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pdf

上传人(卖家):云出其山 文档编号:3185093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9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驻马店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共 12 页 期中语文试卷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8.0 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 棱镜(lng) 拆散(chi) 菜 畦(q) 拈轻怕重(nin)B. 涨红(zhng) 狭 隘(y) 瘫痪(tn) 人迹 罕至 (hn)C. 憔悴(qio) 竦 峙(zh) 创伤(chung) 咄咄逼人(du)D. 静 谧(m) 待弄(sh) 徘 徊(hu) 呼朋引 伴(bn)2.下列各组词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A. 烂漫 诀别 小心冀冀 喜出望外B. 热忱 烦杂 花团锦簇 人声鼎沸C. 嘹亮 感慨 翻来覆去 自做主张D. 攥

2、着 莲蓬 咄咄逼人 各得其所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在大家的眼里,他已经是一个 不可救药的人了。B. 经过三个月的跋山涉水,小乌龟终于见到了 大名鼎鼎的百兽之王。C. 他是一个喜欢 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D. 等到一切都已准备就绪的时候,他已经 疲惫不堪了。4.依次填入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春,是那样的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 ;一阵杜鹃啼, 一阵风起, 。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便让每一棵柳吐出一团团洁白轻柔的飞絮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A. B. C. D.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5.古诗文默写_ ,思君不见下渝州。

3、(李白峨眉山月歌)回乐烽前沙似雪, 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咏雪 中运用比拟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兄子胡儿曰:“ _ ”;兄女曰:“ _ ”。古人善于借助某种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李白“ _ , 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借明月表达自己对友人无限的关切和同情;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_ , _ 。”则借北归的大雁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的思乡之情。三、其他(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7.0 分)6.综合性学习 进入初中,你的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你的身边又多了一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你一定想和他们成为朋友。为了让同学们相互认识,相互了解,七年级( 1)班准备开展“自我风采”展示活动,请你负责

4、组织这次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吸引人的名字。活动要求班级的每位同学都要写不少于 400 字的自我介绍, 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自我风采” 展示活动在全班同学的积极配合下,获得了成功。作为活动的负责人,请你作总结发言。第 2 页,共 12 页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7.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 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 _ 一文,作者是 _ (人名)。本文记叙作者儿时与父亲的一场微妙的冲突,这“微妙的冲突” 是什么?表现了什么主题?请用简要的语

5、言概括。 微妙的冲突: _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8.阅读元曲天净沙秋思完成各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夕阳西下”的作用。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1.0 分)9.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

6、,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人不知而不 愠愠 _ 传不习乎传 _ 翻译下列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C学/而不思/则罔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阅读选文,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对选文中的哪一则感受最深?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7、小题,共 27.0 分)10.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散步莫怀戚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第 3 页,共 12 页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 -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

8、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

9、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祖孙发生分歧时,“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这体现了“我”怎样的品质?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换为括号里里的词?为什么? 我的母亲又 熬(度)过了一个严冬。文中划线的句子描写了母亲放眼小路所看到的景象。试想一下,母亲看到这些景物,心里会想些什么?11.阅读短文,完成

10、各题。 密密的针脚母亲愈发衰老了,习惯在脑后随意绾一个髻,花白的头发已失去了原先的光泽,干枯发黄。这些年地里家务的劳累,使得母亲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走路时腰老伸不直,稍微负重,腰就疼得站不起来,可即便是这样,母亲还坚持种了一亩地的棉花。她说:女儿家的棉被该换新了。 我给母亲去过电话, 说市场上的羽绒被真空棉被因其轻盈美观又不失暖和早已走入千家万户了,不愿意母亲再劳累。母亲坚持说棉被才更暖和贴心。 十年前,母亲也是这般,选了绒长一点的棉花请人加工成棉絮,买来崭新的被里、被面,她要为心爱的女儿缝制嫁妆。 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倾泻进来,洒下一片暖。那时母亲尚且年轻,眼神好,眯着眼穿针引线,在右手中

11、指戴上顶针后就开始纫针了。母亲动作娴熟,不时地把针在头发上擦一下,加点润滑,遇上厚的地方,针穿不过去,就把针尾在顶针上顶,母亲神情很专注,似乎在刺一幅精美的苏绣。我知道,她是在把那份浓浓的爱一针一线缝在这棉被上。 母亲做这些的时候,我除了默默看,什么也帮不上。索性将脸贴在棉被上,喜欢闻着棉花散出的那种淡淡的清香,还残留着阳光的味道,有一种暖意在心底蔓延开来。 静静的时光里流淌着岁月静好。 转眼间春去秋来,这期间繁琐的育苗、除草、打药直至棉花收获,不敢想象母亲是如何在地里劳作的。仿佛看见那些寒露沾衣的清晨,我那单薄的母亲围着自家做的蛇皮袋穿行在高出她许多的棉花垄里拾捡棉花, 而露水悄没声息打湿了

12、她的衣衫,仿佛看见母亲在堂屋里剥棉花,黑乎乎皴裂的指头掏开一朵朵的洁白。而做着这第 4 页,共 12 页些,支撑她的只是一个信念,只是那份念念的牵挂。 待到缝制好了四床厚实的崭新棉被,母亲便要亲自给我送来。因为晕车只好坐了三轮车一路颠簸来到小城。我接过棉被的那刻,鼻子发酸泪水忍不住就落下来。轻轻地抚摸着这些光滑的被面,抚摸着这些密密麻麻的针脚。这针脚里有我熟悉的气息,属于母亲的气息。 抬眼望见母亲,她正开心地笑着,眼角的皱褶堆积得更深了,这笑,是那般慈爱,是那般暖心暖肺。 母亲一边说我是傻丫头,一边替我拭擦泪水。 她的手指关节粗大,粗糙得像失去了水分的树皮。却很轻柔,生怕弄疼我似的。我把头埋进

13、母亲的胸前,母亲用双臂抱着我,就仿佛又回到了那些旧时光里,那些郁郁葱葱的日子里,开心了受委屈了也是这般依恋母亲的。而不管岁月的脚步走过多远,我知道,母亲始终是永远给我温暖的那个人,无论我飞多高,母亲的牵挂始终在。 有时候,大爱就是无言的,一如这密密的针脚。结合文章,谈谈对标题“密密的针脚”的理解。第段中的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谈谈你对文章第段中划线句的理解。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八、作文(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00.0 分)12.他(她)改变了我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5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地名、校名、人名。13.半学期的初中生活转瞬

14、即逝,在这半学期里,也许老师或同学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让你心里暖暖的;也许父母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让你心里暖暖的;也许在校外陌生人的一个小小的言行,也会让你心里暖暖的 请以“想起,我的心里暖暖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择题目(二)须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5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地名、校名、人名。第 5 页,共 12 页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A错误,“棱镜”中的“棱”应读“lng”。 B错误,“狭隘”中的“隘”应读“i”。 C正确。 D错误,“徘徊”中的“徊”应读“hui”。 故选:C。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

15、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2.【答案】D【解析】A有误,“小心冀冀”的“冀”应为“翼”; B有误,“烦杂”的“烦”应为“繁”; C有误,“自做主张”的“做”应为“作”; D全部正确。 故选:D。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

16、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3.【答案】C【解析】ABD正确; C有误,“随声附和” 意思是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与后句的“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矛盾。 故选:C。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

17、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4.【答案】C【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所填句子与前句的关系,注意两句中词语的搭配要协调一致。第一个空,句中的“惊醒”与前句“一声雷”搭配合适,故选,第二个空,“杜鹃啼”,惹人悲,所以句的语义语境与之最协调;第三个空,前句的“风起”与句的“飞絮”也是绝配。正确句序应是,与 C 一致。故选:C。此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性。解答此题,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前后话题一致,句式结构一致,前后照应恰当,衔接自然。第 6 页,共 12 页解答此题,要注意语言连贯的三个基本条件:1统一的话题,2合理的句子顺序,3语言的衔接与呼应。5

18、.【答案】【小题 1】夜发清溪向三峡【小题 2】受降城外月如霜【小题 3】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小题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解析】答案: (1)夜发清溪向三峡(注意“溪”的书写) (2)受降城外月如霜 (3)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注意“絮”的书写) (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注意“雁”的书写)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

19、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6.【答案】【小题 1】答案: (1)示例:我们做朋友吧 我想认识你,请你认识我等。 (2)介绍自己的籍贯、毕业学校,说说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理想等。 (3)示例:同学们,今天的“自我风采”展示活动非常成功,在这里我要对各位老师的莅临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相信,在未来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各位老师一定会给予我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今天的展示活动,让我每个人又多了几十个朋友,在三年的学习征途中,我们会亲如兄弟姐妹,在

20、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一起迎接未来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小题 2】【小题 3】【解析】(1)本题考查拟名的能力。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活动名称要与活动主题紧密相关,还要亲切生动,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可拟名为:我们做朋友吧或我想认识你等等。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介绍自己时,一般可从自己的籍贯、毕业学校、自己的姓名、爱好、性格、特长等等进行介绍。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应先是称呼,然后对各位老师的指导表示感谢,接着总结本次活动中大家得到的收获。最后向大家提出希望即可。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

21、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中招考试的要求,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7.【答案】【小题 1】五猖会,鲁迅第 7 页,共 12 页【小题 2】我急于看戏,父亲却要我背书,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的把握。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 1926 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2)本题考查名著五猖会主要内容的把握。五猖会是鲁迅儿时回忆去东关看五猖会的一件罕逢的盛事。这篇文章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 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

22、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答案: (1)五猖会鲁迅 (2)我急于看戏,父亲却要我背书,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 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8.【答案】【小题 1】(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

23、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荒凉古道上,旅人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愁肠绞断。这幅画面可谓悲矣!然而作者又为这幅画面加上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又增添了几分惨淡的光线,使情景交融,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答案: (1)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 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气氛;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参考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

24、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小题 2】【解析】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 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必须理解诗歌基本内容;2联系诗歌写作背景和主题进行分析。9.【答案】【小题 1】生气,恼怒【小题 2

25、】老师传授的知识【小题 3】D【小题 4】第 8 页,共 12 页【小题 5】【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句意为:别人不了解我却不生气。愠,生气,恼怒。 句意为: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复习吗?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2)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词语:且,表示

26、并列。于,对于。句意: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3)本题考查句子停顿。 ABC正确。 D有误,正确停顿应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选:D (4)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题目中具体特点已经指出,要找出这一特点的具体体现。此题从安贫乐道、好学精神、乐观的人生态度等角度谈都可以。颜回的“贤” 表现为安贫乐道的精神,不会每天为物质享受而奔波忙碌,粗茶淡饭亦可以乐在其中。淡然处之颜回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5)本题考查阅读启示。为一道开放题。答题时先选择一个句子,然后进行简单阐述即可。答案示例:“吾日三省吾身” ,因为人不能为完人,多少会有一些缺点,我们只

27、有明天反省,发现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断的完善自己。 答案: (1)生气,恼怒 老师传授的知识 (2)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3)D (4)安贫乐道,不会每天为物质享受而奔波忙碌,粗茶淡饭亦可乐在其中。 (5)示例 1:我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之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且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 2:我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努力学习这些有利于自己成长的优点,而当发现别人的短处和缺点时,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样问题,以人为鉴,不要再次犯错。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 然后按一定的时间

28、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

29、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第 9 页,共 12 页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句子划分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 3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 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 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10.【答案】【小题 1】(1)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概括。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子加以概括即可。这篇文章,记述了一家四口人,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起出去散步时发生的事,在

30、散步时因为路线产生了分歧,最终听从了母亲的意见。 (2) 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祖孙发生分歧时, 走大路还是走小路?“一切都取决于我。”因此,“我”感觉到责任重大。“我”最终决定按母亲的要求,走大路,体现了“我”的家庭责任感和孝心。 (3)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答时,需明确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熬” 的本义是艰难度过。结合此处语境是母亲的身体不好,冬天容易病发,这里的熬字是庆幸母亲又过去了一个冬天,表现了我对母亲的爱。如果把“熬”换成“度”,就体现不出这些感情来。 (4)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揣摩。“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31、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母亲改变了主意,又看到小路上的美景,心中想的可能是“小路风景这么美,虽然难走,但一家共同欣赏也非常值得” 之类的。作答只要符合语境,都算正确。 答案: (1)本文主要写了初春时节,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生动地展现了这家人互敬互爱,互相体谅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因为母亲、妻子、儿子都听“我”的,一切都取决于“我”,如果“我”处理不好,会破坏家庭和谐。这体现了“我”强烈的责任感。 (3)不能。因为对老人来讲,寒冬是非常艰苦的,“熬”是忍受,艰苦支撑之意,流露出“我”对母亲平安过冬的庆幸。“度”比较平淡,且不能体现

32、作者的感情。 (4)示例:原来小路上的景色如此迷人,怪不得孙子想走小路。小路虽然难走,但能和家人欣赏到这样的美景,也很好啊。(意对即可)【小题 2】【小题 3】【小题 4】【解析】本阅读文段出自课文散步,这篇文章,记述了一家四口人,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起出去散步时发生的事,在散步时因为路线产生了分歧,最终听从了母亲的意见。一家人走小路过去。作者看似写一件小事,实际上,写出了中年人对家庭社会严肃认真的态度和责任感,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重点词语理解的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

33、比喻、象征还原)。语言组织:这个词语意思是,强调(突出、写出)了,表达了的情感,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为下文叙事描写提供合理的依据。11.【答案】【小题 1】(1)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理解。“密密的针脚”,表层意思是第 10 页,共 12 页母亲做的棉被针脚细密,是因为母亲做棉被时的精心与细致;深层含义,是母亲“把那份浓浓的爱一针一线缝在这棉被上”,棉被上密密的针脚凝聚着温暖的母爱。 (2)本题考查句子描写的角度和作用分析。“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倾泻进来,洒下一片暖。” 是环境描写,阳光洒下一片暖,渲染出母亲为心爱的女儿缝制嫁妆时温暖的氛围;明媚的阳光,衬托出母亲的心情喜悦

34、美好。 (3)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她的手指关节粗大,粗糙得像失去了水分的树皮。却很轻柔,生怕弄疼我似的。” 这个句子,描写了母亲的手指的样子,“像失去了水分的树皮” 是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母亲的手在常年的劳动磨砺下粗糙的样子,揭示了母亲辛劳的一生。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文中的母亲,经受着常年地里家务的劳累,到老了,身体生病,还种了一亩棉花,原因是为了孩子盖上新棉被。由此可见,这是一位勤劳纯朴的母亲,衰老却不知疲倦地为孩子操劳,有着博大深沉的母爱。 答案: (1)标题有两层含义:一是母亲给“我”做棉被的精心与细致;二是凝聚着母爱,传递出亲情的温暖。 (2)环境描写。渲染出母亲为出嫁女

35、儿缝被子时的温暖氛围,衬托出母亲内心的喜悦和美好的祝福。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母亲手指的样子,揭示了母亲勤劳、艰苦的一生,又传递出母亲对孩子的绵绵柔情。 (4)这是一位勤劳、质朴、衰老而又不知疲倦的母亲。她年岁已高,却一如既往的给孩子做棉被,她有一份博大的爱。【小题 2】【小题 3】【解析】 本文记叙了母亲种植棉花,为女儿家做新棉被的故事。文章开头,以女儿得知年老体衰的母亲要种棉花的消息,回想起十年前自己出嫁时母亲缝棉被的往事,然后写到想象中母亲种植和收获棉花的过程。当母亲来到小城,把亲手做好的棉被送来时,“我” 感动得流出了泪水。文章以生活中小事,反映了母亲的伟大,表达了对母

36、亲的感恩之情。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 ,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2从侧面描写人物。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3从细节描写入手。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12.【答案】【例文】 她改变了我 她,改变了我,让我变成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她,改变了我,使我明白了一山更比一山高;她,改变了我,让我的学习

37、生涯变得多姿多彩!她是谁?为什么能改变我?不用猜了,她是我曾经的老师-王老师。 王老师,是个脸上天天挂着微笑,处处为人着想的好老师!自从被她教后,我的世界便从黑白转变成五彩,至今,我都无法忘却她的淳淳教诲!以前,我从未被老师重视过,也没有多少比赛光顾我,每年,就靠拿一张奖状“过活”。但是,上了五年级,王老师就像挖掘金子般地挖掘我的才能,让我改变了很多很多五年级的时候,我总是缩在一个角落自己默默地学习。上课时,除非老师指名要我回答,不然我都不会主动举手的,不是不懂,而是不敢!我怕我回答错了会引起全班哄堂大笑;我怕我回答错了会使我的身份变得更加平凡;我怕我回答错了会让同学们对我更加不屑一顾!我的顾

38、忌远远大过想回答的心。就在这时,老师叫我去谈话,我不敢看老师,把头埋得低低的,王第 11 页,共 12 页老师温柔地对我说:“其实你是一颗金子,不过还没有发光,只要你发光了,会比星星还要光彩夺目”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不禁黯然泪下,第一次有老师这样对我说,第一次有老师把我比喻成金子,“我我”我有点语无伦次了。 第二天,上语文课时,我畏畏缩缩地举起了手,老师马上点了我的名,我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可能是紧张吧,喉咙像被封住一般说不出话来,这时,老师投来鼓励的目光。我一下子信心百倍,那些话就像吐苦水一样“吐” 了出来!老师听了我的回答,脸上泛起一丝丝微笑,台下也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心里又泛起一层层涟漪:

39、从小到大我都是为别人鼓掌、为别人喝彩,也从未有这么多人给我鼓掌过!心里除了高兴还是高兴。 从那以后,我开始发奋学习,为的就是不辜负脸老师对我的期望! 王老师,是您改变了我,即使您现在没再教我们了,您也永远是我的老师!【解析】本题是命题作文。由题目中的“改变”可知,这一作文要写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主要写“我”在“一个平凡的人”的影响下,思想、性格或命运发生的变化。“他(她)”可以是熟悉的、陌生的人,也可以是作品中人物;还可以是历史上的名人等。在作文中,要简略地点出“改变之前的我” 的情况。然后重点写出改变的过程以及“改变之后的我”的情况。字里行间要流露出对“他(她)”的感激之情。同时,既然是“改

40、变”,“改变”过程中必要的心理描写也是必不可少的。文章适合写成记叙文。文章开篇点名“她,改变了我”点题,明确她是我曾经的王老师,引出对下文的回忆。文章指出以前我从未被老师重视过,也没有多少比赛光顾我,而王老师给了我鼓励和支持,让我“开始发奋学习”。结尾照应开头,再次点题“王老师,是您改变了我” ,表达对老师的感激。13.【答案】【例文】 想起,我的心里暖暖的窗外依旧是丝丝秋雨,秋风打着卷儿,一溜儿吹在玻璃窗上,带来些许凉意。我的思绪飘飞到了一年前 卷子发下来了,这是新学期的第一次考试啊,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千万,千万,千万颤抖着双手, 打开那张既想看又不敢看的 “判决书”。 完了!我瘫坐在座位

41、上-74分! 秋雨沙沙作响,如泣如诉,我的心也似那风中起舞的落叶,飘飘忽忽,晃晃悠悠。我恍惚觉得似乎连大自然都在嘲弄着自己。我气恼地抓起那张卷子,干脆揉成一团,一股脑儿塞进书包,随后双手抱臂做阿 Q 状,苦笑几声,索性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吧! 谈何容易呢?爸爸的“火眼金睛” 早就洞察了一切。“今天脚步那么沉,考试啦?“嗯。”“考了多少呢?”我没好气地回答道:“74!”如我所料,爸爸让我拿出试卷。他把试卷在桌面上抚平,开始了他滔滔不绝的讲解。 不知怎的,我却走神了。看到他这些年骤添的根根白发,透过头发还可以看到发亮的头皮。从后面看,显得脑袋很大,头发很卷,有几根因为常年戴帽子的缘故,还翘了起来。

42、 看着看着,我猛地回过神来,静静地、认真地听着。 瑟瑟的秋风中,你可以看到一束橘黄色的光透过一扇小窗户;再仔细一点,你会发现,夕照里有两个人影:一个胖胖的,手中比划着;还有一个小女孩儿的身影,撅着屁股,一手托着腮,眼睛入神地看着,也不时插上几句,频频点头。 那个小女孩,眼前不时闪耀着阳光下丝丝白发反射出的光芒。 题目一直讲解到深夜,我坐下来静心思索着。笃、笃,爸爸敲着门,他端着一杯牛奶,对我说:“天晚了,喝了牛奶就睡觉,快喝了吧,啊?” 我转过脸,点了点头:“嗯。” 哦,爸爸,你可知道,我转过脸,是为了不让你看到我眼中溢满的泪水? 秋风阵阵,寒意依旧,那丝丝白发反射出的光芒温暖着我的心田,照亮

43、了我的记忆。 第 12 页,共 12 页那一种温暖,驱走了我生命中所有的严寒。【解析】 这是命题作文。这是一道很煽情的作文题,需要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撷取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震撼过我们的镜头,带着感情一气呵成。 理解“暖暖的”的含义。“暖暖的”可以理解为形容词,形容语言、动作、眼神;“暖暖的” 可以理解为动词,温暖我们的心田,温暖我们的记忆,乃至温暖我们的生命。理解了“暖暖的” 的多重含义,写作就容易找准切入口。善于调动积累。成长的路上,许多点点滴滴足可感人心怀,就选材而言,可写的事例自然很多。根据提示让自己心里暖暖的的对象“也许老师或同学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也许父母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也许在校外陌生人的一个小小的言行” 重要的是,把握好两个原则:首先,去矫饰,少卖弄,必须是事情真实地回放,是性情真实地流露;其次,所选事例要富有感染力、表现力,力求引起读者共鸣。本文要求写记叙文。一次伤心的新学期考试,一次父女间真诚的对话,一次半夜里,父亲摊开试卷,给“我”一一讲解思路与难题,那一刻,父亲的白发跃入“我”的眼帘,让“我”感动,体会到爱的温暖。开头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对父亲的神情,对“我” 的心理刻画细腻,人物对话栩栩如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河南省驻马店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pdf)为本站会员(云出其山)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