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為者網絡理論Actor Network Theory陳瑞麟May 5, 2009起源 法國科技與社會學家 Michel Callon給出行為者網絡理論一詞。簡稱 ANT。 主要理論家卡農 Michel Callon, 拉圖Bruno Latour (2000年曾來台演講), 將洛John Law(今年剛訪問台灣)。其中以拉圖的影響力最大。內容 大綱 方法學原則對強方案的對稱原則之擴張 對於 Leviathan and Air Pump 的重新詮釋 行為網絡理論的重要概念 案例示範:法國的巴斯德化 案例示範:視障者行為網絡的建立和重組大綱 行為者網絡理論是一種異質建構論(heterogeneo
2、us constructivism):也就是說,它主張科學知識與技術的建構不單只是由社會(利益)來決定,而是同時由人(社會)與非人(工具、物、被研究的對象)等等,構成一個異質物的網絡來加以決定。 因此,如果主張某個理論或技術的科學家、技術家或發明家,能為他的理論、技術或發明建立一個越大的網絡(包括物質資源與社會人脈),就越能生存下去。那麼,究竟成功的科學家、技術家或發明家如何擴大他的網絡呢? 這要怎麼去描述呢?為什麼要這樣描述呢?方法學規則 超對稱(supersymmetric):強方案使用同一種社會說明來說明真與假、成功與失敗的信念。但ANT主張社會與物質皆是網絡的產物,要同時描述人(hum
3、an)與非人(nonhuman)的行為者,並用同樣的關係性架構來處理它們,才能處理得完整。 人和非人的超對稱性:人和非人都是行為者(actor)、也都是(被)行為者(actant)。(所以沒有主動被動或主體客體之區分);或者說,人被當成主動的主體、物被當成被動的客體,其實是現代性(modernity)的異質網絡之產物。為什麼人與非人是對稱的? 拉圖以一個很生動的例子來作分析:鎗殺人是個唯物論立場的敘述;而不是鎗殺人,而是人殺人(鎗只是中立的工具),則是個左派社會學立場的敘述。 但這兩者都偏於一面。對拉圖來說,當一個人手上有一把鎗,並用它來殺人時,他變成一個鎗手。而殺人這件行為,既不只是鎗手意圖
4、的結果,也不只是鎗開火的結果,而是兩者的聯結或合成(composition),人和鎗都是行為者或作用者(actor or actant)。因為此鎗手已不再是原來手上無鎗的人(變成殺人犯);鎗也不再是原來待在鎗套裏的鎗(變成兇鎗),這種轉變,拉圖稱作轉換(translation)。 在英文裏 actor 這個詞通常只用來指人,所以,拉圖也用了另一個字 actant 來指非人。但人和非人都可以是 actor 和actant,因為它們都被聯結在一個密不可分的網路中。七條方法學規則 (1) 我們研究行為中的科學,而不是科學或技術的產品。 (2) 決定一宣稱的主觀性或客觀性,機制的效率或完美與否,不是從
5、它們的內在性質上尋求,而是從它們後來遭到其他人怎麼對待來尋求。 (3) 爭議的解決是自然表徵的原因,而非其結果。所以,不能使用自然來說明爭議如何解決。 (4) 爭議的解決是社會穩定的原因,所以也不能使用社會來說明爭議如何被解決。必須對稱地考察人與非人的資源。 (5) 我們必須把技術所構成的行為者視為未判定的;每次一旦內外區分被建立之後,我們應該同時研究兩邊。 (6) 面對不理性的控訴,我們既不是考察已被打破的邏輯規則,也不是考察什麼社會結構,而是注視觀察者的角度和方向,以及網絡被建立的長度。 (7) 一旦網絡被研究後,還有什麼東西沒有說明的,我們才開始談認知因素。再詮釋 Leviathan a
6、nd Air Pump 拉圖以一種完全不同於謝平和謝佛的原作思路來解讀他們的歷史故事。在拉圖看來,謝平和謝佛挖掘了霍布斯的科學作品被政治科學家忽略者,.以及喚回了被遺忘的波以爾的政治理論已被科學史家忽略了.波以爾有一個科學和一個政治理論;霍布斯有一個政治理論和一個科學。(Latour 1993, pp.16-17) 因為波以爾創造了一個政治論述,使得政治學被排除,而霍布斯則想像了科學化的政治學,使得實驗科學被排除。(Ibid. p.27) 政治理論意味著主體與社會秩序被發明了;科學則意味著客體與自然秩序被發明了。換言之,他們正發明了我們現代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由實驗室所媒介的事物表徵永遠地與由
7、社會契約所媒介的公民表徵分離。(Ibid. p. 27) 在處理霍布斯與波以爾各自的社會與自然理論時,謝平和謝佛成功地保持了對稱。然而,對這個歷史爭議的意義之最終解釋,他們卻往社會的一邊偏斜: 當我們確認了我們的認知形式之約定的與人為的地位時,我們就了解到:作為我們知識原因的乃是我們自己而非實在。知識,正如國家(state)一般,是人類行為的產品。霍布斯是對的。 拉圖提出異議:不,霍布斯是錯的。(Latour 1993, p.26)既然霍布斯和波以爾兩人都同時提出了各自的科學和政治理論,為什麼解釋的天平卻要往霍布斯的方向傾斜?這正是因為:霍布斯和波以爾的後繼者提供了我們現在慣用的資源:一邊是社
8、會力與權力;另一邊是自然力與機制。(Ibid. p.29) 拉圖要求我們對稱地看待霍布斯和波以爾的工作:他們一開始所面對的,只是一個整體,沒有主體與客體、也沒有自然與社會的區分。他們也試圖處理這一整體,只是各自有了不同的強調,公民與事實、國家與自然的區分才開始浮現。 科學知識,不該被看成一群霍布斯的主體們,協商著要不要同意:是否波以爾的空氣幫浦產生了真空?相反地,是一群概念、記號、實驗科學家(人)與空氣幫浦、實驗室、技術(非人)的互動,形成了一個充斥著異質成分的網路,每個成分(不管人或非人)都是行為者(actor, actant),共同建構了現代科學、甚至現代人類文明。 行為者網絡理論的重要概
9、念 行為者網絡理論要研究的是一個科學家、技術家或發明家根據什麼策略(strategies)來擴大他的網絡。這些策略構成所謂的轉換理論(theory of translation)(不是翻譯理論)。translation 這個詞是來自記號學和分子生物學的一個類比。(在分子生物學中,會說RNA把DNA的遺傳密碼 translate into 到蛋白質和脢之上。分子生物學對這個字的使用自然也是來自語言學的比喻。)轉換的過程 轉換是一個過程,有四個階段或策略:(a) 問題化:定義問題,而且使行為者接受此定義;(2) 利害關係化(Interessement):使其他行為者感受到在這問題定義中有共同的利害
10、關係;(3) 召募(enrollment):則是利害關係化的結果,盡可能把各行為者納入相關的網絡中;(4) 動員(mobilization):使自己的網絡成為其他行為者的發言人。案例一:法國的巴士德化 巴士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法國微生物學家,有時被視為創造了微生物學(microbiology)的科學家,對於免疫學(immunology)也很有貢獻。 科學史一般認為,巴士德的主要科學貢獻是證明了發酵(fermentation)不是自然產生的作用,而是有微生物導致。他也被認為拒絕了自發生成(spontaneous generation)的學說亦即主張生物可以在某
11、種自然環境中由無生物自動生成。牛隻炭疽病的案例 在科學史上,巴士德曾在十九世紀下半葉,成功解決牛隻炭疽病的問題他製造炭疽病疫苗並使牛隻得以免疫。 科學史上記載,十九世紀下半葉時,一種怪病襲擊法國的畜牧業,許多牛隻和羊群受到感染,很快死亡,使法國農人遭到很多損失,農人甚至也會被感染。德國的科學家科霍(Robert Koch)首度證明這是由於一種致病的微生物。而巴士德是第一位證明炭疽病疫苗確實有免疫的效果。ANT 的說故事方式 ANT 和傳統科學史說故事的方法完全不同。拉圖使用ANT而想說出一個巴士德如何成功建立起一個人與非人的同盟網絡的故事,他使用了什麼樣的動作和策略。 拉圖說巴士德成功克服炭疽
12、病,主要有三個動作(1) 攫獲別人的興趣(即先前的定義問題和利害關係化);(2) 將支點由弱勢位置移至強勢位置(讓他得以控制病菌);(3) 以槓桿來移動世界(把實驗室裏的工作,擴張到社會中;或者說把社會實驗室化)。 一、攫獲別人的興趣 拉圖批評 SSK ,因為 SSK 預設一個社會學說明:利益說明。他們預設一個群體有共同的利益,所以會接受一個理論和學說。但是,拉圖說,如何知道這個群體有共同的利益?事實上,利益也是可建構的,利益可以被喚起的。巴士德的成功正是因為他成功地讓記者、公衛學家、醫生、農人都對他的實驗室的工作產生興趣和利害關係。 一開始,牛隻的炭疽病,被認為是地方性的或風土性的(loca
13、l) ,和土地、風、氣候、水、農耕畜牧系統等等有關。因此大多數人不以為這個疾病和巴黎的實驗室會有什麼利害關聯。二、將支點由弱勢位置移到強勢位置 巴士德和他的助手先到農場蒐集各種資料,確定農場的環境條件,學習獸醫的語言,再將農人和獸醫的語言翻譯成自己的語言。並估計這些資訊與他們所知的唯一致病原炭疽菌的相關性。 他把農場蒐集到的細菌帶回巴黎的實驗室。他精通農人所不會的技能:細菌養殖術使細菌大量繁殖因而變得可見。 本來巴士德處在雙重弱勢的位置他在農場是學習者,他也無法控制細菌。但在實驗室,他變成強勢者:農人和獸醫如果想解決他們的問題,必須先來我的實驗室;實驗室讓他可以避開農場的複雜條件,因而可以控制
14、細菌。實驗室工作 科學史家簡單地說,巴士德製造了炭宜菌的疫苗,讓農人接種在牛隻上,使牛隻得以免疫。 拉圖說,巴士德其實在實驗室中稀釋炭疽菌,並對實驗室的動物接種這稀釋的炭疽菌,然後記錄動物的狀況。他在實驗室中複製了一個小規模的動物流行病。 結果實驗室的動物可以抵抗稀釋的炭疽菌,換言之,實驗室複製了可控制細菌的變異毒性也就是科學史家講的疫苗(vaccine)。三、以摃桿來移動世界 現在,光實驗室能控制細菌、人在實驗室中比細菌還強勢,這仍不夠。沒人知道出了實驗室後,事情會如何演變? 巴士德的做法是把實驗室的條件複製到實驗室外的農場中。亦即把實驗室複製到社會中,或者說把社會實驗室化。 當然,巴士德成功地在社會(農場田野)中複製了實驗室的條件,以及實驗室的結果,所以他最後成功了。他建立起一個龐大的網絡,動員許多人與非人,召喚他們的興趣,引發他們的利害考量。所以他能成功。案例二:視障者行動網絡的建構 為什麼台灣無障礙環境的推動會失敗? 行為者:視障者、白手杖、無障礙設施 無障礙環境的網絡之建構 強制通行點的移位 網絡秩序的重組 重點在於網絡的移位(replacement)與重組(recombination)。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