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讲 吉忧之间2011.12.4吉n古人重男轻女、男丁的多寡也是部族兴建的重要因素,有可能生男孩就叫吉。福n有人认为“福”字的右边是一口田,表示一个人有一块田就可获得幸福。这种理解虽然不符合“福”字的实际构造,届望文生义,但它代表了土地时代的一种观念有田就有福,有土地就有福。和n臣于敢于坚持自己的原则表达自己的意见,君主不拒绝不同意见并勇于采纳有益的建议;这才叫做“和”,否则只能叫做“同”。孔子也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修n左边是侧立的人形,中间表示水从人背上往下流,右边是手拿枝条击打的形状。三者会意,表示洗涤人体,消除不祥,使其新生,这就是“修”字的本义。育n上部是“女”字,
2、指称生育的母亲;下部是“子”字的倒文,指称刚出生的孩子,上下台起来表示生育。小篆“育”宇大概是因简化的需要变成了形声字,上部是“子”字的倒文,表意;下部是“肉”字,表声。法n释名“释曲艺:“法,逼也。人莫不欲从其志,逼正使有所限也。”管子心术:“杀戮禁诛之谓法。”盐铁论记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忧n“忧”字从心,尤声,本义是心动。为何心动?迟到愁苦、忧虑。今天的人们都会遇到愁苦、忧虑,因而不会有人对“忧”字感到陌生。但儒家讲的“忧”是一种非常强烈的自觉意识,是一种思考现实并企图改少现实的理性精神。士n士”字的本义因各家研究的字形不同,说法也不一。从甲骨文看、把“土”字的本义理解为“
3、男性的外生殖器”是合理的。n由此引申,“士”成为男子的通称,进而成为男子的美称。再发展,“士”更多地用以指称特殊阶层的男子一“士民”、“兵士”、“士大夫”、“学士”等。龙n“龙”字,早在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作为灵物的“龙”,与古生物学上说的龙毫无关系。生物学上的“恐龙”,生活在距今六千万年至一亿九千万年左右,我们的先民并未见过活的恐龙。因此,传说中神化了的龙与生物学上的龙完全是两码事。n翻开古籍,对龙的起源和龙的形状,众说纷云。不少古籍上说:“龙,水物也”。有的对龙来源加以神话附会,如说龙是伴随君王而生的,盘古开天地时,有龙、凤、龟、麟在盘古身旁。对龙的形状,古籍所载与现时传说中的龙有
4、区别。n有说“马八尺以上为龙”,“世俗画龙之象马头蛇尾”,龙有时又象狗,有的有鳞象鱼,有的有翼象鸟,有的有角象鹿西汉王符说龙为“九似”之物:“角似鹿,头似蛇,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n有的人据周易“震为雷为龙为玄黄”,“龙飞在天”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释龙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之说,认为雷电龙乃三位一体。n鹿角,牛耳,驼首,免日,蛇颈,蜃腹鱼鳞虎掌鹰爪,龙之状也。这一界定所描述的形象集小许多动物的美于一身挺拔的双角、修长的躯体、强劲的肢爪、闪光的金鳞给人一种奇异的美感。n我国封建社会,龙被帝王所利用,成了皇权的标志,
5、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封建帝王为了巩固他们的世俗统治,需要找到一种合法的、并且能为全体臣民所接受的东西,证明他们并非凡胎俗骨,而是应天承命,统治万民的;“神”,他们便找到了“龙”。n统治者借“龙”来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享受着全体人民的无条件的拥戴,支配全体人民的信仰。他们把自己美化成“真龙转世”,是“真龙天子”。未即位时就称“龙潜”、“登基叫“龙飞”;n帝业创立称“龙兴”;住地叫“龙宫”、“龙楼”;乘的车叫“龙辇”;戴的“龙冠”,着的“龙袍”,睡的“龙床”;他们的容颜自然也就是“龙颜”。他们的后代是“龙种”,甚至连皇帝死了也要叫“龙驭宾天”,意思是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师n把其左边理解为弓:,
6、右边理解为“矢射中人足”,左右合起来理解为”弓发,矢射中人足”(康股文字源流浅说),泛指军队,似乎更为合理。从这个角度理解“师”字给人们的第一感受当是由弓矢之威形成的军队之威。君黄宗善在原君中说:n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n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人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切不欲人而不得去者,禹是也。”他们“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共害,而使天
7、下释其喜”。n人类社会开始之后,人都是自私的,也是自利的。社会上对公众有利的事却无人兴办它,对公众有害的事也无人去除掉它。有这样一个人出来,他不以自己人的利益作为利益,却让天下人得到他的利益;不以自己人的祸患作为祸患,却让天下人免受他的祸患。n那个人的勤苦辛劳,必定是天下人的千万倍。拿出千万倍的勤苦辛劳,而自己却又不享受利益,这必然不是天下常人之情所愿意的。n所以古时的君主,考虑后而不愿就位的,是许由、务光等人;就位而又离位的,是尧、舜等人;起先不愿就位而最终却未能离位的,是大禹了。n难道说古代人有什么不同吗?喜好安逸,厌恶劳动,也像常人隋况一样啊。后代做人君的却不是这样了。亲n“亲”说文解释为“至”。段玉裁注:“情意恳到曰至。父母者,情之聚至者也,故谓之亲。”可见“亲”字最初是用以指标父母的n所蕴含的最初的美感当是对父母的至情至爱的崇敬、自豪与欣喜。“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盂子尽心上)“何以全生,可以养亲。”(范缜神灭论)这些句子中n的“亲”字所体现的也正是这种感受。帝首爱n诗经的305篇作品中,最感人的还是那些爱情诗。诗经之后,又有楚辞、汉乐府、古计十九首唐诗、宋词、元曲,直至集中文学之大成的红楼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