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窃读记一、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窃读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文章。本文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课文以“窃读”为线索,生动地再现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地离开的整个“窃读”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经历。细腻地描绘了“窃读”的复杂滋味,表现了作者对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本单元的主题是“我爱读书”,作为单元的开篇,本文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与方法,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朗读的方法和阅读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他们有一定的情感积累,但是语言积累和语言感受力相对比较缺乏。同时在写作手法上对细节描写
2、学习和体会还不足。因此在这方面需要教师的引导。3.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第三学段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作品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 正确书写“窃、炒支撑、倾盆大雨”等14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4.教学重难点根据
3、新课标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身心发展特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课的重点难点如下: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而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在学习中,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并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使之强化。二、活动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评价,并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评价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中体悟重点词句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即使给予反馈。比如提问:作者“
4、窃读”时的滋味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可直接在原文中找出,我会请平时不爱回答问题或成绩稍差的学生来回答,一旦找准,就会及给予表扬鼓励;而提问“归纳小女孩形象”这类稍有难度的问题时,我会请积极发言或者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三、课程设计语文课的教学,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朗读体会法将贯穿本课的整个教学环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窃读”和快乐与恐惧的复杂感受,体会对读书的热爱之情。此外,我将采用“窃读”设疑、感知“窃读”、品读“窃读”、深悟“窃读”、积累“窃读”五个步骤来设计本课。在
5、研读部分时,我还会使用情景教学法,利用插图,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而对于学生,我将主要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领悟、品味来进行课文的学习。为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我紧扣课标,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格言导入,设置悬疑 由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格言进入题目,然后板书课题,设置悬念:看到窃读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窃读的是谁?怎样窃读的?窃读的感受是什么?从读书的氛围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本,设置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二)初读“窃读”,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理解“窃读”的含义。2.再读课文,想一想
6、课文记叙了什么事? 自由发言,总结出答案。带着问题读课文,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让学生解开课题,了解故事内容,从而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三)品味“窃读”,感受渴望1.研读一到六自然段(1)默读找出描写“我”窃读的相关语句。说一说体会。通过小组交流、汇报,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使用的妙处。(2)思考:“我”这样子读书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滋味?自由阅读发言,找出窃读的滋味。从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词句,并谈谈感受。小组讨论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总结板书。(3)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品味“垫、钻、挤、贪婪”等词句的运用,有
7、感情朗读,学生互评。2.研读七到十自然段学生提问或教师启发,思考问题:下雨天和饭菜香对作者来说有什么影响?(1)指名朗读,自由回答,概括总结。(2)引导品读“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体会特殊心理状态。结合时代背景帮助理解窃读的原因。(四)深悟“窃读”,延伸阅读1.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在书店“窃读”的行为与感受,说说小女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课件展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组合作。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课前搜集读书名言,汇报交流,总结诵读。(五)积累“窃读”,分享阅读1.自选感兴趣的、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2.感受阅读的快乐,与朋友分享读书心得,并试着用言语表达出来。四、教学体会本文按照新课标强调第三学段在阅读上品味重点语句的要求,重点突破动作和心理的细节描写,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对重点语句进行“寻找”、“理解”、“品读”与“拓展”,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整个教学环节紧扣课题“窃读”,导入设疑,每个环节围绕“窃读”,从内容的理解到语言的品味,再到情感的熏陶,最后解读悬念,联系生活实际,激发阅读热情。在评价方面,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互评朗读,不仅可以更好的体会文中窃读的复杂感受,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