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体系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956058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管理体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测量管理体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测量管理体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测量管理体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测量管理体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测量管理体系宣贯测量管理体系宣贯SANY GROUP一、一、ISO10012:2003的产生与发展概况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设备的要求标准是在标准是在ISO10012-1:1992测量设备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计量确认体系和和ISO10012-2:1997测量过程控制指测量过程控制指南南的基础上形成的。的基础上形成的。SANY GROUP一、一、 测量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测量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 组织在组织在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公平交易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公平交易等方面要求等方面要求有准确可靠

2、的测量数据作依据的需求和期望下采用有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作依据的需求和期望下采用GBT19022-2003,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二、目的二、目的 通过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管理,把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的测通过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管理,把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的测量结果减小到最少程度,把不准确测量造成的产品质量风险减小到量结果减小到最少程度,把不准确测量造成的产品质量风险减小到最少程度,以便使测量管理体系在组织实现质量目标和其他目标时最少程度,以便使测量管理体系在组织实现质量目标和其他目标时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SANY GROUP三、术语和定义三、术语和定义测量过程

3、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组操作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须的一组相互测量过程所必须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测量设备测量设备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设备或它们的组合计量确认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所需的一组操作操作计量职能计量职能组织中负责确定并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职能的职能计量特性计量特性能影响测量结

4、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果的可区分的特征特征SANY GROUP四、计量要求四、计量要求 1.测量管理体系应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测量管理体系应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计量要求可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计量要求可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力、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要求。计量要求分辨力、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要求。计量要求一般是定量一般是定量的,如测量不的,如测量不确定度、测量误差、测量范围;确定度、测量误差、测量范围;少部分是定性的少部分是定性的,如准确度、准确度等级、,如准确度、准确度等级、环境条件、操作者技能要求。环境条件、操作者技能

5、要求。2.根据规定的要求决定计量要求;根据规定的要求决定计量要求;1)标准提出计量要求的依据和规定)标准提出计量要求的依据和规定2)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以什么形式提出计量要求)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以什么形式提出计量要求3.确定计量要求。确定计量要求。建立和保持测量管理体系最关键的工作,也是最困难的工作,建立和保持测量管理体系最关键的工作,也是最困难的工作,是对技术能力要求最高的工作,需要测量(如工艺质量)技术人员是对技术能力要求最高的工作,需要测量(如工艺质量)技术人员和计量人员通力合作。和计量人员通力合作。SANY GROUP五、测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五、测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1.测量管理体系应

6、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并提出:测量管理体系内测量管理体系应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并提出:测量管理体系内的的测量过程应受控测量过程应受控,测量管理体系内的,测量管理体系内的所有测量设备应经确认所有测量设备应经确认。 1)通过计量确认过程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通过计量确认过程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 2)通过测量过程控制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通过测量过程控制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2、考虑风险和后果、考虑风险和后果1)应考虑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应考虑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2)在测量过程控制上花费的力量应与测量对组织的最终产品质量的)在测量过程控制上花费的

7、力量应与测量对组织的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相匹配。重要性相匹配。SANY GROUP3.组织应按规定程序更改测量管理体系组织应按规定程序更改测量管理体系一方面,测量管理体系要保持一定的一方面,测量管理体系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权威性稳定性和权威性,不要随,不要随意更改;另一方面,测量管理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不断意更改;另一方面,测量管理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不断发展,不断提高,持续改进。发展,不断提高,持续改进。1)制定分析与改进的程序。)制定分析与改进的程序。2)审核和监测的改进要求。监测顾客满意度,审核测量管理体系,监)审核和监测的改进要求。监测顾客满意度,审核测量管理体系,监视

8、测量管理体系。视测量管理体系。3)不合格的控制。对不合格的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设备、测量过程要)不合格的控制。对不合格的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设备、测量过程要及时采取措施。及时采取措施。4)改进及改进措施。包括纠正和预防措施。)改进及改进措施。包括纠正和预防措施。SANY GROUP一、计量职能一、计量职能计量职能是指负责规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计量职能是指负责规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和技术行政和技术职能。职能。组织是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主体:由组织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组织是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主体:由组织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计划和要求规定计量职能,通过计量职能的运作,建立并实施测量管理计划和要

9、求规定计量职能,通过计量职能的运作,建立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以保证满足整个组织质量目标的需要。体系,以保证满足整个组织质量目标的需要。在计量职能的建立和维护中,组织在计量职能的建立和维护中,组织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的责任是确保必需的的责任是确保必需的资源,使计量职能得以正常运作。资源,使计量职能得以正常运作。计量职能管理者计量职能管理者的责任是,建立、维护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的责任是,建立、维护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SANY GROUP二、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二、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标准规定,在测量管理体系中,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标准规定,在测量管理体系中,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1)确定顾

10、客的测量要求,并转化为计量要求;)确定顾客的测量要求,并转化为计量要求;2)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3)能证明符合顾客规定的要求。)能证明符合顾客规定的要求。 根据组织的不同,测量管理体系的顾客可能是来外部的,或是组织内根据组织的不同,测量管理体系的顾客可能是来外部的,或是组织内部的其他部门。顾客的测量要求包括明示的或潜在的:部的其他部门。顾客的测量要求包括明示的或潜在的:1)明示的测量要求包括合同、技术文件、图纸等规定的要求;)明示的测量要求包括合同、技术文件、图纸等规定的要求;2)潜在的测量要求包括根据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可能涉及的法律法规要求;)潜在

11、的测量要求包括根据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可能涉及的法律法规要求;3)潜在的测量要求还包括由于顾客认识所限,应该提出而未提出的要求。)潜在的测量要求还包括由于顾客认识所限,应该提出而未提出的要求。计量职能应建立计量职能应建立与顾客沟通与顾客沟通的机制,正确地识别的确定顾客的测量要的机制,正确地识别的确定顾客的测量要求,并根据计量学的原理,将这些要求转化为计量要求。求,并根据计量学的原理,将这些要求转化为计量要求。SANY GROUP三、质量目标三、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由计量职能的管理者规定和建立。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质量目标应由计量职能的管理者规定和建立。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可以定量评

12、价。的,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可以定量评价。1、三一重工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是:、三一重工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是:1)测量误判率)测量误判率0.1%;2)计量确认及时完成率)计量确认及时完成率97%;3)计量器具及时送检率)计量器具及时送检率100%;4)测量过程失控的发现时间不超过)测量过程失控的发现时间不超过1天。天。SANY GROUP部门部门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备注备注检测中心计量确认及时完成率97%说明:1、计量确认及时性是指在承诺时间内完成计量确认工作;2、误判包括因不正确测量而拒收合格品和接收不合格品;3、测量过程失控时间指测量过程出现失准到发现后停止测量的时间段;4、计确认及时完成率=

13、及时完成计量确认的件数/送交计量确认的总数*100%;5、测量误判率=误判件数/测量总件数*100%;6、计量器具及时送检率=在规定的检定/校准期内及时送检数/在规定的检定/校准期内需送检的总数*100%7、培训合格率培训合格人数应培训人数*100%8、采购及时率计划时间采购回司件数/计划采购件数*100%9、采购合格率采购回司测量设备合格件数采购件数*100%测量误判率0. 1%泵送事业部制造部计量器具及时送检率100%测量过程失控的发现时间不超过1天质保部测量误判率0.1%计量器具及时送检率100%测量过程失控的发现时间不超过1天路机公司制造部计量器具及时送检率100%测量过程失控的发现时

14、间不超过1天质保部测量误判率0.1%计量器具及时送检率100%测量过程失控的发现时间不超过1天人力资源部(按年统计)商务本部(按季统计)SANY GROUP四、管理评审四、管理评审1.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审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的职责。评审时间间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审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的职责。评审时间间隔为一年,按计划进行系统的评审。隔为一年,按计划进行系统的评审。2.目的:是确定测量管理体系是否持续地得到实施,并具有目的:是确定测量管理体系是否持续地得到实施,并具有充分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性、有效性和适宜性。SANY GROUP测量管理体系的资源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信

15、息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物质资源;外部供方。外部供方。SANY GROUP一、人力资源一、人力资源1、计量职能的管理者的职责计量职能的管理者的职责1)确定纳入体系有关的岗位、人)确定纳入体系有关的岗位、人1)与计量确认有关,如:校准人员、计量确认验证人员、计量确认技术人员、计量确认管理人员等;2)与测量过程有关,如:检验/测量/试验人员、参与确定测量过程的工艺/质量/安全/环保/能源技术人员、测量过程监督控制人员等;3)职能管理者(各相关部门的领导)、体系运行监督和管理人员等; 4)其它相关人员,如各资源管理和提供的人员;2)对有关岗位和人进行文件化的职责规定)对有关岗位和人进行文件化的职责规

16、定 如:岗位说明书3)各相关岗位的人应清楚自己的职责)各相关岗位的人应清楚自己的职责SANY GROUP2.能力和培训能力和培训2.1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的职责计量职能的管理者的职责识别和确定相关岗位的技能、文化等能力要求,要求可分通用和专识别和确定相关岗位的技能、文化等能力要求,要求可分通用和专门的;门的;识别和确定、证明在岗人员是否满足岗位能力要求;识别和确定、证明在岗人员是否满足岗位能力要求;对人员进行满足相应岗位要求的培训,并证实满足要求,保留培训对人员进行满足相应岗位要求的培训,并证实满足要求,保留培训记录记录评价培训效果,保留评价记录评价培训效果,保留评价记录2.2 员工应知道职责及

17、其重要性,清楚它们的工作对体系的有效性和产员工应知道职责及其重要性,清楚它们的工作对体系的有效性和产品质量的影响,一般通过不断的培训来提高。品质量的影响,一般通过不断的培训来提高。2.3 在培人员从事相应工作时,应由具备能力的人进行监督、指导,防在培人员从事相应工作时,应由具备能力的人进行监督、指导,防止失控。止失控。SANY GROUP二、信息资源二、信息资源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既提供信息资源,又依赖于信息资源,体系的输入、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既提供信息资源,又依赖于信息资源,体系的输入、输出和活动涉及大量信息。与原标准相比较,把信息当作资源来管理,是输出和活动涉及大量信息。与原标准相比较,把信

18、息当作资源来管理,是测量管理标准的测量管理标准的新创举新创举。测量管理标准把测量管理标准把“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分分“程序程序”、“软件软件”、“记录记录”、“标识标识”等四个方面规定了要求。等四个方面规定了要求。1.程序程序测量管理体系的程序应形成必要的详细程序的文件并经确认,以确保正确测量管理体系的程序应形成必要的详细程序的文件并经确认,以确保正确执行以及实施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执行以及实施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制定新的程序或更改现有的程序应经授权批准并受控。程序应制定新的程序或更改现有的程序应经授权批准并受控。程序应现行有效现行有效,需要时可获得和提供。按文件适用的对象不同,程序文件又分为需要时

19、可获得和提供。按文件适用的对象不同,程序文件又分为管理性程序和管理性程序和技术性程序文件技术性程序文件,通常我们所说的程序文件大多是指管理性程序文件。,通常我们所说的程序文件大多是指管理性程序文件。SANY GROUP2.软件软件为保证所有测量软件使用的为保证所有测量软件使用的持续适宜性持续适宜性,确保测量结果有效,泵送,确保测量结果有效,泵送质保部检测中心起草并发布质保部检测中心起草并发布测量软件管理制度测量软件管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测量过程使用的软件和测量结果计算处理的软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测量过程使用的软件和测量结果计算处理的软件。具体管理规定如下:件。具体管理规定如下:o测量软件使用前

20、由检测中心准备;测量软件使用前由检测中心准备;o检测中心负责测量软件的标识和编码;检测中心负责测量软件的标识和编码;o检测中心负责测量软件使用人员的培训和使用;检测中心负责测量软件使用人员的培训和使用;o使用人员负责测量软件的信息反馈;使用人员负责测量软件的信息反馈;检测中心定期对软件进行检查。检测中心定期对软件进行检查。SANY GROUP3.记录记录为规范测量管理体系记录的控制与固化核心业务流程,泵送质保部为规范测量管理体系记录的控制与固化核心业务流程,泵送质保部起草并发布了起草并发布了记录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记录控制记录控制 按设计填写归档贮存四个步骤进行控制。按设计填写归档贮存四个步

21、骤进行控制。记录的保存期:一到三年。测量标准器的检定或校准记录和测量管理体记录的保存期:一到三年。测量标准器的检定或校准记录和测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记录应长期保存。系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记录应长期保存。4.标识标识泵送质保部检测中心起草并发布泵送质保部检测中心起草并发布测量设备标识、封缄管理制测量设备标识、封缄管理制度度,规范测量设备的标识和封缄管理,防止误用、错用,防止非授权,规范测量设备的标识和封缄管理,防止误用、错用,防止非授权改变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改变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检测中心负责测量设备标识和封缄的确定;正确选择并设计公司内检测中心负责测量设备标识和封缄的确定;正确选择并设计公

22、司内使用的标识;由检测中心对公司内测量设备进行封缄。使用的标识;由检测中心对公司内测量设备进行封缄。SANY GROUP规定规定计量确认的标识计量确认的标识有:有:a)合格证合格证标识,绿色。在线计量设备经确认合格后贴此标识。标识,绿色。在线计量设备经确认合格后贴此标识。b)准用证准用证标识、黄色。无国家、地方检定的测量设备,企业自编标识、黄色。无国家、地方检定的测量设备,企业自编校准规范,确认合格后贴此标识。校准规范,确认合格后贴此标识。c)限用证限用证标识,蓝色。计量检测设备的部分功能和量限得到确认标识,蓝色。计量检测设备的部分功能和量限得到确认合格后贴此标识。并标注被确认的功能或量限。合

23、格后贴此标识。并标注被确认的功能或量限。d)禁用证禁用证标识,红色标识,红色 。测量设备不合格,且尚未进行维修或作其。测量设备不合格,且尚未进行维修或作其它处理前。它处理前。e)封存证封存证,紫色,因工艺原因,已无运行意义或暂时不再使用的,紫色,因工艺原因,已无运行意义或暂时不再使用的设备。设备。f)报废证报废证标识,深红色,经检定、维修后确认报废。标识,深红色,经检定、维修后确认报废。 SANY GROUP三、三、 物质资源物质资源标准把标准把“物资资源物资资源”分分“测量设备测量设备”、“环境环境”2个方面规定了要求。个方面规定了要求。1.测量设备测量设备1)测量设备的范围)测量设备的范围

24、o标准测量设备(含国家计量基准和标准及各级标准器);标准测量设备(含国家计量基准和标准及各级标准器);o各类标准物质和测试软件;各类标准物质和测试软件;o测量设备及其辅助设备;测量设备及其辅助设备;o检定装置和校验设备;检定装置和校验设备;o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用的产品检验设备;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用的产品检验设备;o性能试验、寿命试验和环境试验用的试验设备;性能试验、寿命试验和环境试验用的试验设备;o监视用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设备的记录器和控制器。监视用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设备的记录器和控制器。a) 测量设备应保证能测量设备应保证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满足预期使用要求。SANY GROU

25、P2)测量设备的)测量设备的配备配备根据泵送质保部发布根据泵送质保部发布“通用测量设备选型规定通用测量设备选型规定”:为确保测量过程:为确保测量过程的的性能特性满足顾客对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通用测量设备选型时应考虑性能特性满足顾客对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通用测量设备选型时应考虑其技术性能是否满足测量要求。其技术性能是否满足测量要求。在选择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时,通常应为测量对象公差的在选择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时,通常应为测量对象公差的1/31/5,在选择测量设备的测量范围时,应使其上限与被测量值相,在选择测量设备的测量范围时,应使其上限与被测量值相差不大而又能覆盖全部量值。差不大而又能覆盖全

26、部量值。SANY GROUP3)测量设备计量要求的确定)测量设备计量要求的确定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由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由产品规定的要求或校准、检定和确认设备规产品规定的要求或校准、检定和确认设备规定的要求导出定的要求导出。这是测量设备计量要求。这是测量设备计量要求 确定的原则和方法。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产品规定的要求一般体现为产品性能的技术特性,是从产品设计和产品规定的要求一般体现为产品性能的技术特性,是从产品设计和制造的角度,在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制造的角度,在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配备的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要满足外部顾客的测量要求,必须通过配备的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要满足外部顾客的测量要

27、求,必须通过企业设计、工艺和检验部门将顾客的测量要求通过设计、工艺和检验技企业设计、工艺和检验部门将顾客的测量要求通过设计、工艺和检验技术文件转化为内部顾客规定的可测量的计量要求。术文件转化为内部顾客规定的可测量的计量要求。当测量设备用于校准或检定时,也应根据作为校准或检定的对象的当测量设备用于校准或检定时,也应根据作为校准或检定的对象的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要求来确定是否符合测量设备的配备要求。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要求来确定是否符合测量设备的配备要求。SANY GROUP4)测量设备的)测量设备的流转流转程序程序泵送质保部起草并发布泵送质保部起草并发布测量设备流转控制程序测量设备流转控制程

28、序,以合理配置测,以合理配置测量设备,保证所有的测量设备能正常使用,防止误用、错用、损坏和改量设备,保证所有的测量设备能正常使用,防止误用、错用、损坏和改变其计量特性,保证其始终满足预期的计量要求。变其计量特性,保证其始终满足预期的计量要求。本制度适用于体系内所有测量设备流转管理。其控制程序按配备策本制度适用于体系内所有测量设备流转管理。其控制程序按配备策划设备流转计量确认使用记录修理、报废来进行。划设备流转计量确认使用记录修理、报废来进行。SANY GROUP2.环境环境根据测量设备校准或检定、调整和使用的环境条件不同的要求,一根据测量设备校准或检定、调整和使用的环境条件不同的要求,一般可以

29、分为标准工作条件、正常工作条件和极限条件。般可以分为标准工作条件、正常工作条件和极限条件。检测中心发布检测中心发布测量环境条件管理制度测量环境条件管理制度,通过规范测量设备计量,通过规范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环境条件的管理,确保环境条件满足规定要求。确认和测量过程的环境条件的管理,确保环境条件满足规定要求。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测量设备确认、使用环境的管理。规定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测量设备确认、使用环境的管理。规定检测中心负责测量设备检定、校准、修理环境条件的控制;制造部各车检测中心负责测量设备检定、校准、修理环境条件的控制;制造部各车间、质保部负责工作用测量设备使用环境条件的控制

30、。间、质保部负责工作用测量设备使用环境条件的控制。SANY GROUP标准工作条件是指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或检定,确保其校准或检定标准工作条件是指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或检定,确保其校准或检定结果具有可比性而规定的测量设备校准或检定或调整的工作条件。结果具有可比性而规定的测量设备校准或检定或调整的工作条件。正常工作条件是为使测量设备确定的计量特性不超过规定的极限而正常工作条件是为使测量设备确定的计量特性不超过规定的极限而专门规定的工作条件,也叫额定工作条件。专门规定的工作条件,也叫额定工作条件。极限条件是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能碰到的最大极限状况。极限条件是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能碰到的最大极限状况。在

31、实施本标准时,应对标准器的校准条件或一般测量设备使用条在实施本标准时,应对标准器的校准条件或一般测量设备使用条件,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或设备说明书规定,结合本企业件,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或设备说明书规定,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分别在程序文件或操作说明书中作出规定。具体情况,分别在程序文件或操作说明书中作出规定。SANY GROUP3.外部供方外部供方标准要求,对测量管理体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外部供方的要求应形成文标准要求,对测量管理体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外部供方的要求应形成文件,对外部供方的选择、监视和评价的准则应制定专门的文件。特别是其所提件,对外部供方的选择、监视和评价的准则

32、应制定专门的文件。特别是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组织测量可信性有重大影响的外部供方均应形成文件的规定供的产品和服务对组织测量可信性有重大影响的外部供方均应形成文件的规定进行控制。进行控制。泵送质保部检测中心起草并发布泵送质保部检测中心起草并发布计量检测供方管理程序计量检测供方管理程序,规范测量管,规范测量管理体系外部供方理体系外部供方选择、评价和监测选择、评价和监测的准则,确保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规定的准则,确保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规定要求。要求。本程序适用于为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外部供方的管理。本程序适用于为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外部供方的管理。商务部门负责提供产品的

33、供方选择、供方信息收集、供方质量信息反馈、商务部门负责提供产品的供方选择、供方信息收集、供方质量信息反馈、合同签订、供方档案建立,组织供方审核、年度业绩评价。合同签订、供方档案建立,组织供方审核、年度业绩评价。检测中心负责供方产品和服务的验证,参与供方审核、年度业绩评价并保检测中心负责供方产品和服务的验证,参与供方审核、年度业绩评价并保存记录。对于提供校准、检测等专业服务的供方,由检测中心负责签订技术协存记录。对于提供校准、检测等专业服务的供方,由检测中心负责签订技术协议。议。 SANY GROUP一、计量确认一、计量确认是指为了是指为了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确保测量设备符

34、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通过定。通过定期对测量器具的性能评价,与使用要求进行对比验证,保证测量器具符期对测量器具的性能评价,与使用要求进行对比验证,保证测量器具符合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合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泵送质保部起草并发布泵送质保部起草并发布计量确认控制程序计量确认控制程序,用于规范公司的测,用于规范公司的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的设计和实施,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测量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的设计和实施,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过程的计量要求。本程序规定检测中心负责公司计量确认过程设计、组织实施和过程本程序规定检测中心负责公司计量确认过程设计、组织实施和过程监督。负

35、责计量确认过程中的验证工作和计量要求的转化。监督。负责计量确认过程中的验证工作和计量要求的转化。测量部门负责测量设备计量要求收集,负责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时的测量部门负责测量设备计量要求收集,负责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时的送取。送取。SANY GROUPo检测中心根据公司测量工作需要,确定建立公司最高计量标准。检测中心根据公司测量工作需要,确定建立公司最高计量标准。o检测中心获取并保持现行有效的计量确认技术程序,对自行校准的编制校准规范。检检测中心获取并保持现行有效的计量确认技术程序,对自行校准的编制校准规范。检测中心检定与校准时按有效技术程序执行。测中心检定与校准时按有效技术程序执行。o委外检定和自行

36、检定、校准测量设备由检测中心验证。委外检定和自行检定、校准测量设备由检测中心验证。o测量设备经计量确认发现偏离计量要求时,按测量设备经计量确认发现偏离计量要求时,按不合格测量设备管理制度不合格测量设备管理制度处理。处理。o测量设备的检定(计量确认),必须由经过培训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计量检定人员测量设备的检定(计量确认),必须由经过培训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计量检定人员实施。实施。o测量设备在非标准条件下使用时,应满足该计量器具的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环境条件。测量设备在非标准条件下使用时,应满足该计量器具的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环境条件。o检测中心每月检测中心每月3日前编制并下发间隔确认计划,各部门计量专

37、干负责通知使用者将测日前编制并下发间隔确认计划,各部门计量专干负责通知使用者将测量设备送检测中心。量设备送检测中心。o测量设备的校准记录、检定证书、测试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按测量设备的校准记录、检定证书、测试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按记录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的的规定执行,确认记录需体现计量要求和验证结果。规定执行,确认记录需体现计量要求和验证结果。o测量设备检定或校准后,检测中心按测量设备检定或校准后,检测中心按测量设备标识和封缄管理制度测量设备标识和封缄管理制度标识。标识。o计量确认间隔按计量确认间隔按计量确认间隔确定和调整管理程序计量确认间隔确定和调整管理程序执行。执行。SANY GROUP2

38、、计量确认间隔、计量确认间隔计量确认间隔是计量确认间隔是两次计量确认之间的间隔两次计量确认之间的间隔。根据预定用途特点,计。根据预定用途特点,计量确认间隔可能是时间间隔,也可能是使用次数的间隔。量确认间隔可能是时间间隔,也可能是使用次数的间隔。确定或改变确认间隔会影响测量的可信性和测量的成本,因此不是确定或改变确认间隔会影响测量的可信性和测量的成本,因此不是一个任意的行为。标准中规定:用于确定或改变计量确认间隔的方法应一个任意的行为。标准中规定:用于确定或改变计量确认间隔的方法应用程序文件表述。计量确认间隔应经过评审,必要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持用程序文件表述。计量确认间隔应经过评审,必要时进行调整

39、以确保持续符合规定的计量要求。续符合规定的计量要求。通过合理分类和制定确认间隔,使测量设备在准确度可能发生重大通过合理分类和制定确认间隔,使测量设备在准确度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之前及时得到再确认,确保在用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预期使用变化之前及时得到再确认,确保在用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预期使用要求。检测中心起草并发布了要求。检测中心起草并发布了测量设备确认间隔控制程序测量设备确认间隔控制程序。本程序规定:检测中心负责对全公司测量设备确认间隔的确定和调本程序规定:检测中心负责对全公司测量设备确认间隔的确定和调整;各使用部门负责生产现场测量设备的确认间隔监督管理整;各使用部门负责生产现场测量设备的确

40、认间隔监督管理。SANY GROUP3.设备调整控制设备调整控制标准规定:在经确认的测量设备上,对影响性能的调整装置进行封印或标准规定:在经确认的测量设备上,对影响性能的调整装置进行封印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改变。封印或保护装置的设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改变。封印或保护装置的设计和实施应保证一旦改变将被发现。计和实施应保证一旦改变将被发现。检测中心起草并发布检测中心起草并发布测量设备标识、封缄管理制度测量设备标识、封缄管理制度,通过规范测量,通过规范测量设备的标识和封缄管理,防止误用、错用,防止非授权改变测量设备的设备的标识和封缄管理,防止误用、错用,防止非授权改变测

41、量设备的计量特性要求。计量特性要求。 1检测中心负责对全公司测量设备确认间隔的确定和调整;检测中心负责对全公司测量设备确认间隔的确定和调整; 2各使用部门负责生产现场测量设备的确认间隔监督管理。各使用部门负责生产现场测量设备的确认间隔监督管理。SANY GROUP4.计量确认过程记录计量确认过程记录计量确认的目的是保证测量设备满足使用的计量要求,计量确认过计量确认的目的是保证测量设备满足使用的计量要求,计量确认过程记录是程记录是为了证明测量设备满足使用的计量要求为了证明测量设备满足使用的计量要求,因此记录必须可以被,因此记录必须可以被取用,以便测量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取用,以便测量设备的使用和管

42、理。记录的保存最短时间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顾客的要求,法律、法记录的保存最短时间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顾客的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和制造商的责任。公司的记录按规要求和制造商的责任。公司的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进行控制,以进行控制,以确保记录的规范。确保记录的规范。SANY GROUP二、测量过程二、测量过程测量过程控制和计量确认一样,是测量管理体系的组成,是控制测测量过程控制和计量确认一样,是测量管理体系的组成,是控制测量质量的量质量的重要环节重要环节。标准规定:应对作为测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测量过程进行策划、标准规定:应对作为测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测量过程进行策划、确认、实施、形成文件和

43、加以控制。应识别和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确认、实施、形成文件和加以控制。应识别和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量。检测中心起草并发布检测中心起草并发布测量过程控制程序测量过程控制程序,通过规范测量过程的,通过规范测量过程的设计、实现和监控,确保测量结果的影响量在限定范围内,以满足规定设计、实现和监控,确保测量结果的影响量在限定范围内,以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的计量要求。SANY GROUP1策划阶段策划阶段1.1确定计量要求确定计量要求:从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中确定的。从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中确定的。1.2各子公司工艺部门、质保部和检测中心负责测量过程设计,测量过各子公司工艺部门、质保部

44、和检测中心负责测量过程设计,测量过程设计输出文件包括工艺、试验大纲和检验规程等。程设计输出文件包括工艺、试验大纲和检验规程等。1.3测量过程的控制进行分类: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和普通控制的测量测量过程的控制进行分类: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和普通控制的测量过程。过程。1.4检测中心负责,测量部门配合编制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控制规范,检测中心负责,测量部门配合编制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控制规范,明确监视间隔,组织评审,并交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明确监视间隔,组织评审,并交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1.5测量过程设计时应考虑能防止出现错误结果测量过程设计时应考虑能防止出现错误结果,并确保能够迅速检测出并确保能够迅速检测

45、出存在的问题和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存在的问题和及时采取纠正措施。SANY GROUP2实现阶段实现阶段2.1测量人员经培训具有确保测量过程有效的能力。测量人员经培训具有确保测量过程有效的能力。2.2测量测量人员应使用经确认的测量设备,熟悉设备,并具备测量所测量测量人员应使用经确认的测量设备,熟悉设备,并具备测量所要求的技能和资格。要求的技能和资格。2.3测量人员按有效的测量程序测量人员按有效的测量程序/测量规范进行测量,并确保在测量要求测量规范进行测量,并确保在测量要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以获得所要求的测量信息。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以获得所要求的测量信息。2.4在检测过程中,测量人员应确保产品质量所

46、必需的测量,必要时进在检测过程中,测量人员应确保产品质量所必需的测量,必要时进行复检,以验证检测的准确性。行复检,以验证检测的准确性。2.5检测结束,对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如出现异检测结束,对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如出现异常,应查明原因,并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常,应查明原因,并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SANY GROUP3控制阶段控制阶段3.1测量人员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判断,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测量人员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判断,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3.2判断合格的产品接收,不合格品按判断合格的产品接收,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

47、序处理。处理。3.3测量人员按测量人员按记录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作好测量记录。作好测量记录。3.4测量过程的记录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按测量过程的记录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按记录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执行。SANY GROUP三、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三、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标准提出,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应评价其测量不确定标准提出,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应评价其测量不确定度。应记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应在测量设备和测度。应记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应在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确认有效前完成。对所有的测量变化的来源应形成文件。量过程的确认有效前完成。

48、对所有的测量变化的来源应形成文件。o每个测量过程都要分析评价测量不确定度。每个测量过程都要分析评价测量不确定度。o分析评价测量不确定度是一项实现测量过程的基础工作,要提前做分析评价测量不确定度是一项实现测量过程的基础工作,要提前做好好.o评价不确定度的资料要形成文件,保存记录。评价不确定度的资料要形成文件,保存记录。o不确定度分析评价要遵循:不确定度分析评价要遵循:“风险、利益统一风险、利益统一”原则,体现经济性。原则,体现经济性。a) 要充分考虑测量设备校准的不确定度。要充分考虑测量设备校准的不确定度。SANY GROUP2.溯源性溯源性2.1 溯源性和溯源的目的溯源性和溯源的目的 溯源性:

49、通过具有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溯源性:通过具有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溯源链溯源链),使),使测量结果或标准的量值能够与有关计量标准,通常是国际或国家标准联测量结果或标准的量值能够与有关计量标准,通常是国际或国家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系起来的特性。 目的:将目的:将测量结果溯源到测量结果溯源到SI单位单位,确保测量结果的,确保测量结果的计量单位统一,计量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一致和量值准确一致,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2.2 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的区别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的区别 量值溯源的具体方法是校准;量值传递的具体方法是检定。从校准与量值溯源的具体方法是

50、校准;量值传递的具体方法是检定。从校准与检定的区别,这可以导出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之间的区别了。检定的区别,这可以导出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之间的区别了。SANY GROUP2.3 组织应设计组织应设计测量结果的量值溯源图测量结果的量值溯源图,规定测量管理体系内所有,规定测量管理体系内所有测量结果量值溯源的途径、方法。测量结果量值溯源的途径、方法。2.4 测量结果的溯源记录可纳入测量结果的溯源记录可纳入记录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予以保存和控制。对予以保存和控制。对委外检定、校准的文件,通常的控制方法:将复印件交付操作者使用,委外检定、校准的文件,通常的控制方法:将复印件交付操作者使用,原件存档保存。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测量管理体系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