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和形式。2.掌握五大领域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贯穿幼儿园教育活动准备、实施各环节的重要准备性策略。教师需要根据教育活动目标、需要、环境以及所带幼儿班的特点来进行教育活动设计。本章阐述了五大领域的幼儿园几哦啊与活动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关于五大领域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法,要知道幼儿各领域发展的特点、目标解读、年龄阶段目标、内容和设计方法及对教师的要求。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是指以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为主要目标,以身体锻炼和身体保健的有关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而实施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它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理解幼儿园健康教
2、育活动的内涵,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领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一样,都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2.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整体结构的构成部分,具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整体功能,即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3.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不仅为幼儿身心的发展提供了良 好的健康存在,而且为幼儿园开展其他教育活动提供了 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指通过健康教育活动使幼儿的身心发展应该实现的健康水平或教育结果。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预知和规范的作用,也是衡量健康教育活
3、动成效的评价尺度。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确定的幼儿园保教目标,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健康教育活动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将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划分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四个层次,即总目标(指健康领域的课程目标或以内容为维度划分的分类目标)、年龄目标、单元目标和教育活动的行为目标。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涉及的内容很广,总的来说,它包括身体保健和身体锻炼两大方面的活动内容。(一)身体保健活动的主要内容(一)身体保健活动的主要内容 1生活习惯和能力。2饮食与营养。3人体认识与保护。4保护自身安全。(二)身体锻炼活动的主要内容(二)身体锻炼活动的主要内容 1身体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走、跑、跳、投掷、平衡、
4、钻爬、攀登等基本动作及有关知识,体育运动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等等。2身体素质练习。包括平衡、协调、灵敏、柔韧、力量、速度等身体机能练习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等等。3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练习。包括模仿操、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口令、信号与动作,列队,变化队形,等等。在选择和确定各年龄班的健康教育活动内容时,由于各年龄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发展目标不同,因而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的侧重点和具体的教育活动内容都会有较大的差异。(一)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途径(一)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途径 (1)幼儿园健康教育要结合日常生活活动来进行。(2)专门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3)结合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实
5、施健康教育。(4)幼儿园健康教育应争取家庭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组织(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组织 1.日常生活活动 2.正规性健康教育活动 3.户外体育活动 4.早操活动 (一)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一)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 1.身体保健教育活动常用的方法 (1)动作与行为练习法。指让幼儿对已学过的生活技能、健康行为等进行反复练习,加深理解,形成稳定的技能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2)讲解演示法。指教师边讲解边结合动作演示,或以实物、模型演示,具体而形象地向幼儿传授有关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3)情景表演法。现场或通过录像向幼儿展示生活情景,让幼儿
6、观察和分析情景中所涉及的健康问题。(4)讨论评议法。指在幼儿参与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让他们提出问题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后得出结论,形成共识。(5)感知体验法。指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和判别事物 的特性。2.身体锻炼活动常采用的方法 (1)讲解示范法。讲解是指教师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活动,指导他们理解和掌握活动的名称及练习内容。(2)练习法。指通过讲解示范后,在幼儿初步建立与活动有关的表象或概念的基础上,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身体练习,以实现身体锻炼活动目标的一种方法。重复练习法。条件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和分解练习法。循环练习法。(3)语言提示和具体帮助法。前者是指在幼儿进行身体练习时,
7、教师用简短明确的语言,提示和指导幼儿正确完成动作或进行活动的方法;后者是指教师直接而具体地帮助幼儿改正错误,掌握正确的练习要求和方法。(4)游戏法。是指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进行锻炼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将幼儿难以理解或枯燥的动作和身体素质等练习变成有趣的模仿活动或具体的游戏情节,提高他们练习的兴趣。此外,幼儿身体锻炼的方法还有比赛法、领做法、信号法等等。总之,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开展具体活动时,应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并根据幼儿的情况、活动的不同内容和组织形式、幼儿不同的活动方式,以及环境、器材等条件的具体 情况灵活运用。(二)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原则(二)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
8、原则 1.经常化原则 经常化原则是指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应融于幼儿的每日活动之中,持之以恒。2.多样化原则 多样化原则是指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应灵活运用多种途径、多种组织形式和方法来进行。3.全面发展的原则 全面发展的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健康教育应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二是指在幼儿的身体锻炼活动中,应尽量使幼儿身体的各个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技能等,都能得 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尽量避免身体锻炼的片面性和不 平衡性。4.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 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是指在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活动时,教师应合理安排及注意调节幼儿身体练习时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负荷量,保证幼儿在运动后能
9、取得超量恢复的最佳效果,提高身体运动的机能能力,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这既是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的要求,也是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的要求。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通过对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的理解,可以把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划分为四个大方面,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并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实施教育。(1)倾听方面: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2)表述方面:鼓励幼儿大胆、清
10、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文学作品欣赏方面: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4)早期阅读方面: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等感兴趣。(一)专门性语言教育(一)专门性语言教育 是指遵循语言教育规律来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是教幼儿学习语言知识,教幼儿学习语言形式,教幼儿学习语言运用技能的过程。(二)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二)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 专门性语言
11、教育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讲述活动(看图讲述、动画片讲述)、听说活动(语言游戏、谈话活动)、文学活动(故事、诗歌、散文)和早期阅读几种形式。(三)渗透性语言教育(三)渗透性语言教育 渗透性语言教育是指:1.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2.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3.通过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其途径是通过组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日常生活各个环节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游戏进行语言教育,以及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进行随机的语言渗透教育等。(一)设计原则(一)设计原则 1.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 (1)考虑教育对象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他们已经获得的经验。(2)考虑根据幼儿原有经验
12、再为幼儿提供一些什么新的经验,这些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应当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2.教师与幼儿互相作用的原则 (1)了解每一个幼儿(包括个别幼儿的特点在内)的发展水平。(2)找出语言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新的技能、新的语言要求。3.活动内容与方式相适应的原则 (1)根据具体的内容决定采取适当的活动方式。(2)根据教育对象选择活动方式。4.不同领域相互渗透的原则 (1)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如活动中除了有语言,还可能有音乐、美术、动作等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并存。作为语言活动的设计,应坚持从语言角度来设计活动。在设计活动时,应
13、注意以下几点。(1)教育活动的要求、内容和形式应从语言角度进行思考,为幼儿提供适宜其语言发展需要的学习机会。(2)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其他领域活动因素的参与,要根据活动内容的要求而定,要从如何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主动积极地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来定。(3)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从语言角度出发,经过其他方式、符 号的共同参与,最后仍应回到语言上。5.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在设计语言活动时,教师应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要使设计的活动既面向全体儿童,又重视个别差异。面向全体幼儿,是指教师要了解全体参加活动儿童的需求,教师要站在教育对象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把握活动设计的尺度,使活动设计能照
14、顾到面。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个别幼儿的差异。教师对那些有可能超越一般活动要求或有可能在活动中出现困难的幼儿都要予以帮助,既要为能力强的幼儿准备发挥他的能力的机会,又要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或不具备这方面经验的幼儿提供补偿的机会。(二)具体要求(二)具体要求 1.认真钻研教材 (1)深刻理解教材 深刻理解语言教材是指对幼儿语言教材中所体现的思想内涵、教育价值、语言美感等的理解。(2)分析、处理教材 新纲要倡导幼儿语言教育要重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愿意说的语言环境。根据这样的方向,幼儿语言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幼儿教师处理语言教材的能力,使幼儿在熏陶中学会如
15、何去感悟作品。2.制订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其一是目标的制定要适应幼儿的需求、兴趣与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其二是目标的制定应将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作为落脚点,也就是要落实到幼儿对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上。(2)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要与终期目标、阶段目标相一致。(3)目标的内容应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知识概念的学习,包括所获知识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操作这些知识的技能和能力。情感态度的学习,包括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能力的学习,包括组词成句的能力和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运 用语言的能力。(4)活动目标制订中常见的几个问题。目
16、标陈述混乱、针对性不强。目标关注知识技能,淡化能力。目标超难度,以长效目标代替具体活动目标。如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想象力等。需要长时间培养,不可能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目标不能突出本学科特点。以“写过程”代替“写目标”,目标缺乏价值定位。(三)选择有效活动形式(三)选择有效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包括听故事、唱歌、角色表演、做游戏、看图说话、调查访谈、填表、画图、做动作、听指令做手工等。形式是为实现目标而服务的,不是把什么方法都用上活动就会好。什么方法能快速解决问题,让幼儿迅速理解才是有效的形式。比如,有位教师在上诗歌教学时一会儿让幼儿看碟片,一会儿请幼儿听磁带,还让幼儿表演诗歌,形式丰富多彩,幼儿忙
17、得不亦乐乎。这首诗歌很美,也不难,但一个教学活动下来,大多数孩子没能学会。什么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对诗歌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人浅出的分析,帮助幼儿理解。所以,尽管活动让人眼花缭乱,但教学并没有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是无效教学。(一)语言活动的指导(一)语言活动的指导 1.直接指导 教师通过语言示范、启发提问、讲解、评价等手段,直接指导幼儿的活动。2.教师与幼儿互相作用的原则 教师通过自身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的提示、眼神或手势的暗示等手段,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语言活动。3.活动内容与方式相适应的原则 教师利用语言活动设备、教具和学具,如幻灯、图片、木绵等的教具,电视、录像、VC
18、D等,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帮助幼儿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能力。(二)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二)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提问是一种最直接、最常用的师幼交流的方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西方学者德加默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教师提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幼儿语言活动的兴趣,巧妙设问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可见,提问在语言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面向全体,引发思考 2.简洁明了,目的明确 3.一问多答,激发创造 4.以问带问,发展语言 5.适时提问,留有余地 6.积极评价,提升经验 3-4岁幼儿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已具有初步的对社会规则、行为规
19、范的认识,能做最直接、简单的道德判断;喜欢与人交往,有了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的愿望;对父母有着很强烈的情感依恋,对经常接触的人也能形成亲近的情感。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能区分“你”“我”“他”,但不会区分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同时,他们的情感、行为的冲动性强,自制力差,往往不能与人友好合作,常发生纠纷,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指导。4-5岁幼儿社会认知能力明显提高,懂得更多的社会规则、行为规范,能关心他人的情感反应,出现最初步的关心、同情反应,友好、助人、合作行为明显增多。在自我意识方面,他们开始能体验到自己的内在心理活动、情绪情感和行为反应,能以他人的要求调控自己的行为,自制能力开始发展。5-6岁幼儿
20、在良好的环境、教育影响下,能形成初步的品德行为,发展起行为的内在调控系统,并且在与同伴交往中实践、练习着各种积极的交往方式,运用、掌握着为社会和他人许可的社会行为,发展着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同时,他们能进一步意识并开始理解他人有不同于自己的情感、需要,重视成人、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被同伴群体接纳,并开始自觉、有意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纲要中关于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有以下几点: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
21、、爱祖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上述目标的内涵:1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方面,主要体现在第1条、第 2条和第5条 2适应社会环境,爱护环境方面,主要体现在第3条、第5条 3遵守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习惯,主要体现在第3条 1.小班 (1)逐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情绪稳定、愉快,喜欢来幼儿园。(2)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3)初步感知成人对自己的关爱,懂得尊重为自己服务的人。(4)愿意与同伴交往,知道小朋友的名字,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初步学习与同伴分享玩具和图书,感受和同伴在一起的快乐。(5)遵守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初步学会等待、轮流等。
22、(6)认识玩具、图书及学习用具,会正确使用和爱护它们。(7)初步学做自己能做的事,如盟洗、穿脱衣服、收放玩具等。(8)学会自己选择活动内容,遇到困难、挫折不害怕,会寻求帮助。(9)认识自己的家庭,知道父母和亲人的姓名以及他们喜欢做的事,感受他们对自己的爱,知道不打扰父母的工作和休息。(10)认识周围社会生活环境,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工具。(11)愿意参加六一儿童节、新年等主要的节日庆祝活动一,能够大胆表现自己,感受节日的快乐。2.中班 (1)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体验与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情绪积极、偷快。(2)初步意识到自己与别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想法,并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
23、受。(3)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习等待、轮流、分享、谦让与合作,并能尝试解决游戏及生活中出现的矛盾。(4)会自己选择活动主题,学习制定活动计划、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计划,获得成功的感受,增强自尊和自信。(5)初步学会简单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初步理解某些行为的对与错,做错了事能承认,并愿意改正。(6)养成遵守游戏、学习和生活规则的习惯,初步控制自 己的情绪和行为,有一定的自我保护的意识;不打扰别人 的工作和休息。(7)能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收拾玩具、整理被褥、擦桌椅等。(8)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等,了解其特点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交通标记,知
24、道要遵守交通规则。(9)体验并感激父母及亲人对自己的爱,知道父母和亲人的兴趣爱好,能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和亲人的爱。(10)认识周围环境中的设施和常见标记,知道爱护周围的环境和公共设施,了解经常为自己服务的人,尊重他们和他们的劳动成果。(1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认识并尊重国旗、国徽;了解主要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知道要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12)在六一、新年、中秋等节日庆祝活动中,初步了解节日的含义,敢于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感受节日的快乐 气氛。3.大班 (1)喜欢班集体,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2)认识小学,萌发上小学的愿望和情感。(3)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理解、关心他
25、人的情绪情感,能主动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关心和安慰,注意保护自己,预防突发事件。(4)能主动、友好地与他人交往,掌握轮流、分享、谦让、合作等交往技能,会表达自己的意愿,懂得尊重别人的意愿,能独立解决交往中的问题,有豁达、乐观的性格,能接纳、原谅别人。(5)理解和遵守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社会行为规则,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6)体会成功的快乐,形成自尊、自信的性格。(7)培养初步的责任感,做事认真,有始有终,能主动为集体、为 他人做事。(8)关注周围的环境状况,有初步的环保意识。(9)认识并喜爱首都北京和中国的风景、名胜,认识和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关心和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大事。(10)知道中国是一个
26、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在热爱本地、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尊重少数民族和其他地区的文化、习惯。(11)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知道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体态、服饰,不同的语言和风俗,懂得要尊重他们的风俗和文化。(12)在节日期间,主动参与各种丰富有趣的庆祝活动,感受浓厚的亲情、友情和民俗气氛。(13)认识周围社会设施、公共场所及为大家服务的人,尊重他们和他们的劳动,理解社会中人们是互相服务的。(14)认识常见的标记、符号等,理解它们的作用,尝试为生活中的某些事物设计标记,体验其中的快乐。(15)了解多种通讯方法及场所,如邮局、电信局、网站 等,知道通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与语言教育
27、的活动类型及方法比较相似,如同样可以采用谈话活动、讲述活动、阅读活动、文学作品的学习活动等;在方法上主要有观察、谈话、讲述、讨论、表达、角色表演、游戏等。进行社会教育最突出的一点是要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都可以成为教育幼儿的契机。1.教师要深人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多方面因素。2.自觉意识到教师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加强品德修养和心理修养。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注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3.为幼儿营造平等、和谐、友善的人际环境,为幼儿提供与伙伴、环境充分交往的机会。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为教育幼儿的契机,
28、注意幼儿的交往行为、技能,并要给予具体的指导。(1)3-4岁 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状态。认识带有模仿性,缺乏有意性。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认识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2)4-5岁 好奇好问。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能和情景进行概括分类。(3)5-6岁 有积极的求知欲望。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比较内在的、隐藏的因果关系。能初步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分类。(一)目标(一)目标 纲要中关于科学目标的内容如下: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
29、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二)内容选择的要求(二)内容选择的要求 1.科学性和启蒙性 科学性和启蒙性是幼儿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它的具体含义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应符合科学的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同时科学性又应和启蒙性相结合,即提供给幼儿学习的科学内容应是一种粗浅的科学知识,以此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不能超越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具体地说:第一,科学启蒙就是要选择幼儿可以直接探索的内容,让幼儿通过自己直接的探索活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科学。第二,科学启蒙就是要选择幼儿可以理解的内容,将复杂
30、、深奥的科学道理寓于简单、明显的现象之中,让幼儿通过具体的经验获得对科学知识的粗浅理解。第三,科学启蒙就是要选择幼儿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引导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内容。2.广泛性和代表性 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要求是指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以反映幼儿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多变性和自然科学知识本身的广泛性;同时又应是有选择的,能代表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基本知识结构,为幼儿今后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基础。在选择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时,怎样才能做到广泛性和代表性的结合呢?第一,从广泛的范围中选择内容。第二,衡量所选内容的代表性。第三,考虑各部分内容的均衡性。3.地方性和季节性 地方
31、性和季节性的要求是指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选择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季节特点,因地、因时制宜。地方性和季节性的要求既是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自然科学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4.时代性和民族性 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是指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既应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又应体现传统文化的特色,以发扬光大民族的优秀文化。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应该具有时代的气息,体现现代科学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便让幼儿深切体会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选择内容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第一,结合幼儿的生活向幼儿介绍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我国在现代科学技术上的成就。第二,向幼儿介绍科
32、学技术的发展,让幼儿在古今的对比中体会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和古代人民的智慧。第三,引导幼儿认识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物产,或当地有名的物产。5.幼儿的可接受性 所谓幼儿的可接受性是指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和过去的经验推断幼儿对教育内容所能掌握的最大限度,以此为根据来选择内容。教师选择的教育内容应稍稍高于幼儿的现有水平,这样的教育内容才能够引起幼儿的求知欲,刺激幼儿积极思索、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愿望,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不同的年龄班幼儿的可接受性不同。同一个年龄班内不同幼儿可接受性不同。不同幼儿园的同龄班可接受性不同。6.系统性和整体性 系统性即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应当由近及远、从简单到复杂、由浅人深、有
33、系统地编排进行。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是浅显而广泛的,但也并非是零零碎碎、信手拈来的内容,需要教师有选择地、有意识地进行编排,使之成为一个有层次的体系。整体性即在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时,要考虑与其他教育内容,如语言、数学、社会、健康等内容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综合进行。教师要尽量挖掘幼儿身边的科学内容。(三)内容(三)内容 1.动物和植物 幼儿应当尽可能地认识各种动物和植物,能叫出其名称,并且认识其外形特征与结构,了解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繁衍方式。了解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动植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了解动植物与气候、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管理和照顾几种植物。利用动植物进行各种实验与观察活动。2气候与季节 认
34、识气候与季节变化,让幼儿做天气记录。观察雨、雪、雷、闪电、彩虹、冰、霜、露等自然现象。辨别春、夏、秋、冬的四季特征。了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利用气候变化开展各种活动。3.石、沙、土 向幼儿介绍不同种类的沙石土。利用沙石土开展各种活动。介绍沙石土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4.水 使幼儿知道水是无色、无味、无嗅的。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有许多物质能够溶解于水。了解什么东西能浮在水面,什么东西会沉入水底。5.宇宙和星球 认识宇窗中的日月星辰。指导幼儿观察什么时候月圆,什么时候月缺。了解太阳能发出巨大的光和热。观察朝阳和夕阳。向幼儿适当介绍宇宙中的星辰。适当向幼儿介绍人类在宇宙中的活动。(一
35、)(一)纲要纲要中的艺术领域目标及解读中的艺术领域目标及解读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纲要的这种表述使我们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幼儿音乐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音乐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音乐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作 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音乐成为技能训练和 表演的功能。这是必须深入领会并在实施中进行贯彻的基 本理念。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第一层次目标艺术教育终极目标 第二层次目标音乐教育总目标 第三层次目标各年龄段音乐教育目标
36、 第四层次目标具体音乐教育目标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 1.“以美感人”-以“审美”为核心的幼儿音乐教育 用美好的音乐感召幼儿,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生活环境和音乐中蕴含的美,熏陶自己心灵世界的美,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音乐美妙的境界。2.“以乐施教”-以游戏为手段的“愉悦性”的幼儿音乐教育 让幼儿与音乐一起玩,在快乐的游戏中自主探索音乐的奥秘,学习并大胆尝试用个人喜爱的方式来抒发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3.“以情动人”-以幼儿作为“教育主体”的幼儿音乐教育 在幼儿喜爱的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智慧与灵感,满足幼儿活动与交往的需要,健全幼儿的人格,提升幼儿的生活质量。
37、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歌唱活动2、韵律活动3、音乐欣赏活动4、打击乐器演奏活动 1.“三段式”结构:即把音乐活动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种组织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所普遍采纳,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音乐活动组织结构。一般在开始和结束部分通常是安排复习性质的活动内容。开始部分最常见的程序是律动进教室-练声-复习歌曲或韵律动作,结束部分最常见的程序是复习韵律活动、歌表演或音乐游戏。基本部分就是安排新授活动。2.“一杆子式”结构:既没有明显的三部分划分界限,而是围绕新内容来组织安排活动结构。突出主题,激发儿童兴趣为导入目的,递进式的进入到
38、新作品的感受和学习活动。这种组织结构目前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运用得较多。(一)幼儿园唱歌活动教学(一)幼儿园唱歌活动教学 1.幼儿园歌唱活动的价值与目标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幼儿学习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正确演唱歌曲,尝试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情感体验。歌唱活动中幼儿的自主表现、情感体验的抒发与正确歌唱技能与方法的指导同样是必不可少的。2.有关歌唱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1)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指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唱歌,都应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嘴唇的动作要求自然。(2)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时有气息的支持,才能保
39、持或延长歌声,歌唱中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是自然地吸气,均匀的用气。(3)发声:正确的发声方法是使歌声优美、动听的最基本要求。要使儿童学会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来唱歌就必须用一定的发声技巧。对于幼儿来说,首先要告诉幼儿的是用自然的声音歌唱-下巴放松、嘴巴自然打开、不大声喊叫,也不过分的克制音量。3.新授歌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模式一:示范-模仿-练习的模式 1、引出主题。2、范唱新歌。3、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和记忆歌词。4、用全曲带唱的方式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新歌。5、在必要时用教唱的方法帮助儿童掌握新歌中的难点。6、采用各种不同的演唱组织形式,不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帮助幼儿在反复练唱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新歌。模
40、式二:先分解后累加的模式1、教师将歌曲中的节奏、歌词、曲调分解出来,作为节奏活动、语言文学活动、节奏朗诵活动、韵律活动等材料分别加以使用,使幼儿初步掌握歌词或旋律。2、采用按节奏朗诵歌词并同时倾听曲调的过渡方法,最终 由幼儿自己将歌词填入曲调唱出。(二)幼儿园唱歌活动教学(二)幼儿园唱歌活动教学 1.幼儿园歌唱活动的价值与目标 发展儿童身体动作的节奏感与协调性,培养儿童随乐动作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生活经验与个人情感的能力等。2.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基本内容(1)基本动作:是指儿童在反射动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日常生活动作,如走、跑、跳、拍手、曲膝、晃手等。(2)模仿动作:一般大致有以下几
41、方面的内容:动物的动作;自然界的现象;日常生活的动作;成人的劳动;儿童游戏中的动作。(3)舞蹈动作:对于幼儿而言,要学习和掌握的舞蹈动作主要是一些基本舞步。如小班幼儿要掌握碎步、小跑步;中班幼儿在此基 础上要基本掌握蹦跳步、垫步、侧点步、踵趾小跑步、踏 点步;大班幼儿还应掌握进退步、交替步、跑跳步、秧歌 十字步等。3.幼儿园韵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动作尽量简单、易学。(2)音乐节奏感强,短小有趣,不断重复。(3)让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三)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教学(三)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教学 1.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价值和目标 引导幼儿怀着由衷的热爱欣赏音乐的情绪情感,主动追求从音乐中
42、获取自我满足与自我发展;有效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开阔他们的音乐视野,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注意力、联想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欣赏中获得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美好的思想情操。2.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欣赏音乐作品的主要内容:歌曲、器乐曲。(1)创设音乐的情境创设语言情景(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把幼儿带入情境)利用图画、多媒体等手段再现音乐作品情境。(2)引导幼儿用动作、语言、美术等多通道方式与音乐对话。(3)以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四)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教学(四)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教学 1.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的价值与目标 主要体现在儿童演奏过程中身体
43、各部分的协调、自己与同伴以及指挥等的合作与协调,以及对音乐整体音响效果的寻求、对演奏状况的把握等,从而锻炼与发展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自制力、合作协调能力等。2.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教学方法目前幼儿园常用的是打击乐器演奏整体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随时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演奏的整体音响效果,注意倾听自己的演奏与他人声部是怎样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并注意体验整体音响在流动中不断变化的趣味性以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乐趣。3.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要求(1)选择适合的乐器和演奏方式。小班:碰铃、串铃、铃鼓、响板、沙球 中班:增加木鱼、蛙鸣筒、小锣 大班:增加三角铁、双响筒、大鼓(2)选择合适的空间
44、安排。4.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常规步骤(1)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 听音乐的信号整齐地将乐器从座椅下面取出或放回。乐器拿出后,不演奏时须将乐器放在腿上,不发出声音,眼睛也不看乐器。开始演奏前,按指挥者的手势整齐地将乐器拿起,做好准备演奏的姿势。演奏结束后,按指挥者的手势将乐器放回腿上。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乐器和整理场地。(2)活动进行时的常规 演奏时身体倾向指挥者,眼睛注视指挥者,积极与之交流。演奏时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演奏时注意力集中,不做与演奏无关的事情。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说过:只要音乐是形象的,即使是不同的体裁,都能使孩子接受。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必须运用某些方法
45、和手段帮助幼儿去熟悉音乐,了解音乐。图谱感知音乐教学法就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图谱就是能表现音乐内容的形象的、符号的、线条的图案,根据教育内容需要分为语言图谱、动作图谱、节奏图谱。(一)什么是美术(一)什么是美术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张、布、绢、颜料、泥、石、木、金属等),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如线条、形体、色彩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对客观世界及具体事物的认识、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以供人们欣赏为目的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个概念,包括以下基本涵义。1美术活动的开展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即进行美术活动,不仅需要运用
46、人体的某些部分,如眼、手、脑等,还需要借助人体以外的物质材料,如绘画所用的纸、墨、笔、颜料、布等,雕塑所用的泥、木、石、铜、刀等。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线条、形体和色彩,展示其独特的艺术语言。3塑造的艺术形象是可视的。即作者通过视觉形象的塑造,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及其具体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情感。4人们通过对视觉形象的欣赏,感受和理解作品中美的内涵,得到美的享受与体验。美术具有艺术的一般特征,但同时它又表现出与其他艺术的不同之处,即自身的独特性。其一,它所运用的物质材料与其他艺术不同。音乐运用发声器官或乐器(声乐用发声器官、器乐用乐器),舞蹈运用形体,摄影运用照相机,电影运用摄影机等
47、,美术用的是纸、笔、颜料、刀、泥、墨等。其二,运用的艺术语言符号与其他艺术不同。音乐运用的是旋律和节奏,舞蹈运用的是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而美术运用的是线条、形状、色彩,通过造型、构图、设色来创造可视的艺术形象。(二)美术的基本特征(二)美术的基本特征 1造型性和视觉性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都体现为具体可视的占有一定空间形式的实体。美术通过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某种造型。这种造型应当是外形与内涵的统一体,即通过可视的外形表达蕴藏于深层的神韵与情感。同时,这种造型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器官,产生审美感受。2瞬间性和永固性美术作品是静止的,即使描绘一个运动的过程,也只能截取某个瞬间。但这个瞬间一
48、旦被作者创造成可视的艺术形象,就永久固定下来。美术作品中理想的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凝炼,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效果,使得它在艺术王国里独树一帜,赢得永恒的魅力。(一)什么是幼儿美术(一)什么是幼儿美术 幼儿美术指的是3-6岁的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它反映了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情感和体验。幼儿的美术活动,大致可分为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1)幼儿绘画是幼儿运用简单的物质材料(如蜡笔、彩色水笔、毛笔、颜料等),通过线条、形体、色彩等表现形式,在纸上塑造可视的形象的美术活动,以表达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幼儿绘画从所使用的工具材料上区分,可分为彩笔画、毛笔画、棉签画、印章画、手指画、
49、拓印画、蜡笔水彩画、吹画、滚画、喷洒画等。幼儿绘画从教师是否命题上区分,可分为命题画和意愿画。幼儿绘画从内容上区分,可分为物体画和情节画。(2)幼儿手工是指幼儿运用一些物质材料,如纸、泥等,用手和一些简单的工具,通过撕、折、剪、贴、捏等手段,制作成平面的或立体的物体形象的艺术形式,表达幼儿的审美感受。幼儿手工对于发展幼儿通过视觉、触觉、动觉之间的配合,锻炼手部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和形成立体概念有着重要作用。它主要包括泥工、纸工和自制玩具。(3)幼儿欣赏是指幼儿通过对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的认识和观赏,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精神上的愉快的活动。它对于
50、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二)幼儿美术的性质(二)幼儿美术的性质 1.幼儿美术是幼儿发现自我、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当年幼的儿童尚不能自如地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我需要,无法实现与成人的交流时,他们会运用其他一些符号系统来达到满足自我的目的,如代表某种含义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等。美术是这些符号系统中的一种。2幼儿美术是幼儿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幼儿把握世界的方式是感性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的方法,主要包括“想像、幻想、直觉、灵感、猜测”等方法。其特点是“非逻辑的,无固定秩序和固定操作步骤的”。3幼儿美术是幼儿个性的表现不同的生理遗传特质和不同环境的作用,使得幼儿有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