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唐诗五首 野望第1课时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2结合相关背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3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重点1.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难点1.体味诗歌的内涵,感悟诗人思想感情。一、新课导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习唐诗五首。二、作者简介王绩(约589-644),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山西河津人)。时称“斗酒学士”,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人物。其诗多写饮酒及隐逸田园之趣,他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他出身官宦世家
2、,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三、写作背景选自王绩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王绩于隋大业年间举孝悌廉洁及第,除秘书正字、扬州六合县丞。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四、文体知识律诗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一般说来,每首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应为对偶句。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
3、、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活动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朗读,用“/”划分朗读节奏。野望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明确: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六、活动二:再读课文 走进文本1. 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首联写傍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
4、秋景及感受。这两句诗以平平淡淡的叙述,写在暮色之中,诗人伫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 头,且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静色彩,表现了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两句的妙处。明确:这两句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3.尾联化用典故,这样写有何表达作用?明确:“采薇”点明尾联借用伯夷、叔齐归隐的典故,表明诗人希望与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为伍,表现了诗人高
5、洁的品质,抒发了诗人的隐士情怀。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诗人是如何表达的?明确: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诗人避世归隐的情怀。首联:开篇点题,以一个“望”字统领全诗,写诗人傍晚时分独自徘徊,表现了其孤独抑郁的心情。颔联、颈联:借景抒情,对东皋的秋景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营造了静谧闲适的氛围,然而看似静谧的秋景中却隐约透出萧瑟和清冷,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惆怅。尾联: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希望和伯夷、叔齐那样的隐士结交的意愿,表达了知音难觅、孤独抑郁的心情。七、 课堂小结这首诗通过对东皋秋景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光色相衬的田园秋景图,透露出诗人孤寂和惆怅的心情,抒发了诗人避世归隐的情怀。八、 作业布置 九、 板书设计十、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