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第五章-环境、资源与经济研究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942540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PPTX 页数:76 大小:8.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古学》第五章-环境、资源与经济研究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考古学》第五章-环境、资源与经济研究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考古学》第五章-环境、资源与经济研究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考古学》第五章-环境、资源与经济研究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考古学》第五章-环境、资源与经济研究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第五章 环境、资源与经济研究环境、资源与经济研究人类起源、农业的产生、文明社会的形成等重大历史事件与气候变迁、资源利用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且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都是在全球或区域气候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以各种生产、生活行为为主的人类活动,开发利用了自然资源,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自然环境的变化第一节第一节 生存环境的重建生存环境的重建在环境考古研究中,重建生存环境的目的就是廓清人类社会发展的环境背景,进而探讨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人类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改造(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一、气候和环境一、气候和环境气候是某一地区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长期统计结果所表现出

2、来的特征,是各种天气状况的综合古气候重建的理论基础是糅合了均变论和灾变论的结果均变论主张“现在是通往过去的一把钥匙”灾变论认为地球曾经遭受过许多短暂的灾难,其中有些是世界性的黄土记录的第四纪气候旋回示意图第四纪气候变冷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下降、冰川扩张、气候带迁移以及相关生物群移动等方面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冰川旋回,就发生在距今13万1万年前后,被称作末次冰川旋回,延续了12万年左右在中国黄土高原,末次间冰期对应于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的第一层古土壤(S1)。全球范围内出现的小间冰阶,其气候状况介于末次盛冰期与全新世适宜期之间,属于现代气候的相似型从1. 4万1. 3万年冰川开始消融到1万年全

3、球气候全面转暖为止,属于末次冰期的晚冰期,其中以延续约1400年的新仙女木寒冷期(距今1. 29万1. 15万年)最引人注目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末次冰期最终结束,全球气候普遍开始转暖,地球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称全新世,又称冰后期或现代间冰期在距今8200年前后,北半球发生了一次大范围的明显降温事件。这一事件大约持续了300400年,降温幅度达8,称“8200年气候突变事件”或“全新世气候事件”距今5300年前后,全球气温再次明显下降,出现了全新世气候事件距今4200年前后,发生了全新世最强烈的一次降温气候事件。由于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被认为是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最为强烈的降温过程,也被称之为

4、全新世气候事件湛江湖光岩玛洱湖孢粉曲线和其他气候记录对比图1.热带森林孢粉记录 2.董哥洞石笋记录 3.全新世厄尔尼诺事件记录 4.7月份北纬30度太阳辐射从距今4000年开始,全新世大暖期结束,全球温度开始呈下降趋势,称全新世降温期。期间,全球出现过多次小规模的冰川扩张,称“新冰期”最显著的冰川扩张出现在公元前1575年、前1200年、前500年和公元1619世纪,分别称新冰期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和第四期其中第四期又称小冰期,开始于1610年,结束于1860年二、植被和环境二、植被和环境所谓植被,就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是植物学、生态学、农学及地球科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环境考古研究关注

5、植被变迁,主要是因为植被在生态系统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植被的变化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发生改变首先,植被作为一种脆弱的生态因素,直接受到气候的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几乎立竿见影地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植被的组合其次,植被是生态链中的底层要素,整个动物群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植被,微生物和各种昆虫需要有适当的植被环境第三,伴随着植物群和动物群的改变,人类的生存策略必然发生变化。更新世末期和全新世初期,人类对禾本科植物的收集(种子)、驯化和栽培,就是适应动植物群变迁的文化策略之一如同现代植被的层级性分区一样,历史上的植被变迁也存在层级性差异。最显著的植被变化发生在中全新世(距今6000500年)和末次盛冰

6、期 (距今180002000年)动物群随着植物群的变化而变化。第四纪气候尤其是青藏高原抬升对动物群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北方地区第四纪动物群的这种变迁,不仅直接反映了气候和植被的变化,也揭示着人地关系方面的某些变化生存策略的变化,不仅塑造了史前人类的文化,乃至影响着现代人类的社会生活植被变迁是古环境重建研究的重要内容考古遗址中出土的植物遗存,是研究植被的重要依据人类的生存活动必然会一定程度地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研究古代植被变迁时要注意区分自然作用和人为作用下的植被变迁遗址周围的植被记录可能反映人类对自然植被的干扰过程和程度,比如自然植被减少和人工植被的增加等远离聚落的植被记录则可以提供聚落所在区域自然

7、植被的状况,为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提供重要信息三、地貌和环境三、地貌和环境(一)地貌的概念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包括海底)由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形态.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地貌密切相关人类一方面在适应自然地貌,根据地貌来选择住所及生存策略;另一方面也通过修建房屋等各种活动改造地貌地貌是在构造运动、外营力作用和时间三个要素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变化的气候以及由此导致的海平面升降,也会对地貌产生显著影响渤海西南岸全新世中期最大海侵范围与海岸线分布示意图(二)地貌类型和人地关系能够充分揭示人地关系的第四纪地貌类型,主要有岩溶地貌、黄土地貌、海岸地貌、河流地貌等岩溶地貌又称喀斯

8、特地貌,专指各种石灰岩地形。其中,石灰岩洞穴曾经是史前人类的栖息场所之一。著名的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湖北长阳人、广西柳江人等,都发现于石灰岩洞穴遗址中黄土地貌是指黄土在流水作用下形成众多沟谷和塬面交织的地貌类型。黄土堆积在很大程度上是第四纪气候变迁的产物海岸地貌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海平面变化控制的,而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均衡作用、沉积物堆积等作用,皆可引起海平面变化河流地貌是指河水在流动过程中,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方式,形成各种河谷地貌以及河漫滩、冲积扇、三角洲等堆积地貌河谷横剖面结构图1.河床 2.河漫滩 3.谷坡 4.阶地 5.谷肩(谷缘)枯水位洪水位河谷形态特征示意图1.河床

9、 2.河漫滩 3.阶地 4.牛轭湖 5.三角洲(三)地貌变迁研究方法环境考古中的地貌变迁研究,最终目的是认识地貌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遗址所在区域地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和分析来获取认识地貌演化的科学数据。地貌调查的内容包括地貌类型、形体大小、高程、分布以及物质组成、地貌的成因和年龄、不同地貌类型之间的关系等遗址内外地貌变迁研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遗址分布和生业经济模式的特点,再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关的地貌调查和采样,分析地貌对聚落选址的影响、人类适应地貌的生业模式选择和人类活动对地貌所产生的影响环境考古中的地貌研究则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切实与地质学家合作,尤其需要邀请熟悉区域地

10、貌的专家,在充分了解地貌信息的基础上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第二,区域地貌与遗址内外地貌研究相结合四、文化变迁和环境的关系四、文化变迁和环境的关系环境变迁和人类行为是相互影响的。首先,基于气候对地貌和植被的直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可利用资源的种类及丰富程度,进而决定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反过来,人类生存过程中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改造,也会对地貌和植被产生相当明显的影响,进而影响地球的气候系统(一)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在各种环境因素中,气候、生态系统和地貌变迁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尤其气候因素对人类生存及行为特征的影响旧石器时代考古证据表明,更新世早期可能发生了两次人类迁徙浪潮,时间分别在距今1

11、18万116万年和110万年前后。第一次迁徙是直立人开始走出非洲,迁徙至其他中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第二次迁徙是直立人逐渐开始占据中高纬度的温带地区中全新世的气候变迁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同时,气候恶化进一步加剧了生存空间和资源占有的不稳定性,使之成为诱发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气候变迁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是以改变生态环境系统的方式来实现的,西亚地区的农业起源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大量的研究表明,第四纪尤其是全新世以来,地貌变迁对人类产生了显著影响而且主要反映在生计模式和聚落选址等方面海岸地貌对史前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也较为显著,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白令海峡陆桥的形成引发早期人类迁徙和开发北美的史

12、实山东东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应是人类适应气候变化引发海岸地貌变迁的典型实例(二)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和影响不同地区、不同生业经济模式以及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有显著的不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并影响着大众的日常生活,尤其低碳生活已经成为全人类所倡导并追求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旧石器时代采集狩猎人群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相比较而言,新石器时代农业人群对环境的影响明显加剧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生产通过影响森林、草原覆盖及生态系统,进而影响遗址周围地貌和遗址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一定程度地干扰甚至破坏了区域环境青铜时代、尤其铁器时

13、代,由于金属工具的普及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大了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第二节第二节 生生 业业 经经 济济生业经济是指人类为了维持生存需求而获取基本生存资源的经济行为。一般来讲,生业经济是对人类社会早期阶段经济模式的概括,尤其是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生业经济可以分为以采集捕捞和狩猎为主的攫取经济和以动植物驯化栽培为主的生产经济一、攫取经济一、攫取经济所谓攫取经济,是指人类依赖其居住地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资源,食物等基本生存资源是从大自然中攫取而不是生产所得,而食物获取的主要对象则与人类的食性特征密切相关(一)食物类别和特点人类杂食习性的形成可能与物种的演化有关在渔猎技术

14、完善之前,人类可能主要依靠采集方式获取食物资源,肉食的比例相对较低由于食物类型及特性差异,其保存状况各不相同,尤其植物遗存在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很难发现和确认基于植物资源的自身特点和人类的消费方式等原因,使得我们在分析攫取型经济模式时,往往极度缺乏植物类遗存的相关信息,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借鉴民族志资料即便是攫取经济模式下的捕捞、狩猎,由于时代和区域差异,所获取的动物类资源也明显有所区别一般来讲,攫取经济人群的生活方式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人群流动性强。因为源于自然界的食物资源,大多具有季节性的生长或活动特征,无论采集还是狩猎捕捞行为,往往需要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第二,人群中的资源分配相对平均。这是由于

15、资源有限,为了维持种群的繁衍,必须最大限度地保证成员的存活率第三,人类群体内的知识传承颇受重视(二)攫取经济的发展旧石器时代从二三百万年前开始,到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涵盖人类历史的99%以上狩猎能力的不断提高则是整个旧石器时代攫取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之一旧石器时代末期,基于广谱经济模式的迅速发展,最终为生产经济的到来奠定了基础直立人成功地离开热带非洲是生物进化和文化发展的结果中国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攫取食物类型和方式的信息还相对较少人类可能很早就控制性用火了,相关的考古证据遍及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地。距今70万-20万年之间的周口店遗址,就发现了比较确定的用火遗迹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用火遗迹1.

16、 青海海南沟后水库遗址 2. 青海海北娄拉水库遗址 3. 吉林西山遗址(三)广谱经济及其影响所谓广谱经济,是指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时间内,原来不曾被利用或被忽视的动植物资源,也逐渐成为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而这一显著变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由此逐步导致了单一的攫取经济模式的结束和食物生产的开始在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公元前4万1万年间发展出一种食物资源的广谱开发模式,食物种类明显拓展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在主要依赖中小型动物的基础上,同时开发利用原来被忽视了的所有小型动物(如鸟类、兔类、乌龟等),并开始采集那些低热量的植物种子在欧洲的中、高纬度地区,广谱革命发生在距今12000800

17、0年间。伴随着人类食谱的多样化,狩猎、食物加工、食物储存设施快速多样化,包括植物种子晒干、研磨和坚果储藏以及小动物的开发利用二、生产经济二、生产经济生产经济是相对于攫取经济而言的,是指人类已经开始生产食物资源的生业经济阶段,其核心内容就是植物栽培和动物驯养(一)农业起源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此结束了完全依赖自然资源生存的经济模式,开始拥有更多的生存主动性,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导致或强化了定居生活方式,进而促进了石器和陶器制作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社会乃至精神文化的全面发展西亚地区的农业起源,发端于地中海东岸的黎凡特地区这一地区现代的气候是冬季阴凉多雨而夏季炎热干旱,沿海平原和临近山区以森林、林地、

18、疏林草地等地中海植被为主,全新世早期气候比现在湿润得多因此,在全新世中期的干旱气候到来之前,当地的狩猎采集者及后来出现的农耕民,就生活在气候和水文资源更好的环境中考古证据显示,黎凡特地区更新世晚期细石器文化的创造者,不断适应频繁而剧烈的气候环境变化纳吐夫文化时期(1450011700/500aBP)的一些人群,便在密集的狩猎采集活动下,开始了部分栽培活动进入前陶新石器时代A(PPNA)阶段更多的人群选择居住在适合植物栽培的地区前陶新石器时代B(PPNB)初期,动植物驯化栽培急剧扩张,小麦、大麦、豆类、亚麻等都已成为驯化植物,山羊、绵羊、牛和猪等也在距今10500年前后成为驯养动物。与此相适应,

19、房屋建筑等居住遗迹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考古证据充分显示出,当时农业社会食物资源的富足程度,既体现在西亚地区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方面,也体现在农业经济通过传播与当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方面,从而奠定了欧洲农业社会及史前文化发展的基础中东黎凡特地区前陶时期遗址分布及最早出现农业的“黎凡特走廊”水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栽培稻的起源与传播过程长期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随着考古资料的积累和相关研究的深入,稻作和粟作农业起源于中国的事实,已经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关于稻作农业起源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学术界还存在不同认识。但目前学术界的共识是:更新世末期和全新世初期阶段,在中国长江流域及周围地区,人类经历了

20、从采集野生稻到栽培野生稻的演化过程,最终导致了驯化稻的出现和稻作农业的产生中国稻作农业起源和初期发展阶段出土稻遗存遗址分布图1. 上山;2. 贾湖;3. 八里岗;4. 月庄;5. 西河;6. 彭头山;7. 八十垱;8. 跨湖桥;9. 小黄山;10. 城头山;11. 龙虬庄;12. 罗家角;13. 田螺山;14. 草鞋山、绰墩、澄湖;15. 茅山;16. 南交口;17.泉户;18.西山坪;19. 灰嘴;20. 颍河调查区;21. 两城镇;22. 藤花落;23. 赵家庄;24. 杨家圈;25. 宝墩;26. 南关里;27. 叶家庙在稻作农业的起源阶段,人类的生计方式具有如下主要特点:第一,在植物性

21、食物资源中,栽培植物所占比重比较小,采集的野生植物则占较大比重第二,水稻由野生到驯化栽培的演化过程,是十分复杂而漫长的第三,在动物性食物资源中,狩猎尤其是淡水捕捞可能是肉食来源的主要途径第四,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工具不仅数量少而且形制简单尽管稻作农业起源阶段水稻生产在食物资源中所占比重较小,但生计方式的变化却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粟作农业起源与初期发展阶段遗址分布图1 柿子滩;2东胡林;3南庄头;4兴隆沟;5白音长汗;6磁山;7上宅;8裴李岗、沙窝李;9莪沟;10石固;11大地湾;12月庄;13西河;14城头山;15宝墩;16营盘山;17卡若;18南关里粟作农业的起源研究,因为考古发现相对较

22、少,所以综合研究不如稻作农业那样深入距今110009000年,采集乃至栽培某些黍、粟类禾草植物,可能已是人类生计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攫取经济依然是获取食物资源的主要手段这一时期的人类可能已经强化了某些禾本科植物种类的开发利用,包括采集和初期的栽培活动。到距今90007000年,这些被强化利用的植物种类业已成为植物性食物的主要来源,人类的生计模式发生了重要转变这一时期,人类在农业方面的成就,还包括工具制作技术的进步和工具类型的多样化距今80007000年,农业作为一种生计模式,已经在中国东部地区建立起来农业起源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生业经济还处于“低水平食物生产”阶段,或者说是农业的初期发展阶

23、段,采集、狩猎和捕捞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生计手段,农业经济主导地位的建立尚需时日(二)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动植物人工驯化为标志的农业起源,在经历了长时期的缓慢发展之后,终于进入了农业经济的大发展时期,逐步确立了植物种植和家畜饲养在生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基于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分别确立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经济模式。这些农业经济模式的差异和特点主要表现在农作物和家养动物种类以及相关生产技术等方面西亚地区在公元前8000年前后就确立了以小麦、大麦和豆类植物为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农业体系,随后黑麦也演化成农作物种类之一,山羊、绵羊、牛则成为主要家畜在中美洲墨西哥盆地,公元前7000年前后已经

24、开始出现了作物栽培,公元前5400年前后出现了驯化玉米在南美洲,公元前7000年前后亚马孙河上游开始栽培木薯,公元前6300年前后秘鲁高海拔地区已出现了驯化的马铃薯,公元前5400年前后则出现了驯化的骆驼类动物,公元前3500年南美洲才出现了驯化动物美洲驼北美洲则在公元前5000年出现了葫芦栽培。另外,在美洲的驯化动植物中,还有花生、红薯、棉花、南瓜、西葫芦、辣椒及多种豆类在非洲,公元前6500年前后撒哈拉地区成功驯化了北非本地的牛,公元前6000年前后撒哈拉当地的小米被驯化成功,公元前4100年前后苏丹出现了驯化高粱。在非洲农业起源中心区起源的农作物有高粱、两种非洲小米,并驯化了毛驴在大洋洲

25、新几内亚岛,公元前7000年前后已经出现了以芋头等块根类植物为作物种类的农业经济在中国,水稻的驯化已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前后。公元前5000年前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均已出现了稳定的农耕聚落,粟、黍和水稻已经成为基本的农作物种类,并在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家猪和狗成为主要家畜公元前5000前3000年的仰韶时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居民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稻作农业技术,并成为其生业经济的主体。而粟的发现不仅揭示出粟作农业的传播及影响,而且表明长江中游地区的农业发展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农业生产结构渐趋合理,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强化了农业生产在生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6、随着稻作农业技术的进步,稻作农业逐渐向北方地区传播公元前5000前3000年,北方地区已经确立了以粟作农业为主的旱作农业经济模式。稍晚则发展出以粟为主,兼有黍、稻、小麦、大豆的混合型农业经济模式,从而奠定了黄河流域早期文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不论是旱作农业还是稻作农业,家畜饲养都是种植农业的重要补充当然,生产经济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作物和家畜遗存的种类和数量方面,也体现在相关生产工具及其反映的技术方面在农业经济确立之后,攫取经济模式下的采集狩猎行为仍然是人们获取食物资源的重要补充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伴随水稻、粟和黍等农作物共出的,还有种类丰富且数量可观的可食性野生植物遗存,表明植物采集也是食物来源

27、的重要补充三、小结三、小结生业经济所经历的攫取经济和生产经济两个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全面替代关系,更不是全球生业经济独一无二的演进模式系统研究古代人类的生业经济行为,是考古学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通过考古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分析,了解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取食模式以及动植物遗存特征所揭示的资源利用模式等第二,通过考古遗址出土的人类和动物骨骼同位素分析,了解人类食物结构,特别是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的种类和比例,以及可能隐含于其中的人群和社会结构信息等第三,通过陶器、石器等文化遗物功能及残留物分析等,以获取有关人类食物结构和食物加工方式的各种

28、信息第四,通过石器、生产类遗迹使用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分析,探析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相关的社会组织结构等第五,通过各种生业经济模式的环境背景研究,进一步揭示人地关系的演进历程第三节第三节 手工业经济手工业经济手工业经济是近代工业革命之前各种加工业和制造业的总称恩格斯认为,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工,其意义在于“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一、手工业的门类一、手工业的门类石器工业:石器工业是史前时代最重要的手工业门类,堪称史前重工业木器加工业:既包括史前时代简单的木质工具、器具和木质部件的加工制作,也包括历史时期各种木质工具、生活

29、器具尤其是家具的加工制作,以及木雕等建筑材料的生产骨角牙蚌器加工业:主要是史前至商周时期的骨、角、牙、蚌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的加工制作,也包括历史时期各种骨、角、牙、蚌质装饰品、小器具及工艺品的加工制作陶瓷烧造业:既包括史前时代的陶器、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也包括秦汉以来的陶器和瓷器烧造青铜冶铸业:中国青铜器的起源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夏商时期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手工业,并且在周代达到了高峰,经过秦汉时期最后的辉煌,魏晋以后有所衰弱并形成新的时代特点铁器工业:中国的铁器出现于商代晚期,人工冶铁术起源于公元前800年前后的西周末年。战国时期,铁器工业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产业金银器加工业:

30、金银装饰品在中国出现于夏商时期,春秋晚期开始出现金银带钩等日常用具和器皿纺织业:纺织技术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了以麻类植物纤维、毛、丝为主要原材料的纺织业制盐业:中国史前时代的制盐业尚不明了,但商周以来已经形成一种规模巨大的产业,并且与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的联系十分密切酿造业:中国酿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前后,后来逐渐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手工业,秦汉时期更是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车船制造业:在中国,舟楫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马车的使用大致开始于商代,此后车船制造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产业采矿业:为工业生产提供各种原材料。采矿业应当出现于史前时代,西汉晚期以后,煤矿的

31、开采逐渐加入到采矿业的行列此外,还有钱币铸造业、漆器制造业、玻璃制造业、皮革加工业、服装加工业、制糖业、制茶业、油料加工业、造纸业、印刷业、文具制造业、火药制造业、编织业、食品加工业等二、专业化生产二、专业化生产(一)专业化生产的理论研究专业化生产的定义和适用范围:某种物品的生产者比使用者少,就可以说出现了该物品的专业化生产。进而认为,真正全职的专业化生产只是在工匠处于绝对附庸状态下才出现的专业化生产的类型:专业化生产分为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如划分为家庭生产和作坊生产,或独立生产和附庸生产等类型专业化生产的形成原因:一类试图对手工业生产专业化进行政治性的解释;另一类试图进行经济性的解释(二)界

32、定专业化生产的方法和标准生产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生产者、生产组织、生产技术、原料、产品、分配关系和消费者等六个方面生产者:是不是专业化的工匠,主要依据生产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技能高低和获得报酬的形式来分析生产组织:主要是通过分析有关遗迹和遗物的空间分布,说明靠近这些遗迹的居民组织是否控制着相关手工业生产生产技术:对生产技术的分析是深入研究手工业生产其他环节的基础,甚至可以区分出不同的生产单位或不同工匠的产品原料来源: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来源,有时也能揭示出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原料产地研究还要结合器物类型学的分析,以便为判断进口原料或进口产品提供依据产品分析:通过产品分析可以为专业化生产研究提供重

33、要线索产品的分配和消费:这一环节往往与专业化生产相辅相成,即专业化生产必然会带来产品的分配和消费问题,因为专业化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了生产者的自身消费需求(三)专业化生产的研究实例中国对专业化生产的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原料产地和生产技术两个方面。近年来在生产者、生产组织、分配和消费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赤峰南台子房址及其出土细石器的数量分布图安阳殷墟孝民屯晚商铸铜遗址平面布局示意图安阳殷墟晚商时期从事手工业专业化生产的族邑分布图三、产品的交换和贸易三、产品的交换和贸易既是手工业专业化生产的结果,反过来也推动了社会复杂化的发展(一)交换和贸易的理论研究交换和贸易的类型划分:互惠交换、再分配

34、交换和市场交换互惠交换是指地位平等的双方之间发生的交易现象,通常是指两个社会群体之间直接而简单的交易,“支付”手段既可能是以物易物或提供一定服务,也可能是通过契约规定的劳动或货币再分配交换是指在一个中心组织的控制下进行的交易现象,包括手工业产品的货物被送到或被吸引到这个组织中心,然后再分配出去市场交换是指交换行为发生在特定的中心场所即市场,以讨价还价的方式进行交易交换和贸易的异同:交换和贸易都有两个必备的共同要素,即交易的实际需要和用来交易的物品。交换和贸易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会随着空间距离的延长,用来交易的货物数量也在递减当然,交换和贸易也有一些重要差别,如交换行为的范畴更广交换和贸易物

35、品的分类:用于交易的物品主要是以自然资源为原料制成的产品,一般分为实用品和非实用品两类交换、贸易与社会演化的关系:交换和贸易对社会演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无论哪种交换或贸易形式,都是人们获取资源、信息和技术的重要途径(二)研究交换和贸易的方法和手段原料产地、制作和使用场所的认定:首先确认这些遗物的原料来源、制作和使用场所原料产地和目的地之间可能存在的交易行为示意图(箭头表示交易方向)由于人工遗物是人为制造或加工而成的产品,所以不仅要确定原料的来源和使用地,还要分析其制造地。制造过程如果是分若干步骤完成的,则每个步骤都有可能是在不同地点进行的另外,传统的类型学研究也可以帮助确定产品交换和贸易行为

36、,即通过遗物的外在风格特征推断外来物品的制作地。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陶器的交易分析交换和贸易的物品分布研究:研究首先要考虑到各种交易行为可能导致的考古遗物的空间分布状态。尔后较为流行的就是趋势面分析交易物品的科技分析手段:现代科技分析主要用来检测考古遗物的化学成分,特别是遗物及其原料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这是追踪交易行为的“指纹特征”,以此可以确定原料产地、制造地和使用地,进而恢复交换和贸易网络英国南部新石器时代石斧趋势面分布图(三)黑曜石贸易的研究实例C.伦福儒曾对近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黑曜石贸易做了经典性研究当时近东地区的黑曜石贸易是递减式贸易,还没有出现中间商贸易或具有再分配地位的中心聚落中美洲尤卡坦半岛玛雅文化黑曜石贸易陆路贸易+海路贸易 东北亚地区的部分火山地带也是黑曜石的重要产地,如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日本北海道和九州等地有关东北亚古代黑曜石的贸易问题,已引起中国考古学界的注意 尤卡坦半岛玛雅文化的黑曜石贸易地图思考题:思考题:1. 试分析不同地貌类型对人类生存活动的影响。2. 简述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迁的基本特点。3. 从狩猎采集经济向生产经济的转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4. 简述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5. 古代手工业的研究有哪些主要内容和方法? 6. 为何手工业专业化生产能成为早期国家研究的重要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考古学》第五章-环境、资源与经济研究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