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对孩子进行言教?何为言教?何为言教?言教法即说服教育法,它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也是用得最多的方法。无论通过哪种途径,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教育,一般都要伴以说服教育。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孩子明辨是非、善恶,提高品德水平的一种方法。家长言教的“刀子”家长言教的“刀子”(1)干什么都不行,纯粹是个吃货!(2)笨死了,死榆木头疙瘩,早晚是个掏大粪的货!(3)一看你就没多大的出息,早晚是个捡破烂的货!(4)我说多少遍了,怎么就不改,你那脑子让狗叼去了!(5)怎么考这么点分,丢人不丢人,扎茅坑死了算了!(6)我看你是没指望了,真是无可救药!家长言教的“刀子”(7)我一会儿不看着都不行,
2、还不如监狱的犯人哪!(8)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9)你看看人家孩子,人家总是100分,你还有脸跟人家玩!(10)就知道玩儿,一提学习就蔫了!(11)打球好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家长言教的“刀子”(12)当个班干部有什么了不起的,别拿着鸡毛当令箭!(13)看把你能的,不懂装懂!(14)怎么又做错了,真笨!(15)你的字怎么写得像鸡爪子似的,乱七八糟!(16)你怎么这么笨,窝囊废,什么也干不了,连个孩子都不如!家长言教的“刀子”(17)别和他混,真是鱼找鱼虾找虾!(18)你玩不够啊!玩死算了!(19)你看你屋子乱的,你是猪啊!把你的“猪圈”收拾干净了。(20)瞧你慌慌张张的,你心里长
3、草了。(21)别闹了,你就是个“人来疯”!(22)闭嘴,小孩子问那么多干嘛!家长言教的“刀子”(23)什么性不性的,别问那些不要脸的事!(24)哭,哭,就知道哭,哭丧哪!(25)你这个没良心的白眼狼,我看见你就烦!(26)笨蛋,没用的东西,真没出息!(27)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啊,生你这么个冤家?早知道这样,当出就不该生你!(28)我们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了,给狗一块骨头还知道叫两声,你怎么什么反应都没有!家长言教的“刀子”(29)老毛病又犯了,狗改不了吃屎!(30)你还能干点正事不能!(31)就知道玩电脑,见了游戏就没魂了,它是你爹呀!(32)就你那智商,还想干这个,算了吧!(33)就你考的这点
4、分数,以后扫大街都没人要!(34)这么简单的都不会,你怎么学的!(35)老是考不好,你将来肯定没出息!(36)瞧你那熊样子,没出息到家了!家长言教的“刀子”(37)你算完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38)你可真行,竟做出这种事!(39)怎么还不起床,死猪!(40)烦不烦哪,你问我,我问谁去,净找事!(41)哪来那么多事,别烦我,没看我正忙着吗!(42)瞎扯淡,哪来这么多的闲心!(43)你懂个屁,胡说八道!(44)你怎么这么难缠?说不行,就不行,没得商量!家长言教的“刀子”(45)就你那德行,还想要礼物!(46)就你这破玩意谁稀罕,拿走!(47)甭管谁送的,把这脏东西给我扔出去!(48)滚吧,败家
5、子!你给我滚!(49)你个胆小鬼,怕个球啊!(50)再有下次,看我怎么收拾你!(51)你要敢出去,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52)反了你了,你还敢顶嘴!家长言教的“刀子”(53)别参加比赛了,参加了也获不了奖!(54)你看,人家多能干,你只会玩!(55)就会说谎,以后我再也不会相信你了!(56)哭什么哭,就知道哭,没用的东西!(57)再骂人我就打死你!(58)我看你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59)就你事多,快点,我很忙!(60)我真的受不了你了!孩子厌烦言教的原因孩子厌烦言教的原因 内容不对,说的没有道理或不适合孩子心理需要;方法不对,缺乏必要的语言技巧;情绪不对,只从自身情绪出发,发泄怒气,埋怨孩子
6、;语气不对,缺乏感情,生硬枯燥,尽是冷冰冰的真理;尊重不够,居高临下训斥,甚至讽刺、挖苦孩子;孩子厌烦言教的原因 科学性差,不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超越了孩子年龄应有的理解力;水平太低,唠唠叨叨,随意性大,缺乏说服力、感染力;威信不够,孩子不信服,说了白说;只说不管,没有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具体做法参考转变言教模式 家长教育孩子的语言要有情感性、启发性,要多用类似下面的语言:信任的语气:我们相信你能行,只要努力没问题。尊重的语气: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习了。商量的语气: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件事你看看这样做行吗?欣赏的语气:我很欣赏你在这方面的才能。赞赏的语气:你这字写得真棒!转变
7、言教模式 启发的语气:你说得有道理,靠别人就是不如靠自己。感谢的语气:谢谢你,帮妈妈干了这么多事,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鼓励的语气:你已经很努力了,再坚持一下,拿出男子汉的勇气!激励的语气:孩子,加油吧,你一定行!做错了没关系,我给你当后盾。同情的语气:不舒服时说出来就会好点,我很能体谅你现在的心情。转变言教模式 疏导的语气:想哭就哭吧,哭出来就好了。检讨的语气:对不起,这件事我误解了你,是我错怪你了。总之,家长要改变生硬的语言,让它变得有情感性,如:把“你怎么那么笨?”改成“你挺聪明的,只是没有找到诀窍。”把“你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改成“成功就差一点点啦。”把“你真是骗子!”改成“你所讲的
8、不是真实的吧。”把“你真自私!”改成“你可以试着为别人着想。”转变言教模式 把“快点吧!慢死了。”改成“大概还有几分钟能结束?”把“吵死了!”改成“把声音降低点好吗?”把“不能做。”改成“妈妈很担心你会受伤啊。”把“你怎么那样懒惰?”改成“你要是勤奋点可以更出色。”把“你怎么那么会捣蛋?”改成“你真聪明,要是用在更适当的地方多好。”把“我要说多少遍你才懂!”改成“明白了吗,你觉得应该怎么做?”转变言教模式 把“你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做作业!”改成“你计划从几点开始做作业,来得及吗?”把“你真啰唆!”改成“你讲话可以精简些,我会更喜欢听。”把“你的脾气真暴躁!”改成“你可以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把
9、“你是个胆小鬼!”改成“你再勇敢点肯定能成功。”把“你真讨厌!”改成“你不那样做我会很高兴。”切忌唠叨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随意性太强,张嘴就来,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句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孩子们对这种教育反感透了。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载有新信息的语言第一次讲出时,对大脑刺激最大、产生的印象最深。但同一内容反复次数太多,就会使大脑皮层产生某种抑制,自动关闭其接受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再唠叨下去,你的话只能变成无关痛痒的废话,成为一种“精神噪音”。事实上,一个人在什么事上被唠叨得越多,往往这方面做得越差,所以唠叨只能产生负效果。切忌唠叨 唠叨的人总以为别人需要他这几句话,其实只是他自己需要,唠叨虽然没
10、有恶意,却是一种不良的做法,是对“控制”的不知不觉的上瘾,只会造成孩子逆反心理。有些家长还特别爱在孩子吃饭时唠叨孩子,全家一围上桌子吃饭,家长的话就多了。孩子刚吃几口,家长就唠叨上了,“作业写完了没有?乱不乱?”“老师今天批评了没有,考试考了多少分”营养卫生专家指出,在孩子吃饭时唠叨,对孩子身心影响很不好。切忌唠叨 孩子在吃饭时最讨厌家长唠叨,有首打油诗,反映了孩子的心情:餐桌上有鱼有肉,肚子里又饥又渴,爹妈又开始了餐桌训子,时而唇枪,时而舌剑 怨我不重视考试,斥我写字姿势不端,训我计算马虎,切忌唠叨 骂我读书声音太尖 一声声,硬往肚里吞,一句句,直朝肠内灌。饭菜失去了味道,只有苦涩,没有香甜
11、。早、午、晚一日三餐,顿顿饭都让人厌烦。我真想求爹妈,切忌唠叨 我真想求爹妈,吃饭时别再训斥、责难。愿爹妈换上甜蜜的微笑,愿席间洋溢舒心的情感。孩儿我纵有千错万错,请让我吃饱了慢慢再谈。(根据马振予诗改编)切忌唠叨 如何减少唠叨?(1)观念要改变。家长要反思对孩子要求是否有些高了?可不可以接纳孩子的一些不足,允许他在某些方面表现不佳。不要要求孩子十全十美,这是克服唠叨的根本。(2)改变策略。如果孩子有一个问题必须改变,可是说了很多遍也没用,那么最好的做法是改变策略,如制定规矩,用奖励措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要把问题交给孩子,最聪明的办法是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3)三分教海,七分等待。孩子认识问题
12、需要时间,唠叨也没用,那么家长就要有耐心,做到三分教诲,七分等待。切忌唠叨(4)大脑过滤,要讲在点子上。家长要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跟孩子讲话前要过一下脑子,稍微设计设计。家长的话有新意、有知识、有趣味,孩子自然爱听。俗话说,过犹不及,说服教育要把握住度。家长必须提高教育水平,讲究语言艺术。有的家长说,我说100遍他都记不住!其实正是因为你说100遍,所以他记不住,说得太多等于没说。教育孩子要简练、深刻、点到为止,千万不要唠唠叨叨。事先“备课”,提高说服力和感染力 现在一些家长教育孩子的语言特别随便,脑子一热张嘴就说,有时就说走板了,达不到教育效果。说就是让孩子听,没有水平的乱说,孩子根本就不听
13、,有什么意义?家庭教育固然具有“遇物而诲”的特点,但是,那也是经过精心处理的。所以,每次要和孩子谈话前,应事先“备课”。谓“备课”就是家长在教育孩子前都要先准备一下,起码要事先想一想:事先“备课”,提高说服力和感染力 讲什么道理。我主张一事一议,一次讲一个道理,解决一个问题。选取什么事例。对孩子不能是空讲道理,要有事例,有故事,引发兴趣。准备达到什么目的。我主张目标不要太高,一步一个台阶。选取什么格言谚语。孩子都喜欢格言谚语,名言警句,家长的话里有格言谚语,名言警句,孩子就会觉得家长有水平,佩服你。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语言水平,为了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必须提高语言的形象性。趣味性、知识性、哲理性、
14、鼓动性、针对性和思想性。事先“备课”,提高说服力和感染力 准备时一定要充分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设计出科学的对话内容和策略,让一切尽可能在自己掌控之中。要讲究针对性。如:与后进的孩子谈话主要发现闪光点。后进孩子往往有一种自卑心理,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树立自信心。与中等的孩子谈话主要挖掘动力点。中等孩子感觉到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此拼搏精神差,缺乏前进的动力。因此主要是挖掘动力点。事先“备课”,提高说服力和感染力 与优等孩子谈话主要找出自省点。优等孩子一般比较自信,也容易自负,有时看不到自身缺点。与他谈心,要运用“提醒式”,让孩子找到自省点。与刚犯错的孩子谈
15、话主要激发内燃点。犯了错误,容易一蹶不振,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要增强改过内燃点。与“内向型”孩子谈话,要注意他不善言辞,但悟性较好。应采取平等对话方式,使他能够豁然开朗。与“善辩型”孩子谈心,要注意他思维敏捷,口语表达能力强。应掌握事实根据,对其谈话内容要去伪存真,使其口服心服。事先“备课”,提高说服力和感染力 与“多疑型”孩子谈心,要注意他往往存在诸多顾虑。要以理服人,充分证明自己的观点无懈可击。总之,要精心准备,每次讲道理都要说得有水平,有新意,有趣味,说到孩子的心坎上,这样才能打动孩子的心。如果都是空洞干瘪的说教,婆婆妈妈的唠叨,孩子就不听了。所以不说就不说,要说就要在孩子的心中产生震
16、动,让它入耳入脑。“南风效应”北风想用大风把行人的大衣吹掉,鼓起劲,呼呼地吹着,直吹得冷风凛凛寒冷刺骨。可是越吹,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越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却吹热风,轻柔温暖,行人觉得春暖上身,渐觉有点热,于是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让他自己脱了。“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必须从唤醒和满足孩子的正确需要入手。“南风效应”孩子接受什么、拒绝什么总是同个人的某种需要联系在一起的,符合孩子个体需要的,他们就会接受和追求;而与个人需要相悖的,就会遭到拒绝和反对;若与个体需要关系不大的
17、,他们就以冷淡、无所谓的态度对待之。比如家长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不玩火,防触电,防溺水,不做危险性游戏,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遇到坏人坏事要主动报告”等,就要与孩子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健康的需要、保护正当权益的需要等紧密地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提高养成教育的效果。“南风效应”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各异,所受的社会影响不同,因而就有了各种不同的需要,其中有的是正当的,有的是不正当的,有的是低层次的,有的是高层次的。养成教育就是要使孩子正当的个人需要设法得以满足,并引导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对一些不正当的需要,则不放任迁就,而是通过耐心诱导使之进入理想的轨道。有些时候,社
18、会的外在要求和个人的内在动机并不一致,甚至于相互冲突。比如,闯红灯是不安全的,但闯红灯可以节约时间啊。所以需要引导。“南风效应”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孩子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必须让孩子懂得:(1)良好习惯与自身利益的关系。要求孩子坐姿正确,家长不妨和孩子讨论“驼背”的模样,再出示挂图或勾勒简笔画,说明人体骨骼特点,进而提出坐姿端正的要求,让孩子把坐姿正确的行为和自己体态结合起来,自觉地遵守纪律。“南风效应”(2)良好习惯与家庭利益的关系。孩子养成教育不能脱离他们的家庭和父母。比如,有几个朋友在屋角玩火,结果酿成火灾,父母倾家荡产去赔偿损失。我们要
19、利用孩子爱父母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去养成良好的习惯。(3)良好习惯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帮助孩子去认识现在和将来的关系,如告诉孩子现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与将来长大成才的关系;现在养成卫生习惯与将来体魄健壮的关系等。把现在的习惯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言教必须配合严格管理 有些孩子,家长说了也不听,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单纯说教没有跟上相应的管理措施,这样的话怎么会管用呢?所以,跟孩子说话之前,家长要想清楚,孩子听了怎样,孩子不听,要承担什么后果,这个后果要事先跟孩子讲明。例如:孩子上网玩游戏,家长让孩子去学习,说了不听,孩子承担的后果就是,第二天玩电脑的权利被取消掉。孩子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只要家长言出必行,孩子就会从中学习教训、收敛自己的行为,一旦说出就兑现,你跟孩子说的话能不管用吗?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