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银川二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题3分,共9分)中国关于“隐”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易。其中遁卦“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直接描述了贤者为远避小人而退藏隐居的状态。可见,中国隐逸文化兴起的根源正在于人自保的本能,既然无法战胜又不愿合污,那就只好退避现实以求明哲保身。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对周遭环境消极的妥协,但在这种妥协中,隐
2、居者却常常意外地获得宣扬个人主张,实现自我价值,甚至赢得权力青睐的新渠道。以至到了诗经,小雅鹤鸣已经从上层视角,为隐居之人定下了如“野鸣之鹤”的身份,让隐士成为一种受到官方认可的,高尚、贤能、隐藏锋芒的象征。而卫风考槃和陈风街门两作,则更让贤人退隐所代表的逍遥和清高意象深入人心,转化为口耳相传的事迹。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则使全身而退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隐”这一行为,便从“存在消弭”的基本概念中,产生了名为“逸”的分支,延伸出“精神自由”的新倾向。政权更选频繁,社会动荡不定
3、,魏晋六朝三百余年间近乎惨烈的政治斗争与战祸征伐,使作为社会上游存在的贵族和士人阶层深陷社会地位与权力流动的洪流。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与生俱来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况的巨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殚精竭虑,唯恐稍有疏忽而招致祸端。正如晋书所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几乎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后人提起魏晋风流,无不带着艳羡的语气,言必提“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色”,殊不知这风雅至极的“烟水色”背后,是多少徒劳无功的苦闷和刻意为之的伪装。就在这人人自危,连对坐争辩都得规避俗事、政事以避祸
4、的“清谈时代”,玄学家何晏带着一剂名为“五石散”的方药华丽登场,由此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中国隐逸史上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风潮就此发端。通过服用五石散,魏晋六朝名士展露出种种超乎常理的迷狂状态和极度亢奋的行为:扪虱而谈者有之,路穷而泣者有之,仗剑劈蝇者有之,石发燥热当街裸身奔袭者更有之。所幸彼时人多淳朴,且敬神。面对如此诡异行迹,非但不以为失常,反倒因其敢于不拘礼教而受到尊重,倘若此人再有些才华异禀处,那便成了天纵奇才,甚至神仙托世,从此得以跳出世俗伦理,即使偶有不慎也能蒙混过关。端的是既能娱己,又能避祸,更有甚者还能获传美谈以垂史。种种好处如此,那发散不慎将会导致
5、可怕结果反倒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了。无怪此后五六百年时光中,名流逸士皆为此物颠倒,不惜中毒身死而争相服用。所谓“真名士,自风流”,能够将惨淡人事暂抛脑后,而在迷离恍然的通神境界中无所拘束,这样的奇伟功效,试问又有谁能拒绝得了?在五石散的作用下,魏晋风度成就了一派人人风流自赏、追慕仙姿的奇幻风骨。服散后皮肤敏感,不得不着宽袍大袖被誉为“谪仙气”;药力发散后面色红润、大汗淋漓被称为“烟水色”;连石发导致的精神迷乱和极端亢奋都被赞为“真性情”。不知不觉间,五石散已经成为精致、敏感和脱俗的象征,甚至构成了一个被无数人仰望和效仿的隐形阶层,以至连太平广记中都记载着某人当街宛转称热,只为假装自己也加入了那个能
6、够服用五石散的、高贵优雅而敏锐的上游世界的故事。如果说五石散是一场烟云水色的绮丽幻梦,那由它所带来的种种实际发生的行为和潮流便是中国士人心目中“隐逸之姿”的具象。服散后燥热难耐,必得靠疾走出汗才能抒发,却恰恰暗合传统“隐”观中“遁走避世”的思想,于是当街“疾走”演变成在风景优美僻静处“行吟”的风尚,自在至极,风雅至极,甚至还与西方哲人柏拉图所提的“诗兴狂迷”不谋而合,不经意间成就了东西方文化最早的契合。(节选自心灵的逃亡:中国隐逸文化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易中的遁卦直接描述了当时的贤者退隐的情况,“隐”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古书中。B既然无法战胜又不愿与世俗
7、同流合污,那最好的选择就是退避现实以求明哲保身。可见,中国隐逸文化兴起的根本原因正在于人自保的本能。C诗经的小雅鹤鸣、卫风考槃和陈风衡门说明“隐”已经成为公开的并深入人心,转化为人人口耳相传的事迹。D魏晋南北朝时的社会现实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只好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追求精神自由,从而产生了名为“逸”的分支。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总体上是以时间为序,论述了中国隐逸文化的起源及其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复杂表现。B文章第一段引述周易诗经等经典,论述了中国隐逸文化的起源,增强了论证的力量。C在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隐逸文化时,作者着意强调了当时社会背景对士人的重要影响。
8、D文章重点论述了魏晋六朝名士服用五石散后的种种表现、效果、影响等,典型例证使读者对当时的隐逸文化有了感性认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玄学家何晏发明的“五石散”为六朝名上以及后世的隐士们提供了自我麻醉的良药,使他们摆脱了痛苦,获得了自由和赞誉。B太平广记中记载的某人当街宛转称热,只为假装加入了那个服用五石散、高贵优雅而敏锐的上游世界的故事,说明了魏晋风度的影响力十分深远。C魏晋六朝名士服用五石散后表现出的种种超乎常理的迷狂状态和极度亢奋的行为,其实是内心极度苦闷、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真情表现。D中国传统“隐”观中的“遁走避世”思想与西方哲人柏拉图所提的“诗兴狂迷”不谋而
9、合,表明中西文化很早就有相通之处。(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牛在人们生活中十分重要,但人类驯化、开发利用牛的历史很多人并不清楚,现代考古尤其是动物考古的研究却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目前的考古研究对于家养黄牛的利用研究最为充分,这里以家养黄牛为例对牛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解析。考古学对牛的利用方式的研究可以借助很多手段和证据,比如对牛的出土状况与考古出土背景分析,对牛骨的鉴定、观察和分析,以及多学科技术的综合整合。考古出土的牛遗存,可能是出土于生活垃圾坑中的破碎牛骨,也可能是祭祀坑等祭祀遗迹中的完整牛骨架或者墓葬中的牛的某个身体部位(如
10、牛头,牛腿等),前者一般代表食用之后的庖厨垃圾,说明是古人吃牛肉后剩余的骨头,后者代表着用完整的牛或牛的某一身体部位祭祀或随葬,可以据此研究古人用动物祭祀和随葬的文化习俗与礼制等。牛刚被引进古代中国时,牛肉在古人的肉食结构中比例很少,随着养牛业的发展,牛肉在中华先民的肉食结构中的比例开始逐步提升,社会上层或贵族比普通民众能有更多机会享用牛肉的美味,等级与身份更高的贵族墓葬中随葬牛腿等肉食的比例也更高。到了春秋时期“肉食者”特指社会上层,普通底层民众很少能吃到肉,自外于“肉食者”之列,更不用说牛肉了。礼记王制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也就是诸侯没有祭祀、宴享活动平时不能杀牛,贵族送礼也以牛肉作为贵
11、重的礼物。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到“五亩之宅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说明当时普通民众一般主要是养猪、狗、鸡吃肉,很少有机会吃到牛肉。中国古人有用动物祭祀神灵和为死者随葬的习俗。中国新石器时代很长时间的祭祀和墓葬随葬用牲是猪和狗,以猪为主,引进黄牛后,牛也开始进入祭祀用牲的行列。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河南柘城山台寺遗址和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遗址都曾发现祭祀坑中有用多头完整的黄牛祭祀的现象。商代以后,牛开始被用来给死者随葬,并且一般随葬牛的墓葬等级相对较高,商代中期以后祭祀用牲中开始以牛牲为主。此外,中国古人还有用动物的肩胛骨占卜的习俗,在牛没有被引进以前主要以鹿骨和猪骨为卜骨,牛引进后开始
12、逐渐变为主要以牛肩胛骨作为卜骨。由此可见,牛在古人的精神信仰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摘编自李志鹏考古话牛迎新春)材料二:深刻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离不开考古学。“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制的出现、发展与成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经历。在考古研究中深化古礼研究,对于揭示中华文明独特的制度创造具有重要意义。礼制发轫于西周以前的早期中国,是中国古代社会有序发展的经验积累与规则总结。作为古代社会组织的重要支点,礼制是维系群体秩序的重要规则,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礼制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从周礼等著作可以推知礼制的洋洋大观。显然,礼制的发展有一个过程,但周礼之前的古礼由于没
13、有留下文字记载,给研究带来很大困难。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出土的类型不同的村落和古城遗址、级别不等的墓地和陵园、风格迥异的祭祀场地与盟誓场所,都展现出一定的等级关系和规则秩序。虽然没有文字记录,考古工作者还是能够从考古发现中复原当时的场景,研究礼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仰韶文化时期,彩陶成为具有社会功能和标识意义的礼器,广泛出现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多种场合,承担不同使命。比如,联合结盟、丧葬仪式、祭天祈年、知识传承都有固定的图案,从而形成盟誓用彩、丧礼用彩、祭天用彩、传承用彩的礼制规范。在距今5500年前后开始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我们可以看到成熟形态的玉礼器起到了表明社会司职分
14、工、规范等级秩序的作用。安徽的凌家滩遗址、浙江的良渚遗址出土的精美玉器,在种类、数量和表达的内涵等方面都体现出跨越式进步的历史信息,将玉礼器的作用提升到新的境界。距今4000年以后,铜器成为礼器,河南二里头遗址、殷墟以及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关系和井然秩序。目前发现,早期中国的古礼制度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个大系、多个类型。它们此起彼伏、相得益彰、互通互助、交流融汇,在古代世界独树一帜,体现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智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向未来,为了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的考古学术支撑。考古工作者还要
15、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摘编自卜工让文物活起来,通过古礼考古研究深化对中华文明的认识)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家养黄牛的利用研究为例对牛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解析,与目前的考古研究对于家养黄牛的研究最为充分有关。B.中国古人存在用动物祭祀神灵的习俗,也有用动物为死者随葬,这都说明牛在古人的精神信仰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学者可以从周礼推知此前礼制的情况,但要更全面地了解古代礼制,除了文献记载,还需实地考古。D.深刻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离不开考古学。这启示我们,考古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力的学术
16、支撑。5.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20世纪前半叶至70年代中国的田野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中国文明起源的源头就在本土,并非由“地中海文明”发展而来。B.最新考古成果表明,北京猿人在50万年前就发明人工用火术,为全球最早之一;早在1万年前;我们的先人就种植粟、水稻。C.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比如夏代史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又比如,“三皇五帝”等史前人物,是神话传说还是确有其人?D.我国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记录了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而考古发现表明在甲骨文之前中华大地已有1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6小阳同学想报考考古专业,但常遭到同学质疑:考古就是
17、盗墓、挖宝、鉴宝,没啥前途。假如你是小阳,读完以上两则材料,会如何回应同学的质疑?(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林冲见差拨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那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 ”众人道:“若要使得好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
18、,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林冲与众人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 ”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刺刺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 ”林冲道:“只是送与
19、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即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直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
20、端的有这般的苦处!”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名。”林冲听得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告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头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他。”
21、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教看天王堂时,这是营中第一样省气力的勾当,早晚只烧香扫地便了。你看别的囚徒,从早直做到晚,尚不饶他;还有一等无人情的,拨他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林冲道:“谢得照顾。”(选自水浒传会评本第八回,有删节)7.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写林冲发配沧州,初入军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对林冲见差役的细节描写上。B.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营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却遭到差役责骂和恐吓。C.小说通过对管营、差拨、牌头等人相互勾结、欺压给、犯人的具体描写,
22、形象地反映了牢营的黑暗现实。D.小说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达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8.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一句小说内容,探究“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常摐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
23、?”常摐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常摐曰:“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过故乡而下车,非谓其不忘故耶?”常摐曰:“嘻,是已。”常摐曰:“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过乔木而趋,非谓敬老耶?”常摐曰:“嘻,是已。”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摐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曾子有疾,曾元抱首,曾华抱足,曾子曰:“吾无颜氏之才,何以告汝?虽无能,君子务益。夫华多实少者,天也;言多行少者,人也。夫飞鸟以山为卑,而层巢其巅;鱼鳖以渊为
24、浅,而穿穴其中;然所以得者饵也。君子苟能无以利害身则辱安从至乎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魏公子牟东行,穰侯送之曰:“先生将去冉之山东矣,独无一言以教冉乎?”魏公子牟曰:“微君言之,牟几忘语君,君知夫官不与势期,而势自至乎?势不与富期,而富自至乎?富不与贵期,而贵自至乎?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乎?骄不与罪期,而罪自至乎?罪不与死期,而死自至乎?”穰侯曰:“善,敬受明教。”高上尊贤,无以骄人;聪明圣智,无以穷人;资给疾速,无以先人;刚毅勇猛,无以胜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智必质,然后辩之;虽能必让,然后为之;故士虽聪明圣智,自守以愚;勇力
25、距世,自守以怯;功被天下,自守以让;富有天下,自守以廉;此所谓高而不危,满而不溢者也。(节选自说苑敬慎)【注】常樅(chung):古达人也,老子师事之。曾元、曾华:曾参二子也。穰侯:即魏冉,秦昭王母宣太后之异父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君子苟能无以利害身/则辱安从至乎/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B君子苟能无以利害身则辱/安从至乎/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C君子苟能无以利害身则辱/安从至乎/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D君子苟能无以利害身/则
26、辱安从至乎/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被道教尊为始祖,其思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B下车,有官员初到任所的意思,成语“下车伊始”与文中的“下车”都是此义。C先生,古时指老师或年长有学问的人,穰侯以此称呼魏公子牟,含有尊敬之意。D山东,古代不同时期指不同地域,战国时称崤山以东地区或秦以外的六国之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常摐告诉老子的话语里,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常樅是一位德行修养很高、认识深远的长者B曾子引用颜回的话,借助飞鸟、鱼鳖的例
27、子,告诫儿子要抵御外界的诱惑。C魏公子牟对穰侯教诲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何为官,即高居官位时,不贪权势、不贪财富、不图尊贵等。D曾子与魏公子牟所谈论的内容有差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官员往往在登上显位的时候容易犯错。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3分)(2)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逍遥游(3分)(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题李昭训山水牟融卜筑藏修地自偏,尊前诗酒集群贤。半岩松暝时藏鹤,一枕秋声夜听泉。风月
28、谩劳酬逸兴,渔樵随处度流年。南州人物依然在,山水幽居胜辋川。【注】卜筑藏修:择地而住,专心学习。谩劳:徒劳。南州人物:徐稚,字孺子,东汉南昌县人,隐士。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描写画中人物虽然居地偏远,专注修习,但又能与群贤相聚,和诗酒相伴。B颈联直言不需清风明月来酬和超逸兴致,人的一生可以像渔夫樵子一样随遇而安。C尾联运用徐稚和王维典故,意为画中之地最适合隐居,正面赞美图画作者画技高超。D作为题画诗,全诗无一“画”字,读后却能见画见人,堪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15颔联中“藏”与“听”运用巧妙,请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1
29、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两句是:_,_。(2)归去来兮辞中“_,_”是对历史和现状进行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3)滕王阁序中“_,_”描绘寒潭之水和傍晚山峦的色彩变幻,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4)逍遥游中“_,_”两句,以水与舟为喻来写大鹏南飞要有所凭借。(5)逍遥游中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6)李密陈情表中开头用“_,_”来概括自己坎坷命运。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近几年,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现
30、象级作品频出,这是在面向市场的过程中,动画电影逐渐走上本土化、民族化道路的结果。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记之再世妖王两部作品都脱胎于西游记,借助吴承恩那鲜活的文字,使影片人物形象的呈现和故事情节的设定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大鱼海棠的创意来源于庄子逍遥游,文本想象奇特,气势磅礴,为影片的魔幻风格打下了基础。不少原创动画就是通过讲述从古代经典、民间传说中出的新故事,展现当下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故事的原动力来自一个懵懂小童江流儿以的方式救朋友的壮举,()。姜子牙围绕“不救一人,何以救苍生”的个体之思,传达了公正、平等、担当等核心价值。新神榜:哪吒重生通过附有哪吒元神的少年李云祥与黑势
31、力的矛盾冲突,体现了和谐相处的理念。它们的价值取向无一不和当代人的现实生活。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龙飞凤舞衍生自投罗网同频共振B龙飞凤舞演绎飞蛾扑火同心共济C天马行空演绎自投罗网同心共济D天马行空衍生飞蛾扑火同频共振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吴承恩那鲜活的文字,为影片人物形象的呈现和故事情节的设定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B借助吴承恩那鲜活的文字,为影片人物形象的呈现和故事情节的设定有了巨大的想象空间。C吴承恩那鲜活的文字,使影片人物形象的呈现和故事情节的设定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D借助吴承恩那鲜活的文字,影片人物形象的呈现
32、和故事情节的设定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內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阐释友善的可贵就通过江流儿这一角色的行动得以实现B江流儿这一角色的行动实现了阐释友善可贵的目的C江流儿这一角色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友善的可贵D友善的可贵在江流儿这一角色的行动中得到了阐释(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题。20在边城红楼梦中,谁是“心清如水”的人?选取其中的一部著作的一个人物,写一段抒情文字赞美他(她)。要求:写出赞美对象的姓名和特点,不超过100字。(6分)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孙少平已经不像刚入学那样,老是等别人打完饭才去取那两个黑馍;他渐渐抛弃了这种虚荣或者说自卑,大大方方站在队列中取他的饭。班里有几个家里光景好的同学,甚至成了他喜欢的朋友,有时候他们还背着他给他订一份乙菜呢。孙少平已经隐约地认识到,一个人要活得有意思,不仅要吃好的穿好的,还应该具备许许多多他现在也不能全部说清楚的东西。这是平凡的世界里描写孙少平的一段话,这段话体现了孙少平的成长。看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对成长的理解。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8语文试卷第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