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CT、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王树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病因及病理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三、CT、MRI的影像表现四、鉴别诊断 病因 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olitary necrotic nodule,SNN)病因不明;推测与感染、血管病变或者免疫反应等原因造成肝组织坏死,继而机体产生防御反应,形成纤维包裹并局限化有关。病理 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是一种少见肝内非肿瘤性结节状良性病变。大体标本切面示病灶呈灰黄色、灰白色或土黄色结节。显微镜下示病灶呈凝固性坏死,无组织细胞结构,周边有完整纤维组织包绕,其内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常不伴有明确的临床表
2、现,多数患者为体检时偶然发现;部分上腹部、肝区有隐痛或不适;实验室检查一般为阴性。1、CT表现 平扫为腊肠样、葫芦形及结节状低密度影,病灶内可见颗粒状更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多数无强化;部分病灶边缘有轻度强化。(文献认为是其周边有炎性细胞浸润及造影剂在宽大的细胞外间隙内缓慢扩散渗透及廓清速度较慢的结果)女性,57Y,全身乏力男性,77Y,上腹痛2天,外院CT示1、右肝占位;2、胆囊结石。2、MRI表现 T1WI呈低信号,T2WI呈等低信号灶,少数呈稍高信号;坏死结节较大时,因凝固性坏死内可发生液化坏死,T2WI低等信号灶中心见“枣核样”高信号灶。增强后多无强化,部分病灶边缘见强化。女性,
3、44Y,1年前外院MRI发现肝右后叶异常信号,要求复查男性,47Y,右上腹闷痛不适M 47Y,发现肝占位2天,AFP正常 鉴别诊断 1、少血供肝细胞癌(1)病灶内部的密度常不均匀;境界欠清;(2)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及实质期可见不均匀强化;(3)MRI常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4)可见转移征象。M 54Y,反复右上腹闷痛1月余M 57Y,外院B超示肝脏占位M 59Y,一年前发现肝功能异常,乙肝小三阳;CT示右肝多发低密度影2、肝脏转移瘤(1)病灶外形为圆形,病灶边缘环形强化而中心坏死呈“牛眼征”;(2)常多发;(3)多有原发瘤病史。M 51Y,胃癌化疗后 5月复查F 37Y,乳腺
4、癌术后一年余3、肝内胆管细胞癌(1)病灶密度、信号欠均匀;MRI呈长T1长T2信号。(2)增强扫描有延迟强化的特点;(3)由于病灶含有纤维和黏液成分,位于肝脏边缘的病灶常见牵拉包膜的征象;(4)病灶远端的胆管常见扩张;(5)转移征象。F 40Y,体检发现右肝占位3天F 48Y,体检发现肝占位M,50Y4、肝脏炎性假瘤 病理 镜下观察见肝脏正常组织结构破坏,代之以不同数量的纤维母细胞,其间有不同程度的浆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多核巨细胞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部分病灶中央呈片状凝固性坏死,周边组织充血水肿。(1)病灶形态多样,可为葫芦状、忤棒状、圆形或类圆形,多为乏血供,主要为门静脉供血,CT 增强扫描动脉期一般无强化,门脉期病灶可有不同程度强化,平衡期病灶内纤维成分强化。(2)MRI平扫T1WI及T2WI可表现为等低信号,与SNN类似,有时鉴别困难。男,67岁,肝区不适3个月,无发热,无恶寒,血象未见异常。AFP未见异常,往无肝炎病史F 43Y,体检发现左肝占位 小结小结1、孤立性坏死结节形态多样,可表现为腊肠样、葫芦形及结节状;2、MRI常表现为长T1短T2信号,“枣核样”较有特征性;3、增强扫描不强化,部分可见周围环形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