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教师用卷.pdf

上传人(卖家):云出其山 文档编号:3125787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70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合川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教师用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重庆市合川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教师用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重庆市合川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教师用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重庆市合川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教师用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重庆市合川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教师用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 0.5kg B人正常体温为 39 C人听觉的频率范围是 D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大约为 【答案】C 【解析】【解答】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 1 两,即 50g 左右,A 不符合题意; B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 36到 37之间(腋窝) ,38.1到 40之间是高烧,B 不符合题意; C人听觉的频率范围是,低于 20Hz 的声波属于次声波,高于 20000Hz 的声波属于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我们无法听到的,C 符合题意; D

2、中学生的身高在 160cm 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 80cm 左右,即 8d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2下列事例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日食和月食 B雨后天空出现五颜六色的彩虹 C影子的形成 D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答案】B 【解析】【解答】A当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就形成日食;同理,当地球运动到

3、太阳和月球之间,就会形成月食,都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A 不符合题意; B雨后天空出现五颜六色的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过折射后会产生色散现象,B 符合题意; C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光照射不到的暗区,从而形成影子,C 不符合题意; D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是因为激光的方向性好,光束的发散度极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3乘客坐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

4、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对乘客来说,窗外景色向上运动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窗外景色静止 【答案】C 【解析】【解答】A乘客坐观光电梯,乘客与电梯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相同,即他们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A 不符合题意; B窗外的景色与乘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乘客向上运动,所以以乘客为参照物,窗外的景色是向下运动的,B 不符合题意; C乘客与电梯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C 符合题意; D电梯和窗外景色的距离越来越大,电梯向上运动,所以以电梯为参照物,窗外景色是向下运动,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5、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知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次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 4某同学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之前,该同学是( ) A远视眼,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需佩戴凹透镜娇正 D近视眼,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答案】D 【解析】【解答】某同学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之前,说明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强,是近视眼,需用凹透镜来矫正,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之前,说明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强,是近视眼,需用凹

6、透镜来矫正。 5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将蜡烛 A 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 D将光屏(小纸板)放到蜡烛 B 的位置,能够承接到像 【答案】B 【解析】【解答】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A 不符合题意; B.因为玻璃板透明,既可以成像,又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物体,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B 符合题意; C.因为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蜡烛 A 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也将靠近玻璃板,C 不

7、符合题意; D.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将光屏(小纸板)放到蜡烛 B 的位置,并不能够承接到像,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6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取出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D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

8、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答案】C 【解析】【解答】A取出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因外包装温度较低,空气中热的水蒸气在其表面遇冷,液化成小水珠,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化雪”是雪花即冰的熔化,熔化过程要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气温会下降,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极低的冷玻璃时凝华形成的,C错误,符合题意; D因为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所以感觉冷,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化

9、现象如:“白气”、雾、等)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7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为 B甲、乙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 2 倍 C体积为的乙物质密度比体积为的甲物质的密度大 D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答案】A 【解析】【解答】A由图象可知,体积为 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 20g,A 符合题意; B由图象可知,甲、乙质量均为 10g 时,甲的体积是 10cm3,乙的体积是 20cm3,则乙的体积是甲的 2 倍,B 不符合题意; C体积为的乙物质的质量是 10g,体积为的甲物

10、质的质量是 10g,它们的质量相等,乙的体积大于甲的体积,由可知,乙的密度小于甲的密度,C 不符合题意;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状态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无关,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图像,利用密度计算公式分析计算。 8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加纸板,目的是为了提高水的沸点 B沸腾时上升变大的气泡,是烧杯中的水汽化产生的 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后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不需要吸收热量

11、 【答案】B 【解析】【解答】A实验时加纸板,目的是防止热量的散失,A 不符合题意; B沸腾时上升变大的气泡,是水汽化变成的水蒸气,B 符合题意; 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态的小水滴,C 不符合题意; D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是因为石棉网仍有余温,水停止沸腾是因为水不能吸收热量,说明沸腾需要吸收热量,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沸点与气压有关,加纸板,目的是为了减少散热。 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最后消失。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

12、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根据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通过沸腾的两个条件结合热传递的知识进行分析。 9图 1 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图 2 中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则刻度尺所成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丁丙甲乙 C乙丙甲丁 D丙甲乙丁 【答案】B 【解析】【解答】刻度尺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丁图;刻度尺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丙图;刻度尺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二

13、倍焦距处,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甲图;刻度尺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乙图。综上可知,凸透镜从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则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顺序为丁丙甲乙,B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凸透镜成像特点: 物体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u2f f v 2f 像、物异侧 缩小 倒立实像 照像机 u=2f v =2f 像、物异侧 等大 倒立实像 测焦距 fu2f 像、物异侧 放大 倒立实像 幻灯机、投影仪 10某单位在一条平缓流动、流速恒定的河流上举行划船比赛,为此制定了一个规则:将甲、乙两船队分别置于上、下游;在两个船队之间的中

14、点处放置一个插有红旗的小木箱,发令枪响时小木箱被释放且随河水流动;甲、乙两船队听发令枪声同时从上游和下游向着小木箱出发,先到达小木箱的船队获胜。针对这个比赛规则,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比赛规则不公平,因木箱顺水而下,所以对下游的船队有利 B比赛规则不公平,因上游的船顺水而下,所以对上游船队有利 C比赛规则公平,因木箱被释放且随河水流动时相对于水是运动的 D比赛规则公平,因水流动对两船队比赛的影响效果是一样的 【答案】D 【解析】【解答】该题可采用“极值法”,假设甲乙两队的速度均为零,甲乙两船及小木箱都会以相同的速度随水流向下,它们相对于水流都是静止状态,所以比赛规则是公平的,因水流动对两

15、船队比赛的影响效果是一样的,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若以河水为参照物,则木箱静止不动,两船相当于在静水中划行,在河水中的运动和在地面运动相似。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1纯水的密度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一杯水结成冰后,它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答案】体积为 1m3的水质量是;不变 【解析】【解答】根据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因此水的密度为,它的物理意义就是体积为 1m3的水质量是。 一杯水结成冰后,虽然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是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其质量不变。 【分析】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

16、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12在公众场合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于声音的 。 【答案】响度;音色 【解析】【解答】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改变声音的大小,是在改变声音的响度。 不同乐器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13在探究某种物质

17、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其熔点是 。 【答案】晶体;80 【解析】【解答】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不变,故是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熔点即熔化温度不变的温度,故熔点是 80。 【分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不变;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14十一假期小明和同学去长寿湖游玩,他们发现水面出现非常奇特的影像:水中白云朵朵、鸟儿展翅飞翔、鱼儿悠闲地游来游去。小明看到“在水中飞翔”的鸟是鸟的 像(选填“虚”或“实”) ,看到“在云中游”的“鱼”位置比实际位置要 (选填“深”或“浅”

18、) 。 【答案】虚;浅 【解析】【解答】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看到鸟在水中飞翔是平面镜成的像,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比真实位置要浅的鱼的虚像。 【分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通过水面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我们能看到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眼,人看到的不是真实的鱼,而是变浅了的鱼的虚像,是由于折射形成的。 15A、C 两地相距 3.6km,小明从家出发前往某广场,前一半路骑行,后一半路程步行,其路程 s与时间 t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他骑行的是图中

19、段,全程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 【答案】AB;2.4 【解析】【解答】 AB 段的时间 AB 段的路程 小明在 AB 段的速度 BC 段的时间 BC 段的路程为 小明在 BC 段的速度 因为 6m/s1.5m/s,所以他骑行的是图中的 AB 段,步行的是图中 BC 段。 小明从家到广场全程的路程 总时间 则全程运动的平均速度 【分析】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根据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计算平均速度。 16没有其它光时,黄光照在红色衣服上,看到的衣服是 色的;从各个方向都能看见电影屏幕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屏幕上发生了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 【答案】黑;漫 【解析】【解答】红色

20、衣服会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其他色光。没有其它光时,只有黄光照到红色衣服上,则红色衣服会吸收黄光,不反射任何光线,当一样东西不反射任何光线时,颜色就会成黑色。 因为屏幕是相对粗糙的,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但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所以人眼能够从多个角度接收到反射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 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1

21、7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小刚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 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 鲜花(选填“靠近”或“远离”) 。 【答案】会聚;靠近 【解析】【解答】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要想照相机所成的像变大,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知,物距应变小,所以镜头应靠近鲜花。 【分析】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物体靠近凸透镜时,所成实像变大。 18国产大飞机 C919 为了减重,使用了大量新型合金材料,飞机某合金部件由甲、乙两种密度不同的金属构成,已知甲、乙按质量比 21混合后的密度与甲、乙按体积比 23混合后的密度相等,则甲、乙密度之比为 。若该合

22、金部件的质量是传统上全部使用金属甲时质量的 60%,则该合金中甲、乙的质量之比为 。 【答案】31;21 【解析】【解答】甲、乙质量按 21混合时 m甲=2m乙 由密度公式可得混合后的密度是 甲、乙按体积比 23混合时 由密度公式可得混合后的密度是 因为两种方式混合后密度相等,所以 解得,(舍) 若该合金部件的质量是传统上全部使用金属甲时质量的 60%,则有 使用合金和传统上全部使用甲金属制作该部件的体积应相等,所以 由密度公式可得 解得 【分析】利用密度计算公式 =分析计算。 三、作图题三、作图题 19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由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23、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法线与界面垂直(虚线)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分析】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界面的同侧,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界面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线从空气折射到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0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分析】光线通过凸透镜的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光线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

24、凹透镜的焦点。 四、实验题四、实验题 2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如图所示。 (1)在实验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其目的是为了 (选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方便计时; (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启动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偏 (选填“大”或“小”) ;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AB 段的长度 sAB cm,小车经过 AB 段的时间 tAB s,vAB m/s; (4)由实验可知,小

25、车在下滑过程中做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1)小;增长 (2)大 (3)40.0;2;0.2 (4)加速 【解析】【解答】 (1)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目的是为了增长测量时间。 (2)如果让小车启动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所计时间偏小,根据,相同的路程,测量时间小,则计算得出的速度偏大。 (3)由图知,小车通过 AB 走的路程 通过 AB 段所用的时间 则 AB 段的速度为 AB 段的速度为。 (4)从图中可以看出,小车走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只有 1s,说明下半段的平均速

26、度比上半段要快,因此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属于加速直线运动。 【分析】 (1)斜面倾角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便于时间的测量。 (2)如果让小车启动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所计时间偏小;根据分析速度变化。 (3)由图读出 AB 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通过 AB 的平均速度。 (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的运动状态,越来越快。 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 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 ; (2)若凸透镜焦距为,当烛焰距凸透镜时,能成倒立、 的实像

27、,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果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 (“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原因是 ;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 (5)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老花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 (选填“左”或“右”)移。 【答案】(1)同一高度;光屏的

28、中央位置 (2)放大;投影仪 (3)左;变小;能;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下 (5)右 【解析】【解答】 (1)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烛焰的像才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由题意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3cm,物距为 5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小于 2倍焦距,大于 1 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把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在不断增大,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所以

29、当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像距变小即光屏需要向左移,烛焰所成的实像将变小。 当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时,因为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光屏上还能出现清晰的像。 (4)蜡烛变短了,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往后会聚,所以光屏要向右远离凸透镜,才能接到清晰的像。 【分析】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会聚到焦点上。 (2)实验中,需要将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若不在同一高度上,不方便测量物距和像距的大小。 (3)物距

30、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会聚的光线推迟会聚。 23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得因素时同学们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为了验证以上得猜想,小凡同学在相同的四块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 ABCD 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 AC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3)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 (4)该实验采

31、用了 的研究方法; (5)某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进行 E、F 实验结果发现 E 图中水先蒸发完,他依据“谁先蒸发掉的越多,谁蒸发的快”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他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 。 【答案】(1)温度 (2)A、D (3)A、B (4)控制变量 (5)水的质量和表面积均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解析】【解答】 (1)通过 AC 两图的对比,可以看出水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只有水的温度不同,故可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2)要想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

32、动快慢有关,应控制水的温度和表面积不变,故应通过A、D 两图的对比来得出结论。 (3)要想得出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应控制水的温度和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故应通过 A、B 两图的对比来得出结论。 (4)该实验中多个变量影响实验,探究过程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5)在进行 E、F 实验过程中,发现 E 图中水先蒸发完,他依据“谁先蒸发掉的越多,谁蒸发的快”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这一实验设计是错的,因为他在设计中水的质量和表面积均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上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在探究与其中

33、一个量的关系时,要控制其它的量不变,即使用控制变量法。 24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 ,发现横粱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粱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 (选填“左”或“右”)调。 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 31.8g 和空烧杯的质量是 90g。 如题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 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g。 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 M,如题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

34、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 cm3,鹅卵石的体积为 cm3 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 。 【答案】左端零刻度处;左;161.8;52;12.2;2.61;大 【解析】【解答】 (1)实验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首先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 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左调。 (3)由图知道,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 m=100g+50g+10g+1.6g=161.6g 水的质量为 m水=161.6g-31.8g

35、-90g=39.8g 此时水的体积为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 M,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 由题意知道,鹅卵石的体积等于加入水的体积,则 V=V水-V水=52cm3-39.8cm3=12.2cm3 (5)鹅卵石的密度 (6)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所加砝码少,测量水的质量偏小,水的体积偏小,由知道,密度测量的偏大。 【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平衡螺母相对于指针的调节规律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3)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

36、对的刻度值。 (4)先计算水的质量,再由密度公式计算杯中水的体积。 (5)鹅卵石的体积等于再次倒入水的体积,由密度公式计算鹅卵石的密度。 鹅卵石的质量准确,计算鹅卵石体积时候的时候,加入水到标记位置,不管是不是带出水,都会加到标记位置,最后测量出来的体积都不会改变,所以密度不变。 (6)称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不能移动平衡螺母。 五、计算题五、计算题 25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六百多年前我国渔民就已发现了钓鱼岛,钓鱼岛位于台湾基隆港东北 186km、浙江温州港东南 356km 处。 (1)如果用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主力战机-歼 10 飞机从浙江温州港机场起飞,只需要约 30min 就

37、能到达钓鱼岛上空,则飞机的速度是多大? (2)我国的海监船从浙江温州港出发,以 40km/h 的速度航行,到达钓鱼岛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答案】(1)解:飞机的速度为 答:飞机的速度是 712km/h; (2)由 得,海监船从浙江温州港出发到达钓鱼岛的时间为 答:我国的海监船从浙江温州港出发,到达钓鱼岛至少需要 8.9h。 【解析】【分析】 (1)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 (2)根据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 26如图所示,A、B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相等质量的水和酒精,容器的底面积为,A 容器内水的深度为 20cm。 (已知:,) (1)求 A 容器中水

38、的质量; (2)求 B 容器中酒精的体积; (3)将质量为的空心铁球浸没在水中,质量为 270g 的实心铝球浸没在酒精中,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且液体均没有溢出,求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答案】(1)解:容器 A 内水的体积 容器 A 内水的质量 答:A 容器中水的质量为; (2)解:酒精的质量和水的质量相等,均为 0.6kg,则 B 容器内酒精的体积 答:B 容器中酒精的体积; (3)解:实心铝球的体积 实心铝球浸没在酒精中,它们的总体积 实心铝球浸没在酒精中,酒精的深度 将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 A、B 容器后,两容器液面一样高,均为 0.28m,A 容器中水的深度变化 由于铁球完全浸没

39、在水中,故空心铁球的总体积 铁球实心部分的体积 故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答: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解析】【分析】 (1)利用 V=Sh 求 A 容器中水的体积,再利用 m=V 求出水的质量。 (2)B 容器中酒精的质量等于 A 容器中水的质量,根据 V=求出酒精的体积。 (3)根据密度公式求出 实心铝球的体积 ,由 h=求出水面上升的高度,便可得出铝块浸没在水中之后水面的深度,进而可得出当铁块浸没在酒精中时酒精的深度,利用 h=求出容器中原来酒精的深度,用铁块浸没酒精中时酒精的深度减去容器中原来酒精的深度就是酒精增加的深度,利用V=Sh 求出铁块排开酒精的体积,即铁块的体积,最后根据 m=V 求出铁块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物理 > 考试试卷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重庆市合川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教师用卷.pdf)为本站会员(云出其山)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