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词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一、词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词序:也叫词序:也叫“语序语序”,是指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是指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汉语不靠词形变化表达语法意义,词序在表达语句含义的汉语不靠词形变化表达语法意义,词序在表达语句含义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打你。你打我。(定语)+主 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定语)(定语)+主主 语语 +状语状语 +谓语谓语 +补语补语 +定语定语 +宾语宾语 在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或突出句子的某个成分,在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或突出句子的某个成分,加强语气,句子的词序往往和上述
2、规则不同,这加强语气,句子的词序往往和上述规则不同,这叫做倒装句或叫倒序句。例如:叫做倒装句或叫倒序句。例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古汉语的倒装句,一般有古汉语的倒装句,一般有:一、主谓倒序(谓语前置)一、主谓倒序(谓语前置)二、谓宾倒序(宾语前置)二、谓宾倒序(宾语前置)三、定中倒序(定语与名词中心语倒装)三、定中倒序(定语与名词中心语倒装)四、状中倒序(状语与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倒序)四、状中倒序(状语与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倒序)五、介宾倒序(介词与宾语倒序)五、介宾倒序(介词与宾语倒序)一、主谓倒序(谓语前置)一、主谓倒序(谓语前置)谓语部分,提到主
3、语之前,以强调、突出谓语部分,提到主语之前,以强调、突出谓语所表达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和感谓语所表达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和感情色彩,一般说来,这种谓语是比较简单情色彩,一般说来,这种谓语是比较简单的,是不带宾语的。的,是不带宾语的。主谓倒序(谓语前置)主谓倒序(谓语前置)(一)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一)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1、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 谁欤?哭者。谁欤?哭者。礼记礼记檀弓下檀弓下哭的人是谁啊?欤:同哭的人是谁啊?欤:同“与与”正常语序应是:哭者谁欤?正常语序应是:哭者谁欤?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
4、邪?言伐莒者。子邪?言伐莒者。”吕览吕览重言重言 过了不久,东郭牙来到。管子说:过了不久,东郭牙来到。管子说:“主张攻打莒的,主张攻打莒的,是你吗?是你吗?”莒:古代国名,在今山东莒县。莒:古代国名,在今山东莒县。顺说应是:言伐莒者,子邪?顺说应是:言伐莒者,子邪?主谓倒序(谓语前置)主谓倒序(谓语前置)2、谓语具有赞叹或惋惜的意义。、谓语具有赞叹或惋惜的意义。美哉!室。美哉!室。左传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昭公二十六年 飘亮啊这房子。飘亮啊这房子。顺说应是:室美哉!顺说应是:室美哉!仁夫公子重耳!仁夫公子重耳!礼记!礼记!檀公下檀公下 晋文公重耳真仁德啊!顺说应是:公子重耳仁夫!晋文公重耳真仁德啊!
5、顺说应是:公子重耳仁夫!惜乎!子不遇时。惜乎!子不遇时。史记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将军列传 真可惜啊,你生不逢时。子:李广。真可惜啊,你生不逢时。子:李广。顺说应是:子不遇时,惜乎。顺说应是:子不遇时,惜乎。展矣君子。展矣君子。诗诗邶风邶风雄风雄风 君子真诚实啊!展:诚实。顺说应是:君子展矣。君子真诚实啊!展:诚实。顺说应是:君子展矣。主谓倒序(谓语前置)主谓倒序(谓语前置)3、谓语具有斥责和不满的意义、谓语具有斥责和不满的意义 甚矣,汝之不惠。甚矣,汝之不惠。列子列子汤问汤问 你实在是太你实在是太 聪明啦。聪明啦。顺说应是:汝之不惠,甚矣。顺说应是:汝之不惠,甚矣。久矣,夷狄之为患也。久矣,夷狄之
6、为患也。史记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列传 夷狄为害很久夷狄为害很久 了。顺说应是:夷狄之为患了。顺说应是:夷狄之为患也久矣。也久矣。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战国策赵策赵策 唉,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啊!唉,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啊!顺说应是:先生之言也,亦太甚矣。顺说应是:先生之言也,亦太甚矣。主谓倒序(谓语前置)主谓倒序(谓语前置)4、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 勉哉!夫子。勉哉!夫子。史记史记周本纪周本纪勉励啊夫子!夫子:指司徒、司马以及勉励啊夫子!夫子:指司徒、司马以及蜀羌等族的将士。顺说应是:夫子勉哉!蜀羌等族的将士。顺说应是:夫子勉哉!来,尸
7、虫!(柳宗元来,尸虫!(柳宗元骂尸虫文骂尸虫文)尸虫,你走前来!尸虫,你走前来!顺说应是:顺说应是:尸虫来!尸虫来!主谓倒序(谓语前置)主谓倒序(谓语前置)(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之子于归,宜其室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家。诗诗周南周南桃夭桃夭这桃树长得多么美丽茂盛(夭夭这桃树长得多么美丽茂盛(夭夭yaoyao),开了一树鲜艳的花。这个女子),开了一树鲜艳的花。这个女子要出嫁,一定会和顺他的丈夫及一家。夭要出嫁,一定会和顺他的丈夫及一家。夭夭:美丽茂盛的样子。灼灼(夭:美丽茂盛的样子。灼灼(zhuo zhuo):鲜艳的样子。顺
8、说应是:其花灼):鲜艳的样子。顺说应是:其花灼灼。之:这。归:出嫁。宜:和顺。灼。之:这。归:出嫁。宜:和顺。主谓倒序(谓语前置)主谓倒序(谓语前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诗周南周南雎鸠鸟关关和唱,在河的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雎鸠鸟关关和唱,在河的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窈窕:美好貌。淑哥儿想和她成双。窈窕:美好貌。淑 :善。君子:贵族:善。君子:贵族阶级男子之通称。好:男女相悦。逑:同阶级男子之通称。好:男女相悦。逑:同“仇仇”,配偶。,配偶。顺说应是:雎鸠关关。顺说应是:雎鸠关关。郁纡(郁纡(yuyuyuyu
9、)陟高岫,山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陟高岫,山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山啼夜猿。魏征:述怀魏征:述怀弯弯曲曲登上高山,遥望平原时隐时现;古树上寒鸟鸣,弯弯曲曲登上高山,遥望平原时隐时现;古树上寒鸟鸣,空山中夜猿啸。郁纡:弯曲萦绕。陟:登。岫:峰峦。空山中夜猿啸。郁纡:弯曲萦绕。陟:登。岫:峰峦。应说:空山夜猿啼,古木寒鸟鸣。应说:空山夜猿啼,古木寒鸟鸣。主谓倒序(谓语前置)主谓倒序(谓语前置)主谓倒序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主谓倒序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也有:1、起来,饥、起来,饥 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受苦的人。、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们。、前进
10、,各民族英雄的人们。二、谓宾倒序(宾语前置)二、谓宾倒序(宾语前置)谓宾倒序(宾语前置)谓宾倒序(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中,谓语后面的宾语,由于种种原因,在古代汉语中,谓语后面的宾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可以提到谓语的前面,这种现象叫做宾语的往往可以提到谓语的前面,这种现象叫做宾语的前置。这种宾语前置是有一定的语法条件的,也前置。这种宾语前置是有一定的语法条件的,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主要有以下三条规律: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主要有以下三条规律: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用复指代词宾语前置
11、,用复指代词“之、是之、是”等作标志的。等作标志的。(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定要前置。语一定要前置。何为疑问代词?有三类:何为疑问代词?有三类:指人的:谁、指人的:谁、孰;孰;指物的:奚、曷、胡、何;指物的:奚、曷、胡、何;表示表示处所的:安、焉、恶。处所的:安、焉、恶。这些词作宾语时,宾语一定要前置。例如这些词作宾语时,宾语一定要前置。例如 王送知莹曰:王送知莹曰:“子其怨我乎?子其怨我乎?”对曰:对曰:“二国治戎,二国治戎,臣实不才,又臣实不才,又谁敢怨谁
12、敢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公曰;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谁立焉。焉。”左传左传闵公三年闵公三年 圣王有百,吾圣王有百,吾孰法孰法焉?焉?荀子荀子非相非相 王者王者孰谓孰谓?谓文王也。?谓文王也。公羊传公羊传隐公元隐公元年年 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驽)马四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驽)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何乘?墨墨子子鲁问鲁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吾吾谁欺谁欺?欺天乎?欺天乎?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要前置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要前置
13、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词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词的前面。如的前面。如 子归,子归,何以何以报我?报我?左传左传成公三年成公三年 吾吾谁与谁与为亲?为亲?庄子庄子齐物论齐物论 水水奚自奚自至?至?吕氏春秋吕氏春秋贵直贵直 许子许子奚为奚为不自织?不自织?孟子孟子许行许行 君子去仁,君子去仁,恶乎恶乎成名?成名?论语论语里仁里仁“如何如何”我们就经常见到我们就经常见到“如何如何”这个词,为什么这个词,为什么“何何”作宾语而没有前置呢?作宾语而没有前置呢?把把“何何”当作宾语来当作宾语来处理,这是个误解。在处理,这是个误解。在“如何如何”这个结构中,这个结构中,“何何”是个是
14、个“谓语谓语”,而不是宾语,自然就不受,而不是宾语,自然就不受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必须前置这条规律的制约了。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必须前置这条规律的制约了。“如何如何”这个结构,实际上是这个结构,实际上是“如之何如之何”的省略,的省略,宾语宾语之之省略了。在这个结构中,省略了。在这个结构中,“何何”作谓作谓语。语。如如“使民敬、忠以劝,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如之何?”论语论语为政为政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如太行、王屋何?伤未及死,伤未及死,如何如何勿重?勿重?左传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僖公二十二年与不谷同好,与不谷同好,如何如何?何如、若何、奈何何如、若何、奈何
15、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何如?战国策战国策赵策赵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何如?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人之志,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人之志,若何若何?左传左传僖三十三年僖三十三年 先生助之先生助之奈何奈何?战国策战国策赵策赵策奈何奈何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奈若何?(大王?(大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兵及诸侯兵围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兵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
16、之多也?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乃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乃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乃悲歌慷慨,骏马名骓,常骑之,乃悲歌慷慨,虽先生之辨,将虽先生之辨,将奈之何奈之何哉?哉?庄子庄子盗跖盗跖(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什么是否定句?顾名思义,就是表示否定什么是否定句?顾名思义,就是表示否定的句子,也就是带有否定词的句子。的句子,也就是带有否定词的句子。在现代汉语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是在现代汉语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是放在动词后面的,但是在古代汉语里,否放在动词后面的,但是在古代汉语里,否定句中的
17、代词作宾语,往往可以前置,放定句中的代词作宾语,往往可以前置,放在动词之前。例如在动词之前。例如: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左传左传僖公七年僖公七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只限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只限有带否定副词有带否定副词“不、未、毋、不、未、毋、”这样的句这样的句子和带有否定的无定代词子和带有否定的无定代词“莫莫”的句子,的句子,也就是:只有也就是:只有“不字句、未字句、毋字句、不字句、未字句、毋字句、莫字句莫字句”这样四类句子,才存在代词宾语这样四类句子,才存在代词宾语前置的问题。(下
18、面分别讲)前置的问题。(下面分别讲)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1、“不不”字句字句“居则曰:居则曰:不不吾知吾知也。也。”论语论语先进先进 乱世恶善,不乱世恶善,不此听此听也。也。荀子荀子乐论乐论 余不屑余不屑之教诲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孟子告子下告子下 子不子不我思我思,岂无他人?,岂无他人?诗诗郑风郑风褰裳褰裳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2、未字句、未字句 邻国未邻国未吾亲吾亲也。也。国语国语齐语齐语 自书典所记,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之有也。也。后汉书后汉书张衡张衡传传 盖有之
19、矣,吾未盖有之矣,吾未之见之见也。也。论语论语里仁里仁 晋国之命,未晋国之命,未是有是有也。也。左传左传襄公十年襄公十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3、毋字句、毋字句 毋毋吾以吾以也。也。论语论语先进先进 毋毋是剪弃是剪弃。左传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襄公二十四年 我无我无尔诈尔诈,尔无,尔无我虞我虞。左传左传宣公十五宣公十五年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4、莫字句、莫字句 莫莫余毒余毒也矣。也矣。左传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僖公二十八年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之或欺?背负青天而莫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之夭阏者,
20、而后乃今将图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庄子庄子逍遥游逍遥游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偶然用偶然用“弗弗”用用“勿勿”的句子,如果宾语是代词,同样的句子,如果宾语是代词,同样也要前置。例如也要前置。例如 今大臣执柄独断,而上今大臣执柄独断,而上弗之收弗之收,是人主不明也。,是人主不明也。韩韩非子非子孤愤孤愤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规律远没有疑问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规律远没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严格。在先秦古籍中,也有不少否定句,代前置的规律严格。在先秦古籍中,也有不少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是后置的。例如:词作宾语是后置的。例如:不不我知我知者
21、,谓我士也骄。者,谓我士也骄。诗诗魏风魏风园有桃园有桃 不知我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者,谓我何求?诗诗王风王风黍离黍离 可见,当时的口语,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已经后置了。可见,当时的口语,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已经后置了。但是一些仿古的文言文中仍然保留着代词宾语前置的习但是一些仿古的文言文中仍然保留着代词宾语前置的习惯方式:惯方式:彼不彼不我恩我恩也。也。童区寄传童区寄传柳宗元柳宗元 古之人莫古之人莫余欺余欺也。也。石钟山记石钟山记苏轼苏轼(三)动词宾语前置,用(三)动词宾语前置,用“是是”“”“之之”等词作标志的等词作标志的 还有一种宾语前置,它的特点是在宾语前还有一种宾语前置,它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
22、的同时,还要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置的同时,还要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插入一个标志词插入一个标志词“是是”字或字或“之之”字、或字、或“焉焉”字、或字、或“斯斯”字,有的语法书上把字,有的语法书上把“是、之、斯、焉是、之、斯、焉”称作助词,我们仍看称作助词,我们仍看作是代词,是复指代词,其作用是用来复作是代词,是复指代词,其作用是用来复指前面的宾语。例如指前面的宾语。例如 秉国之均,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四方是维。诗诗小雅小雅节南山节南山(三)动词宾语前置,用(三)动词宾语前置,用“是是”“”“之之”等词作等词作标志的标志的 今今吴是惧吴是惧而城于郢。而城于郢。左传左传昭公二十三昭公二十三年年 吾
23、以子为异之问,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论语语先进先进 谚所谓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者,其虞虢之谓虞虢之谓也。也。左传左传僖公五年僖公五年 寡君寡君其罪之恐其罪之恐,敢于知鲁国之难?,敢于知鲁国之难?左左传传昭公三十一年昭公三十一年(三)动词宾语前置,用(三)动词宾语前置,用“是是”“”“之之”等词作等词作标志的标志的 君亡之不恤,而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群臣是忧,惠之至也。,惠之至也。左传左传僖公十五年僖公十五年 宋宋何罪之有何罪之有?墨子墨子公输公输 前世不同教,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何礼之循?商君商
24、君更法更法(三)动词宾语前置,用(三)动词宾语前置,用“是是”“”“之之”等词作等词作标志的标志的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寡人是问。左传左传齐桓公代楚齐桓公代楚 主主+宾语宾语“是是”+谓语谓语 岂不谷是为?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先君之好是继。同上同上 前置宾语前置宾语+标志词标志词“是是”+动语动语三、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时的三、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时的词序(状谓倒序)词序(状谓倒序)表示行为数量时,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表示行为数量时,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两点不同的地方:两点不
25、同的地方:1、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都要用、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都要用动量词,但古代汉语不用,动量词是魏晋动量词,但古代汉语不用,动量词是魏晋以后才开始产生的。以后才开始产生的。2、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把数量词、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把数量词放在动词后面,作为数量补语;古代汉语放在动词后面,作为数量补语;古代汉语一般把数词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一般把数词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三、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时的三、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时的词序(状谓倒序)词序(状谓倒序)(1)数词直接加在动词前面作状语。)数词直接加在动词前面作状语。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公输盘九设攻城
26、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九距之。之。骐骥骐骥一跃一跃,不能十步;驽马,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十驾,功在,功在不舍。不舍。由是先主遂诣亮,凡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三往,乃见。,乃见。百战百胜百战百胜;千变万化千变万化三、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时的三、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时的词序(状谓倒序)词序(状谓倒序)(2)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时,还有一种方式:时,还有一种方式:数词作谓语数词作谓语,用,用“者者”字复指,使字复指,使“者者”字前面的成分成为全句字前面的成分成为全句的主语。的主语。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
27、终不肯受。三,终不肯受。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决以示之者三。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决以示之者三。四、定名(中)倒序四、定名(中)倒序 古代汉语中,定语后置,就是把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古代汉语中,定语后置,就是把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这种后置的定语,有个特殊标志,后置的成分总是用复这种后置的定语,有个特殊标志,后置的成分总是用复指代词指代词“者者”来煞尾。来煞尾。计未定,求计未定,求人人可使报秦者可使报秦者,未得。,未得。史记史记廉颇蔺相廉颇蔺相如列传如列传 杞国有杞国有人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无所寄,废寝食者忧天地崩坠、身亡无所寄,废寝食者。列列子子天瑞天瑞 遂率遂率子孙子孙荷担者荷担者三夫,叩石垦
28、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人马人马烧溺死者烧溺死者甚众。甚众。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赤壁之战 其其石石之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钴姆潭西小丘记钴姆潭西小丘记五、介宾倒序五、介宾倒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一定要前置。(略)定要前置。(略)2、有复指代词、有复指代词“之之”“”“是是”作标志的句子,作标志的句子,介词的宾语必定提前。介词的宾语必定提前。叔仲昭伯曰:叔仲昭伯曰:“我我楚国之为楚国之为,岂为一人,岂为一人行也?行也?”左传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襄公二
29、十八年 岂岂不谷是为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先君之好是继。齐桓公齐桓公伐楚伐楚五、介宾倒序五、介宾倒序 3、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作介词的宾语,往往提、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作介词的宾语,往往提前。前。沛公沛公北向北向座,张良座,张良西向西向座。座。史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 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东向立。(柳宗元立。(柳宗元游黄山记游黄山记 若晋君若晋君朝以朝以入,则婢子入,则婢子夕以夕以死;夕以入,则朝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之。以死。唯君裁之。左传左传僖公十五年僖公十五年 敝国虽贫,寡人节衣食之用,积金钱,修兵革,敝国虽贫,寡人节衣食之用,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
30、,聚谷食,夜以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继日,三十余年矣。五、介宾倒序五、介宾倒序 4、介词、介词“以以”的宾语强调提前。的宾语强调提前。蛹以为母,蛾以为父。蛹以为母,蛾以为父。荀子荀子赋赋蚕蚕 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荀子荀子议兵议兵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天动地,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天动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项羽本纪项羽本纪n现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现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你哪里去?我跟着你。我火车坐过,飞机也坐过。时不我待夜以继日唯利是图惟命是听11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
31、。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
32、: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
33、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
34、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
35、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
36、。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
37、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
38、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百姓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
39、,“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连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
40、思想感情。目标导学六:赏析文本,感受文本艺术特色1在把握作者复杂感情的基础上朗读文本。2反复朗读,请同学说说本文读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1)句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文章多用判断句,层次极其分明,抒情淋漓尽致,“也”“而”的反复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使读者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享受。(3)文章写景优美,又多韵律,使人读来不仅能感受到绘画美,也能感受到韵律美。目标导学七:探索文本虚词,把握文言现象虚词“而”的用法用法文本举
41、例表并列1.蔚然而深秀者;2.溪深而鱼肥;3.泉香而酒洌;4.起坐而喧哗者表递进1.而年又最高;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承接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水落而石出者;5.临溪而渔;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修饰1.朝而往,暮而归;2.杂然而前陈者表转折 1.而不知人之乐;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虚词“之”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助词“的”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3.山水之乐;4.山间之朝暮也;5.宴酣之乐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代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
42、名之者谁(指醉翁亭);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指山水之乐)【教学提示】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三、板书设计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山水之乐(醉景)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宴游之乐(醉人)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与民同乐(醉情)可取之处重视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并通过节奏划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突破了仅按注释疏通文义的桎梏,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单纯关注“直译”原则,同时培养学生的“意译”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足之处文章难度相对较高,基础能力低的学生难以适应该教学。11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
43、,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
44、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
45、:“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46、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
47、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
48、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
49、。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
50、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