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域联系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域联系 一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 定义 (一)亚当(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二)大卫(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三)约翰(三)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四)赫克歇尔(四)赫克歇尔- -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 (六)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六)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定义 崔功豪教材 李小建教材崔功豪教材 所谓劳动地域分工,劳动地域分工,就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空间上的分异,它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空间形式。 从个别区域的
2、角度来看,即区域生产专区域生产专门化。门化。 从相互联系的区域体系来看,它表现为全社会的生产专门化体系社会的生产专门化体系。 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生产产品的区际交换与贸易,是产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 李小建教材 区域分工区域分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 由于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为满足各自生产、生活方面的多种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各个区域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于是,在区域之间就产生了分工。区域分工的意义 意义在于: 能够使各区域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
3、业化生产; 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有利于提高各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亚当斯密(Adam Smith) (一)亚当(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英国18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即每个生产者为了他自己的利益,应集中生产在社会上有利的产品,然后用其销售所得,去购买其所需的其它所有物品。 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叫做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优势说绝对优势说。 专业小麦专业布吨效率高效率高问题
4、 上海生产羊毛衫成本低于内蒙古,为什么从内蒙古购买羊毛衫?(二)大卫(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李氏提出了地域分工的基础是比较利益原则,或称相对成本论。举例假设美国比欧洲假设美国比欧洲有较高的劳动生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即较低的产率(即较低的成本),成本),生产衣服是两倍,生产食品是三倍。这时,如果美国产食品并出口欧洲,欧洲生产衣服并出口美国,对双方均为有利(表4-3)。换欧洲的换美国的作用能较好地解释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问题。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被称为国际贸易的纯理论。 实际上,各地生产要素的结构和内在关系是复杂的,再加上资本主义下宗
5、主国对殖民地和保护国的经济控制,实际情况同他的理论分析,尚有很大差距。 (三)约翰(三)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约翰穆勒除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以外,还从需求方面和交换比率方面加以补充,提出了相互需求论。 假设用一定数量的劳动在英国能生产细布假设用一定数量的劳动在英国能生产细布10英尺(英尺(l英尺英尺=0.304 8m),麻布),麻布15英尺;在德国能生产的细英尺;在德国能生产的细布也为布也为10英尺,麻布则为英尺,麻布则为20英尺。英尺。 无利可图无利可图如果英、德两国间细布与麻布的交换比率为10 15,德国只要出口15英尺麻布即可换得10英尺细布,可见利益全归德国 ;如果
6、两国间细布与麻布的交换比率为10 20,则利益全归英国。 双方有利可图:交换比例(10 1510 20 之间) 交换比率的变化将视两国消费者的倾向而自行调整,使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实足以出口,使贸易趋于平衡。需求迫切、需要量大的将使交换比率转向不利的方向。 (四)赫克歇尔(四)赫克歇尔- -俄林的资源禀赋理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论 常冠以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 地区是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地域单位,全世界可划分为若干大地区,大地区又可划分为亚地区,还可以逐级细划。 (四)赫克歇尔(四)赫克歇尔- -俄林的资源禀赋理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论 H-O认为,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个生产要素
7、中,除土地不能自由流动外,劳动力和资本都可以自由流动,国家或地区之间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取决于其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财产占有情况、交通运输条件、经济和社会的安定程度以及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等。 生产要素分布不均,引起了相对价格差异;生产要素分布不均,引起了相对价格差异;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又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加上汇率因素,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会引起商品绝对价格的差异;最后,导致区际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因而绝对价格差异是贸易的直接原因。资源赋予学说解释 俄林的国际贸易理论,被称为资源赋予学说。按照相对价格差异的理论,可以根据生产要素的构成,将所有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
8、、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类别。 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土地较充裕,资本和劳动力较稀缺,形成地价低、资本和劳动力价格贵的情况。故这些国家形成小麦、羊毛、肉类等产品的专门化,以充分使用土地,节约资本和劳动力。 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如英、德、法、比、荷、瑞士等,则因资本雄厚,劳动力也有一定保证,但土地较少,故以加工工业产品和集约农业商品输出,换取粮食和畜产品。 东亚和东南亚 -劳动密集型产业 ;日本 -术密集型劳动和大量投资 (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 所谓地理分工就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 必要条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该劳动成
9、果由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使生产地和消费地不在一个地方。 巴氏认为,经济利益是地理分工发展的动力。 巴氏的地理分工公式是正确的, cvcp+t cv表示商品在销售地的价格,cp表示商品在生产地的价格,t表示运费 (六)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六)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钻石结构” 1.要素条件 2.需求条件(特别是国内) 3.相关产业支撑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5.机遇与政府二、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一)特点 (二)模式 (三)区际联系(一)特点 1.区域生产的专业化 2.区域间经济的联系性 3.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1.区域生产的专业化 P168 ( 1 )概念 (2)条件(三个)2
10、.区域间经济的联系性 区域专门化生产必须通过区际交换来实现3.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 层次性:国内局部 全国 国际;低级到高级 综合性:带动作用;形成主导、辅助、基础产业。(二)模式 1.垂直 如雁形理论(进口-国内生产-出口) 2.水平 (1)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经济部门 (2)不同区域选择相同经济部门,但质量、功能、品牌不同。(高低档) 3.混合(三)区际联系 1.要素流动 2.区际贸易1.要素流动 区域发展取决于 区域内的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区域内要素的流动以及货物和服务流动产生外部作用。 如欠发达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需要发达地区的资金流动过来,才能发挥欠发达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2.区际贸易 关键作用 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