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社会心理学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176731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社会心理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第六章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社会心理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六章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社会心理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六章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社会心理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六章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社会心理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1.1.人际吸引与人际关系人际吸引与人际关系2.2.人际沟通人际沟通3.3.舆论、谣言舆论、谣言1当谈到人际交往,你会想到什么?2社会排斥、吸引和亲密福建南平小学门口惨案:罪犯称社会冷漠造成悲剧 只承担30%责任暴力产生因素:暴躁的脾气加上社会排斥。利里等人报告,在1995-2001年间发生的15起校园枪击案中,有13起攻击者有过被别人排斥、欺负或失恋的经历艾森伯格等人报告说,社会排斥诱发了与身体疼痛所致的相似的大脑反应。3坠入情网,人们会感到抑制不住的愉悦;与朋友和家人间的亲密关系使人健康和快乐我们内心深处都有强烈的归属需要,有朋友、被班级接

2、纳、有恋人、对“单位”有归属感什么因素造就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46.1.1 6.1.1 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接近性:相互交往、曝光率外表的吸引力:匹配现象、外表吸引力的刻板现象相似性与互补性:相似的态度导致喜欢情感的相悦性: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56.1.2 人际关系的发展交往动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所有的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准经济交易。交换的东西可以是物质的,也可是“社会性”的,如情感、信息、地位、服务等。交换关系中的每个个体都会评估成本和收益,如果感到不公平,则会产生恢复公平的动机,于是产生关系的调节。66.1.3 人际关系的发展交往动机阿特曼的社

3、会渗透理论阿特曼的社会渗透理论: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定向阶段:选择合适的对象情感探索阶段:进一步自我表露,开始探索双方进一步交往的可能性情感交流阶段:较深的情感卷入,谈论私人问题稳定交往阶段:更多分享生活空间、情感、财物等76.1.4 爱情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为什么会有爱情:性?柏拉图的解释?生理学?爱情三角形理论8完美的爱浪漫之爱伴侣之爱亲密亲密激情激情承诺承诺昏庸之爱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96.2 人际关系的定义广义: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狭义: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重

4、点在这种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106.2.1 费斯克:人际关系的四种模式共享: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如家人、亲密朋友关系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如长幼关系、上下级关系等。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本与收益的比率。如商业关系116.2.2 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研究社会资本研究:人际关系作为社会资本的首要组成部分费孝通:差序格局杨国枢:社会取向(集体取向)理论黄光国:人情与面子12人际关系的中(东)西方含义人际关系的中(东)西方含义西方西方东方东方逻辑起点自我(动力dynamics+独

5、立individual)家庭、家族乃至亲缘关系(我,不仅包括我自己,也包括自己在家结构中地位的意识)特性获得性关系(achieved)先赋性关系本质可选择性和契约关系远近和情感亲疏交往私人领域/公众领域的分野(sphere)公私不分内容与身份分离与身份形式统一13自我与文化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自我自我母亲母亲朋友朋友朋友朋友同事同事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父亲父亲母亲母亲朋友朋友朋友朋友同事同事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父亲父亲自我自我1415 “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是人缘、人情和人伦构成的三位一体,它们彼此包含并各有自身的功能。一般来说,人情是核心,它表现了传统中国人以亲亲(家)为基本的心理和行为样式。人伦正

6、是这一基本模式的制度化,它为这一样式提供一套原则和规范,使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遵守一定的秩序,而人缘是对这一模式的设定,它将人与人的一切关系都限定在一种表示最终的本原而无须进一步探究的总体框架中。”由此,情为人际行为提供是什么,伦为人际行为提供怎么做,缘为人际行为提供为什么,从而构成一个包容价值、心理和规范的系统。”翟学伟 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 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4期黄光国:三种类型的人际关系情感性关系:家人、亲密朋友之间的长久、稳定的关系,满足个人的关爱、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需要。工具性关系:陌生人之间短暂、不稳定的关系,通常是人们达到其他目标的手段或工具。混合性关系:一定

7、程度的情感关系,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双方预期奖励有进一步的交往。在这种关系中,人们通常遵循“人情法则”,如师生、邻居、同事、同学等。16 关系作为一个社会制度具有下面一下特点:1.它是自我中心的(ego-centric),这个“自我”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群人或者团体(如工厂)。2.它主要是一个动态(dynamic)的观念。这有两重意义:第一,它不同于近亲关系(如父子、夫妇),它需要通过不断的交往来维持它的存在(即保持其社会的经济的意义);第二,它的存在是为着一些实际的目的。另外一种看法是如果我们把关系想象成一条线路,那么这条线路便负荷着Morton Fried等所谓之“感情”。但感情一词是

8、错用了,应该是用金耀基1980年一文中所谓之“人情”一词。3.它不断地与别的同一自我的关系交叉作用而构成了关系网。关系刍议关系刍议乔健乔健17 中国人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所谓关系学者乃指建立和维持关系的种种方法。举其要者,计有:1.袭:世袭、继承。2.认:主动去认,如认亲、认老乡、认干爹等。3.拉:拉关系、拉交情。乃与本来没有关系或关系疏远的人建立或加强关系。4.钻:钻营。设法巴结有权势的人以谋求私利。5.套:套交情、套近乎。方法近于拉,但较曲折而口头上的功夫比拉多。6.联:联络。不满足于个别的、狭小的关系,则需要进一步去联络,从个人到小团体,从一个团体到几个团体,可连成一片,以增强能量,扩

9、展能力。关系刍议关系刍议乔健乔健18关键词一:集体主义关键词一:集体主义19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争权利-攀关系、讲交情公私分明-公私不分(界限模糊,可以伸缩)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重在分别孔子最注重推: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克己复礼,克己即修身20 家族主义(familism):凡事以家为重。家庭化历程(familization):将家人关系与家族伦理的形式与内涵推行到非家族性团体或集体的过程。泛家族主义:经由家庭化历程,将家庭以外的团体或集团视为类似家庭的心态与观念。中国式的集体主义,事实上是以家族主义为主,因而是一种家族主义式的集体主义。家庭(集体)为重、个人为轻的家族主义,实则是一种

10、集体主义。中国人孝道的概念分析中国人孝道的概念分析杨国枢杨国枢杨国枢:集体取向的人际关系杨国枢:集体取向的人际关系21 集体主义是一套有组织的感受、情绪、意理及行动,其中心信念为: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体,而是集体(团体)。表现在经济生活方面,此种意识形态强调经济活动应由集体或代表集体的权威所控制,而不应由追求自利的个人所左右;更具体地说,生产与分配工具应由集体或团体所拥有,私人所有权应受到集体或团体的严格控制。表现在政治生活方面,此种意识形态强调政治活动应由集体的权威所控制,个人应遵循团体规范与社会习俗,不可独立自主,为所欲为。不论是经济的集体主义、政治的集体主义或社会的集体主义,所强调

11、的都是集体的权利与利益大于个体。中国人孝道的概念分析中国人孝道的概念分析杨国枢杨国枢杨国枢:集体取向的人际关系杨国枢:集体取向的人际关系22关键词二:人情关键词二:人情23“人情”的含义及其与中国伦理学上“恕道”的关系 从社会学的观点,人情二字应该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即“人相处之道”。中国人是极重人情的,但中国人讲人情,通常是与“理”相提并论的。人情是指人与人相处之道,或人与人之关系。其实,这可推源到儒家的社会理论。儒家的社会理论主要是要在人间建立一和谐的社会秩序。这个社会秩序的基本骨架是伦理。儒家学说基本假定人是生存在各种关系上的,此种种关系就是种种的伦理。所谓“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

12、系网。儒家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种种“情分”,故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这种种情谊叠结连锁起来,便构成一和谐的社会秩序。梁漱溟先生指出,儒家的社会理论之特色是:它不从社会本位或个人本位出发,而是从人与人之关系着眼。人际关系中人情之分析人际关系中人情之分析金耀基金耀基24“人情”与中国社会结构之特性儒家社会理论,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起点的。而要有关系,则必须有交换行为(exchange behavior),设无交换行为,则一切关系无从发生,一切人伦也无从建立。而一个“交换行为”可以说是所有社会所无可豁免的社群现象,否则根本亦无社会之可能。个人之进行社会交换行动基本上是受社会之制度性的规范所制约

13、的。人情是根源于儒家的忠恕之道的,它正式一种通俗化的、外在于个人而存在的规范。人情是人之常情。25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而伦理本位社会照费孝通先生的看法则是一种“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因此,依伦理而产生的义务和道德要求,事实上,是种种私人间的关系,而种种私人间的关系则是有亲疏、远近、上下之别的。在中国,最亲最基本的则是亲属,是家。从而,儒家的伦理性格具有浓厚的家族主义的色彩。儒家最主要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其中三伦即属于家族范围的。帕森斯指出儒家伦理与西方基督教伦理之别在于后者是普遍主义者,即一个人的待人接物之道是不因私人或特殊关系而有差等次序的,而儒家伦理则相反。他说“整个在

14、儒家伦理所接受和认可的中国的社会结构,主要的是特殊主义化的关系结构”,亦即是因人已关系之不同而有差等的。既然家之范围有如此大的伸缩性,那么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有无、厚薄、亲疏也都变得很有伸缩性。从而,拉交情、攀关系,便成为社会普遍的现象。人情在这样的情形下,也成为一极有伸缩性的东西。26关键词三:面子关键词三:面子27学者对面子的解释林语堂先生形容面子、命运和人情(Face,Fate,Favor)为统治中国的三女神,杜月笙也曾述及:人生有三大“面”最难吃情面、钱面、场面。第一次对面子提出概念性诠释的是胡先缙的一篇人类学博士论文(Hu,1944)。她指出,中文里有两个常用的语辞,一是“面子”,一是“

15、脸”,但在英文中两者皆称做face。英文中face的意义只及于面子,而不包含脸的概念。根据她的看法,面子是指个人在社会上有所成就(不论是实质的或表面的)而建立起的名望(prestige);脸,则是个人因为其道德修养受人敬重而享有的声誉(reputation)。28学者对面子的解释 面子也不同于地位(status)、尊严(dignity)、荣誉(honor)等。地位一个人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position),它是决定面子大小的主要因素,但面子并不直接依附于地位,它是依附于拥有该地位的人。尊严强调的是个人内在的品质,而非仅是保持面子而已,乃是获得尊严的前提。荣誉则可视为特殊的面子,它是社会中精英

16、分子所提倡的面子。面子也不是名望,因为有了名望就有面子,但有了面子却不一定有名望,没有名望固然会减少面子,但失去面子并非意味着必然失去名望。29学者对面子的解释 金耀基和Myers继续了Hu对“脸”、“面”的讨论。他们注意到:中国南方,尤其是他们所研究的香港地区,人们常用“面子”来涵盖普通话中“脸”所代表的意思。他引用语言学家Forrest(1951)说法,认为中国南方的方言,特别是广东话,较现行的普通话更能代表中国古老的语言形式,而南方话里没有“脸”这个字,很可以说明“面子”较之“脸”应是更古远的词汇。故他舍弃脸面之分,而以“面子”来概括之,并将面子分为社会/位置的面子(social/pos

17、ition mian)及道德的面子(moral mian)。在高度阶层化的权威社会里,要维持身份和名望就必须注意面子上的一切要求。面子虽是由个人成就争取得来,然其影响却非仅限于成就者本身而已。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个人与家庭、村里是一体的,个人的荣耀也是团体的荣耀,此即中国人“光耀门楣”的传统观念。30学者对面子的解释 Goffman从戏剧论(dramaturgy)的观点将面子行为比拟为舞台上演出的戏剧。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互动,常常是“装给对方看的”,这是前台(front stage)行为,而后台(back stage)行为则是对方看不到的。每个人都有其做面子(face-work)的策略,

18、以避免破坏他和别人之间的社会关系。Goffman将做面子分成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回避过程(avoidance process),包括防卫自己的面子,以及保护他人的面子;一是修正过程(corrective process),即当一人的面子被另一人伤害时,双方如何采取步骤来恢复平衡状态。同时他又提到互换(interchange)的范式,作为此修正过程的基本单位。因此,Goffman(1955)将面子定义为:在某一特定的人际脉络中,在某一特定的人际脉络中,个人由于他人对其作为之肯定,所获取的正面社会价值,也是个人对个人由于他人对其作为之肯定,所获取的正面社会价值,也是个人对于自身所拥有的社会所赞许之属性

19、的意象。于自身所拥有的社会所赞许之属性的意象。31陈之昭试从现象心理的角度将面子界定如下:在自我或自我涉入的对象所具有且为自我所重视的属性上,当事人认知到重要他人对该属性之评价后,所形成之具有社会意义或人际意义的自我心像。32面子的含义面子的含义 鲁迅曾说:“如果你不去想它,则它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且确实运作着,然一旦你思索它时,就会开始混淆起来,想得愈多,混淆的越厉害。”林语堂则以为面子是抽象而不可捉摸的(intangible),容易举例说明而难于下一界说,不但无从予以定义,而且不可翻译。虽然如此,胡先缙还是对脸面下了定义。她认为面子代表中国社会中所重视的一种名望,它是个人在社会上经由确实的努力

20、或表面的功夫而得到的名望。脸则是个人因为其道德修养受人敬重而享有的声誉。33面子的本质面子的本质 “面子”乃是一种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那么中国人对于“脸”、“面”的分野可以分别代表社会上对“道德”与“能力”的成就认可。面子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依赖性,要由互动对方或观众赋予才成立,在互动关系中,没有绝对的面子,面子的拥有者也不只行为当事人。另外面子的分量可成为交换的社会资源,中国人往往以人情称之。在人际关系中,面子行为的互惠性至为明显。(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孔明为例)。从面子的拥有者来看,一个人的社会行为必须为维护三方面的面子而努力,即自己的、互动对方及所属参考团体的。某些意识形态如家族主义、集体主

21、义及民族主义所揭示的团体精神,就是要求个人有限考虑团体颜面。34面子的本质面子的本质朱瑞玲:作为一种心理现象,面子是一个经社会认可的“自我”,也是个人社会影响力的代称。它因社会互动而产生,又因拥有种种社会资源进而影响人际间互动的关系。综合西方心理学者的研究,面子威胁是指个人由某种社会性回馈而觉察到的一种负性自我知觉,具有认知性的和动机性的(或称情绪性的)心理历程。35人际关系的中(东)西方含义人际关系的中(东)西方含义西方西方东方东方逻辑起点自我(动力dynamics+独立individual)家庭、家族乃至亲缘关系(我,不仅包括我自己,也包括自己在家结构中地位的意识)特性获得性关系(achi

22、eved)先赋性关系本质可选择性和契约关系远近和情感亲疏交往私人领域/公众领域的分野(sphere)公私不分内容与身份分离与身份形式统一3637 “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是人缘、人情和人伦构成的三位一体,它们彼此包含并各有自身的功能。一般来说,人情是核心,它表现了传统中国人以亲亲(家)为基本的心理和行为样式。人伦正是这一基本模式的制度化,它为这一样式提供一套原则和规范,使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遵守一定的秩序,而人缘是对这一模式的设定,它将人与人的一切关系都限定在一种表示最终的本原而无须进一步探究的总体框架中。由此,情为人际行为提供是什么,伦为人际行为提供怎么做,缘为人际行为提供为什么,从而构成一个包

23、容价值、心理和规范的系统。”翟学伟 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 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4期6.2 6.2 人际沟通与大众传播人际沟通与大众传播386.2.1 6.2.1 人际沟通人际沟通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通言语沟通:利用人的言语符号系统进行信息交流。非言语沟通:利用非言语符号进行的信息交流,如动作、目光、辅助言语系统、空间等。396.2.1 6.2.1 有效沟通的障碍有效沟通的障碍 不同的知觉 对沟通的信息或内容缺乏基本知识 对信息发送者或接收者的感情 注意力不集中低效或无效的听40有效的倾听能:-帮助信息接收者理解沟通的信息 -鼓励信息发送者表达他/她犹豫的信

24、息 -给信息发送者一个放松消极情绪的机会 -有可能会给解决问题带来创造性的结果,因为沟通双方都理解了对方41有效地倾听有效地倾听注意:面对说话的人 注意他/她的身体语言 听的时候不要做别的事情引申:用一些鼓励,如“真的吗?”“然后呢?”用一种语气表示你对话题感兴趣 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申更多的信息 但不要问太多问题 给讲话者机会说出他/她想说的 避免提供建议,或者描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类似的事情反思:如果合适,偶尔总结讲话者的主要观点 如果合适,偶尔回应一下讲话者的感情 确认你的理解是正确的,问“你的意思是?”“你是说你?42436.2.2 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图发信者发信者媒

25、介媒介收信者收信者信息反馈信息反馈内容的内容的选择与选择与加工加工解解码码自我印象人格结构群体社会环境传播者的组织来自公众的压力和制约自我印象人格结构受众群体社会环境44信息接收过程中的心理作用信息接收过程中的心理作用由于传播者和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对信息源的认知心理不同,自然心理反应也就不同。对于传播者来说,是要采集、选择和整理、加工直接来源于事实的信息,使其转变为新的信息。对于受众来说,通过媒介接收各种信息,因此对于所接受的信息采取一种“自然认定”的态度结论:传播者以接受物质世界为主,而受众则是以接受媒介世界为主45信息理解过程中的心理作用解码选择性接触:愿意接触与自己的态度一致的信息

26、,避免不合谐信息选择性注意:与自己需求、兴趣、行为一致的信息选择性记忆:人们容易记住让自己愉快的信息选择性理解: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受其愿望、需要、态度、动机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人们眼中的“外在世界”与个人理解之间有相当一致的对应关系。466.3 舆论和谣言、民谣476.3.1 6.3.1 舆论舆论舆论是在无组织群体里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态度。特征:-舆论是许多人共同的意见,具有社会力量,可以制约个人行为;-舆论是由不同意见演变而来的共同、一致意见(众从);-舆论有时是一种合理的判断,有时则纯粹为感情的表现;-舆论对社会大众具有导向、压力、约束作用 48舆论的形成舆

27、论的形成出现一种牵涉社会大众的事件或问题;大众对该事件或问题进行广泛性的讨论;大众逐渐形成不同的具体的意见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同意见渐趋一致,融汇成一种主导的看法形成舆论。49网络舆论网络舆论 馒头标准范跑跑河南网民因在论坛发布家乡抗旱措施帖被拘罗彩霞事件“很黄很暴力”从“艳照门”、“杯具门”、“诈捐门”、“泼墨门”从“政府镜鉴”到“网络猛于虎”50516.3.2 6.3.2 谣言谣言谣言是一种未经证实、没有事实依据的信息(舆论),通常出现在发生特殊事件或剧烈变动的时候。谣言的强度=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模糊程度谣言的类别:愿望谣言、憎恨和敌意的谣言、恐惧性谣言52 谣言的传播过程谣言的传播过程

28、 简约化: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内容会变得越来越简略与扼要。突出化:谣言传播者常常会根据自身的体会强调其中一部分内容。同化:谣言传播者出于自身的兴趣、愿望甚至偏见而组合谣言的内容。53民谣民谣是社会大众以丰富通俗的语言、幽默诙谐的表达形式抒发对社会事件、民体等的意见、观点和态度。它也是舆论的一种形式。54去年 这个时候我们在外面躲地震今年 这个时候我们在家头躲流感去年 这个时候没事别呆在家里今年 这个时候没事别呆在外面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是灾区人民。今年这个时候,我们是疫区人民。成都,一个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 55沁园春沁园春*火车票火车票 春节又到,中华大地,有钱飞机,没钱站票。望长城内外,大包小

29、包。大河上下,民工滔滔。早起晚睡,达旦通宵,欲与票贩试比高。须钞票。看人山人海,一票难保。车票如此难搞,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昔秦皇汉武,见此遁逃;唐宗宋祖,更是没招!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好骑马往回飙。咋地了?只因排了队,买不着票!56本章小结本章小结1.1.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2.2.人际关系发展的理论:社会交换论和社会渗透论人际关系发展的理论:社会交换论和社会渗透论3.3.人际关系的分类:费斯克的人际关系四个模式;黄光国人际关系的分类:费斯克的人际关系四个模式;黄光国对中国人际关系的分类对中国人际关系的分类4.4.东西方人际关系的不同东西方人际关系的不同5.5.人际沟通(言语

30、沟通和非言语沟通)、大众传播的模式人际沟通(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大众传播的模式6.6.舆论的形成过程舆论的形成过程7.7.谣言的传播过程谣言的传播过程5758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2009201020092010学年春季校历学年春季校历月份月份三月三月四月四月五月五月六月六月周 次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星期星期一1815222951219263101724317142128星期二291623306132027411182518152229星期三3101724317142128512192629162330星期四411182518152229613202731017241星期五512192629162330714212841118252星期六613202731017241815222951219263星期日714212841118252916233061320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六章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社会心理学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