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检测 高 三 历 史 2022.02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殷周以来的仪礼,是从家庭的祭祀祖先、和睦亲族的仪式发展起来的,后来逐渐扩大,就有了国家性的典礼,像祭天、祭山川等。仪礼有严格规则,有上下有差别、等级有次第的差序格局,也是伦理的秩序。这反映了A.分封制度的由来 B.家国一体的实质C.儒法之争的根源 D.道德形成的过程2.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汉简二年(吕后二年)律令金布律载:“诸私为卤盐煮济汉,及有私盐井煮者,税之;县官取一,主取五。采铁者五税一;其鼓销以为成器,有(又)五税一。”汉初采
2、取这一举措的意图是A.强化盐铁官营的政策 B.笼络诸侯王国势力C.消除盐铁私营的弊端 D.恢复发展社会经济3.相扑源于角抵,是一种“赛”事竞技活动,其鲜明的艺术观赏性、竞争对抗性和游戏娱乐性使唐宋时期的相扑成为盛行的表演项目,右图为敦煌发现的唐代白画相扑图(局部),该图A.反映出唐代民族融合加强 B.能证明日本相扑源于中国C.体现市民阶层的生活多彩 D.可用于研究中国传统体育 4.宋元之际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指出“旧制虽有市舶司,多州郡兼领;元丰(宋神宗年号)中,始令转运使兼提举,而州郡不复预矣;后专置提举,而转运亦不复预矣。”上述变化反映出宋朝A.加强对州郡的控制 B.严格控制对外贸易C
3、.重视海外贸易收入 D.进行财税制度改革5.“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上有忧勤之圣,下无翼赞之贤,此其所以逊于唐、虞也。”据材料可知A.内阁制度强化了君权不利于国家的治理B.军机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C.乾纲独断导致大臣无法有效地参与决策D.是否有贤臣辅佐是国家治理好坏的关键6.下图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清朝地方外交权的演化过程,这表明清朝A.中央政府面临集权的危机 B.近代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C.地方官员权力一直在扩大 D.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约束7.据梁启超回忆:“甲午丧师,举国震动,年少气盛之士疾首扼腕言维新变法 而其流行语,则有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者,张之洞最乐道之,而
4、举国以为至言。”据此可知,“中体西用”思想在当时A.与维新变法思想实现了融合 B.伴随鸦片战争的爆发而出现C.受统治者倡寻成为主流思想 D.得到多数先进中国人的认可8.1908年,官员盛宣怀奏请清廷批准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而成立汉冶萍公司。同时由官督商办转为完全商办。表1是该公司成立初期的资本构成情况。据此可知A.晚清政府致力于振兴重工业 B.近代企业的发展依懒性较强C.官商资本分离已成必然趋势 D.日本谋求在华经济优势地位9.下图所示是反映陕甘宁边区生活面貌的木刻版画。据此可知,这些木刻版画提高抗日军民文化水平 代耕队帮助抗属春耕A.宣传军民合作共同保家卫国 B.倡导军民开展敌后
5、游击战争C.鼓励民众提升素养积极抗战 D.体现政府注重生产保障民生10.1954年,新中国在日内瓦亮相,为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提出建设性建议;1955年,中国代表团在万隆发出“求同存异”的呼声;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这说明A.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领导者 B.综合国力决定外交话语权C.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和平外交符合各国共同利益11.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实行基本建设拨款改贷款的报告规定,从1981年起,凡具有还款能力的企业都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简称“拨改贷”。1985年起所
6、有预算内基建投资全部实行拨改贷。“拨改贷”的实施A.扩大了地方权限B.活跃了市场经济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D.明确了经济责任和利益12.生产力发展了,贸易活跃了;人的交往频繁了,拉丁语一天天成为基督教神学的“专用”的文字;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喜欢用自己的“世俗”语言。当欧洲迈入近代史的门槛的时候,拉丁语使用的范围更是大大的缩小了。培根的有些著作便是用英文写的,莎士比亚、莫里哀的戏剧都是用英语、法语写出的传世之作。在这一背景下,欧洲兴起了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13.关于哥伦布和“新大陆”,传统观点认为,哥伦布始终认为自己所到之处便是东方的亚洲,从未意
7、识到那是一块当时欧洲人尚不了解的“新大陆”。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哥伦布在第三次航行之后的一些信件中,明确使用了“新大陆”这个概念。据材料可知A.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论证B.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搜集原始史料去甄别C.研究历史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史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D.处理观点与史料关系时,要杜绝先定观点,再找史料的做法14.对美国宪法文本的阐释,学者乔治班克罗夫特认为:“宪法是上帝赋予美国特殊禀赋的表现”,克拉克史密斯从中读出了“州权派与联邦派的斗争”。査尔斯比尔德认为:“宪法是希望从中获益的特定经济集团的产物”。这表明美国宪法文本A.内容存在歧义 B
8、.包含多重意蕴C.核心价值缺失 D.注重因时而变15.某一文学作品被评价为“是彻底的天才的作品愤世到了不顾一切的辛辣程度,温柔到了优美感情的最纤细动人的地步一个古典的文雅而喜剧的风格。”与这一作品在文学流派上相同的是A B. C. D. 16.表2为1971年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据此可知表2A.西方诸国普遍建成福利国家 B.经济增速日本滞后意大利领先C.发达国家宏观调控卓有成效 D.国家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计5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7(16分)阅读材料,完
9、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能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谬,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韩非子有度材料二 董仲舒指出:“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并反复强调:“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天下所未和平者,天子之教化不政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不养士而欲求
10、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而“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摘编自朱人求董仲舒教化哲学研究材料三 君之养民,五教五刑焉。去五教五刑而民生者,未之有也。所以五教育民之安,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教既兴,无有不安者也。民有不循斯教者五刑加焉。五刑既示,奸顽敛迹,鳏寡孤独、笃废残疾、力弱富豪安其安,有其有,无有敢犯者。养民之道,斯矣。朱元璋大诰民不知报第三十一(1)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关于社会治理的具体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张形成的历史背景。(4分)(2)据材料二分析董仲舒的社会治理主张与韩非子有何显著不同?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主张的具体实践路径
11、。(6分)(3)据材料三概括朱元璋关于社会治理的主张,并加以简要的评价。(6分)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表为历届世博会(部分)举办国家、主题等相关信息年份国家举办地主题1933年美国芝加哥一个世纪的进步1937年法国巴黎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1962年美国西雅图太空时代的人类1970年日本大阪人类的进步与和谐1984年美国新奥尔良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1990年日本大阪人类与自然1999年中国云南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2000年德国汉诺威人类自然科技发展2010年中国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5年意大利米兰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依据表格,提取两个或以上相关主题信息,提炼观点,并结
12、合近现代史加以阐释。(要求:提取信息,提炼观点,阐释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提出了一整套培养公职人员的办法,努力奠定变法的思想基础与组织基础。首先,他针对学校教育空疏腐败的现实,提出以“尚实用”为原则来培养人才,其教育内容具体来说则包括德性的养成及处理具体政务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显然是培养政治精英或国家治理者。王安石建议,在进士考试中,取消诗赋、贴经和墨义,改为经义和策论。在人才的任用上,他再次强调了德才兼备的传统观点,认为应以个人德才的高低为依据,在社会有序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公共治理功能。他积极推行高薪养廉的制度以遏制
13、腐败。他还提出利用礼法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保障。两者结合既是减少改革阻力的“托古改制”,同时也是为了通过礼、 乐、刑、政的使用保证国家治理结构有序运行的创新尝试。 摘编自宋丙涛、张庭历史教训与当代启示:王安石变法的公共经济学分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公职人员培养思想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公职人员培养思想。(6分)20.(12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较慢,要看这个国家里工业是否发达,财富积累较多,以及生产力较高而定。”。“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法德同时发生才能取得
14、胜利。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形成了统一市场,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国家事变的影响。同时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尚未剧烈化,它们会联合起来共同镇压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材料二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1915年)“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
15、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列宁论策略书(1917年)材料三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而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且发展,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据材料一、二比较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与马克思、恩格斯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在俄国革命和建设中是如何“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的?”(6分)(2)材料三中,毛泽东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什么策略?其依据是什么?(4分)(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的认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