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影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生字、生词。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点难点】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识链接】诗人学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春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其他代表作还有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名字由来:朱自清之
2、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 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民主战士:朱自清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学生运动。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他写诗歌诵闻一多,还冒危险参加二人的追悼会,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战士。1948年8月12
3、日因贫病在北平逝世,年仅50岁。朱自清的清廉爱国,赢得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写作背景: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背影是记实
4、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交卸( ) 奔丧( ) 橘子( )晶莹( ) 迂腐( ) 琐屑( )栅栏( ) 差使( ) 狼藉( )蹒跚( ) 簌簌( )踌躇( ) 不禁 ( )搀 ( ) 马褂( ) 游逛( )2.查字典,解释词语狼藉:簌簌: 变卖典质 :惨淡: 赋闲:勾留: 踌躇:迂: 蹒跚:颓唐: 触目伤怀:自已: 情郁其中:琐屑: 大去:二、课文研读请大家朗读
5、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作者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2.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3.理清课文结构,找出叙事线索。三、合作探究1.找出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背影?哪一次最具体感人?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感受。2.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3.重点赏析第六段:依据课文填空:我看见他 着黑布小帽, 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 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下来了。四、归纳总结:本文使用了哪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五、随堂检测(1)“我赶紧拭干了泪。”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B )A.“我”怕被别人看见自己流泪而羞愧。B.“我”怕父亲因为“我”流泪而伤心。C.“我”为自己这么大了还流泪而惭愧。D.“我”担心父亲笑我意志不坚强。(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正确的含义是( B )A.因为在儿子将要与自己告别之际,买了橘子,心里感到十分高兴。B.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轻松,表现出父亲含蓄深沉的爱子之心。C.因为橘子买回来了,身上扑打干净了,所以感到轻松。D.因为儿子长大了,能自谋生路,所以心里轻松。六、自我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