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7教学过程资料包.doc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文档编号:3185879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说课7教学过程资料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说课7教学过程资料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说课7教学过程资料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说课7教学过程资料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说课7教学过程资料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文说课教学过程资料包1、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感受美的能力,真正体会到依依惜别的送别之情,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1上课之初,采用情景法。播放名曲送别,营造出依依不舍的离愁氛围。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例如李白的赠汪伦,温故导入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激发学习兴趣。2. 解题,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3. 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明确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挚友谊的故事。 (二)初知

2、诗意,质疑梳疑(小组) 1自由练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指读正音。 2学生自学古诗。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理解字词,。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整合,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并点出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如“西辞”、“尽”。汇报交流自学成果,说说诗的大意。使学生对古诗的意思有个整体的认识。(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这一环节重点从细节中品读诗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我进行启发引导。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师生共议“烟”的丰富意蕴,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烟花三

3、月”令人神往的美景。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想象讨论“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体会“唯、孤、尽”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4.借助插图复述古诗内容,把自己就当作李白,换位赏读。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5.师生配乐互读,有感情地诵读。只有建立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把课文读好,这样的读才能做到声情并茂,入情入境。(四)情景表演,体会深情学生对诗人的情感有了深刻的理解后,我安排了“表演再现”的过程。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

4、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发表感受,总结出:珍惜你身边的友谊。学生表演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五)抒发情感,拓展阅读 1.围绕“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写出感受。 2.搜集并阅读有关有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感情。课外作业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不仅联系到生活实际,还能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2、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鸟的天堂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感受美的能力,真正体会到“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美感利用多媒体播放鸟鸣的音频,请学生闭上双眼,想象一

5、下:“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地方才可以配得上这个名字呢?然后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引导学生随作者一起游览。这样不仅可以立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还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二)跳读课文,理清思路1. 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清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检查效果。 2. 说说“鸟的天堂”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谈谈自己的感受。3. 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看见了什么?小组讨论,我与学生共同理清线索,并根据学生的思路进行板书。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三)欣赏美景,体悟语言1.第一次经历,研读7、8自然段(1)默读,找出描写大榕树的句子,小组交流,找出从描写榕树的角

6、度,分别有什么特点?从哪里体现出来的?根据回答板书:树枝:多;树叶:绿。(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绘不可计数的树枝与明亮翠绿的树叶的写法,体会用语之妙,重点理解“新的生命在颤动”指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作者的感叹。启发学生总结出由远及近的描写顺序。(3)看课文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榕树的特点。2.第二次游览,研读914自然段仿照上一部分研读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学,朗读之后提出疑问。重点放在与第一次经历的不同之处。(1)找出文中描写鸟的语句,分析鸟的特点。体会“应接不暇”的含义。(2)通过对比,体会出榕树的静态美与鸟的动态美。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和中鸟纷飞的视频,感受从从静

7、到动的壮观景象。(四)抒发情感,感悟主旨1.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你喜欢晨光里还是夜幕下的“鸟的天堂”?为什么?作者描写的与你想象的一样吗?2. 讨论作者两次经历的心情有什么不同,通过朗读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比一比谁读得更有感情,学生互评。(五)引发讨论,共同环保在学生体会到这里的美丽,鸟儿们自由自在快乐生活时,体会作者的感慨:那“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啊!引导学生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的含义,再次激起学生的讨论: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如果鸟的天堂在我们这儿你会怎么做? 交流汇报后,达成共识:因为这里环境好,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们保护榕树、爱护鸟儿。通过这一环节感悟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统

8、一,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最后布置作业,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3、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为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我紧扣课标,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格言导入,设置悬疑 由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格言进入题目,然后板书课题,设置悬念:看到窃读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窃读的是谁?怎样窃读的?窃读的感受是什么?从读书的氛围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本,设置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二)初读“窃读”,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理解“窃读”的含义。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什么事? 自由发言,

9、总结出答案。带着问题读课文,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让学生解开课题,了解故事内容,从而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三)品味“窃读”,感受渴望1.研读一到六自然段(1)默读找出描写“我”窃读的相关语句。说一说体会。通过小组交流、汇报,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使用的妙处。(2)思考:“我”这样子读书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滋味?自由阅读发言,找出窃读的滋味。从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词句,并谈谈感受。小组讨论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总结板书。(3)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品味“垫、钻、挤、贪婪”等词句的运用,有感情朗读,学生互评。2.研读七

10、到十自然段学生提问或教师启发,思考问题:下雨天和饭菜香对作者来说有什么影响?(1)指名朗读,自由回答,概括总结。(2)引导品读“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体会特殊心理状态。结合时代背景帮助理解窃读的原因。(四)深悟“窃读”,延伸阅读1.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在书店“窃读”的行为与感受,说说小女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课件展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组合作。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课前搜集读书名言,汇报交流,总结诵读。(五)积累“窃读”,分享阅读1.自选感兴趣的、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

11、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2.感受阅读的快乐,与朋友分享读书心得,并试着用言语表达出来。4、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为了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力求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上好语文,真实展开我的教学流程。我的教学流程有以下几大板块:(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这里我将采用开门见山法,图片展示和直接板书课题导入了新课,关注了课题。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即文眼。从题目入手往往能生发教学的切入点,因此,我引导同学说说你从“晏子使楚”这个题目中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晏子出使楚国这样一件事情就是力图体现“课未始,已成基调”的教学节奏。(二)多种方式阅读,整体感知在初读板块,我要达

12、成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让学生用心地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生字词障碍。我将主要从字音、字形、字义三方面予以重点指导。在字义方面,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查字典、查词语手册和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相机理解,比如“侮辱 尊重 大夫 盗贼”等。二是在学生初读过后,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与把握。我将鼓励学生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我随机梳理板书,达成感知的目标。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我主要着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通过对文章的把握,作为感知的侧重点,以求学生初读后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为品读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品读课文,进行赏析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具体步骤化的表述方式,分三步进行: 1、

13、细读第3自然段,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并思考以下问题:(1)标注出楚王第一次侮辱晏子的语句,并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2)找出晏子回击楚王的话,自由朗读,根据提示谈谈晏子语言之妙。(学生自由回答)(3)晏子回击的结果如何?(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4)楚王开城门是无奈的,否则就要承认楚国是狗国,自己是狗王了。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2、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思考,学生小组合作自学第4、5自然段。3、有感情的朗读,理解晏子:用一个词语来说说晏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四)总观全文,理解结构学生分小组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并抓住重点句,如:

14、“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晏子,显现楚国的威风。”“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理解首尾呼应关系。我紧紧围绕楚王侮辱晏子,晏子如何巧妙应对楚王侮辱充分展示学习的过程,让这一过程呈现板块状、步骤化,让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不断地走来回,大力体现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在学生自我感悟体验的基础上教者适时地作出点拨、指导,从而让学生对晏子是个怎样的人有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从而达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5、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本节课教学过程我将分为三大部分:(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将播放一首山谷情境的纯净音乐,让学生闭目欣赏纯粹的流水声,鸟鸣声,进入情境,配以话

15、语引导: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好地方。大家认真听一听,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我将让学生采用自由阅读的方式,疏通课文,把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找出来,利用工具书扫除生字词障碍,然后我将出示重点字词,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接着,我将引导学生带着阅读期待走进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中,播放课文录音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我将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的同时体会作者传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童话般的世界,录音结束后说一说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通过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说说拜访的朋友有哪些。(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文章第三自然段描写古桥,作者构思巧妙,不是直

16、接描写古桥的,而是采用了人称转换的方式来写的,好象直接与古桥对话。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特点,我就将这一段直接改成对话体,然后请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人称转换是有利于感情的直接抒发,显得更加的亲切和自然,就像是与一个老朋友面对面的交谈一样,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的齐读这一段。文章第四自然段作者景物描写观照的视角独特新颖,树与“我”融为一体,互诉心声,与自然浑然一体,使人耳目一新。这一段让学生先想象,然后进行范读,接着自由发言,集体讨论:如何把握朗读技巧以表达思想感情。然后开展男生女生朗读竞赛进行朗读训练。(四)模拟情景,感悟“友情” 我将以诗歌的形式出示课件文章的第五自然段,配以优美的

17、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作者跟山中的这些朋友热切地打招呼的感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拟人手法对大自然中的“其他朋友”进行对话。3、回顾问题,交流总结谈一谈作者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后归纳:课文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6、 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我紧扣课标,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课文之前播放电影城南旧事插曲送别,询问学生听完后有什么感觉,引入课文。然后简介城南旧事的故事内容。播放歌曲是为了引发学生兴趣,同时渲染出

18、一种淡淡的离别气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排除生字词。2.感知情节。学生带以下问题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你是怎样理解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的? (2)文中哪些写眼前的事?哪些写回忆的事?回忆的事是怎样引出的?谈谈读后感受,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桌间交流,自由发言,概括事件。3. 理清文章脉络。四人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巡回视导、点拨。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是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小说中插叙的写法。从而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三)研读课文,读中感悟1.分析人物。引导学生在阅读文中现实与回忆的交错,思考问题:(1)文中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仔细品读文章中

19、表现父爱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由结构的分析引到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重点领悟爸爸对“我”的爱。(2)父亲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你觉得小英子长大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层层设疑,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悟成长。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来相关语句,然后带着感情朗读,其他同学做评委,比一比谁读出的感情最切合英子的感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会去品味文本中作者的成长感受。 父亲的爱是本文难点,通过学生的评价,了解父爱,了解父爱对孩子成长的影响。2.品味语言学生自由阅读,发表感言。如:你感触最深的句子,最能引起你的联想的句子,你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通过这些语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

20、通过自己朗读课文,亲近文本,可以领悟作者的感情,产生自己独特的体验。在课文的最后部分,再次播放送别,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再次体会父亲的深情,以及他对“我”的影响。本环节主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感情中活动,加深理解体验,有所感悟思考,调动学生情感。(四)联系生活,升华感情 1.鼓励学生说一句精彩的话,赞美父亲。2.小组成员说说自己和父亲(或其他亲人)之间的故事,对父亲说些心里有却一直没有说出口的话。推荐代表发言。从文本联系到生活实际,体会父爱,激发对父亲的感恩。(五)延伸阅读,布置作业1.摘抄美词美句 2.课后搜集父爱主题文章,分享感受 3. 开展“寻找父爱”的活动,口头作文世上还

21、有爸爸好感悟父爱。7、 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上册春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感受美的能力,真正体会到江南春景的美丽,在教学环节上设计了聆听春天、感知春天、剖析春天、描绘春天四个步骤,具体如下:(一)情境导入,聆听春天上课之初,我会采用情景法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冬春对比动态画面,以蓝色多瑙河作为背景音乐。提问:听完有什么感受?让学生了解经典名曲中所表达的,人们在饱受了寒冷的严冬之后,多春天的到来充满了期盼和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回忆关于“春”的名句,引入到赞美春天的散文春。(二)师生诵读,感知春天1.聆听录音,感受春色之美。通过声音把学生引入春天的佳境,创设一种教学环境,将学生由课前分散

22、的注意力转换到集中的、急于求新知的心境上来,主动配合教师学习。2. 解决字词,交流背景。 (1)自主完成生字词的积累,通过竞读的方式,在朗读中再次感受文章语言美和情感美。(2)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朱自清的资料,师生相互补充。强调基本常识。3.理清思路,总观春天。带着以下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春”?让学生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了解文章围绕“春”字,总结出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并划分段落层次。(三)合作探究,剖析春天本环节主要采用讨论法。1.明确文章的感情基调,让学生总结出“春草、春花、春雨、春风、迎春”五幅画面

23、。2.以春草图、春花图为例,教给学生方法,掌握作者的语言描写,从修辞手法中,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如:生齐读春草图,思考:(1)说说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好?可不可以替换?为什么?(2)作者从哪些角度,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3)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什么情感?(4)如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优美?体会作者使用“嫩嫩、偷偷、坐、躺、软绵绵”等词语来体现对春草的喜爱。分析采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优美的效果。3.分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其他几幅图,我适时点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开展议论。学生自由发言,其余同学作扼要记录,学生互评。4. 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原因。并仿写一句。5.有感情地朗读,回忆五幅春景

24、图,在这当中你最喜欢那一幅,为什么?分享从中得到的描写景物的妙招,再次体会修辞手法的妙用。 (三)拓展延伸,描绘春天1. 从文学作品或记忆中找出描写春的优美词句,并且试着运用它去说一段描述春天的话。2. 让有条件的学生,根据文章的语言描绘,用画笔画出心中的春天。3. 乘兴练笔,描绘秋天。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笔,来描绘心目中的秋天。 这里涉及到了读、说、写,并与美术相结合,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理念,也充分发挥学生学生的想象力。8、 人教版小学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彩虹图片和石拱桥图片,同时做这样的阐述“同学们,我国古代神话说,雨后彩虹就是“人间天上的桥”,

25、通过彩虹就能上天,它是那么优美,令人向往,可是彩虹会很快就消逝,而我们中国也有像虹一样优美的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国石拱桥的美吧!(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程标准要求这一学段的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因此我会给学生时间带着以下的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同时做到阅读有目的性、针对性。1、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2、说我们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是凭空说的吗?(三)研读文章,进行赏析首先齐读文章第二到四自然段,关于介绍赵州桥部分的内容,我将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三个问题:1、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有什么特点?2、文中是从几个方面具体介绍的?3、联系实际生活,采用相同的方式,试着说说自己熟悉的身边

26、的事物的特征。之后,我将采用相同的方法来学习卢沟桥的特点以及相应的说明方法。在对文章中介绍的赵州桥与卢沟桥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将鼓励大家试着用笔画出他们的结构图。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三)合作探究,引导启发在对文章有了一定的分析之后,我将引导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同时带着一下问题进行思考,之后小组讨论确定出各自小组的答案,派代表进行回答,其他小组也可进行补充。1、找出文中为了介绍中国石拱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加以分析。2、小组讨论。文中说明语言准确表现在几个方面?A、为了说明内容翔实可靠,使用的了许多数据,增强语言准确性。B、为使用证适度,讲究分寸,使用一些修饰语和限制话。如“赵州桥宣时可

27、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当时”表限制,可算“表估计、表达非常”。接着让学生继续阅读回顾,对照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说明,看介绍的大致顺序是否一样呢?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两座桥?引导学生作答:两桥时都交待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桥的长、宽、结构、艺术价值及对桥的评价。从外观看,赵州桥是独拱,卢沟桥是联拱,只写一座不能反映出中国石拱桥的全部,选两桥,说明选材具有代表性。然后,引导学生品味文中词句的锤炼及精炼。(四)拓展延伸,归纳小结通过本篇说明文的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进行总结。根据学过的说明方法,介绍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求抓住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9、 人教版小学

28、语文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为了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会以“岳阳楼”为契入点,以“读”为线索,通过猜读、理读、析读、品读、扩读这五个环节来完成,具体如下:(一)猜读创设情境说感受 1.运用多媒体,播放古典音乐,出示岳阳楼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你认识这座建筑吗?它有什么特点? 如果你此刻站在这座高楼上,你会想到些什么?通过图片的欣赏,音乐的感染来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情境美和语言美,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背景资料展示。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与范仲淹、岳阳楼相关的资料,教师补充资料。通过对作者和背景的简单介绍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更容易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实现相关

29、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二)理读整体感知理思路 1.在预习的基础上,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分享收获与问题,并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列出。 2.学生自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疏通文义,画出句读。如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我会在学生中间巡视,帮助解决疑难,如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若有共同的问题,可引导全体学生思考,当众解决。 3.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把握写作思路。学生在文中进行批注,归纳段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掌握知识,理清文章脉络。 (三)析读品析内化读真情根据学生在上一环节归纳出的问题,我会将本课重点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一并列出,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精读课文,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

30、间思考、讨论,然后,在我的引导之下将这些问题逐个解决,如:课文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领会本文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作技巧。 (四)品读含英咀华品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仔细品味。学生自由谈论,我会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点播。 例如:“衔远山,吞长江”一句中“衔”“吞”二字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人格化了。 2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31、介绍骈句、散句的形式特点,提问:本文的句式是如何骈散结合的?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然后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具体做出总结。3.竞赛朗读,强调节奏和语调,体会感情变化,学生互评。配乐齐读,熟读成诵。(五)扩读畅所欲言话感悟 1.问题讨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你是如何理解的?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讨论,自由发言。深入感受作者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政治抱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高尚品格。2.扩展阅读。利用工具书、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写岳阳楼的诗、词、文,探究这些文章为何不如岳阳楼记有

32、名气?写成小报告。不仅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还加强可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做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10、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年级下册故都的秋为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感受故都秋景的美丽,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感受秋景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描写秋天的诗文。引出郁达夫笔下的秋有怎样的特点以及态度。(二)分享资料,初读秋景1.课前学生通过预习,解决生字词。搜集背景资料,学生分享,教师补充,在整体上了解本文

33、的情感态度与作者的写作风格。2. 运用多媒体配乐范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概括每段的段意,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三)反复朗读,细读秋景这一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教师适时指导点拨。1.“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再次强调文章的基调。体会客观实景与主观情感的融合。2.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引导学生学习小院

34、晨景图。体会作者对于冷色调的偏爱,对细微声音的描写,从而体会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通过作者对残缺零落的景物的描写,体会故都秋的悲凉。从而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色彩。4.学生自己诵读、探讨,研究4-11自然段,进行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分析。重点引导雨后闲话图里都市闲人部分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郁达夫创作思想中的平民思想、平民意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习小院晨景图,主要是为了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景物进而体会景物所含之情。(四)品读秋景,体悟感情学生提出质疑或由我启发提问,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学生自评,其他学生再评。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 2.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都是同一个地点,但为什么要用故都的秋做题目?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故都”二字深切的眷念之意,感受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进一步的领悟作者心境的清、静、悲凉。培养质疑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五)拓读秋景,小结作业1.学生分享本节的心情与体会。肯定“清、静、悲凉”的心境之后,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2. 对比阅读刘禹锡的秋词,总结意境的异同,并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分析。3. 最后布置作业: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注意将描写角度放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各类题库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语文说课7教学过程资料包.doc)为本站会员(教师相关)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