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小升初毕业语文期末试卷(四)及答案.pdf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2988909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67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小升初毕业语文期末试卷(四)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六年级小升初毕业语文期末试卷(四)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小升初语文押题试卷(四)小升初语文押题试卷(四)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4 40 0 分)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18 8 分)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翡翠(fi) 轿车(qio) 年糕 元霄 B娴熟(xin) 正月(zhng) 擦洗 初旬 C嘟嚷(nng) 肿涨(zhng) 钥匙 搅和 D黄焖鸡(mng) 浓稠(zhu) 唾沫 粟子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勇夺第一”和“拔得头筹”是近义词。 B“临危不惧、大义凛然、不屈不挠”都是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C“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心花怒放”三个成语

2、都是描写心理活动。 D“贪生怕死、视死如归”两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相同。 3下面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 )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 ( ) ,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 ( )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 ( ) ,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A不仅 也许 还 可 因此 B也许 不仅 还 可 因此 C不仅 还 因此 可 也许 D不仅 还 也许 可 因此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凭着目空一切的雄心壮志,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新的成就。 B新学期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

3、而遇。 C这篇文章的结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D冬天的早晨白霜一片,可小丽同学饱经风霜,很早就来到学校。 5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例句一样的是( ) 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A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 B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 C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D李静被评为本学年度市“三好学生”。 6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苍山翠竹,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

4、静心深赏,回味其中。 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 B C D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2 22 2 分)分) 7填空题(7 分) 。 (1)苟利于民,_;苟周于事,_。 ( 淮南子 )春无踪迹谁知?_。( 清平乐 )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如薄雾,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_?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3)古诗中有情感。 马诗中,“_,_”寄托了诗人渴望被人重用、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中秋节,战士守卫边疆不能归家,可引用十五夜望月中的“_,_”来委婉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人们

5、常引春夜喜雨中的“_,_”赞美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古诗中有画面。夏日赏荷,不禁感叹“接天莲叶无穷碧,_”;秋天在月下欣赏湖光山色,常会吟诵“湖光秋月两相和,_”。 8查字典(3 分) 。 “熟”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再查_画。下面是“熟”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请你根据词语选择相应的词义,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熟,(食物)加热到可以吃的程度;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程度深;熟练; 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 瓜熟蒂落( ) 深思熟虑( ) 熟能生巧( ) 熟视无睹( ) 9毕业在即,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感激和敬意,请用下列词语拟副对联。 笔酣 日暖 墨浓 风和 写春秋 绽桃李 上联

6、:_ 下联:_ 三、语言表达三、语言表达(1 10 0 分)分) 10按要求写句子(5 分) (1)鲁滨逊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的想法。 (缩句) _ (2)如今流落到这种地方,怎么能活下去呢?(改为陈述句) _ (3)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仿照这种修辞手法写个句子) _ (4)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条崎岖的路。 (仿照这种修辞写句子) _ (5)猫对男孩说:“看在女主人的面子上,这次我就饶了你。”(改为转述句) _ 11初试身手(5 分) 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如: 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

7、, 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 走在小巷里 奔跑在田野上 弹琴 钓鱼 _ _ _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阅读与鉴赏(3 30 0 分)分) 四、文言文阅读四、文言文阅读(6 6 分)分) 阅读小古文北人食菱 ,完成小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出自明江盈科雪涛小说 ) 【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去壳可以吃中间的果实。夫f,不译。坐:因为。 12给加点字选择正

8、确的解释。 (1)并壳入口( ) A吞并 B一起 C聚集 (2)或曰:“食菱须去壳。”( ) A有时 B也许 C有的人 13联系上下文,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山后山都有 B前山有,后山没有 C前山后山都没有 14“其人自护其短”中自护的“短”指的是什么? _ 15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态度,与两小儿辩日中的“_”形成鲜明的对比。 五、现代文阅读五、现代文阅读(2 24 4 分)分) (一)非连续文本阅读(10 分) 。 【材料一】会徽主体是一汉字“冬”,字形由冰雪运动赛道和飘舞的丝带组成,下方是奥运五环标志,英文 BEIJING 和 2022 分列“冬”下方两侧,整个画面体

9、现了“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之意。 冬奥会会徽的寓意是:名为“冬梦”的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 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会徽把中国文化底蕴、现代国际风格、冬奥运动特征融为一体,生动彰显了当代中国的时代风貌和文化魅力。 【材料二】2 月 20 日,北京冬奥会闭幕,除了奥运健儿们的精彩表现之外,“科技冬奥”也同样成为本次奥运会的一大亮点。运动员创造更好成绩的背后,是无与伦比的科技保障。从“最快的冰”到“百米级、分钟级

10、”的精准气象预报,从“连冰花都能看得清”的赛事转播,到智能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本届冬奥会一共有 212 项技术落地,其中有 33 项技术更为首次使用。不仅如此,后冬奥时代,冬奥科技成果还将从冬奥会走向城市发展的应用场景,飞入寻常百姓家。 【材料三】 近四届冬奥会金牌榜情况统计表 届别 举办地 举办时间 金牌榜三甲 中国金牌榜名次 21 加拿大温哥华 2010 年 加拿大、德国、美国 第 7 名 22 俄罗斯索契 2014 年 俄罗斯、挪威、加拿大 第 12 名 23 韩国平昌 2018 年 挪威、德国、加拿大 第 16 名 24 中国北京 2022 年 挪威、德国、中国 第 3 名 16阅读材料

11、一,我们知道了本次奥运会会徽的名称是_,字形是由_组成,这个 会徽从内涵上体现了_。 17从材料三的图表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点) _ _ 18通过阅读以上三则材料,请你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_ 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 分) 。 _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 10 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个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

12、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儿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了。”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怔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

13、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转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 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向回走去。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的碎裂声。 19读选文,填一填。 (1)简单概括

14、选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儿。_ (2)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_ 。 (3)“我”想教男孩打弹弓的原因是_。 20读短文,选一选。 (1)第自然段中“我怔住了”的原因是( ) A打弹弓的小男孩儿是一个盲孩子 B小男孩儿打了无数次却打不中 C小男孩儿的母亲不同意让“我”教他打弹弓 D小男孩儿瞄很久才打出一弹 (2)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小男孩是个盲童,母亲让他练习用弹弓打玻璃瓶的原因是( )和( ) A为了陪伴孩子消磨时间 B为了发展孩子的特长,让他有一技之长 C让孩子能享受童年的快乐 D让儿子明白,只要努力盲童做事也能成功 21找出第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这一环境

15、描写有什么作用?(至少写出两点) _ _ 22读第段,“我沉默了”,在沉默中“我”会想些什么呢?联系短文内容,写一写“我”的心理活动。 _ _ 23请你推测一下故事中的小男孩以后会成长为怎样的人? _ _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习作(习作(3 30 0 分)分) 24习作(30 分) 。 朋友,我们一起快乐奔跑在乡间小路上,寻觅春暖花开的甜蜜;朋友,我们一起并肩奋斗在篮球场上,传递团结协作的力量;朋友,我们一起挥洒汗水在“六一晚会上”,感受激情飞扬的时光朋友,我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我们拥有战胜苦难的勇气。是啊!朋友,有你真好!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 章。 要求:清楚谁是题目中的“你”,为

16、什么“真好”。描写一件事或几件事,注意场景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真情实感,字数在 450 以上。 小升初语文押题试卷(四)小升初语文押题试卷(四)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4 40 0 分)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18 8 分)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翡翠(fi) 轿车(qio) 年糕 元霄 B娴熟(xin) 正月(zhng) 擦洗 初旬 C嘟嚷(nng) 肿涨(zhng) 钥匙 搅和 D黄焖鸡(mng) 浓稠(zhu) 唾沫 粟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词字形、字音的识记与辨析。

17、 A 选项“翡翠(fi) ”的正确读音是“翡翠(fi) ” , “轿车(qio) ”的正确读音是“轿车(jio) ” , “元霄”的正确写法是“元宵” 。 B 选项正确。 C 选项“嘟嚷(nng) ”的正确读音是“嘟嚷(nang) ” , “搅和”的正确写法是“搅合” 。 D 选项“黄焖鸡(mng) ”的正确读音是“黄焖鸡(mn) ” , “浓稠(zhu) ”的正确读音是“浓稠(chu) ” ,“粟子”的正确写法是“栗子” 。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勇夺第一”和“拔得头筹”是近义词。 B“临危不惧、大义凛然、不屈不挠”都是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C“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心花怒放”三个

18、成语都是描写心理活动。 D“贪生怕死、视死如归”两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相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和识记,本题中说法有误的是 D 项。 “贪生怕死”是指贪恋生存,害怕死亡。 “视死如归”归:回家。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对死无所畏惧。这两个一个是贬义词,一个是褒义词。感情色彩不一样。 3下面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 )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 ( ) ,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 ( )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 ( ) ,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A不仅 也许 还 可 因此 B也

19、许 不仅 还 可 因此 C不仅 还 因此 可 也许 D不仅 还 也许 可 因此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关联词的理解与运用。 “有物质上的给予” 和 “有精神上的支持” 分句之间是是递进关系, 用递进关联词 “不仅还” 相连。 “也许”表示不很肯定。 “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知,选“也许” 。 “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 ”表示转折关系,用转折关联词“可”相连。 “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最后总结句子,用“因此”相连。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凭着目空一切的雄心壮志,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新的成就。 B新学期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

20、学不期而遇。 C这篇文章的结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D冬天的早晨白霜一片,可小丽同学饱经风霜,很早就来到学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是成语的正确使用。 解答时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 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A “目空一切”贬义词,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结合句子语境“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新的成就”可知,句意含褒义,这个成语不适合用在此语境。可改为“志存高远” 。 B “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结

21、合句子语境“新学期报到那天”可知,成语不适合用在此语境。可改为“扬帆起航” 。 C “画龙点睛”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结合句子语境“这篇文章的结尾起到了作用”可知,成语适合用在此语境。 D “饱经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结合句子语境“冬天的早晨白霜一片,可小丽同学很早就来到学校”可知,成语不适合用在此语境。可改为“一如既往” 。 故选:C。 5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例句一样的是( ) 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A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 B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

22、奔月”的神话。 C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D李静被评为本学年度市“三好学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与辨析。 例句中的引号内的内容是作者说的话。 A 选项中的引号内的内容是皮埃尔说的话。 B 选项的引号是引用神话故事的名字。 C 选项的引号是表示在这个句子中, “自由”不是本意。 D 选项的引号是表示特定的奖励称号。 6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苍山翠竹,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静心深赏,回味其

23、中。 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 B C 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语段内容填空,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填空。写出相应的内容即可。 第一个空根据后文说的欣赏苍山翠竹可以得出应该选句。 文学是一副中国画。第二个空根据后文说的倾听莺歌燕语可以得出应该选句。 学是一首古曲。第三个空根据后文呼吸牡丹的浓香可以得出应该选句。 是一座百花园。最后一个空根据后文品评自娱,可以得出文学是香茗。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2 22 2 分)分) 7填空题(7 分) 。 (1)苟利于民,_;苟周于事,_。 ( 淮南子

24、)春无踪迹谁知?_。( 清平乐 )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如薄雾,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_?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3)古诗中有情感。 马诗中,“_,_”寄托了诗人渴望被人重用、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中秋节,战士守卫边疆不能归家,可引用十五夜望月中的“_,_”来委婉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人们常引春夜喜雨中的“_,_”赞美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古诗中有画面。夏日赏荷,不禁感叹“接天莲叶无穷碧,_”;秋天在月下欣赏湖光山色,常会吟诵“湖光秋月两相和,_”。 【答案】 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 除非问取黄鹂 被微风吹散了 被初阳蒸融了 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何当

25、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映日荷花别样红 潭面无风镜未磨 【解析】 (1)本题考查名人名言、诗词识记。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出自于汉朝刘安的淮南子 ,是其汜论训里面的一句话。句意是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 ,原文: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2)本题考查现代文默写。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

26、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原文节选: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3)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和诗词名句理解。 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原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

27、夜望月寄杜郎中 ,原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 ,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自南宋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原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自唐朝刘禹锡的 望洞庭 湖, 原文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查字典(3 分) 。 “熟”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再查_画。下面是“熟”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请你根据词语选择相应的词义,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熟,(食物)

28、加热到可以吃的程度;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程度深;熟练; 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 瓜熟蒂落( ) 深思熟虑( ) 熟能生巧( ) 熟视无睹( ) 【答案】 灬 11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熟”字共 15 画,部首是灬,去掉部首还有 11 画。 瓜熟蒂落:意思是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其中“熟”的意思是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深思熟虑:反复地、深入细致地思索考虑。其中“熟”的指程度深。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掌握技巧或找到窍门。其中“熟”的意思是熟练。 熟视无睹:经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其中“熟”

29、的意思是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 9毕业在即,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感激和敬意,请用下列词语拟副对联。 笔酣 日暖 墨浓 风和 写春秋 绽桃李 上联:_ 下联:_ 【答案】日暖风和绽桃李 笔酣墨浓写春秋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联。 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对联的对仗要工整,讲究两两相对, “日暖”对“笔酣” , “风和”对“墨浓” , “绽桃李”对“写春秋” ,故上联:日暖风和绽桃李;下联:笔酣墨浓写春秋。 三、语言表达三、语言表达(1 10 0 分)分) 10按要求写句子(5 分) (1)鲁滨逊差不多淡

30、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的想法。 (缩句) _ (2)如今流落到这种地方,怎么能活下去呢?(改为陈述句) _ (3)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仿照这种修辞手法写个句子) _ (4)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条崎岖的路。 (仿照这种修辞写句子) _ (5)猫对男孩说:“看在女主人的面子上,这次我就饶了你。”(改为转述句) _ 【答案】鲁滨逊淡忘想法。 如今流落到这种地方,不能活下去。 他的声音难听极了,简直能震碎人的耳膜。 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猫对男孩儿说,看在女主人的面子上,这次它饶了男孩。 【解析】 (1)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

31、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 在这里我们去掉“差不多” “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的” 。 (2)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在这里我们首先去掉疑问词“呢”和问号,然后把“怎么”变为“不” ,结尾处用句号。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

32、构。 如:礼堂里挤得连一根针也插不下。 (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如:学好语文要背书吗?必须要! (5)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A 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 人称的变化:a 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b 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陈述转转述句,要将冒号和双引号去除,主观人物

33、的主语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 在这里我们首先去掉冒号和双引号。 “说”后面用逗号, “我”改为“它” , “你”改为“男孩” 。 11初试身手(5 分) 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如: 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 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 走在小巷里 奔跑在田野上 弹琴 钓鱼 _ _ _ 【答案】心情好:在温暖的阳光下,我走在悠长的小巷,脚下的路是用石板铺成的,光溜溜、青幽幽的,走在上面十分舒服。石板路的缝隙里透出一抹绿色,原来是几株顽强的小草在向我微笑。一些老宅的墙上爬满了爬山虎 ,它们是那么青翠欲滴。多么的小巷! 心情不

34、好:烈日暴晒下,我走在狭窄的小巷,脚下的路是石板铺成的,坑坑洼洼,十分难走。被挤在石板 缝中不能动弹的小草也垂头丧气的,没有精神。一些老宅的墙上爬满了爬山虎,那片暗绿一如我沉郁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本题属于情景写话,在不同的情景中选择一个分别写出心情好和心情不好的情感变化,也就是运用环境烘托人物心情。心情好时,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而开心,欣欣向荣充满希望的。心情不好时,情感低落,看到一切是灰暗无助的。如:选择“奔跑在田野上”这一情景。 心情好:我奔跑在田野中,许多小鸟在自由地飞翔着,它们一高兴,便唱出清脆悦耳的曲子。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小河,一群顽皮的孩子正欢快地在河边吹着柳笛

35、。一切是那么美好,我情不自禁地吹起了愉快的口哨。 心情不好:我在田野中伤心地跑着,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水中一圈一圈的涟漪缓缓荡开。我轻轻叹了口气,望着灰蒙蒙的天空,顿时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变成了黑灰色,花朵不再微笑,风儿不再温和,小鸟停止了歌唱,连路也变得更长了。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阅读与鉴赏(3 30 0 分)分) 四、文言文阅读四、文言文阅读(6 6 分)分) 阅读小古文北人食菱 ,完成小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

36、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出自明江盈科雪涛小说 ) 【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去壳可以吃中间的果实。夫f,不译。坐:因为。 1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并壳入口( ) A吞并 B一起 C聚集 (2)或曰:“食菱须去壳。”( ) A有时 B也许 C有的人 13联系上下文,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山后山都有 B前山有,后山没有 C前山后山都没有 14“其人自护其短”中自护的“短”指的是什么? _ 15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态度,与两小儿辩日中的“_”形成鲜明的对比。 【答案】12 B C 13A 14指的是不知道怎么食用菱角。 15孔子不能决 【解析】 1

37、2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 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1)并壳入口:连菱角壳也一起放进嘴里吃。并:一起。 (2)或曰:有人对他说。或:有的人。 13本题考查了文言文句子的理解。 “何”的意思是哪里。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的意思是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就是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都有。选 A。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其人自护其短”的意思是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 “短”的意思是缺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意思是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连菱角壳也一起放进嘴里吃。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意思是我

38、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由此可知,这个人想要掩饰的缺点是不知道怎么食用菱角。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的意思是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把自己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由此可知,这个人自作聪明,不懂装懂。与两小儿辩日中的“孔子不能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两小儿辩日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 【参考译文】 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 (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 (这个出生在北方的人)连菱角壳也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 “

39、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 (护住自己的无知) ,说: “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 “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 “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把自己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五、现代文阅读五、现代文阅读(2 24 4 分)分) (一)非连续文本阅读(10 分) 。 【材料一】会徽主体是一汉字“冬”,字形由冰雪运动赛道和飘舞的丝带组成,下方是奥运五环标志,英文 BEIJING 和 2022 分列“冬”下方两侧,整个画面体现了“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之意。 冬

40、奥会会徽的寓意是:名为“冬梦”的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 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会徽把中国文化底蕴、现代国际风格、冬奥运动特征融为一体,生动彰显了当代中国的时代风貌和文化魅力。 【材料二】2 月 20 日,北京冬奥会闭幕,除了奥运健儿们的精彩表现之外,“科技冬奥”也同样成为本次奥运会的一大亮点。运动员创造更好成绩的背后,是无与伦比的科技保障。从“最快的冰”到“百米级、分钟级”的精准气象预报,从“连冰花都能看得清”的

41、赛事转播,到智能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本届冬奥会一共有 212 项技术落地,其中有 33 项技术更为首次使用。不仅如此,后冬奥时代,冬奥科技成果还将从冬奥会走向城市发展的应用场景,飞入寻常百姓家。 【材料三】 近四届冬奥会金牌榜情况统计表 届别 举办地 举办时间 金牌榜三甲 中国金牌榜名次 21 加拿大温哥华 2010 年 加拿大、德国、美国 第 7 名 22 俄罗斯索契 2014 年 俄罗斯、挪威、加拿大 第 12 名 23 韩国平昌 2018 年 挪威、德国、加拿大 第 16 名 24 中国北京 2022 年 挪威、德国、中国 第 3 名 16阅读材料一,我们知道了本次奥运会会徽的名称是_,字

42、形是由_组成,这个会徽从内涵上体现了_。 17从材料三的图表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点) _ _ 18通过阅读以上三则材料,请你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_ _ 【答案】16冬梦 冰雪运动赛道和飘舞的丝带 当代中国的时代风貌和文化魅力 17中国冬奥会的排行名词逐渐上升,说明我们的体育实力增强。我们能够承办冬奥会说明北京已经跻身世界的一线城市,我们的国力不断强盛。 18材料一,本次冬奥会使中国走向世界,是打开中国文化的窗口; 材料二,说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国家强盛; 材料三,体现我们的体育实力的在不断强大,综合国力增强。 【解析】 16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材

43、料一的内容:冬奥会会徽的寓意是:名为“冬梦”的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和: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会徽把中国文化底蕴、现代国际风格、冬奥运动特征融为一体,生动彰显了当代中国的时代风貌和文化魅力。可以得出本题的答案。 17本题考查的是对图表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材料三中的图表内容主要是历届冬奥会的奖牌情况,分析图表信息可以得出中国金牌榜的名次是越来越高的,所以从这一处信息可以得出我们国家的体育实力越来越强。另外可以从举办的地点进行分析,可以举办冬奥会的城市和国家也是国力的象征,北京可以举办冬奥会就说明了北京已经跻身世界一线城市,以及我

44、们的国力也在不断上升。 18本题考查的是开放性题目。 结合材料的内容进行分析,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给全世界展示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材料二从科学技术领域展示了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进步,也是中国国力的象征。材料三从金牌榜和举办城市的情况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体育实力在不断上升,这也是我们综合国力的增强。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 分) 。 _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 10 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个妇 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

45、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儿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了。”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怔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46、”“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转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

47、身向回走去。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的碎裂声。 19读选文,填一填。 (1)简单概括选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儿。_ (2)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_ 。 (3)“我”想教男孩打弹弓的原因是_。 20读短文,选一选。 (1)第自然段中“我怔住了”的原因是( ) A打弹弓的小男孩儿是一个盲孩子 B小男孩儿打了无数次却打不中 C小男孩儿的母亲不同意让“我”教他打弹弓 D小男孩儿瞄很久才打出一弹 (2)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小男孩是个盲童,母亲让他练习用弹弓打玻璃瓶的原因是( )和( ) A为了陪伴孩子消磨时间 B为了发展孩子的特长,让他有一技之长 C让孩子能享

48、受童年的快乐 D让儿子明白,只要努力盲童做事也能成功 21找出第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至少写出两点) _ _ 22读第段,“我沉默了”,在沉默中“我”会想些什么呢?联系短文内容,写一写“我”的心理活动。 _ _ 23请你推测一下故事中的小男孩以后会成长为怎样的人? _ _ 【答案】19作者出去散步,看见一位母亲陪失明的小男孩打弹弓,经过努力,男孩终于成功了。 看不见的爱 男孩弹弓打得太差 20 A C D 21句子: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 作用:点明时间已近傍晚;表明小男孩在母亲的陪伴下顽强地练习,毫不放弃;美妙的傍晚景色又暗示成功

49、的即将到来。 22原来这位妈妈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孩子,眼睛看不见没关系,只有努力去做才是最重要的。 23他会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 【解析】 19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阅读文本内容,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 自然段) : “我”散步时遇见了一位打弹弓技术很差的小男孩和他的母亲。第二部分(3-8 自然段) : “我”发现小男孩失明。那位母亲耐心地陪失明的小男孩打弹弓,小男孩锲而不舍地打,并且打得很有规律。第三部分(9-10 自然段) :小男孩虽然看不见,最终却能打中瓶子。 根据以上各段意的理解可知,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作者出去散步,看见一位母亲陪失明的小

50、男孩打弹弓,经过努力,男孩终于成功了。 (2)本题考查给文章加标题。 给文章加标题的常用方法:1.根据主要内容概括出标题;2.根据文章中心提炼出标题;3.利用相关的物或景作标题;4.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也可作标题。根据全文可知,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失明的小男孩在母亲的陪伴下顽强地练习,毫不放弃,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小男孩虽然失明,这份爱看不见却真切地感受到。因此,本文题目可以为“看不见的爱” 。 (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根据“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 ”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小升初复习 > 模拟练习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六年级小升初毕业语文期末试卷(四)及答案.pdf)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