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阳明的心学王阳明的心学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 1王阳明像3圣贤像赞崇祯版41、王守仁的心学是明代儒学的主流,也是宋明理学中与朱熹并立的一个高峰。2、他能在朱学的统治下登高一呼,天下向风,是因为他的学说体现了宋明儒学将天理向人伦日用落实的指向。3、他之所以背弃朱学,敢于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主要是以其凡事“求之于心”的道德实践为支持。一、王守仁心学界定5二、王学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一)天理的困窘天理的困窘1、1449年土木之变后,明王朝由盛而衰,各种潜伏的社会问题逐渐显露。(1)土地兼并日趋严重。“郡多士大夫,士大夫有多田产,民有田产者无几耳。”(2)农民的地租、赋税日益严重。“有今完
2、租,而明乞货者。” (3)远离家园,形成流民。社会矛盾激化6 (4)农民起义爆发,“重开混沌之天。” (5)程朱理学面临严重挑战。以天理作为 外在的强制,只能招致强烈的反感。 (6)宦官专政是明代的突出问题。王振、王直、刘谨相继干政。 宦官当权,朝政乌烟瘴气 内阁制的确立,官僚之间倾轧严重 皇室与藩王之间的冲突加剧。7 凡此种种,与正统理学的规范是格格不入的,但是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彼此倾轧的统治阶级成员,在形式上几乎都是程朱理学的信奉者。 (7)深刻的社会危机与程朱理学在挽救危机上的无力,迫使封建思想家在天理之外另辟蹊径。8 王阳明对于这种社会危机,产生了一种深重的历史失落感 “今天下波颓风
3、糜,为日已久,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王文成公全书) 夫今天下之不治,由于士风之衰薄,而士风之衰薄由于学术之不明。”全书 学术不明:没有在理论上解决普遍之理与个体意识的关系。 社会危机的产生,与人的行为与天理相脱节有关。9 天理之所以未能成为制约人们的实际规范,并不在于天理本身不合理,而在于它没有与吾心融为一体。 案例:拟立法惩罚见死不救的行为? 案例:法律对官员饮食的规定。 案例:八荣八耻。 普遍之理只有与吾心结合起来,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意识,才能规范主体的行为。10 总结:正统理学着重于向个体颁布外在的普遍道德律令。 王阳明则试图将这种道德律令与个体的内在道德意识融合为一体。 (二)新的社会
4、经济因素的折射(二)新的社会经济因素的折射 1、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2、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对整个社会生活及其意识形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制约作用。11 (1)顾炎武:“逮至正德末,嘉靖初则稍异矣,商贾既多,操资交接,起落不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毁,东家已富,西家自贫,高下失均,锱铢共竞,互相凌夺,各自皇张。于是诈伪萌矣,纷华染矣,靡汰臻矣。(天下郡国利病书) (2)王阳明比较敏锐的注意到了上述现象,深感不安。 “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12 如何破功利之见?以封建规范为内容的天理,就存在于主体之中,主体一旦自觉到先天良知,则非外在的功利所能动。 如何破功利之见
5、,就在于如何达到先天良知。 “使天下人皆知致其良知,以相安相养,去其自私自利之弊。”(传习录)13 (三)为第一等事,做第一等人为第一等事,做第一等人 年谱记云:先生于十一岁时,尝问塾师曰:何为第一等事?塾师曰:惟读书登第耳。先生疑曰: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14 阳明后学,泰州学派的罗近溪曰 不肖幼学时,与族兄问一亲长疾,此亲长亦有些志况,颇饶富,逮问疾时,疾已亟。见予弟兄,数叹气。予归途,谓族兄曰:某俱如意,胡为数叹气?兄试谓我兄弟读书而及第,仕宦而作相,临终时还有气叹否?族兄曰:诚恐不免。予曰:如此,我辈须寻个不叹气的事做。予于斯时,便立定志了。15三、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形成
6、 (一)前三变而至于道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 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具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16 1泛滥词章,溺习骑射 (1)初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 (2)年少时就表现出了诗赋词章方面的天才。 金山一点大如拳 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 玉箫吹彻洞龙眠 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月小山更阔。 17 (3)1484年,王生母去世,悲痛欲绝,感觉到人生苦乐无常,萌生修道学佛的念
7、头。 (4)1488年7月,王阳明奉父之命,去江西与表妹结婚。婚后数月,住在岳父家练习书法,强调心在书法中的作用。 2 笃信朱学,循序格物 (1)精心格竹,忧劳成疾。这种认理的途径走不通,这种圣贤做不得,对朱熹的“格物”说产生怀疑,又“随世就词章之学”18 (2)1498年,27岁,“自念辞章艺能不足以通道,求师友于天下,又不数遇,心持惶惑。” 王阳明读朱熹上宋光宗疏里面的一段话:“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于是,调整自己的读书之法,但是结果却是“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不能融合为一。”旧疾复发 两次思索朱熹的学说,都不得其解而致病,于是决心和程朱理学分道扬
8、镳。19 3、出入佛老,归本孔孟。 (1)信仰动摇,沉郁、纠结,空虚,“偶闻道士谈养生,遂有遗世如山之意。”转求于佛老之学。 (2)游九华山,内心很矛盾,想出世 世外烟霞亦许时 至今风致后人思 却怀刘项当年事 不及山中一着棋 (3)1503年,移居钱塘西湖养病。有强烈的入世愿望,渐悟佛老之非。20 时有禅僧坐关,三年不语不视,王喝道,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僧惊起,即开视对语。问其家,对曰:“有母在。”问:“起念否?”对曰:“不能不起。”王阳明:“爱亲本性谕之,僧泣涕谢。弃钵经,回奉母。21 (二)再三变而至圆成 自此之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有未发之中,
9、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视听言动,大率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虑,出之自有天则。盖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和之后,更无已发。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无有二也。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是学成之后,又有此三变也。22 1、龙场悟道,知行合一 明武宗,昏庸荒唐透顶,宦官刘瑾专权,朝臣刘建请求罢免刘瑾,王阳明援疏,获罪。严冬下狱,出狱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 2、专注“致良知”,公然崇陆学 3、居越讲学,天泉证道
10、23四、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 阳明之学,凡有三大纲领:一则心即理,二则知行合一,三则致良知。心即理者,阳明谓之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林尹:中国学术思想大纲)24 (一)心即理 1“心即理”是标志王守仁思想成熟的第一个哲学命题 (1)“理”的规定性 “天理”二字渊源较早,但是作为一代学问要旨,则是二程“自家体贴出来的”。 A“自家体贴出来的”是说整个学问的根本在天理,对天理进行本体论的思考。 B“理”是宇宙本体的“太极”,是无迹而所以迹的形而上者,它构造出了一个形而下的世界,而且自身是真实的。25 “理者,实也,本也。 “天下无实于理者。” C“理”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性,是终极意义
11、上的一般。 “理一本而万殊” “天下只有一个理,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天理与心性是贯通的。理与性一,但必须以心觉之,以性涵养,才能照见廓然大公的天理。 仁即此理此心此性。26 朱熹的“理”为一般,为普遍意义的绝对存在者,是抽象出来的全部或某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规律、法则、原理。“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只是此一个理,万物分之以为体。”“理一分殊”“月印万川”王阳明的“理”,有两层意思: 其一指实理,内在于事物相互作用过程的理。大致与一般的存在规律和本质相当。“天地感而万物生,实理流行也。”27 第二层意思:指表现于事亲事君之中的道德律,是一种普
12、遍的道德规范。 “是理也,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为君,则为忠,发之于友,则为信。” 王阳明认为,理不在心外,而即在心中,理内在于心,理通过天赋而构成了主体意识心的内容。 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理,无物理矣。28 2 对心即理的论证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 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仁与信。(传习录)29 (1)王阳明对心的界定 心是王阳明哲学逻辑结构的最高本体,也是
13、其哲学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心自足,无需外求”“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 心无体:“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传习录)30 心不是一块血肉,而是一种知觉意识,是具有意识活动的精神本体。 “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 心是具有封建道德伦理的主观意识,即“良知”。在王氏哲学里,心与“良知”是同一个概念。忠、孝、仁、义之心,便是忠、孝、仁、义之理。心的内涵,主要是指封建的道德伦理规范。 心的本体是不动的,但其蕴含着发展为事事物物的功能,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31
14、 (2)心、理、物的逻辑关系 心即理。是针对朱熹的心理为二以及当时的时弊而发。 心与理是相互依存不分离的。 理是心的安置。心自己安置自己,就是理。 有弟子问王,程朱曾言:“在物为理,理与物相干”如何谓“心即理”?王点拨说,心在物则为理,心在事父则在孝,心在事君则为忠。万理具在心中,毋须外求。32 心外无物。 心是物的主宰和基础。王认为宇宙天地万物统一于心。 传习录载,王阳明与其弟子之间曾经有过这样一次对话。阳明问他一个弟子道:“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弟子答道:“尝闻人是天地之心。”阳明接着问道:“人又甚么叫作心?”答:“只是一个灵明。”于是,阳明说道:“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15、,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33 物是心所派生。 “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的,”“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缘总在心。” 传习录记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4 (二)知行合一 1 知行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范畴。涉及认识论、伦理道德修养和统治术。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道家学说:圣人不行而知 王阳明于正德四年提出知行
16、合一学说。是王氏哲学中最具有特色又最难理解的一个命题。朱熹主张知先行后。王认为知行为二的学说带来了严重的弊病。35 逮其后世,功利之说日浸以甚,不复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自以为从事圣贤之学。 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呜呼其难哉!吾为此惧,揭知行合一之说,订致知格物之谬,思有以正人心息邪说,以求明先圣之学。(书林司训卷)36 2王阳明把天理做了伦理道德的规定,因而履践天理的知行合一,便不再是一个认识论的命题,而是一个纯粹的道德实践与道德修养问题。 3知行合一首先是指实践活动中自觉之知与意念显发之行的一时并在性。 (1)在传习录徐爱录第五节中,
17、王阳明初步解释了他知行合一的观念。他认为:“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自然行为)37 (2)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不仅仅要人们好好色、恶恶臭,而是要像好好色、恶恶臭一样的惩恶扬善。就是道德实践上的知行合一。(道德行为) 王阳明答人问“知行合一”时说:“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底彻根,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38 (3)
18、当以知行合一规范人的道德实践时,此时的惩恶扬善还带有提撕、努力为之的性质,虽说知与行一时并在,却时时存在着被“隔断”的危险,到了心不待存而自存,知不待致而自致时,就达到了真知行的阶段。(圣人) 所谓真知行,“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 圣人的知行功夫:“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39 (三)致良知 1王阳明到了晚年提出了“致良知”说,这是对知行合一说的发展。这一学说的提出,标志着其心学哲学逻辑结构的最后完成。 良知说是“百死千难中得来”“千古圣学之秘。”“孔门正法眼藏。” 某近来却见得良知两字日益真切简易。朝夕与朋辈讲习,只是发挥此两字不出。缘此两字,人人所自有,故虽至
19、愚下品,一提便省觉。若致其极,虽圣人天地,不能无憾,故说此两字穷劫不能尽。世儒尚有致疑于此,谓未足以尽道者,只是未尝实见得耳。近有乡大夫请某讲学者云:“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某答云:“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 (寄邹谦之三)40 (1)良知,在孟子哪里是指一种不经后天学习的先验的是非标准和道德规范。 致良知者,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是非之心、知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故阳明因是非之心,好恶之道,而明良知。 (林尹:中国学术思想大纲)(2)王阳明对良知的界定: 良知是心的本体,是造化的精灵。:“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好恶就只尽了是非,只是
20、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 (传习录)41阳明问:阳明问:“你口不能言是非,你耳不能听是非,你心中还能知是非你口不能言是非,你耳不能听是非,你心中还能知是非否?否?”杨茂答:杨茂答:“知是非。知是非。”阳明说:阳明说:“如此,你口虽不如人,你耳虽不如人,你的心还与人一如此,你口虽不如人,你耳虽不如人,你的心还与人一般。般。”杨茂点头拱谢。杨茂点头拱谢。阳明接着说:阳明接着说:“大凡人只是此心。此心若能存天理,是个圣贤的心,大凡人只是此心。此心若能存天理,是个圣贤的心, 口虽不能言,耳虽不能听,也是个不能言不能听的圣贤。此心若不存口虽不能言,耳虽不能听,也是个不能言不能听的圣贤。此心若不存天理,是
21、个禽兽的心;口虽能言,耳虽能听,也只是个能言能听的禽天理,是个禽兽的心;口虽能言,耳虽能听,也只是个能言能听的禽兽。兽。”杨茂扣胸指天。表示他此心可对青天。杨茂扣胸指天。表示他此心可对青天。阳明说:阳明说:“你如今于父母,但尽你心的孝;于兄长,但尽你心的敬;你如今于父母,但尽你心的孝;于兄长,但尽你心的敬; 于乡党乡里、宗族亲戚,但尽你心的谦和恭顺。见人怠慢,不要嗔怪;于乡党乡里、宗族亲戚,但尽你心的谦和恭顺。见人怠慢,不要嗔怪;见人财利,不要贪图,但在里面行你那是的心,莫行你那非的心。纵见人财利,不要贪图,但在里面行你那是的心,莫行你那非的心。纵使外面人说你是非,都不须听。使外面人说你是非,
22、都不须听。”阳明说:阳明说:“你口不能言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耳不能听是非,你口不能言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耳不能听是非, 省省了多少闲是非。凡说是非,便生是非,生烦恼;听是非,便添是非,了多少闲是非。凡说是非,便生是非,生烦恼;听是非,便添是非,添烦恼。你比别人省了多少闲是非、闲烦恼,你比别人倒快活自在了添烦恼。你比别人省了多少闲是非、闲烦恼,你比别人倒快活自在了许多。许多。”阳明最后下了结论:阳明最后下了结论:“我今日教你,只是终日行你的心,不我今日教你,只是终日行你的心,不用口去说;终日听你的心,不用耳去听。用口去说;终日听你的心,不用耳去听。”42 良知就是天理,是封建道德伦理的概括。
23、“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天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良知是凡人必具且随时知是知非的知觉。是人人必具的至善之性。 门人捉贼,贼羞而脱裤,即证人人有良知。43 2 致良知 (1)从良知到致良知,是从本体论到修养论的过渡。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致良知的过程,也就是以良知统摄人生,统摄事事物物的过程。一方面除去心中的自私念头和不正当的欲望,保持善良的心地;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要接受磨练,切实践行,把心中的善意具体的表达出来。44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