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发事件是应急管理研究的对象。通常认为,突发事件具有随机性、突发性、隐蔽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从应急管理角度出发,突发事件可分狭义和广义两种。从狭义上来讲,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且对社会产生广泛负面影响的,对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突发事件或灾难。从广义上来说,突发事件是指在组织或者个人原定计划之外或者在其认识范围之外突然发生的,对其利益具有损伤性或潜在危害性的一切事件。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是指道路运输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突然发生的对正常企业运营有重大影响或危及到生命财产的重大事件,诸如重大交通事故、火灾、重大天气灾害、恐怖袭击以及其他突发事件引发的运输需求剧烈变化等事件。风险和安全风险
2、和安全通俗地讲,风险就是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HSE管理体系中,对“风险”的定义是指: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可见,突发事件的大小及紧急程度,是根据危害事件产生的频率和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判定的,称为风险频率和风险程度。风险频率:又称损失频率,是指一定数量的标的,在确定的时间内发生事故的次数。风险程度:又称损失程度,是指每发生一次事故导致标的毁损状况,即毁损价值占被毁损标的全部价值的百分比。一般认为安全的内涵就是无危则安、无损则全。但是,有了“风险”这一概念之后,“安全”概念的内涵也拓宽了。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HSE管理体系中对“安全”的定义是“免除了不可
3、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由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所以绝对的“安全”状态也是不存在的。事实上,“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安全的状态取决于接受风险的程度,而对风险的接受程度又取决于对风险的认识和风险偏好。所谓的安全就是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和范围内,这个判别准则就是“合理、实际、尽可能低”的原则。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分类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分类目前,我国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1)自然灾害:指那些由于自然原因而导致的突发事件,比如地震、龙卷风、海啸、洪水、暴风雪等。 (2)事故灾难:主要是指人类在生活、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因人为因素或设备设施和材料等物
4、的因素造成的破坏性紧急事件,包括那些由于人类活动或者人类发展所导致的预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如化学品泄漏、核放射线泄漏、设备故障、车祸、城市火灾等。事故灾害是道路运输企业面临的主要灾害。(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指由病菌、病毒引起的大面积的疾病流行等事件,如“非典”、霍乱、甲型流感、多人食物中毒等。这类事件会对道路运输企业的客流和货流产生影响,从而导致道路运输企业受损。(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是指由人们主观行为产生、危及社会安全的突发事件,如暴乱、非法游行、民族宗教等群体性事件引起的社会动荡以及涉外突发事件、恐怖活动、战争等一些事件。已有研究表明,对道路运输企业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如下四类
5、:(1)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道路运输企业所面临的主要突发事件,目前我国营运车辆造成的事故比例依然很高,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仍呈现高发态势。 (2)危险品运输事故危险品运输事故是道路运输企业可能面临的主要突发事件之一,道路运输企业进行危险品运输时会形成流动的危险源,对人类生活、生产及自然环境构成潜在的严重威胁,它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燃爆、健康和环境三个方面。(3)企业其他安全生产事故企业在运营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其他生产事故,如火灾、机械操作伤害、触电事故、中毒、高空坠落、碾压等,此类事故与服务性企业和制造企业常见的安全生产事故类似,对运输企业的正常运营影响较大。另外,部分具有危险品临时存放地点运
6、输企业,可能导致爆炸、中毒、污染等安全生产事故。(4)自然灾害部分自然灾害对道路运输企业的正常运营影响较大,如洪水、暴雨、大雪、雷击、大雾、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对运输企业的设施和设备、行车安全和人员安全造成较大或重大伤害和损失。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主要包括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和应急保障管理三个部分。其中,风险管理主要是事前的预防管理,应急管理和应急保障都是为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的应急管理提供服务,是事中和事后应急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道路运输企业经营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风险,如经营风险、投资风险、事故风险等,都可以进行风险管理。就道路运输企业安
7、全管理来讲,风险管理是通过识别道路运输企业可能面临的危害,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严重程度,评估风险级别,决定哪些风险需要处置以及采取何种控制措施进行控制,从而在意外情况下能够及时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全部管理过程。 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风险识别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风险识别道路运输企业风险识别(或叫危害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因子筛选等)是道路运输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即识别道路运输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突发事件风险源和风险因素,对它们的特性进行判断、归类,并鉴定风险性质。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资料收集与分析2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3风险源的初步量化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问
8、卷调查法)、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PHA)、矩阵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运输企业存在的风险与企业的类型、经营范围、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不同的运输企业存在风险识别的结果也会具有较大的区别。对危险品运输安全问题而言,就是要尽可能地保证危险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发生生命财产受损害或环境受污染的事件,并在一定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危险品运输突发事件其实就是运输过程四要素之间关系不和谐导致的出乎人们意料的和不希望发生的破坏性事件。危险品运输企业的风险也主要存在于这四个方面。1人的因素危险品运输系统中的人包括驾驶员和道路交通管理人员,下面就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对其风险进行分析。(1)驾驶员因素包括未遵守操
9、作规程、不按危险品运输规定审批备案及采取防护措施、擅自超载或疲劳驾驶、缺乏危险品运输知识和无应急技能等。(2)道路交通管理人员因素。道路交通管理人员未通过上岗前考核,工作人员缺乏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识别能力和自身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2车辆的因素道路交通中汽车出现故障而又不能及时停靠或紧急停车,常常酿成追尾相撞等特大交通事故,已有事故数据显示引发交通事故的车辆故障主要有爆胎、机件故障、车辆被动安全保护缺陷三个因素。3道路交通环境因素公路交通环境包括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附属设施、地质、土质、水文、气候条件等。4道路交通运营组织管理因素如果管理上存在缺陷,同样会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目前从保障危险
10、品运输安全的实际情况来看,危险品安全管理机制和安全投入是确保危险品运输安全的重要管理手段。(1)管理机制。为了保证危险品运输长期正常运行,要求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制,并配备足够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并明确规定他们各自的职责。 (2)安全投入。危险品运输企业应该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风险评估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风险评估风险评价是在进行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风险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估计风险发生的频率、风险范围、风险严重程度(大小)、变化幅度、分布情况、持续时间和频度,从而找到影响安全的主要风险源和关键风险因素,确定风险区域、风险排序和可接受的
11、风险基准。道路运输企业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将各种数据转化成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的信息,进而对各风险事件后果进行评价,并确定其严重程度排序。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专家打分法、蒙特卡罗模拟法、概率分布的叠加模型(MM模型)、随机网络法、风险影响图分析法、风险当量法等,进行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时需分析同类道路运输企业的分类突发事件发生案例和所分析公司以往所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结合相应的分析方法进行风险评估。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风险控制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风险控制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风险控制就是对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后可接受的风险进行控制,即落实监控措施,从而保证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其目的是
12、:核对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实际效果是否与预见的相同;寻找机会改善和细化风险控制计划,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将来的决策更符合实际。 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监督、审核、检查等,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风险控制的重点是风险的动态监控和识别。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分类分级、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恢复五部分内容。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正确应对处置道路运输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或不可抗力等因素可能引起的各种灾害事故以及其他事故,而预先制订应急行动方案。应急
13、预案是应急响应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是有效组织应急救援行动的必要条件。 应急预案按适用对象范围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和单项预案。综合预案是整体预案,以场外指挥与集中指挥为主,从总体上阐述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和组织协调等。专项预案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例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订的。现场预案是以现场设施或活动为具体目标所制订和实施的应急预案,所针对的特定的具体场所通常是突发事件风险较大的场所或重要防护区域等。单项预案是针对大型公众聚集活动和高风险的建设施工活动制订的临时性应急行动方案。一般所有道
14、路运输企业都必须具有一个综合预案,其他专项预案、现场预案和单项预案需根据企业突发事件风险、企业规模、企业领导人需求等情况考虑是否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体系。道路运输企业应急预案类型如下图所示。我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四个部分。(1)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专项预案。(3)地方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4)公路交通运输企业突发事件预案。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分类分级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分类分级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分类分级是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特征、危害程度等因素,把各种突发事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级别。可依据影响范
15、围、危害/损失程度、扩散要素、时间要素、认知程度、社会影响程度、公众心理承受度和资源保障度等指标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将公路突发事件归为四类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道路运输企业应急管理组织机构通用模式总体组织架构包括指挥部和各执行部门。在规模较小的突发事件中,指挥部和各执行部门可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但当突发事件扩大时,总指挥需要在指挥部中指派各类专职岗位(包括副总指挥、公共信息官员、安全官员以及联络官员等),并建立各执行部门(包括策划部、行动部、后勤部及财务管理部)协助处理突发事件。 下图为道路运
16、输企业应急组织机构总体框架。1指挥部指挥部由总指挥与各类专职岗位人员所构成。一般来说指挥部的总指挥由运输企业的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由运输企业负责生产安全副职和其他负责人担任,总指挥全面负责指挥部的应急工作。公共信息官员的主要负责与公众、媒体沟通,与其他相关机构交流。安全官员的主要职责是监测突发事件行动并向总指挥提出关于行动安全的建议。联络官员是应急指挥体系与其他机构联系的枢纽,洽谈机构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等。指挥部是运输企业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职责如下:(1)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落实有关工作指示;(2)审定并签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审定并组
17、织实施应急预案的演练;(4)根据预测与预警结果,开展风险评估;(5)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指令;(6)下达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7)确定现场应急指挥中心人员,并下达派出指令;(8)指定新闻发言人,审定新闻发布材料;(9)审定应急处置的指导方案;(10)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求援,并配合政府应急工作;(11)审查应急工作的考核结果;(12)审定并签发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当地街道(地区)办事处报告。2策划部策划部门负责收集、评价、传达突发事件相关的战略信息,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战略行动计划,制订行动期间应急行动方案并形成文件,在总指挥批准后下达到相关应急功能单位。该部门必须了解突发事件最
18、新信息、发展变化情况和应急资源现状。策划部门负责人通常由运输企业安全部门负责人担任。策划部或者副指挥一般需负责指挥部派驻现场实施应急指挥的部门,职责如下:(1)按照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指挥;(2)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发展制订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3)负责整合调配现场应急资源;(4)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和地方政府汇报应急处置情况;(5)协调与地方政府相关应急救援工作;(6)按照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负责现场新闻发布工作;(7)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有关资料;(8)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应急指挥中心请示应急终止;(9)负责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3行动部行动部主要是
19、协调及负责行动部门各个小组的运作,执行突发事件行动方案中确定的应急行动,负责管理突发事件现场战术行动,直接组织现场抢险,减少各类危害、抢救生命与财产,维护突发事件现场秩序,恢复正常状态。4后勤部后勤部主要是协调及负责后勤部各个小组的运作,负责提供各项设施、服务及工具,包括提供所需的设备器材。后勤部门支持所有的突发事件应急资源需求,包括通过采购部门定购资源,向突发事件人员提供后勤支持和服务。后勤部门一般是由供应、食品、运输、设施、通讯、医疗六个分部门组成。 5财务管理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活动需要财务和行政服务支持时,就必须建立财务管理部门。对于大规模突发事件的情况,涉及来自多个机构的大量资金运作时
20、,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应急指挥系统的一个关键部门,负责为多机构各类救援活动提供资金。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接到事件报警后,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应急响应主要包括应急响应程序、事件上报、信息发布等。1应急响应的一般程序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应根据突发事件分类分级,迅速判定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级别,启动对应的应急预案和与之相关的保障预案,调动应急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置。响应程序可划分为应急启动、正式行动、基本恢复和应急响应结束四个过程。2突发事件上报企业按照规定尽快将所发生的突发事件报告当地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应急结束后,统
21、计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和结束的时间及严重程度,突发事件的简要情况,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安全生产突发事件涉及范围,已采取的措施等内容。突发事件结束后,把突发事件发生过程中现场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分析等内容进行记录,并将现场突发事件调查的结果移交给突发事件调查处理小组,进一步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彻底调查,最终查明突发事件原因。3信息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是应急活动中信息沟通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达到政府与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杜绝谣言的产生,避免发生群体性的社会恐慌。信息发布的部门主要由公共信息官员负责。在新闻发布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准确适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全面。新闻
22、发布时可分为信息汇集、处理、编辑、审核与审批、发布和跟踪六个工作步骤。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急恢复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急恢复1心理干预机制事故(无论是自然的灾难,还是人为的灾祸)对于人们造成的伤害有时常常是毁灭性的,它除了给事故当事人带来身体上的伤害以外,更重要的是会给当事人心理和精神上带来更大、更严重的伤害,以及由此造成当事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价值取向、生活信念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看法等许多人格上远期的变化。对于可能产生的事故和在事故发生时和发生后,有组织、有计划地为受害人提供心理援助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2监督审查机制应急结束后,现场应急指挥中心应深入调查突发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应急过程中应
23、急管理措施的得失,确定突发事件发生的初步原因、取得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及对预案的修改建议。3奖惩责任机制奖惩责任机制是与监督审查等机制相配套的机制。这里所讲的奖惩责任也是针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内部的应急活动管理而言的,以此推动突发事件应急活动向着系统化、体制化、长期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在应急预防与响应的全过程中,人、财、物等方面的应急保障起着决定性作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充分应急保障的响应和救援一般都会以失败告终。通常,应急保障主要包括物资装备保障、应急队伍保障、应急技术保障、资金保障、人员防护保障及应急依托等。应急物资装备应急物资装备应急物质资源是一个包含内容广泛的概念,它包
24、括突发事件的预防、救援、恢复等环节所需要的各种救援物资、应急设备和设施等,如消防设备和设施、医疗急救设备和药品、照明装备、应急电力设备、救生图、救灾帐篷等。以火灾事件为例,应急物质资源主要包括用于救火的消防车、水、沙、灭火剂等。应急物资从使用范围和对象上可划分为三大类:一是保障人民生活的物资,主要指粮食、食油和水、电等;二是工作物资,主要指处理危机过程中专业人员所使用的专业性物资,工作物资一般对某一专业队伍具有通用性;三是特殊物资,主要指针对少数特殊事故处置所需特定的物资,这类物资储备量少,针对性强,如一些特殊药品等。应急队伍应急队伍应急队伍是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
25、重要力量。应急队伍按照职能和分工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1专业或专职队伍专业或专职队伍主要是指消防、公安、急救、医疗等专业队伍和单位,是突发事件处置行动的重要参与者。专业队伍以提高现场工作效率为中心,熟练掌握和运用专业技术、专业装备,依托医院、消防等专业机构进行基地化建设。2临时或兼职队伍为有效应对大规模突发事件,特别是面对自然灾害等需要动用大量人力资源应对的突发事件时,需要众多的非专业人员配合专业队伍进行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3专家及技术支持专家主要是指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士。这些专家对于特定领域的突发事件有发言权,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可为应急决策部门提供
26、科学的事件处置建议。应急技术应急技术应急信息技术是构建在信息系统之上的预警、响应、处置及恢复一体化的技术集成,是规范管理、及时响应、科学决策的技术支撑的主体,已逐步走向智能化发展的道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对于应急管理时效性强、信息量大、情况复杂多变的特点,构建起网络化的信息管理、传递、决策指挥辅助系统成为当前的首要工作。目前,应急管理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以应急平台建设为主体,在平台体系中集成了应急信息数据库、监测与预警系统、事故模拟仿真系统、数字化应急预案和移动指挥系统等。应急资金应急资金应急资金是指企业应急体系建设、应急设施设备及其运行维护、应急救援装备和事故应急救援行动等所需的必要
27、资金。应急资金的主要用途如下:(1)紧急费用保障。主要是应急救援队伍启动费用,应急指挥协调动员机构运转费用,现场救援费用,紧急生产启动、应急物资装备采购和进口、应急物资调运所必需的周转金,征用非政府物资资产的补偿、赔偿费用,受灾居民伤病治疗、生活救济补助费用等。(2)日常应急管理费用保障。主要用于通信系统整合、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应急计划、预案和标准规范编制等,保障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演习,应急后评估等工作。(3)储备物资费用保障。大部分物资储备都存在时限问题。由于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储备资产规模的增减,要完善核销补偿机制,用较小的储备成本获得较可靠的储备保障。企业应制订应急资金保障措施、使用办法和管理、监督制度,以保证应急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在统筹兼顾各项支出时,应优先保证应急经费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