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峡学案【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疏通文言字、词、句,正确理解课文内。2.朗读并背诵全文。(重点)3.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难点)4.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文学常识】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南北朝时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基础积累】1. 给下列汉字注音。叠嶂(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 素湍( ) 飞漱
2、( ) 属引(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略无阙处( )至于夏水襄陵( )( ) 或王命急宣( )不以疾也( ) 良多趣味( ) 属引( )3.一词多义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沿溯阻绝( )绝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4.句子翻译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品读课文】1.文中正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_,_”;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_,_”。2.三峡中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意境相同的句子是:_,_。
3、3.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何种方法来写“山”?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 4.课文第二段是怎样描写三峡夏天水势特征的?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赏析这句话的含义。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赏析这句话。 7.最后一段写“猿声”的作用是什么? 8.作者引用渔者歌的作用是什么?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彩笔描绘了三峡景致,先总写三峡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B.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高山对峙,怪石嶙峋,峭壁重叠,群山绵延不绝。C.夏天的三峡水势凶猛,过往的船只不论是顺流还是逆流,其航道大都被阻隔了。D.“寒”“
4、肃”“凄”“哀”等字渲染了三峡冬天萧瑟、凄清、哀婉的气氛。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描绘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写出了两岸群山的高峻。C.“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突出三峡夏水湍急、水流迅猛的特点。D.引用渔歌作结,突出三峡秋天凄婉的气氛。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以生动简练的笔墨描写三峡之山,先写其高耸险峻,再写其连绵不断。B.文章按夏、春冬、秋的顺序描写三峡,结尾主要写三峡之水在秋季不同的特点。C.“清荣峻茂”
5、四字语言凝练,再现了三峡“水清、树茂、山高、草盛”的特点。D.“寒”“肃”“凄”“哀”等字,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三峡秋季清幽秀丽的神韵。【拓展练习】【一】【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翳:遮盖,这里指云
6、。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沿溯阻绝( ) 或王命急宣( ) 不以疾也( )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 2.翻译下面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3.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4.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1.解释加点的词语。(1) 沿溯
7、阻绝( ) (2) 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 ) 2.翻译下面句子。(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 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 3.用原文句子填空。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人滩,说明其得名的原因的句子是“ ”。【三】【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乙】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从其后西二里,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
8、溪破其中出。(选自游大理日记)【注释】派:量词。界:隔断。清碧:溪水名。下流:河流的下游。蹑:踩、踏。穹:隆起。骈:并列。1. 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隐天蔽日:_ (2)或王命急宣:_ (3)有峰东环而下:_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渡一溪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B即清碧之下流也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C与对崖骈突如门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D.上耸下削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峡 中 西 望 重 峰 掩 映 最 高 一 峰 当 其 后5.
9、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 【四】【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节选自周密观潮)1.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自 既 望 以 至 十 八 日 为 盛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或王命急宣( ) (2)虽乘奔御风( )(3)既而渐近( )(4)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3.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
10、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 往来而不绝者B其间千二百里 又何间焉C方其远出海门 今齐地方千里D素湍绿潭 吴广素爱人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5. 填空。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清澈的特点,以“ ”、“ ”、“ ”的动态之美映衬“ ”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乙段从 、 、 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五】【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1),兼孟门津之
11、名矣。此石经始禹(2)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3),鼓若山腾,浚波颓迭,迄于下口。方知慎子(4),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本文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注释】(1)巨阸():巨险。阸:险阻重地。(2)禹:大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3)赑(b)怒:形容气势壮大。(4)慎子: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到的著作。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略无阙处 ( ) (2)良多趣味( ) (3)素气云浮 ( ) (4)非驷马之追也 ( )
12、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3.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进行断句。往 来 遥 观 者 常 若 雾 露 沾 人 窥 深 悸 魄。4.(乙)文与(甲)文“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哪一句? 5.请概括(甲)文长江的夏水与(乙)文黄河的孟门之水特点不同之处,并找出两者在描写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六】【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势常结约不舒。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当之辄靡,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如此者凡数百里,皆不敢与之争,而至此忽与石遇。水汹涌直下,注射拳石,石堮堮力抵其锋,而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以水战石,则汗汗田田,滹滹干干,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转之为虎兕,石若不能无少让者。而以石战水,壁立雄峙,怒狞健鸷,随其洗磨。簸荡之来,而浪返涛回,触而徐迈,如负如背。(节选自袁中道游石首绣林山记)注释:结约:盘曲。堮堮:山崖高峻的样子。汗汗田田:水势浩大的样子。滹滹干干:水流迅疾的样子。怒狞健鸷:凶猛刚强。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当之辄靡( ) 皆不敢与之争(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势常结约不舒。 3.甲、乙两文的写作内容各是什么?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有何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