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时202X3 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谈话导入谈话导入 圆月,是中秋的象征。中秋的月亮,总是带着些平日里没有的味道,引得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忍不住要对月提笔,一抒己志。唐朝诗人王建用他的神来之笔,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十五夜望月。生平成就主要作品 江馆水夫谣羽林行望夫石雨过山村等。王建,字仲初,唐代诗人。他出身寒微,了解人民疾苦,写出大量优秀的乐府诗。他的乐府诗和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诗题材广泛,爱憎分明,生活气息浓郁。所作乐府善抓典型,揭示矛盾,用白描、比兴手法。语言含蓄,简洁峭拔。了解作者了解作者初读诗歌初读诗歌十 五 夜 望 月【唐】王 建中 庭 地
2、白 树 栖 鸦,冷 露 无 声 湿 桂 花。今 夜 月 明 人 尽 望,不 知 秋 思 落 谁 家。十 五 夜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了解中秋节了解中秋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栖鸦qy左右结构字词学习字词学习我会写栖q 右部是“东西”的“西”。栖息字词学习字词学习易错字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冷露:秋天的露水。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词义疏通词义疏通指导朗读指导朗读 栖:乌鸦在树上休息。十 五 夜
3、 望 月唐王建中 庭 地 白 树 栖 鸦,冷 露 无 声 湿 桂 花。今 夜 月 明 人 尽 望,不 知 秋 思 落 谁 家。q栖解释诗意解释诗意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诗意: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好像铺了一层白霜,树上栖息着鹊鸦。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解释诗意解释诗意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将感情寄托于 ,表达了作者 之情。月亮思念朋友 诗意: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当空的明月,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再读古诗再读古诗十 五 夜 望 月唐王建中 庭 地 白 树 栖 鸦,冷 露 无 声 湿 桂
4、花。今 夜 月 明 人 尽 望,不 知 秋 思 落 谁 家。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感悟诗情感悟诗情 “树栖鸦”是“鸦栖树”的倒装句,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鹊鸦栖树的状态,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被浸润的时间久。树栖鸦无声感悟诗情感悟诗情不知秋思在谁家。不知秋思到谁家。对比读一读,体会“落”字用法的精妙之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感悟诗情感悟诗情 “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在”“到”,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十五夜望月地白 树 鹊鸦冷露 桂花 月人尽望 落谁家 望月思远 想念好友结构图示景情拓展延伸含“月”字的古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十五夜望月。2.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并加以背诵,完成课后习题。感谢您的聆听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