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议题探究课议题探究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现代人的乡土基因教案 引言引言 乡土中国是一本对中国乡土文化中的问题与价值进行自觉理解与反思的书。其中差序格局、礼治秩序、无讼、长老统治、名实的分离等内容都是作者对传统文化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的深刻思考。作者既不规避中国乡土性文化中的问题,也不否定中国乡土性文化的价值,以理性、超然、科学的视角看待乡土文化。这就决定了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我们的来处,也就是要能理解乡土中国的传统,理解它们的基本内涵与历史价值。在此基础上,更主要的是要立足当代,审视乃至重建传统的现代价值对书中所涉传统是否依然适用于当代社会进行具体的思考辨析。通过这样的阅读,或
2、许能不断促使学生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思考我们与脚下这片土地的关系,使学生明白我们从何处来,又该去往何处。如何引导学生有深度地阅读,理解乡土中国的核心价值?余党绪老师就整本书阅读的课程设计提出“三位一体”的课程框架,以原生态阅读与整体梳理为基础,在“思辨”环节,通过“结构化议题”设计,来规划课程内容。具体而言,寻找最佳切入角度,减少“次要内容”或“无关内容”的干扰,聚集文本的核心价值;设置结构性议题,以核心价值引领议题学习。以 乡土中国 为例,在母题“何处来,何处去”下,可设置系列议题(见图 1)。本文就第一个议题“现代人的乡土基因”展开相关教学。图 1 乡土中国结构化议题 课型课型 议题探究
3、课 议题议题 现代人的乡土基因 教学目标及能力层级分析教学目标及能力层级分析(一)理解。理解概念内涵,联系生活搜集资料,解读乡土情结,加深理解;梳理论述逻辑,将作者的论述思路清晰化;总结阅读学术类文本的方法。(二)思辨。通过链接相关文本,辨析思考相关理论(主要是第一章),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实现对现代生活中的乡土性的理性审视与反思。教学设想与实施教学设想与实施(一)前置学习 学生课前准备:1.精读乡土中国第一篇乡土本色。2.试着找出各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出核心内容(在原文中勾画或批注出来),试着分析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最后尝试用一段话概括本篇的大意。3.理清文章思路,参照示例,完成填空:第 13 段:
4、由乡土性引出“土气”,然后用材料(“三大河流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等)阐释无论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我们都离不开土地。第 4 段:通过 和 的对比分析,引出“不流动”。第 56 段:通过举例 ,阐释不流动的内涵,运用 的比喻论证乡土社会不流动并非绝对。第 710 段:乡土社会有着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以村与村之间来说,人与人的关系是 。第 11 16 段:由人口分布“不流动”,进而产生“熟悉”。通过概念(礼俗社会等)、文献(论语等)、事例(西洋商人故事等)阐述“熟悉”在人与人、方面的体现。第 17 段:由“熟悉社会”人与人相处的模式在现代社会处处产生流弊呼应开头的“土气”。4.乡土性是全书的核心
5、概念之一,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尝试概括分析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表现。5.在乡土本色中,费孝通先生描绘了乡土社会基本样貌,比如:“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乡下人把 土作为自己的命根子,奉土地为神,远走他乡的人会带上家乡的土疗治水土不服。”“种地的人世代定居,很少迁移。”“中国村民大多聚村而居,村与村之间接触很少,距离较远的村子基本没有往来。”“乡下是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每家孩子都是周围人从小看着长大的。”“乡下是熟人社会,熟悉的人之间有天然的信任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费孝通先生说的上述现象,大家是否见过或者深有同感?你认为费老说的和当今社会的情境是否相符呢
6、?以“现象我有同感”或“现象我不认同”为起始句展开阐述。6.对于乡土本色,你想到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二)展示活动课 1 1.导入导入: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在重刊序言中,费先生明确提出这次写作的尝试是为了回答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在开篇第一章乡土本色中,费孝通先生用“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作为走进本书的一把钥匙。“乡土性”几乎是本书所有内容的出发点,这是我们认识乡土社会的第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前置学习,我们发现,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性体现在“黏在土地上”“不流动”“聚村而居”“熟悉社会”等特征中。2 2.理解理解:
7、结合现实思考乡土社会与当今社会的异同。PPT 展示学生前置学习的内容:“现象我有同感”“现象我不认同”。(1)PPT 呈现梳理成果,对学生作品进行分类、点评。大部分同学对乡下人种地谋生、乡下是个熟悉社会深有感触。例 1:在乡土社会,乡下人是离不开泥土的,我有同感。奶奶家在农村,她种了些果树,养了些鸡、鸭、鹅,她不愿离开乡下。早些年奶奶来看我的时候,总带了许多东西,她说:这是城市里买不到的。爸爸想留她多住几天,她赶忙说:屋里头的鸡鸭鹅要饿死了,也该打谷子了,下次来给你们带些新米。说完就走了。奶奶为什么舍不得家里的地、鸡鸭鹅:我想,她住在乡下,根也就在乡下,离开了乡土,她就浑身不自在。例 2:乡下
8、是熟人社会,熟悉的人之间有天然的信任感,我有同感。我奶奶家在四川乡下,大家都相互认识,没有不熟悉的人,大家都很信任对方,哪家有事还会叫其他家帮忙看家或收农作物。当然也有同学认为现在的乡土社会并非是不流动的。例 3:我的老家在垫江,住在一个小镇里,镇的周围都是田地。在我小的时候,每天都可以看到田里劳动的农民们以及大街小巷都是人来人往,小镇充满生机和活力。特别是赶集日,更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但长大后,再回到小镇,田里的人几乎看不到了,大多数的乡亲们都搬到县里,剩下的都是老一辈的乡亲们,他们在小镇度过晚年,虽有赶集日,但再也回不到从前的味道了。因为大家都迁移了。(2)总结互动 方法总结:明确阅读本
9、书的第一个方法,乡土中国虽然是一本学术著作,但每一个观点都是费孝通先生从乡土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因此,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调动个人生活经验或所见所闻,理解费先生的观点。内容总结:许多同学都关注到,作为土生土长、从农耕文明走出的现代人,我们常常在生活中看到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性,有共鸣,但也有分离。在某些方面,乡土性正悄悄离我们远去,传统与现代似乎格格不入。时代变迁,乡土性在现代社会是否有变呢?3 3.思辨思辨探析探析“变变”与与“不变不变”(1)活动探析:乡土性在现代社会中是否有“变”?安徽省宿松县的王同学利用暑期对家乡南村进行“适龄劳动力就业现状”调查,我们在分析“乡土性在现代社会
10、是否有变”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结合调查报告,重点抓住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特征来分析。点击了解南村适龄劳动力调查 除南村调查案例外,此环节也可结合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的内容,制作家乡访谈记录表,作为案例来源。活动方式:班级每 4 人为一小组,组成研究团队研究该问题,完成表 1。并尝试将本小组的研究成果形成 100 字左右的综述,要求包含观点阐述及原因分析。表 1 小组研讨记录表(2)结合“南村适龄劳动力就业现状调查”及相关案例具体阐释。关于“不流动”凝固的土: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这个时期的乡土社会,农民是靠“土”吃饭,土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不可以移动的,
11、黏附在土地上的农民也就不会流动。“乡”与“土”的深刻变化:时光转移到今天,中国的农村已经与费孝通先生笔下的农村有了很大的差别。村子里的村民,尤其是五十岁以下还谈不上“老了”的村民,已经绝大部分在外务工,打工成为家庭的主要收入,农民不再是靠“土”吃饭。村民不仅离开了“土”,也离开了“乡”。一小部分留在农村的村民,也主要不是在“土”上耕耘,而是从事各种副业。既留在农村,又从事农业的人已是极少数。因此,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与“土”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已经不是捆在土地上的中国了。乡土情结:还有一些现象表现出越发明显的趋势。村民在外面打工,一赚到钱,就在农村老家盖新房子,而且尽最大努力装修得漂亮;春运期
12、间很拥挤,但他们都会努力赶回农村老家过春节,在家待的时间长则半个月到二十天,短则三五天,在他们眼中,花再多的路费也值得,一家人在一起吃餐年夜饭比什么都重要;年轻人在城市中工作生活,家中老人即便已经离开乡村在城市生活,却始终放不下家里的地,耕地不仅是为了生计,可能已经变成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甚至是精神寄托。很多村民的生命意义与人生价值还在村落里,还在“乡”与“土”上。总结:与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社会相比,“凝固的土”有些已经发生了变化(消解),而有些未发生变化,转而以多元、隐性的形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关于“熟悉”的社会 封闭的乡土:农民的双腿是插入土地
13、的。耕种土地、侍候庄稼的农民本身也像庄稼一样置身于土地,产生了对土地的依赖感。因此,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在不流动的农业社会,村落几乎构成了农民全部的生存空间,村民世代择地聚族,一个家庭或数个家庭聚居在村落中,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土的凝固产生乡土的封闭,人与人的关系上彼此熟悉,这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走出稳定的熟人社会:一些南村的农民已经离开了“土”,不再从事农业,也已经离开了“乡”,他们外出到城市打工,投身于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社会的深刻转型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乡土社会以熟人(血缘与地缘)为核心的人际交往圈发生改变。例如:某村民在上海经营帽子厂,因为经营较好,需要招工。
14、但他既不主动招本村的熟人,本村的熟人也不主动去他的帽子厂上班。原因是一致的:熟人间不好谈工价。所以他选择去外面招其他地方的陌生工人。同时,在经营多年以后,他已经有了一批生意场上的朋友,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精力也是在和这些生意场上的朋友打交道。这个案例中,因为生意场上的原因,这位南村村民社会关系网络己经远远脱离了乡土社会的熟人圈子,基本上都是以生意合作为基础的业务关系。在不断流动的过程中,村民的生活半径大为扩大,为他们走出稳定的熟人圈子创造了条件。维持原有的熟人圈子:从南村调查报告可见,村民由农村来到城市,从业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种环境里,他们不可能只生活在熟人圈子里,需要和来自
15、不同地方的人打交道。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抛弃了原有的熟人圈子,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提道:“通过对进城农民首次外出信息获取途径的调查得出结论,有近 75%的农民工是通过熟人社会得到首次外出信息的。已有的研究表明,农民工外出时,所依靠的社会资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原有的乡土熟人社会。”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 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 205 页从农村走出的人们在城市继续保持着乡土性,维系着原有的熟人圈子,农民工从中能够获得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帮助,使其很快能在城市社会适应下来。总结:村民走出封闭的乡,离开原有固定的熟人圈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16、熟人社会在变化中也有迂回,既保留了乡土社会熟人圈子给自己的支撑,又在城市生活、工作多方面开拓了自己的交际范围。同时,那些乡土社会中因熟悉而习出来的礼俗也在深刻影响每个人的言行,抵制功利化行为,给社会带来温暖(3)结合以上讨论,学生修正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完善综述部分的内容。尤其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观点发生变化的原因。(4)整合:对“在现代社会乡土性是否有变”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乡土性正经历着深刻的流变、迂回、重构的过程。村民走出农村,在一定程度上是挣脱了土与乡的束缚,原生态的乡土性在某些方面不可避免地走向消解。但中华文明是一种农耕文明,我们的祖先与土地有着很强的依附关系。乡土性作为民族文
17、化的基因广泛存在于中国人的心中。有时,它是一种显性的行为特征,例如安土重迁、归正首丘;有时,它是一种隐性的心理状态,例如乡土依恋、流动中延续的岁时节庆等等。还有那些来自乡村的朴素情感依然浸染着我们 4 4.结语结语 这节课我们主要围绕“乡土性在现代社会是否有变”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我们发现,单一地回答“变”或“不变”都不一定正确。“变”与“不变”同时存在于我们这个时代。“变了”也不是一去不复返,还是有迂回的,在迂回中有新的融合。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就不断促使我们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思考我们与脚下这片土地的关系。那些流淌在我们血脉里,建构着我们与脚下这片土地的血脉联系的正是我们现代人的乡土基
18、因。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它是我们民族今生今世的证据,跟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对乡土性的理性审视与反思,既是我们寻找精神家园的必经之路,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知来路,明前路,愿同学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贡献自己的力量。5 5.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展望乡土未来展望乡土未来 基于以上讨论,针对南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现象,请给南村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建议。(包括原因分析及建议要点。)例如:发展、振兴乡村文化,留住乡愁 专家点评 教学资源的适度开发与思辨转化教学资源的适度开发与思辨转化 作为高中阶段被纳入必读书目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具有丰富的教学价值。这是一本帮助中国人了
19、解自己的文化土壤,理解传统社会结构、文化根脉和发展变迁的书。对这本书的梳理与探究,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术素养,也有助于青年人思考我们的文化走向:我们从何处来?我们终将去往何方?身处一个变革的时代,追根溯源,瞩目未来,使青年学子对中国文化有着更为深切的体认和自觉,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如何使这一本注重概念和逻辑的学术著作能真正和学生的生命发生关联,从而更好地实现其教学价值呢?刘祝君老师设计的“现代人的乡土基因”这节议题探究课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主要亮点如:其一,整本书关照之下的定点探究。本节课所确定的议题“现代人的乡土基因”,不是孤立的、随意的,而是在整本书结构化议题中的重要一环。这一议题聚
20、焦乡土本色,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基因,真正理解“乡土性”的内涵。而要进一步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秩序、权力、变迁等系列问题,都要以此为基石。可以说,本课的议题确定,体现了整本书阅读的专题化探究特点,既是局部的精读、细读,又是着眼全书的结构化阅读。其二,读书为本,思辨为要,注重转化。刘祝君老师很好地借鉴了余党绪老师“三位一体”的整本书阅读观点,并通过精巧的教学设计实现了教学理念的可视化落地。首先,精细的前置阅读为思辨奠定基础。通过勾画中心句、补写填空、分析阐述等方式,刘老师以前置学习任务单这一载体帮助学生真实地走进文本,实现了对文本主要观点、写作思路、写作特色、现实意义的基础性把握
21、,也较好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其次,通过巧妙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走向思辨。围绕“乡土性在现代社会是否有变”这一主问题,刘老师引导学生从“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两个角度,对“不流动”“熟悉社会”的乡土本色进行审视,进而深入分析了“乡土情结”“熟悉社会”的流变及发展,引领学生辩证看待乡土性的时代变迁。既认识到乡土性的显性行为特征,又关注其在我们文化性格中的隐形心理影响,体现了从现象到本质,从静态呈现到动态审视的思辨特质。而对“熟悉”这一乡土社会特质,则通过还原语境、调查报告分析等途径,较好地阐释了现代人“走出稳定的熟人社会”“维持原有的熟人圈子”等基本特点。时代在演变,社会在变革,对乡土性的意义追溯
22、以及“变”与“不变”的审视,有助于学生理解时代变迁中的诸多困惑,从而对我们民族的乡土本色有更立体更深刻的体认与发现,理解力、分析力、辨别力等思辨能力也相应得到提升。此外,善于创设情境,注重转化运用也是本课的重要亮点。刘祝君老师没有停留在一般性的阅读理解层面,而是通过南村适龄劳动力就业现状调查、个体的所见所闻等资源的引入,有效建立了学术性随笔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联。学术观点可以作为理论支架促进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性认知,社会现象可以作为学术观点的有效佐证,而对社会变迁的分析,则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核心观点的思辨审视,进而以阐释、建议等形式实现了“读、思、创”之间的有效转化。因此,本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23、接受性阅读,而是注重资源开发与转化运用的发现与创生,有意识还原学生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有效引入社会生活情境等理念的具体实践。综上,本节整本书阅读议题探究课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与脚下土地的关联,对“现代人的乡土基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有效实现了整本书阅读的资源化和思辨化,阅读转换的情境化。当然,从更高要求看,本节课也可以引发我们的一些反思。比如,前置阅读能否取代课堂阅读,文本中需要认真咀嚼的地方如何采用有效的路径加以强化?除了运用他人的已有调查报告,学生们本身还可以做些什么,课堂样态还可以有哪些创新?结构化议题探究视域下,如何有效地为其他议题探究做好铺垫,从而更好地地体现整本书阅读的系统性、整合性?等等。经典作品具有常读常新的力量。为什么“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是世代的黏着?为什么我们的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为什么我们的社会结构“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这一本薄薄的书册所包孕的丰富价值,正等待着我们去深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