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川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学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25题共50分)1.在内外服制度中,王室与附属国是同盟关系,但未必有血缘关系,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而在分封制中,诸侯国的主体都与王室有血缘关系,周王室的有效管辖范围扩大,形成“天下共主”的地位。这说明相比分封制,内外服制()A.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B.对地方的控制力相对较弱C.冲击了贵族世袭特权地位D.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2.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
2、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3.下图是反映17世纪英国政治生活的一幅漫画。下列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二者的“角力”可追溯到大宪章议会的胜利实际上是民主的胜利权利法案使国王失去了全部权力二者“胜负”决断于“光荣革命”结束A.B.C.D.4.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到革命党人的“临时宪政”,再到袁世凯的“洪宪帝制”,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政坛上演的这一出出大戏,从世界历史发展角度看,其过程体现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不断削弱B.近
3、代中国动荡不安C.晚清民国宪政艰难D.保守势力力量强大5.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推动了民族融合;有人则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和消极的汉化,最终导致国家的衰亡;也有人在肯定他汉化改革的同时,又对其不加区别的吸收汉文化表示批评。这些认识说明()A.研究者叙述历史的主观性B.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C.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D.从不同评价中就能发现真相6.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此说法的是()A.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B.
4、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C.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D.创办报刊,发表文章,掀起革命高潮7.唐宋时期科举的变迁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从下面数据中可以看出()A.世家大族丧失科举选官资格B.政治局面非常动荡C.制度创新促进社会阶层流动D.君主专制遭到削弱8.唐朝规定:“凡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宋朝亦规定:“自今非曾经两任县令,不得除监察御史。”而有明一代,出任六科给事中者,大多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A.有效保障了监察权的独立性B.促进了监察方式的多样性C.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法制化D.有利于监察机构效用的发挥9.
5、唐律对婚姻中的法律关系作了明确规定,如:“同姓为婚者,徒三年”;为维护家族利益,丈夫可以以“七出”为由休妻,但妻子若无“七出及义绝之状”而被抛弃,或者丈夫“以妻为妾者”,则要“徒三年”。这些规定旨在()A.维护宗法伦理秩序B.改变婚姻关系现状C.贯彻理学道德纲常D.确立儒学正统地位10.与下面两幅地图所示朝代相对应的治国主张分别是()A.乡约教化、严刑峻法B.严刑峻法、乡约教化C.独尊儒术、礼法并用D.礼法并用、独尊儒术11.有学者指出,罗马帝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6、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12.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从理论上看,这些法律制度包含着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以下表述正确的是()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在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本质上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A.B.C.D.13.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爱心口罩、爱心蔬菜、爱心药物等,无数个暖人心房的“小举动”,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据此可知()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B.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
7、就C.艰苦奋斗精神是时代精神主流D.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成功14.1516年,法兰西斯一世同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签订了波伦亚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1539年,法兰西斯一世下令国家法令使用法语,不得使用教会惯用的拉丁文。上述举措()A.引发了基督教改革运动B.导致封君封臣制度进一步强化C.基本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15.有学者指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格局,但这种格局并非是一种神圣的稳定局面。事实上,各国的兴衰更替以一种令人目眩的速度进行着。局面不能持久稳定的根源在于()A.各国综合实力发展不平衡B.体系
8、自身存在严重的弊端C.近代外交制度出现并发展D.和约并没能完全制止战争16.1957年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在各民族间增加隔阂,增加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C.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人民的要求17.下图是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对图中数据解读错误的是()A.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
9、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友好关系B.改革开放后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开展全方位外交,取得巨大成就C.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D.世纪之交中国巩固与发展大国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18.1982年,邓小平把中国外交政策总结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进一步强调实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21世纪初,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基于()A.新型区域国际组织的建立B.顺应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C.国际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D.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改变19.在长期流通铁
10、钱的四川地区,产生了北宋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纸币的流通遍及东南诸路、两淮荆湖及四川各地。这反映出()A.南宋纸币推广和北宋一脉相承B.南宋经济生活水平远高于北宋C.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货币变革D.纸币在两宋的流通日益广泛20.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对“最好的时代”理解准确的是()A.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正常运转B.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C.客观上创造了自由贸易的国际环境D.缓解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21.资治通鉴:“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所税,
11、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省。”据此分析,两税法的实行()A.消除了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B.放松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根本上抑制了土地兼并问题D.政府征收赋税的名目日益增多22.万历初,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和推广“一条鞭法”。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赋役、力差、银差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故谓之一条鞭。“一条鞭法”()A.彻底解决了明政府的财政困难B.加强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C.政府加强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D.“人丁税”作为主要征税标准2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朝初具规模,从商朝的“登人”到汉朝的“编户齐民”,再到宋朝的保甲制,它通过体系完备的社区组织、
12、行政网络克服了人口分散居住的特点,建立起了自下而上的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我国历代政府之所以重视户籍管理,最主要的原因是()A.严防农民串联造反B.便于国家征集劳役和兵役C.便于统治者了解民情D.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24.嘉善同善会是明末清初江南的民间慈善组织。它规定“不孝不悌、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少强壮、游手游食以致赤贫者,一律禁止施济”。这一规定()A.带有明显的歧视色彩B.稳定了地方的社会秩序C.具有鲜明的教化特征D.暴露了政府的救济缺陷25.伦敦政府法于1965年生效,规定建立大伦敦议会,下辖32个伦敦自治市议会和1个伦敦城议会,其中12个自治市和伦敦城共同组成内伦敦,其余20个自治市
13、构成外伦敦。新成立的人伦敦议会主要负责提供更具全局性的服务,如消防、救护车、主要道路的维护和废物处理等。这说明英国()A.自治机构改革适应城市化发展B.三权分立机制的内容不断拓展C.议会权力扩大威胁了有效行政D.自治机构受到中央政府的控制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3题,第1题20分,第2题18分,第3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秦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开岭南,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等郡。汉王朝亦然,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其职责主要是维护当地秩
14、序,保障丝绸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畅通。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内地居民迁入边地,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材料二清王朝首先划定了民族之间的活动边界,限制族际人口流动;其次,在户籍管理上实行差别化的户籍制度,一是户籍有普通籍和特别籍之分,把满族、蒙古族等民族归在特別籍内,在特別籍内进行旗籍和藩籍的划
15、分等;在管理体制上区分内外,这个区别有关内、关外之别。在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各民族的“自主权”越来越少。清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封禁制度,也是清王朝专制的具体体现。清王朝的民族政策覆盖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但是无论是政治制度的改革,还是经济制度的改革,都是以王朝统治服务为根本宗旨,而不是以天下苍生为念。摘编自董文强清朝民族政策的历史进步与局限材料三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
16、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晚清政府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现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一根据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等文章改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
17、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历史影响。(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的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18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19世纪50年代,霍布斯等人的平等自由思想在英国备受关注,对选官理念有长远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和专业化,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严重,加剧了人们对政府官员管理
18、能力的强烈不满。随后英国相继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以及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据统计,1931-1948年,取录各类考试及格人员近300万人。摘编自姬丽萍民国时期公务员(文官)考铨制度研究述评(1)根据
19、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制度同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相同之处。(6分)(3)从中英两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可以得到怎样的认识?(4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览表项目中央官制地方管理选官制度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军功授爵制汉武帝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察举制隋朝三省六部制藩镇割据科举制宋二府三司制集中军、政、财;通判、设转运使科举制元中书省行省制度明废丞相、设内阁八股取士清南书房、军机处八股取士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