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 非物质化遗产学绪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门新学的诞生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产生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第一节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独特视角与视野第二节早在一百年前,随着西方新学的传入,一门门崭新的学问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犹如雨后春笋,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而一百年后的今天,又有一门新学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崛起。所不同的是,这门学问并不是简单的舶来,而是在接受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由中国人自己创造出的一门新学问,这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国外非遗学研究现状】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产生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作为一门新学,它的开创至少要具备两方面条件:一、可能性;二、必要性。那么,作为一门新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2、是否已经 具备了这两大条件呢?答案是肯定的。(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产生的可能性中国历史悠久。漫长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物质文化遗产:故宫、万里长城、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漫长的历史,也留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官式建筑营造技艺、雕版印刷技术、景泰蓝制作技术等。这些技术与经验的保护,都需要学科做支撑。它们的存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诞生,提供了可能。(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产生的必要性但是,由于历史上的长年战乱,以及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我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这些自古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非遗的抢救与保护,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但随着传承队伍
3、的老化、传承环境的改变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已经濒临灭绝的边缘。(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产生的必要性虽然200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03年文化部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但许多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理论的滞后与实践经验的匮乏,已经给非遗保护工程带来诸多问题。实践证明:仅仅凭借着既有的理论与经验,已经无法指导今天的非遗保护实践,搞不好,还会因保护理念与方法的滞后,使更多的非遗遭受到保护性破坏。所以,尽早建立起既具中国特色又可与国际社会接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非常必要。为什么说原有学科解决不了非遗保护的问题?艺术学、民俗学
4、、经济学、文物学看问题的视角不同,要求不同,保护效果自然不同。1.艺术学视角看待非遗容易出现哪些问题非遗中有大量内容与艺术有关。在非遗保护领域,从事艺术教学与研究者并不少见。这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长期从事田野调查并从内心喜爱乡土文化者。但由于他们长期接受的是西方教育,对乡土文化价值的缺少正确的认知,再加之缺乏正确的遗产保护理念,仅是因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被纳入非遗保护范畴而成为“非遗保护工作者”,在这种情况下,他对非遗的理解,就很容易出现大的问题。 在他们看来,非遗的真正价值不是“真不真”,而是“美不美”。在这种评价体系下,评审很可能就会变成“选美”。一些华而不实的“人造型”非遗项目,多半都是在这
5、样一种错误的评价体系下产生的。而一些艺术类项目一旦进入保护名录,人们也会使尽浑身解数,按着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对非遗项目实施大规模改造。从事艺术学研究的这一群体如果不从自己固有的学科意识中解放出来,原生态保护就是一句空话。拜四方造型2.民俗学视角看待非遗容易出现哪些问题非遗中的绝大多数项目都与民俗有关,所以在这支队伍中,原本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就非常多。他们常年从事田野,热爱民俗,更喜欢土得掉渣的草根文化,也很少对民间文化指手画脚,更不会对这些非遗项目施手改造。与民俗学相关的从事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领域的学者,基本上也都具有这个特点。而这对确保非遗的原真性显然是十分必要的。但
6、民俗学从学理上并不排斥非遗产生的各种“改变”无论是来自传承人的改动,还是来自政府、学术界的改动。因为民俗的五大特征之一,便是民俗的变异性。在他们眼中,学者的任务不是阻止这种改动,而是作为一个局外人去努力观察、记录、分析这些民俗的变化。这就带来的一个问题,他们承认非遗在变,允许非遗在变,无论是哪种改动,都在他们“容忍”的范围之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传承,也要创新”,便成了这一群体的普遍共识。在这一学科意识的影响下,非遗要想做到原汁原味的传承显然是不可能的。非遗保护工作如果不从民俗学这种特有的学科意识中解放出来,原生态保护同样是一句空话。3.经济学视角看待非遗容易出现哪些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去审视非
7、遗者多出现在领导层。他们认为非遗要传承就必须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激活传承人的传承热情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走市场”。但一味“走市场”,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既然要“走市场”,就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市场规律强调两点:一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利益的及时兑现。至于非遗的原真性能否得到保护,并不是他们所乐于关注的。于是,非遗的原真性在市场经济的强力撬动下,很容易发生严重的扭曲和变形。北京琴书4.遗产学视角看待非遗的特点与容易出现哪些问题从遗产学视角看非遗的,多由这样两类人组成:一类是长年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文保工作者,一类是从文保研究入手,渐次过度到非遗保护领域的学术同仁。他们认为无论是物遗,还是非遗,
8、说到底都是“文物”。它们的最大价值不是经济价值,而是历史认识价值。它是我们认识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文物不能改,非遗当然也不能改。但这种人可谓少之又少。中国的非遗之所以长期以来不被视为“文物”,只是当成文化或艺术,并被肆意改造,显然与这股学术势力长期以来不被重视有关。 从遗产学视角出发,会给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呢?简单地说,与艺术学、民俗学、经济学相比,遗产学更容易使我们认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独特价值,也更容易为中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提出更为清晰、更为科学的方法与路径。 1,对遗产本质的理解更为准确首先,在对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的理解上,遗产学的理解更为透彻,也更
9、为准确。如遗产学认为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历史的一部分,都是一个民族稀缺的、不可再生的传统文化事项,都是“文物”。文物不能改,非遗当然也不能改。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学,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两者都注重保护,慎谈开发。 2,对遗产价值的理解更加科学其次,在对遗产价值的理解上,他们认为非遗的评价标准并不是“美不美”、“贵不贵”这些艺术学、经济学的评价标准。遗产学的评价标准首先是“真不真”。3,对非遗原真性更加坚守 在保护原则上,从遗产学视角出发的同仁认为:非遗是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我们认识祖先历史的已经为数不多的窗口,所以,特别强调对非遗实施最严格的原真性保护。认为
10、一旦改编改造,便不再是历史上原有的东西,自然也就失去了它作为遗产所应具有的历史认识价值。相反,无论是持艺术学、民俗学立场,还是持经济学立场的学术同仁们,都还从来没有对原真性保护持有过如此坚定的立场。 当然,从遗产学视角看非遗也有它的问题。尽管在他们看来,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重要的历史见证,但它们在存在方式、呈现方式上,毕竟还有很大不同。故而,一成不变地用保护文物的方式去保护非遗,很容易将“活遗产”变成“死文物”。譬如近年来一些学者所倡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化,就是典型的一例。但总的来说,借用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来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会更加行之有效。作为一门学问
11、,必须具有独特的视角与视野。那么,作为一门新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否已经具备了独特的视角与视野了呢?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独特视角与视野在庞大的社会科学体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既是一门边缘性很强的人文科学,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历史学、表演学、民间文学、建筑学等传统学科发生相当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一门相对独立的、专业性很强的学问。它所关注的,并不是上述文化现象的全部,而是其中最为精华的部分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那部分。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研究视野和领域是相对独立的。(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独特视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与其他科学在研究视野上虽有重合,但研究视角不同。譬如同样关
12、注传统节日:历史学家节日历史民俗学家节日民俗舞蹈学家节日舞蹈(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独特的研究视角非遗学家该节日遗产的传承主体是谁?保护主体是谁?现在传承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传承动力的问题?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的形式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这是以往诸学所没有研究的。可见,非遗学无人取代。它能为非遗传承与保护,找到更多规律性的东西。这也是非遗学与其他学科看问题的不同之处。非遗学到底是怎样一门学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如何将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传统表演艺术类、工艺技术类、节日仪式类遗产,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的学问。非遗学到底是怎样一门学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如何将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传统表演艺术类、工艺技术类、节日仪式类遗产,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的学问。思考题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二、为什么必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三、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产生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四、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具有着怎样的学术视角与视野?与以往传统学科具有怎样的不同?完谢谢观看Truth is the lifeblood of life,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values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