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七单元《23月光曲》教案(定稿).docx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3206199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七单元《23月光曲》教案(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七单元《23月光曲》教案(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月光曲教学目标:1.从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的教育。2.学习掌握“谱、莱”等8个生字,理解“谱写、传说、幽静、恬静、纯熟、陶醉”等词语,描述画面进行语言训练。3.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由实在事物展开的适当的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2.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弹奏乐曲时的情和景,体会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自学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层次。2.范读课文,指导正确朗读课文。3.讲读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

2、分的第一层。授课时间:_月_日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同学们,说起月光,你一定会想起许多优美的诗句,回忆起许多与月光有关的故事或传说。这一课我们就看看月光曲是如何诞生的。(板书课题:月光曲)这篇课文很美,看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1.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二、自学课文,读后提问(结合句子训练,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1.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提示:月光曲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不是,是一个传说)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3.月光曲是个什么曲子?看谁在曲子的前面能加上恰当的附加成分。4.结合学生回答,

3、介绍贝多芬,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5.歌谱同学们是知道的,根据歌词写谱,叫谱写。如果没有歌词,单纯作曲子,也叫谱写,简单的说法叫谱曲子。曲子写好了,就叫什么?(谱成)写曲子叫谱写,写出非常壮丽的诗,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人心弦的诗篇。三、理解结构,引导分段1.这一自然段最后说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这一句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2.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个传说?3.那么课文可以分成几大段?段意:总的介绍。关于月光曲的传说。4.这是一个很动人的传说,

4、你们听老师读课文。范读课文第二大段。四、读后提问,分清层次1.现在你们谁懂得了贝多芬为穷兄妹前后弹了几首曲子?第几首是弹的月光曲?2.第二部分按照贝多芬弹第一首和第二首为根据,分成两层。五、进入情境,体会内心读讲课文第二部分第一层。1.指名读本段第一节。2.通过教师描述,带入情境:这个传说,一开始就给我们描写了一个非常美的画面: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秋天的夜晚,月亮分外清朗,月光下,莱茵河水静静地流淌着,贝多芬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同学们想一想,在这幅画上除了一轮明月、莱茵河、小路,还有在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外,根据故事的发展,画面上还应该有什么? 3.贝多芬就在幽静的小路上散着步,他听到从那所茅屋

5、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当贝多芬听到这断断续续的琴声,而且在这僻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请同学们联想。4.贝多芬正是这样想的。所以他走近茅屋,后来还走进了茅屋。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茅屋呢? 那有多好啊!这句话要把姑娘渴望能听到贝多芬弹琴的心情读出来。(板书:聆听谈话)谁能根据说话的内容,加上适当的提示语,想象他们说话的神情、语气。5.听到这里,贝多芬可能会怎么想?6.从哪一个词里说明他一点儿也没有犹豫,(就)说明他对穷苦人是非常同情,很有感情的。(板书:同情)7.贝多芬进了屋,看到的是什么情景,使他同情、感动,哪些词语说明茅屋里的姑娘和男的确实太穷? 通过填充练习,小结课文。(

6、)贝多芬走近( )茅屋,给一位( )( )姑娘弹琴,贝多芬的琴声使盲姑娘(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二层。2.总结课文、练习。授课时间:_月_日教学过程:一、前后衔接,进入新课1从前课导入:第一课我们学了第一段第一部分,讲贝多芬走进了低矮的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首曲子。盲姑娘听了贝多芬的曲子,那么激动,那么兴奋。上一课我们提到贝多芬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还说,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啊。这时,贝多芬看到盲姑娘听到他的曲子是这样的兴奋,这样的喜悦,贝多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3.于是,贝多芬又给她弹了一曲,这个曲子就是月光曲。4.同学们想一想,盲姑娘和皮鞋匠是

7、怎样听的?他们听着,听着,又展开了怎样的联想?请你们看看插图、带着这个问题自学第二层。二、感受情境,享受艺术1.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闻名的钢琴曲呢?读后描述,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为了描写这个环境,课文中用了什么词?(清幽)2.现在就请你们把这一节课文读一下,眼睛闭起来想一想,月光怎么清幽,小屋子里是什么情景?屋子里人物的形象怎么样? 3.月光是这样的清幽,但是盲姑娘却看不见。贝多芬的琴声给穷兄妹带来了什么呢?课文上没有写,但是从哪儿我们可以知道?4.通过贝多芬的琴声,引起皮鞋匠、盲姑娘的美妙的联想来写的。现在我们看看下一节课文,哪些句子是写穷兄妹俩听琴声的事实,哪些句子

8、是写穷兄妹俩因听琴声产生的联想?5.从事实引出联想,课文中用了哪两个词语?(板书:好像仿佛)6.下面,我们先看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曲子,他好像看到了什么?有几个画面。学生自学课文分层次。月亮升起来了;月亮越升越高;忽然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巨浪三个画面。他们兄妹俩听着好像看到了这些美妙的画面。7.用简易画创设情境,理解课文词句,体会感情。(1)第一幅画面:月亮应该画在哪儿?为什么要画在海平线上?(理解水天相接)边作画边指点:粼粼指水清。指导想象画面:听到贝多芬的琴声,皮鞋匠仿佛觉得月亮从大海上慢慢升起,这是一个平静的大海上的月夜,你们想这时贝多芬在怎样弹琴?(板书:月亮升起)(2)第二幅画面。叙述

9、:贝多芬继续弹着,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她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月亮升高)微云是小云吗?从整个句子看,是一缕一缕轻纱似的。想一想,这儿的“微”是什么意思?(薄)一缕一缕的微云又是什么样的,你们说老师画。(3)第三幅画面:描述:皮鞋匠听着听着,觉得海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这情景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板书:卷起巨浪 波涛汹涌)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皮鞋匠听了琴声,仿佛觉得大海卷起了巨浪,贝多芬在怎样弹琴,琴声怎样? 7.描述性小结:贝多芬的琴声把鞋匠带到了海边。这儿,有平静的大海,有奔腾的大海;有柔和的美,也有壮阔的美。但无论是平静的大海,还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都有月光照耀。8.引导体会联想在文

10、章中的作用:这个传说之所以写得这么感人,这么富有美感,同在记叙中展开了联想有很大的关系。引导对比:如果把联想部分去掉,看文章会变得怎么样?(不那么深刻感人。)指导写:作文时,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时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在记事中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就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加丰富、深刻。9.贝多芬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而且说如果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也是非常幸福的,这时贝多芬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他也很激动?(飞奔)。贝多芬在这样一个秋天的明月夜,走进低矮简陋的茅屋,为穷兄妹弹了一首又一首,这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的同情和爱。这个动人的传说本身,同样是一首

11、很美的月光曲,这也表达了人民对贝多芬的爱。所以课文用月光曲做题目,是很有道理的。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满怀深情,激情描述1.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哥哥或者妹妹,与贝多芬先生之间发生了这么一段故事,现在,贝多芬回旅馆了,你的心情怎样?2.创造性描述:贝多芬回到客店记录月光曲时,当时他可能怎么写?怎么想?请你写一段话描述。要求:1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2贝多芬在追记时,眼前可能出现了什么景象,学习在写事中加入联想。注意用上好像、仿佛,引出联想的内容。总结:学习了这个美妙的传说,我们知道了贝多芬对劳苦大众的感情是很深的。课文本身写的是关于月光曲创作的传说,其实这个传说本身也是一首动人的月光曲。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六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七单元《23月光曲》教案(定稿).docx)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