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清明 杜牧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它在每年的4月46日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清明节 清明不仅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农事季节,也是24节气中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又称“清明节”。作为节日,它又包含了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谁知道清明节的来源?清明节的来源 谈到清明节,自然会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
2、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大肆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了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的柳树树洞里的衣襟上,题了这样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
3、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了。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谁还知道清明节有哪些古老风俗?一、清明节的古老风俗一、清明节的古老风俗-1-1风俗一:放风筝风俗一:放风筝 放风筝,把风筝放上蓝天后,放风筝,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一、清明节的古老风俗一、清明节的古老风俗-1-1风俗二:踏青风俗二:踏青 古时叫探春、寻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
4、国民间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惯一、清明节的古老风俗一、清明节的古老风俗-1-1风俗三:蹴鞠风俗三: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一、清明节的古老风俗一、清明节的古老风俗-1-1风俗四:秋千风俗四:秋千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
5、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清明节的古老风俗清明节的古老风俗-1-1风俗四:插柳风俗四:插柳插柳、戴柳,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人们为了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一、清明节的古老风俗一、清明节的古老风俗-2-2清明节除了这些古老风俗外,它还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方式是扫墓。关于扫墓,你知道
6、多少?(1)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跟长辈去扫墓的情形,用几句话说说扫墓的经过。(2)扫墓,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但同学们要明白,我们为了什么而扫墓?(缅怀英雄的崇高品质,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一、清明节的古老风俗一、清明节的古老风俗-2-2提到烈士,说说自己知道的烈士有哪些?学习家乡的抗战英雄故事红色足迹遍布全国,在我们的家乡肥乡区,也有很多的足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二、家乡抗战英雄故事二、家乡抗战英雄故事-1-1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二、家乡抗战英雄故事二、家乡抗战英雄故事-2-2土炕上成立党支部 年年至年的肥乡县军阀混战,匪患祸起,百姓渴望着被组织至年的肥乡县军阀混战,匪患祸起,百姓渴
7、望着被组织起来保护家园。就在这个时候,在外求学的肥乡学子频繁返乡,他们带来了马克起来保护家园。就在这个时候,在外求学的肥乡学子频繁返乡,他们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乡亲们描绘出一种可以终身追随的信仰和不再虚幻的共产世界。这其思主义,为乡亲们描绘出一种可以终身追随的信仰和不再虚幻的共产世界。这其中,就有北西落堡村的冯温。中,就有北西落堡村的冯温。“那时,一过晚上十点,我们家里就会陆续聚来几那时,一过晚上十点,我们家里就会陆续聚来几个人。那些人跟农民打扮不同,有的穿长袍戴礼帽,有的西装革履,点着煤油灯个人。那些人跟农民打扮不同,有的穿长袍戴礼帽,有的西装革履,点着煤油灯在屋里开会。我父亲在门外放哨,当
8、时他才十来岁。在屋里开会。我父亲在门外放哨,当时他才十来岁。”冯温的侄子、岁的冯冯温的侄子、岁的冯山的听父亲说,有一夜,门外闪过一个身影,父亲疑有警情,忙发暗号,屋内立山的听父亲说,有一夜,门外闪过一个身影,父亲疑有警情,忙发暗号,屋内立即吹灭油灯,冯温出门侦查,原来是一场虚惊。即吹灭油灯,冯温出门侦查,原来是一场虚惊。如今如今,当年革命者聚会的小屋已难觅踪影,仅存的一张照片也是翻修后的模,当年革命者聚会的小屋已难觅踪影,仅存的一张照片也是翻修后的模样。绕过门楣上写着样。绕过门楣上写着“永远干革命永远干革命”的砖土门墙,冯山的在一处深长的空地上比的砖土门墙,冯山的在一处深长的空地上比划着:划着
9、:“这儿原来是三层套院,小屋就在二层院里,应该是三间屋的北屋。这儿原来是三层套院,小屋就在二层院里,应该是三间屋的北屋。”就就在这间小屋里,冯温发展了肥乡境内的第一个党员阎修文,很快,他的弟弟冯良在这间小屋里,冯温发展了肥乡境内的第一个党员阎修文,很快,他的弟弟冯良也被发展成中共党员。年月,还是在这间小屋,在农家的土炕上,在也被发展成中共党员。年月,还是在这间小屋,在农家的土炕上,在一张粗笨木桌前,三个人豪情满怀一张粗笨木桌前,三个人豪情满怀肥乡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诞生了。肥乡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诞生了。月,直南特委决定成立中共肥乡县委,冯温任县委书记。月,直南特委决定成立中共肥乡县委,冯温任县委
10、书记。当年,他们或许不曾想当年,他们或许不曾想到,八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个小屋、这盘土炕已载入冀南党史,这片土地也成长到,八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个小屋、这盘土炕已载入冀南党史,这片土地也成长起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起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二、家乡抗战英雄故事二、家乡抗战英雄故事-3-3 别忘了,这是白区 在柳林溪回忆录里,有这样四条特别的规定:第一,不准把党和个人的活动情况告诉父母亲友。第二,只能单线联系,上级派人来不许问姓名、住址,只记该人的特征。第三,给特委写工作汇报,不能用墨写,要用五的子浸水写,用小米汤或明矾水显字迹。第四,到别处下通知或开会,要先准备好“口供”,以防不测。柳林溪之子、岁的
11、柳一民曾听父亲说,那个时候,同志之间只发生竖的关系,不横向联系。接头暗号或是电线杆上画的粉笔“”号,或是胳膊上缠的白毛巾、手里握的树枝。开会地点也是临时通知,多选在牲口棚、坟地等隐蔽处,会上不准作记录。“那时要印刷大字标语,没有油印磙子,同志们就在胳膊肚儿上抹油墨,把蜡纸钉在桌子上,蹭着印刷。”柳一民说,写汇报更有讲究,先在集市上买一套线装小说,拆开后在背面用五的子水写好,然后再用原线订上,最后用白纸附信才能寄给秘密联络点。“我父亲第一次写时不懂这些,直接用五的子水写在白纸上寄出,虽然未被察觉,可他受到上级领导的批评,从此他牢记这里是白区。”在柳一民的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不是每次抄家被塞到炕
12、洞里逃难,不是在集市上散发传单时被驱散,也不是拎着竹篮以割草为掩护去送信,而是早期革命家的英勇与无畏。三、诗朗诵三、诗朗诵 这个周四就是清明节了,我们不会忘记那些英雄,更不会忘记那些屈辱。清明节成为了法定节假日,放假三天,同学们普遍感到高兴,但清明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又让人感到淡淡的哀愁。下面让们怀着对先烈们的崇高敬意诗朗诵三、诗朗诵三、诗朗诵-1-1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清明 三、诗朗诵三、诗朗诵-2-2 寒食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轻烟散入五侯家。我们缅怀先烈的崇高品质,虽然他们已长眠于地下,但他们的可贵品质却永远激励我们,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以此来告慰长眠地下的英灵。希望同学们在这个以纪念为主题的情绪节日中,过得开心,过得有意义!四、活动总结四、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