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科目历史教学年级高一年级教师伏利娟教材版本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1课时一、教学理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历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结合相关材料,引领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增强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本课内容设计时,将第一目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探战因),侧重学生对相关史料的对比和阅读,培养学生解读史料,史料史证的素养;在第二目第一次世界大战(观战局),侧重学生对一战进程的自主学习和梳理,培养学生强烈的时空观念;在第三目一战后的国际秩序(思战果),根据立德树人的理念,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让学生从一
2、战的影响和灾难中,感受战争的危害,培养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爱护,增强爱国热情,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以大国青年的身份,肩负历史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秩序的变动。三、教材分析宏观: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一课,承接了第五单元两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开始挑战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逐渐激化,直至不可调和。通过对学习本课知识,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对于学生理解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有着逻辑联系。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推动了亚非拉民
3、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学生通过认识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彻底解决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对于理解第16、17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有着逻辑联系,它在本单元起着启下的作用。微观:本课由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一战后的国际秩序三个子目构成。这三个子目之间遵循历史思维,即时间顺序和因果逻辑思维。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战争的进程,一战的影响展开。四、学情分析本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初中教材相比,有增加、有提升也有重复的部分。初中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用两节课时讲述一战的相关内容。高中教材增加了帝国主义与战争的关系,中国与一战的关系,国际联盟的原则等内容。一战
4、的过程和影响等与初中略有重合。学生在初中已经具备了相关基础知识,通过半年的高中历史学习,对史料的研读能力也有所提高。但是对一战后新国际秩序的分析以及国际体系与世界和平的关系,一战与二战的关系等内容,需要从感性了解上升到理性分析。 五、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史料和地图的分析,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理解,将时间与空间结合,直观认识战前欧洲的形势和一战的进程。3.通过历史文献和数据资料的阅读,认识到一战对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一战与二战之间存在的关联。4.通过学习本课感受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破坏,深刻认识到和平
5、的重要性;通过欧洲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一战后的相对衰落,认识到中国不称霸,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合理性。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战后的国际秩序。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知道11月11日是什么日子吗?对于我们来讲11月11日是光棍节、购物狂欢节,可对于英国来说是国殇。每一年的这一天,英国女王都会带领全国各级官员及将领,每人胸前佩戴一朵鲜艳的虞美人,悼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将士, 作为战胜国的英国为什么把一战停战的日子定为国殇日呢?一战对英国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设计意图):通过双11这
6、一天中国和英国不同的态度引出作为战胜国的英国把一战停战的日子定为国殇日,引发学生对一战的好奇,同时为教学中的“战争中没有赢家”埋下伏笔。【讲授新课】PPT展示本节课的三个环节: 一、探战因:必然还是偶然?二、观战局:谁会是赢家?三、思战果:和平还是休战?(设计意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初中学过的内容,通过本课三个环节的展示让学生明确上了高中时学习的侧重点和清晰本节课的学习方向。一、探战因:必然与偶然?(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教师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究竟是必然还是偶然,迄今为止还有很多人在为之争论不已,有人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个突发事件,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也是20世纪影响人类历史
7、的一只“黑天鹅”。他们认为一战是偶然发生的。有学者认为,新崛起的强权必然要挑战现存强权,而现存强权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双方战争不可避免。这就是史学界所说的修昔底德陷阱,那么也就意味着一战的爆发是必然发生的。教师提出问题:一战的爆发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呢?(设计意图):通过用两则材料引出的偶然与必然的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欲,同时也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材料展示:材料一:下表是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国家英德法美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1324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34.61.98.1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
8、25摘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毕竟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教师问题设置: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以上两则材料,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并茂,设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思考问题积极性。通过阅读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表,让学生意识到第二次工
9、业革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在探索中感知一战爆发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材料展示: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意大利和法国因为突尼斯问题也矛盾不断。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册)教师问题设置:1.以上是“一战前各帝国主义的矛盾”的材料
10、,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材料中体现了几对矛盾?矛盾双方因为争夺什么而发生冲突?2.在众多矛盾中请遵循“敌人的敌人可以成为朋友”的原则分析哪些国家可能成为盟友?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史料,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完成以下图示和可能成为盟友的国家。(设计意图):学生在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通过分析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培养学生正确判断矛盾和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的能力,学会抓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 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引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议,让“军事集团的形成”知识点在矛盾和冲突中自然过渡,学生也在探究中明白军事集团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矛盾和冲突
11、激发升级的产物。过渡:两大军事集团成立后,双方疯狂进行军备竞赛,战争一触即发。直到1914.6.28萨拉热窝时间发生,事态升级,战争爆发。教师讲述:萨拉热窝事件教师提出问题:有人说,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观点。材料展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不发动就永远没有发动的机会了。 -德皇威廉二世得出结论: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爆发的导火线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根本原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疯狂扩军备战(设计意图):1.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白萨拉热窝事件是偶然的、一战的爆发是必然的。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学科素养。2
12、.通过史料的展示让学生体会史料的力量,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3.培养学生运用“现象与本质”、“辩证法”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过渡:战争一触即发,那战前是什么样的呢?二、观战局:谁会是赢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材料展示:1.施里芬计划 2.德国方面战前:德皇威廉二世说“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 3.英国方面战前:英国外交大臣保证“如果我们参战,我们所遭受的伤亡会很少,甚至比我们不参战也多不了多少。” 4.欧洲民众方面:战争在收获的季节来到欧洲年轻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兴高采烈教师提出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战争双方、大国决策者和底层百姓对一战都是非常乐观的,战争真
13、的就像他们所预期的一样吗?材料展示:然而战争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的愿望和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他们原以为是单纯的军事较量,却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长期消耗的总体战。 徐蓝国际史视野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研究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学生阅读文字材料和一战欧洲战场地图,自主阅读教材,梳理一战的进程及其主要战役(提示学生可以从战线、交战双方、战争阶段、时间、重要事件、结果等方面梳理)。(设计意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是初中详细讲解的,在高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和已掌握的知识自主完成,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再地图上进行成果展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
14、作探究的能力,也培养了时空观的学科素养。三、思战果:和平还是休战?(一战后的国际秩序)材料展示:战争使德意志帝国被摧毁;奥匈帝国废墟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独立国家;土耳其的所有属地被剥夺,处在痛苦的呻吟之中;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寿终正寝;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占地球陆地1/6的土地上进行试验;英国的鲜血已流干;法国躺在手术台上。 熊伟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产学生活动:1.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在一战中谁是最后的赢家”。 2.学生思考讨论一战的影响。(设计意图):通过战争进程的梳理和以上材料的阅读,学生可以看出战争中的主要参战国没有一个赢家。以此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在
15、“没有赢家”的基础上引出一战的影响:1.给人类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2.改变了帝国主义力量对比,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改变。 3.改变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运动兴起。4.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5.确立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师问题设置:1. 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指出国际联盟的宗旨和坚持的原则2.你是如何看待国际联盟的?3.通过老师讲述“神奇车厢的故事”,思考新的国际秩序是否解决了大国之间的矛盾,维护了世界和平?3.通过阅读材料和教材,你如何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设计意图):一战后的国际秩序是本课的重点,此环节设置问题、小组讨论深刻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通过欧洲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一战后的相对衰落,认识到中国不称霸,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合理性。本课小结:历史的悲剧恰恰在于人类无法铭记“阵痛”,或许,摒弃愚昧狂傲和侥幸挑战,心生对战争的审视和恐惧,敬畏生命尊严和意义,才是重温这场战争并拥抱和平的价值所在!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