的启示,才能性,才能给教师以正确的启示,才能提高教师水平,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提高教师水平,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量之目的。 谢谢诸位!谢谢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