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的要求:o学习本章要在充分理解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实践本质的基础上,分别掌握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观念结构各自的基本内容,深刻理解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o教学重点:社会存在、国家、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o教学重点:社会的实践本质o教学时间:8课时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实践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实践本质本质o人类社会是一个不同于自然界的物质世界,因为社会里边都是一个个有意识有目的的人,而社会的发展又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社会。一、社会的物质前提和基础o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方 面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
2、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一)地理环境o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等。(二)人口因素o人口因素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人口因素指的是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度和增长速度等。(三)、生产方式 o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o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二、社会的实践本质o第一、实践是构成社会特殊运动形式的基础。o第二,实践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发源地。o第
3、三,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经济结构o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整个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结构,本身又以生产力为基础。因此,考察社会经济结构,必须从分析社会生产力入手。一、生产力是经济结构的物质基础o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以及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o劳动资料是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o劳动资料是人类征服和支配自然力的强大杠杆,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标志。o劳动对象是人们
4、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的东西。o劳动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进入生产过程的那部分自然界,即自然界直接提供的用于生产的自然物。o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加工的劳动对象,即原料。o 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o劳动者是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的要素,没有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只不过是一堆死物,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要素o邓小平同志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o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当其未被应用于生产过程、物化为生产技术时,是潜在的生产力;当其被应用于生产过程以后,便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二、经济结构的内容和类型o生产关系构成
5、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内容。所谓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过程中,与一定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人们之间最基本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o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指的是生产资料归谁占有、由谁支配的问题。o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这就是人们在生产中互相交换其活动的关系。o第三、产品的分配关系,可以分为总产品的分配、收入的分配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三个层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决定作用 o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o第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o第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
6、式。生产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对产品的分配方式起决定作用。三、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o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 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o社会的政治结构就其内容来说就是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是人们政治生活、政治交往的产物。政治结构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并给予经济结构巨
7、大的反作用。一、政治结构的要素及其特征o1、政治结构的要素:o政治制度是指社会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包括国家的组织形式、管理形式以及选举制度、人们行使政治权利的制度等。o法律制度是国家制定法律、执行法律和遵守法律的各项制度等。政治法律设施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等国家机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整套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组织等。2、政治结构的特征:o不同阶级或不同集团、阶层的经济利益是通过政治结构来体现的,政党则是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意志的代表,政党在政治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执政党在政治结构中的领导地位,直接影响着政治结构的性质和功能的发挥。o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它是政
8、治体系运行的基本设置。3、政治结构的基本功能o政治结构的基本功能是规范和调整社会关系和交往活动。o人们的日常交往关系是分散的、随机的和变动的,是无序的,要使人们的经济、社会交往稳定有序,必须运用政治力量对其进行协调、规范。o政治结构建立在一定经济结构之上,并随着经济结构发展而演变。因此,必须按照现实的经济结构,建立、健全相应的政治结构。二、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o自阶级产生以后,人类社会出现了一种地位极为特殊、作用十分强大的社会组织形式国家。(一)国家的起源o、历史上关于国家起源的种种说法:o“君权神授”论o“道德外化论”o“社会契约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o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起源同
9、阶级对立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在社会分裂为敌对阶级的情况下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产生的,将来也必将随着阶级的彻底消灭而失去其历史作用。(1)阶级根源o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中的阶级矛盾和斗争,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必然产物和表现,这是国家产生的阶级根源。(2)社会根源o最初的国家就是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它对基本生产资料的占有和对多数人的剥削统治,并使之固定化、合法化而建立起来的。国家的产生又与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密切相关,这是国家产生的一般社会根源。(二)国家的本质o国家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阶级范畴、政治范畴。国家作为社会的政治组织和权力机关,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
10、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上层建筑。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事务,调控一定的社会秩序,但其目的都是服务和服从于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三)国家的职能o国家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的基本职能。o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个方面。o国家 的对外职能一方面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和抵御外来的侵袭和颠覆;另一方面 是根据自己的利益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生活。1、国家的对内职能o(1)政治统治:o政治统治就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同时在本阶级内部实行特定的民主,以特定的专政和民主相结合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
11、统治。(2)社会管理o社会管理就是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和调节,维护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干预、调节社会经济生活或直接组织经济建设等等。2、国家的对外职能o国家的对外职能是以国家为特定的社会主体,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一方面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和抵御外来的侵袭和颠覆;另一方面则要根据自己的利益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生活。(四)国体和政体o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这是决定国家阶级性质的方面。o政体则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方式,即政权构成形式。o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决定国家本
12、质的是国体,政体是国家本质的表现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一定的政体要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无产阶级国家的特点 o首先,它有着全新的阶级内容。o其次,它的对内对外职能发生了实质性变化。o此外,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还担负着消灭阶级、废除国家、实现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全新的历史任务。o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从有阶级向 无阶级、有国家向无国家转变的过渡性国家,因而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种国家。随着阶级 的 三、军队是国家政权的柱石o军队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当有了阶级,有了阶级斗争有了战争便有了军队。军队是战争的主体力量,是执行特殊政治任务的有组织的武装集团,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13、,是国家政权的重要成分和柱石。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的观念结构社会的观念结构o社会的观念结构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构成的有机系统,它包括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等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及其联结方式。它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是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一、社会意识及其相对独立性o1、社会意识及类型o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观念反映。o社会意识的基本类型:一类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大部分社会科学。o一类是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中的某些管
14、理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社会意识的特点o(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o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o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o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o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o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o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对社会存在的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二、观念形态的构成o社会的观念结构即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在社会的观念结构中,各种
15、意识形态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生活,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观念结构。o(一)艺术是通过塑造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现作者审美评价的一种意识形态。o(二)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o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有群众基础、最受群众欢迎的、最广泛、最持久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层次性:o第一层次,“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o第二层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o第三层次,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o o(三)宗教观念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
16、们头脑中的颠倒的虚幻的反映。(四)政治法律思想 o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之间关系等问题的理论和观点的总和。o法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规范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法的关系是人们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而结成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o(五)哲学o哲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样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哲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如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等相比,是离经济基础最远的一种意识形式,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o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肖前,人大出版社出版。o 2、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o 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李长域,内蒙大学出版社出版o 4、历史唯物主义教程,赵家祥,北大出版社出版o 5、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纲要,中共中央委员会o思考题:o1、如何理解社会的实践本质?o 2、如何理解生产力的构成及其特点?o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o 4、观念形态即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