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中考试模拟卷04第一部分(26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光阴它行色匆匆,形形色色的人行走在光阴的su( )道中,有人矢志不渝,也有人朝三暮四。人们常感叹“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感叹着韶光易逝,面对斗转星移,面对白驹过隙般亲密的伙伴身影,我们不能否认能做的就是珍惜。时光会带走一切,时光也会给予一切,就让我们摆脱人生的j( )绊,感恩时光的ku( )赠,采xi( )最美的诗意。根据拼音写汉字。su( )道 j( )绊 ku( )赠 采xi(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矢志不渝 B.朝三暮四 C.斗转星移 D.白驹过隙2. 根据
2、语境,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句。(8分)“望”景多有怀,触目所及,一切景语皆情语。孟浩然远望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心生感叹,“_,_”,以此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不愿在太平盛世闲居在家,希望得到举荐入仕的心愿。王勃送别友人,将目光从京城投向巴山蜀水,以“_,_”劝慰友人,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阻隔。柳宗元坐于小石潭,望向四周,“寂寥无人,_,_”,感叹此处过于凄清,乃记之而去。诗经中向往爱情的男子望向水中“_,白露为霜”,心里惦记的是远在对岸的意中人;思念恋人的女子独自在城楼徘徊,抒发“一日不见,_”的感慨。3.名著阅读。(6分) 1956年2月29 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
3、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2分) (2)曹操说:“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傅雷说:“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他们的话各
4、自体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自己同别人的关系?(4分) 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6分)自媒体时代,利弊共存。利在人人都可以发声,弊在造谣成本越来越低。微博、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如微信、QQ等)都成为网络谣言传播的主阵地。新冠疫情背景之下,网络谣言更是愈演愈烈。(1) 给上面的漫画拟一个题目。(不超过10个字)(2)奶奶出门买菜,听卖菜的大妈说扬州江都区大润发超市检测出新冠病毒。她吓得一回来就告诉你这个信息并赶紧要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以提醒亲朋好友警惕。你知道这是一则谣言,你该如何劝阻?第二部分(44分)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56题。(6分)赠从弟(其二)刘
5、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5.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颔联的画面。(2分)6. 指出本诗所用的写作手法(至少两种),并分别举例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14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
6、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
7、石。”是二者,余未信之。【注释】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垠:边界,尽头。睥睨(pn):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欐(l):屋的正梁。堡坞(bow):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箭:小竹子。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7.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其岸势犬牙差互 以其境过清益奇而坚 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9.用现代汉语翻译
8、下面的句子。(4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投以小石 全石以为底B.是固劳而无用 潭西南而望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乃记之而去D.及是,愈以为诚有 是二者,余未信之11.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_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_的不平之气。(2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9分)如何看待财富胡发贵孔子对财富有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他肯定财富对人生和社会的意义,也指出了临财所应有的
9、公平和正当性原则。其间的“微言大义”,或许仍可作为我们今天对待财富问题的座右铭。孔子财富观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肯定财富,认为财富是好东西。首先,孔子认为财富是生存或者说生活的基础,用他的话说就是人“焉能系而不食”!有一年,身为晋国中牟主官的佛肸造反,他邀请孔子前来议事。孔子闻讯后准备前往,子路很不高兴,他认为佛肸为非作歹,孔子不应与其同流合污。孔子为自己辩解说,他不会受佛肸行为影响,自己会保持高尚品节,出淤泥而不染。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还给出了另外一个自己欲成行的理由,即生存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言下之意人不是“匏瓜”,人要吃饭,就要挣钱过日子,他是不得不赴佛肸之约的。其次
10、,孔子认为合义的财富是可欲可求的。孔子曾近乎发狠地说过一句颇为有名的话:“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文中“执鞭之士”,据杨伯峻先生的研究,指的是市场守门人。这句话表明孔子不仅不排斥财富,而且主张财富是可求的,如果是正当的财富,那么再不体面的活我也不推辞。孔子甚至还说过“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论语泰伯)。如果是太平盛世,你还发不了家,富不起来,那是太不应该了,其旨意分明是鼓励发家致富。其三,孔子指出财富也是人的发展和享受的必然要求。其实,孔子不仅认为“食”是天经地义的,而且他还强调“美食”也是符合人性要求的。上引所谓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里的“富与贵”,显然是指
11、比“足食”更好的、更为富裕的生活;而孔子承认这也是“人之所欲”,实即强调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的合理要求。冉有与孔子之间的这样一段对话,正显示了孔子对富裕生活的肯定:“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虽然我们不清楚孔子“富之”的具体指标,但可以推断它应该比“足食”的状态要好些;换句话说,在孔子看来,人光吃饱是不够的,还应该吃好,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孔子自己的生活起居也表明,他是颇为享受生活的。财富应共享。这是孔子财富观中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最能表现孔子共享观的,是他提出的两个著名论断。其一是“周急不继富”说,其二是“不
12、患寡而患不均”说。所谓“周急不继富”,本意是说救济的轻重缓急,但其间却深含了社会财富的均衡分配与生存资源的共享主张。有一次弟子公西赤出使齐国,冉有担心公西赤的母亲在家饿着,就向孔子要一些粮食给她,孔子虽然答应支援公西赤母亲一些粮食,但不同意多给,这是因为“乘肥马,衣轻裘”上路的公西赤,显然家境不错,而孔子深信社会救助的基本原则是“周急不继富”,即强调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亦即将社会资源分配给那些最为需要的人,实即关注处境困难的人群,使他们能摆脱困境,分享生活的快乐与幸福。而充满共享色彩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说,则是孔子提出的另一大财富政治观。“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
13、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按其文意,“不患寡而患不均”是说治理国家不怕财富少,就怕财富占有不公而导致贫富严重两极分化。我们固然不能就此认定孔子是在主张平均主义,要求统治者和普通百姓都过一样的生活,但显然孔子是忧虑甚至担心“不均”的,他所希望的是“均无贫”,即更为公平和均衡地分配社会财富,让人人各得其所,大家共享,而不是由少数人独占和独享。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首先是看符合不符合“道”,要求谋财不得害道。“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这里的“道”,按宋代大哲学家朱熹的注解,即为正当性,“不以其道得之
14、,谓不当得而得之。然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君子之审富贵而安贫贱也如此”(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里仁)。其次是看符合不符合“义”,亦即取财不能伤“义”,有违“义”的“富且贵”,孔子是毫不动心、毫不措意的。“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05月09日11版,有改动)12对下列关于孔子对财富的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肯定了财富对人生和社会的意义,也指出了临财所应有的公平和正当性原则,对当下社会的人们有很强的借鉴意义。B孔子认为合义的财富是可欲可求的,表明孔子不排斥财富,如果能发家致富,并不在意工作是否体面。孔子非常
15、鄙视在太平时期不能发家致富的人。C孔子主张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首先是看符合不符合“道”,要求谋财不得害道,其次是看符合不符合“义”,亦即取财不能伤“义”。D孔子“周急不继富”的观点,即强调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亦即将社会资源分配那些最为需要的人,实即关注处境困难的人群,使他们能摆脱困境。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是总分的结构,先总说孔子对待财富的观点很有现实意义,然后运用分论点的形式详细论证了孔子对待财富的态度。B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孔子“焉能不食,欣然赴佛肸之约”的事例论证了“肯定财富,认为财富是好东西”的观点。C第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了孔子的话作
16、为道理论据,论证了“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的观点。D“不患寡而患不均”是说治理国家不怕财富少,就怕财富占有不公而导致贫富严重两极分化。可见孔子主张平均主义,要求统治者和普通百姓都过一样的生活。14如何理解划线句子“孔子曾近乎发狠地说过一句颇为有名的话:“子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这句中“发狠”一词?(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5分)含泪奔跑的少年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
17、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无奈
18、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他心动了。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
19、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着回家的路上。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看着母亲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的痛。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
20、油就好了。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明天来吧。”“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 “那” “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
21、资助给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母亲的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选自时文选粹,略有删改)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开篇写到“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这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 B“城管巡查”导致母亲脚受伤一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
22、用,为后文主人公看到城市的“暖”做了铺垫。C第7自然段中“他”用手触碰母亲被烧焦的皮肤和水泡,感觉连心的痛。这说明他理解了母亲生活的艰难,也流露出他深深的自责和对母亲麻木、不敢斗争的痛心。D小说中细节描写十分突出,把这些细节串联起来,就展现了“少年”艰难成长的历程,也集中体现了文题“含泪奔跑”的含义。16请品读文中画线的环境描写句,分析其内涵。(3分)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答: 17请简要概括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4分)答: 18文章结尾说“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文中哪些人的言行给少年带来了温暖?请结合文章内容选取两处具体分析。(5分)答: 三、写
23、作(60分)19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炼狱的劫难,才能磨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淌过鲜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享誉世界的绝唱;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拨开云雾,见到彩虹;只有经过挑战,才能磨炼意志,实现梦想。请以挑战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自我、困难、权威、权限”等;(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也可以展开想象,编写故事等;(4)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字母代替)参考答案:1、 . 隧 . 羁 . 馈 . 撷 . D2、 . 欲济无舟楫 . 端居
24、耻圣明 .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 凄神寒骨 . 悄怆幽邃 . 蒹葭苍苍 . 如三月兮3(1)示例:傅聪从事音乐工作,因此傅雷谈莫扎特的艺术特色与内心情感的关系,与傅聪交流,循循善诱;(1分)也体现了一位父亲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1分)操:极端利己的野心家的、小人的人生境界。傅雷:完全利他的充满牺牲精神的君子的、圣人的人生境界。(2分)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不给或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2分)4、(1)医警合作,共同抗疫。/谣言、病毒,一个不能留。 (2)奶奶,您先别急着在朋友圈发布这个消息。如果真的有疫情,相信官方一定会及时、准
25、确地通报。您这样未经考证就发布、传播虚假信息,会引发市民恐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网警公安部门要追究法律责任的哦!5.(2分)风声多么盛大啊,松枝又是这么有韧劲!6.(4分)例如:(1)“山上松”对比“谷中风”,以风声之盛衬托“松枝”之“劲”。(2)赞美松柏的坚韧,突出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3)表达刚正坚贞的节操,同时对堂弟寄予期望。(其他写法合理亦可,一种写作手法表达妥当得2分)文言文答案7.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8.像狗牙那样;凄清;更加;有的人。9.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下来。10.D
26、11.凄苦孤寂;有才能却无法施展。议论文12B13D14“发狠”多用于做事及说话决心大,态度坚决 ,用在此处表明了孔子对自己所持观点的自信与坚定。(意思对及相近即可)15 C16(1)“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写出了少年初到县城的不适应,他感到燥热,陌生,恐惧。(2)“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表现了少年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和留恋。17(1)爱护子女;(2)目标远大,意志坚定;(3)勇于担当;(4)自立自强;(5)忍辱负重,吃苦耐劳。18(1)母亲让少年感到温暖。母亲虽身患重疾,但为了让儿子能够继续求学,毅然决定离开家乡,去县城、省城谋生。家庭变故、生活窘迫困顿、高强度劳动、突遭烧伤母亲毫不退缩,她顽强坚韧,最终帮助儿子实现了“读书的梦想”。无声母爱,是少年一生珍视的温暖。(2)药店店主让少年感到温暖。在少年极度尴尬、无助之时,好心店主的善言善行,既解了少年的燃眉之急,更让他心生暖意,感受到了人生的希望。(3)“好心的路人”让少年感到温暖。路人的挺身而出,既解救了母亲,又让母亲、儿子在极端痛苦无助时得到了一丝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