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新课程教材培训必修历史必修的总体思路课标要求:课标要求:n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n广义:把人类创造的一切都视为文化,它是人类整个活动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通常情况下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n狭义:仅指精神领域,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现象以及精神过程,故称精神文化,即哲学、伦理、道德、宗教、美学、音乐,诗歌、文学、绘画等意识领域。n历史历史 的内容属于狭义文化的范围。的内容属于狭义文化的范围。本模块的学习要点n标准中共设置8个专
2、题,它们依次是:n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n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n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n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n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n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n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n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历史必修 单元、课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3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3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3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3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3中外 15:9
3、 中国古、近、现:7:2:6 模块内整合:模块内整合:中外主流中外主流思想演变思想演变中外科技中外科技发展发展中外文学中外文学艺术发展艺术发展中国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古代:儒家思想(专题一)(专题一)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维新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邓小平(专题三(专题三/四)四)世界:世界: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专题六)(专题六)近现代近现代理论理论/“/“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思想)中国中国古代科技(四大发明)古代科技(四大发明)(专题二)(
4、专题二)现代科技发展现代科技发展(专题五)(专题五)世界:世界:物理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学/动力动力/通讯、信息通讯、信息(专题七)(专题七)中国:中国:古代艺术和古典文学古代艺术和古典文学(专题二)(专题二)世界:世界:文学和艺术(文学和艺术(专题八)专题八)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n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学科体系严密、内容繁琐、面面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学科体系严密、内容繁琐、面面俱到的现象较为突出,几乎是大学通史教学的缩略版。俱到的现象较为突出,几乎是大学通史教学的缩略版。某种程度上又是初中阶段教学内容的再现,深化不够,某种程度
5、上又是初中阶段教学内容的再现,深化不够,存在过于注重政治、经济内容,相对忽略思想文化内存在过于注重政治、经济内容,相对忽略思想文化内容的弊端。容的弊端。n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和政治、经济领域的活动一样,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和政治、经济领域的活动一样,皆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皆是人类不断走向文皆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皆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基本表征,不能厚此薄彼。明进步的基本表征,不能厚此薄彼。n同时,这样做才能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大的空间,同时,这样做才能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大的空间,让学生用更开阔的视野观察人类文明的演进,从而有让学生用更开阔的视野观察人类文明的演进,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健
6、康发展。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必须放在同一领域密不可分必须放在同一领域n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广义上看,它属于人类文化现象的一个分支。所以在历史学的分科体系中,科学技术史归属于文化史。n此外,将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放在一起,作为一个领域,是考虑到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思想文化的更新和思想解放的推动,即观念形态的变革,往往促进科学思想的革命并导致科学技术的飞跃。n因此,把科学技术史与思想文化史相汇合,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领域。注意学习专题与历史时序的内在联系注意学习专题与历史时序的内在联系n
7、专门史的课程,是在横断面上展开历史的内容。而历史学科的特点,则在于它的纵向的时序性。要通过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历史的一个横断面,就必须选择最能代表这一领域的若干内容,提炼出适合高中历史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精华。n呈现历史内容的方式应遵循历史学科特点,考虑这些内容与历史时序的关系。n本模块的8个学习专题,将中外历史有机结合,形成发展脉络清晰、专题特色鲜明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史课程体系。标准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n“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n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n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
8、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人教版必修的若干特点n第一,注意突出世界思想文化发展历程的基本特征多元发生、多元组合。(元: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化种类)n汤因比历史研究中提出二十多种文明n世界文化由多元的、彼此隔绝的状态,随着相互冲撞、交流、汇合,日益融为一个整体。n教学目的:认识世界思想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尊重世界各地、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优秀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人教版必修的若干特点n第二,注意浅化教学内容。n专题呈现方式容易将教学内容写得过专过深。n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
9、熟悉的内容,以此说明深刻道理,从而帮助学生易于接受,又具有启发性。n2利用课文辅助部分的某些栏目对课文中难懂的概念和知识进行解释、补充。n 3利用插图化解抽象难懂的课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n第一,要充分考虑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n第二,要注意文化自身的发展过程,尽量呈现文化的连贯性、继承性。n第三,注意文化的民族区域差异及交流融合,呈现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n第四,注意各国文化的交融,呈现文化的国际视野。思想文化史的教育功能n第一,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n第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
10、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n第三,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性情,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n第四,汲取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的国际意识。高中历史课程定位高中历史课程定位n全国普通高中的平均水平全国普通高中的平均水平n保证基础性、淡化专业性(保证基础性、淡化专业性(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特别是选修课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特别是选修课)n把握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把握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模块与专题的模块与专题的“历史历史化化”)确立确立“历史化历史化
11、”意识意识n“历史化历史化”-”-”时序性时序性”(传承(传承 变化变化 发展)发展)n避免专题内容的避免专题内容的“孤立孤立”和和“静止静止”状态(如状态(如 法律、宪法律、宪法、政体、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概念)法、政体、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概念)n赋予它们赋予它们“联系联系”与与“发展发展”的动态的动态。n例如:必修一第课例如:必修一第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拓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拓展展,46(教师分析(教师分析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最后得出德,最后得出德意志是意志是“二元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君主立宪制,而不是“议会制议会制”君主君主立宪制。)立宪制。)n历史
12、的本质特征:历史的本质特征:确立确立“历史化历史化”意识意识n例如:将制度、文献等置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nA。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度随时代的发展变化n B。罗马法的变化发展与罗马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n注意避免纯政治学、法学、文学、艺术、科学的专业化和学术化特征,尽量以具体历史事实和时代背景带出核心内容,而不是孤立地静止地介绍某些制度、事件、现象和人物。确立确立“历史化历史化”意识意识n高中(必修)科技史中涉及到科技方面的内容,对于历史教师来说的确很难,尤其是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一课。该课共有三目:经典力学、相对论的创立、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n其中涉及到的许多物理学概念对于一般的物理教师来说
13、,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认识和理解都是很困难的,尤其是“相对论”,更不用说历史教师了。然而,真的需要历史教师在讲这一内容时,用一大堆公式向学生们解释什么是“相对论”吗?n科技史绝非需要历史教师讲科技本体知识,而是需要历史教师引领学生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审视其历史发展的过程,重点在于认识科技进步所赖以的社会条件,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科学给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科学家们的精神品质。确立确立“历史化历史化”意识意识n一、科学进步有赖于自由的文化环境。一、科学进步有赖于自由的文化环境。n中世纪时期,封建神权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世界,自由的心灵因受制于传统宗教的禁锢,始终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文艺复兴以后
14、,“神”对“人”的强制化解了,“自主的人”开始站了起来,“人道”代替了“神道”,“理性”代替了“盲从”,人们开始逐步冲破思想上的樊笼,摆脱思想上的奴役,强制的心灵得以化解,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自由的文化环境为科学的探索开创了广阔空间。人们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认识客观世界,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客观世界。确立确立“历史化历史化”意识意识n二、科学研究是在二、科学研究是在“猜想猜想”与与“反驳反驳”中前进的。中前进的。n科学研究不仅需要科学的精神,更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从根本上说,科学研究是在“猜想”与“反驳”中前进的。不仅需要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继承与发展,更需要爱因斯坦等人对“巨人”提出挑战的勇气
15、决心和大胆提出“假说”的开拓精神。n三、科学研究的价值意义在于改变世界,改变生活,改变三、科学研究的价值意义在于改变世界,改变生活,改变人本身。人本身。确立确立“历史化历史化”意识意识n科学研究不仅推动了科学自身的前进发展,其价值意义更在于科学改变了世界。随着科学的进步发展,人们的视野开阔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归根到底,科学改变了我们人本身。n四、科学家们四、科学家们“求真求真”、“严谨严谨”和和“执着执着”的精神品质的精神品质需要传承。需要传承。n探索奥秘、追求真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不竭动力。人类自诞生之
16、日起,就从来没有停息过对科学的探索和真理的追求,探索真理是人类的高尚追求。人生有涯,而宇宙无际,人类千百年来苦苦探索的事实经验告诉我们,科学的世界是没有尽头的,需要人类始终坚持不懈的追求。这些科学家们的“求真”、“严谨”和“执着”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后人尊敬和学习。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n标准对本单元学习要点的规定:n(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n(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n(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n(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
17、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n基本线索: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演变 n编写方法q准确把握四个阶段的历史特征准确把握四个阶段的历史特征q抓住一两个主要特征集中笔墨重点写抓住一两个主要特征集中笔墨重点写q写清晰历史脉络,反映中国传统思想演变的前因写清晰历史脉络,反映中国传统思想演变的前因后果及其产生的影响后果及其产生的影响 q尽量浅化教学内容尽量浅化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发展史的四个阶段n第一阶段是讲儒家思想如何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凸显;n第二阶段是讲儒家思想在西汉时如何发展为正统;n第
18、三阶段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理学新阶段;n第四阶段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如何改造传统儒学,使其顺应历史发展的新潮流。n三大要点板块:n重要思想家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董仲舒、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的主要思想;n重要概念重要概念的含义,(如“理学”“心学”等);n重要的历史现象重要的历史现象(“百家争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历史背景n认识与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我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明清之际王阳明儒学发展到心学阶段李贽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春秋战国西 汉宋 朝孔子孟子荀子百家争鸣儒学产生
19、董仲舒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程颐程颢朱熹明 朝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的演变挑战儒学正统的新思想出现与启蒙思想与启蒙思想相比较相比较与古希腊的人文与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比较主义思想比较抓住主要特征n孔子的各种思想很丰富,其核心思想是“仁”。n“理学”的核心是“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n重点:重点: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材中通过列举孔子、孟子和荀子三个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经由孔子开创、孟子发展,荀子集大成,到战国后期,儒家思想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n难点:难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对其形成的重要意
20、义有所认识和理解。需要师生结合历史必修1和必修2中政治经济的内容综合理解分析。经济:经济:政治:政治:阶级:阶级:文化:文化:铁器牛耕,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铁器牛耕,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建经济发展。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争霸兼并战争。新兴地主阶级崛起,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士”阶层活跃并得到重阶层活跃并得到重视。视。私学兴起,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到到“学在民学在民间间”。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该时期出现思想文化活跃局面的原因
21、?该时期出现思想文化活跃局面的原因?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形成及其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形成及其特点(一)形成(一)形成 春秋: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等。(提(提出)出)战国:孟子“仁政”学说、“民贵君轻”“性善论”等;荀子人定胜天、“性恶论”、礼法并施等。(总结、改造(总结、改造与发展)与发展)(二)特点(二)特点 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涉及思想修养(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治国原则);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到新兴地主阶级冷遇;古代知识分子精神上
22、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态度上积极参与政治、关注时局。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社会转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社会转型时期加强与必修一、二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加强与必修一、二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综合能力。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原因原因经济:井田制崩溃。经济:井田制崩溃。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阶级关系:阶级关系:“士士”阶层崛起。阶层崛起。思想文化:思想文化:“学在民间学在民间”。代表代表道家:老子、庄子。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法家:韩非子。影响影响
23、奠定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奠定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运动。时间:春秋战国时期。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世纪公元前3世纪世纪春秋:前春秋:前770前前476年年战国:前战国:前475前前221年年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儒家儒家道家道家法家法家墨家墨家孔孔子子孟孟子子荀荀子子老老子子庄庄子子韩非子韩非子墨子墨子生平生平思想思想文化文化教育教育成就成就天人天人关系关系礼的礼的思想思想哲学哲学政治政治思想思想思想思想学说学说思想思想学说学说思想思想特点特点仁政仁政思想思想儒学的兴起儒
24、学的兴起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孔 子子(前前551-前前479)曲阜是春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孔子都城,是孔子的故乡。这里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最著名是曲阜三孔三孔孔林孔林孔庙、孔府。孔庙、孔府。孔子之政治思想孔子之政治思想1.“仁仁”:“仁者爱人仁者爱人”2.“礼礼”:“克己复礼克己复礼”3.“德治德治”:“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孔子之哲学思想孔子之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
25、“未知生未知生,焉知死焉知死?”孔子之伦理思想孔子之伦理思想“忠恕忠恕”之道: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意义的意义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基础,成为中国思,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重要条件。是中国历史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当时和后来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深远的影响。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孔子春秋孔子创立儒学创立儒学核心是仁:核心是仁:“爱
26、人爱人”“”“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包含民本思想。包含民本思想。“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战国孟子荀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学子发展儒学孟子孟子荀子荀子“仁政仁政”:“施仁政于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民,省刑罚,薄税敛”“民贵君轻民贵君轻”“性本善性本善”“仁义仁义”“”“王道王道”和和“以德以德服人服人”;“君舟民水君舟民水”“性恶论性恶论”,礼法并施。,礼法并施。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n原因:客观与主观n新的儒学体系:杂糅百家儒学惨遭摧残儒学惨遭摧残秦朝秦朝 特点:特点:因为儒学不能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统治因为儒学不能为
27、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统治者用政治权力强制干预和控制思想,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者用政治权力强制干预和控制思想,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汉代 特点:特点:以儒学为基础,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相互结合,互相以儒学为基础,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相互结合,互相渗透。渗透。儒家思想宗教化、经学化、政治制度化。作为伦理道儒家思想宗教化、经学化、政治制度化。作为伦理道德,身心修养层面的社会功能下降。德,身心修养层面的社会功能下降。汉代儒学主流汉代儒学主流(正统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思想地位的确立背景背景 王国、匈奴的威胁;汉武帝时经济恢复与发展;开拓大一统国家的需要;董
28、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统治需要。汉代儒学主流汉代儒学主流(正统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思想地位的确立意义意义 国家统一;巩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确立儒学主流地位;限制君权;兴办学校,利于教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董仲舒新儒学新儒学思想思想儒学成儒学成为正统为正统主张主张“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宣扬宣扬“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发挥发挥“仁政仁政”:限田、薄赋、省役。:限田、薄赋、省役。提出提出“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提倡孝道。,提倡孝道。背景:在秦汉大一统国家建立及中背景:在
29、秦汉大一统国家建立及中央集权需要加强。央集权需要加强。汉武帝汉武帝尊儒尊儒措施措施肯定新儒学思想。肯定新儒学思想。起用文学儒者参政。起用文学儒者参政。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结果: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成结果: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时间:汉代公元前时间:汉代公元前3世纪世纪3世纪世纪西汉:公元前西汉:公元前202公元公元8年年东汉:公元东汉:公元25220年年第3课 宋明理学(专题的难点)n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n儒学危机:儒、佛、道三教并立。n历史原因: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n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韩
30、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n历史原因:唐初期处于统治的需要,开放的王朝,兼收并蓄的政策,三教在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第3课 宋明理学(专题的难点)n长达七百多年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儒、佛、道三教融合,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n宋明时期形成了一种新的儒学体系理学。n(两宋)新时代:“理学”n(明代)新阶段:“心学”n宋明时期是中国儒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他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n对于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如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应有所了解,通过人物认识他们的思想,从而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儒学的发展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
31、思想形成的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新儒学的正统。新儒学,是宋代新儒学的正统。程颢程颢程程颐颐朱朱熹熹陆九渊陆九渊王守仁王守仁 知识知识梳理梳理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一)背景(一)背景 形势发展变化、动荡;受到道、佛冲击,独尊地位动摇而出现危机,“三教合一”出现。(二)理学的概念(二)理学的概念 新儒学体系:儒、道、佛三家融合,儒学吸取佛、道中有益的东西,更为理论化、思辨化。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三)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三)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二程“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32、,“理气论”和“心性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陆九渊“心学”;王守仁“阳明心学”,“致良知”。明清两代理学和心学占统治地位,为专制等级制度制造理论根据,成为官方哲学。(四)影响(四)影响 积极人格、气质、品行、立志、责任感;消极“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维护君主专制,摧残、扼杀人性,压抑思想进步。理学与儒释道的关系三家思想的内容理学的内容道家道是世界的根本,支配道是世界的根本,支配着天、地、人的变化。着天、地、人的变化。“理理”是宇宙的本源是宇宙的本源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儒家人性原本是善的,通过人性原本是善的,通过修身可以达到修身可以达到“仁仁”的的境界。境界。本着良知行事,知本着
33、良知行事,知行合一,就是明理。行合一,就是明理。佛家人通过修练身心,可以人通过修练身心,可以顿悟成佛,明白宇宙间顿悟成佛,明白宇宙间的道理。的道理。人依靠内心的反省,人依靠内心的反省,可以得到可以得到“理理”。“理学理学”与与”心学心学”的的比较比较:相同点:相同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仁”、“礼礼”的思想,影响相同:的思想,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君主专制和封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建统治秩序,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不同点: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34、1)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理理”。(2)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心”,认为本心是,认为本心是“理理”。2.把握把握“理理”的途径不同:的途径不同:(1)理学主张用)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理”。(2)心学提出,求)心学提出,求“理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特点:特点:复兴儒学,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使儒家思想复兴儒学,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使儒家思想理理论化和思辩化论化和思辩化,政治制度层面的作用
35、和作为伦理道德、身心,政治制度层面的作用和作为伦理道德、身心修养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化。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修养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化。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益走向极端。益走向极端。客观评价:客观评价: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天理”和和“人欲人欲”对立起来,进而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理学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
36、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的文化性格。张岱年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儒学理论化体系化儒学理论化体系化背景:中央集权强化。背景:中央集权强化。北宋程颢北宋程颢程颐理学程颐理学“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的本原。“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伦理道德就是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仁与万物俱生。仁与万物俱生。南宋朱熹南宋朱熹理学理学(集大成者)(集大成者)“理气论理气论”。理与气构成宇宙;。理与气
37、构成宇宙;理先气后;伦理道德是天理。理先气后;伦理道德是天理。“心性论心性论”。人应克制感情,让。人应克制感情,让道德理性支配行动。道德理性支配行动。明朝王阳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明的心学“宇宙便是吾心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心即理也”、“心外无物心外无物”人心是万物的本源。人心是万物的本源。“致良知致良知”的学说,主张的学说,主张“视天视天下为一家下为一家”,发挥了,发挥了“仁仁”的思想。的思想。北宋:北宋:960年年1127年。年。南宋:南宋:1127年年1276年。年。明朝:明朝:1368年年1644年。年。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n反传统:反对君主专制 n进步性:注重经世致用,都属于
38、唯物主义思想 n值得说明的问题是,这几位思想家的思想是反对传统,反对理学的不合理部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主张,那么他们还是不是儒家思想发展中的一部分、一阶段呢?儒学的新发展儒学的新发展明清明清 .联系必修联系必修专题一专题一“明清专制主义强化明清专制主义强化”和必修和必修专题一专题一“明清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品经济发展”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经济对思想意识的作用。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经济对思想意识的作用。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出现新发展的主要因素: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出现新发展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2)阶级基础阶级基础(3)思想因素思想因素(4)政治因素政治因素 特点:特点
39、:明清儒学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批明清儒学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力求有所更新。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使儒学的正统判继承传统儒学,力求有所更新。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地位。批判君主专制和封建礼地位受到冲击,但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地位。批判君主专制和封建礼教,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教,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局限性:局
40、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 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小结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小结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社会转型时期)从政治、经济、外交、思想、(社会转型时期)从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学等方面归纳。文学等方面归纳。明清时期儒学的传承与创新明清时期儒学的传承与创新背景:背景:政治: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和进步;经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思想:理学走向“极端”,引发思考与批判。影响:影响:冲击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启迪后世;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源头与基础,具有解
41、放思想的进步性;没形成主流,影响有限,后才被重视。明明清清之之际际的的思思想想批批判判主主张张李李贽贽“理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提出童心学说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提出童心学说诗文:主张诗文:主张“真心真心”,反对摹古之风,反对摹古之风 黄黄宗宗羲羲最精彩之处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批判君主专制:具体制度具体制度限制君权的主张限制君权的主张 经济思想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反对重农抑商 顾顾炎炎武武王王夫夫之之批判君主专制批判君主专制 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提出提出“众治众治”的主张的主张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
42、下之公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 哲学思想哲学思想 (略)(略)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政治政治:反对专制反对专制经济经济:强调经世致用强调经世致用思想思想:批判传统儒学批判传统儒学影响:影响:知识知识梳理梳理明清之际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明清之际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君主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封建制度没落。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封建制度没落。李贽的李贽的“异端异端”思想思想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评击封建社会男
43、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评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赞颂商鞅等改革,肯定农民起义。赞颂商鞅等改革,肯定农民起义。明朝后期:明朝后期:1617世纪。世纪。黄宗羲黄宗羲思想思想顾炎武顾炎武思想思想王夫之王夫之思想思想君主专制是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天下之大害”“工、商皆民生之本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主张“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提倡实践中求得真知。提倡实践中求得真知。认为耕者有其田认为耕者有其田主张主张“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物质第一性,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物质第一性,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明末清初:公元明末清初:公元17世纪初
44、世纪初17世纪末世纪末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落的原因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落的原因 第一:第一:儒家自身儒家自身: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变化;: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变化;第二:第二: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统治者的推崇;独:君主专制统治者的推崇;独尊儒术的结果;尊儒术的结果;第三:第三:教育因素教育因素:由上而下的各级学校都以儒:由上而下的各级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是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家经典为教科书,是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以不断传承;第四,第四,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与同样强调稳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与同样强调稳定的儒
45、家思想相互配合。春秋春秋战国战国西汉西汉宋明宋明产生并初产生并初步发展、步发展、百家之一百家之一确立正确立正统地位统地位新发展并新发展并形成儒教形成儒教1.孔子孔子:仁、礼、忠恕、中庸、为政以德:仁、礼、忠恕、中庸、为政以德2.孟子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3.荀子荀子:仁义、君舟民水、礼治、性本恶:仁义、君舟民水、礼治、性本恶 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君权神授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朱熹朱熹:理气论理气论-先理后气先理后气、心性论、心性论-存天存天理,灭人欲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理学集大成理学集大成3.王阳
46、明:王阳明:心即理也、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也、致良知、知行合一明末明末清初清初1 李李 贽:贽:儒学异端、儒学异端、主张主张“革故鼎新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反对思想禁锢;否定孔子权威;用锢;否定孔子权威;用童心说(真实的思想感情)童心说(真实的思想感情)2 黄宗羲: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为主,君为客;公其非是于学校;工商皆本;公其非是于学校;工商皆本 3 顾炎武: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提出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众治”,主张经世致用,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注重实学;4 王夫之:王夫之:循天下之公、帝王独尊是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循天下之公、帝王独尊是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47、的知识结构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的知识结构 董仲舒董仲舒3.三纲五常三纲五常设太学,以设太学,以儒家经典教儒家经典教授学生授学生1.二程:天地只有一个理二程:天地只有一个理批判与批判与继承继承确立正确立正统地位统地位董仲舒董仲舒3.三纲五常三纲五常 专题简括专题简括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时代时代思想内容思想内容地地 位位原原 因因春秋春秋仁、礼、仁、礼、为政以德为政以德不被重视不被重视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的一面。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的一面。战国战国仁政、君仁政、君轻民贵轻民贵不被重视不被重视强调秩序和仁义,在战国大动乱的时代不可能强调秩序和仁义,在战国大动乱的时代不可能获
48、得重视。获得重视。秦秦受压制受压制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西汉西汉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君权神授独尊独尊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魏晋魏晋南北南北危机危机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宋明宋明“理理”“”“天天理理”复兴、重新复兴、重新确立正统确立正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儒学的新发展,更好地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儒学的新发展,更好地适应统治需要。适应统治需要。明清明清受批判受批判儒学呈现守旧、陈腐的习气;商品经济发展
49、,儒学呈现守旧、陈腐的习气;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个性企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人们追求个性企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1 1、创立:、创立:2 2、继承:、继承:3 3、重创:、重创:4 4、正统:、正统:5 5、冲击:、冲击:6 6、融合:、融合:7 7、理学:、理学:8 8、批判、批判继承:继承: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仁”“礼礼”的学说的学说战国时期,孟子、发展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仁政”学说,提出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民贵君轻”思思想,荀子,对想,荀子,对“礼礼”深入讨论深入讨论秦朝,秦朝,“焚书坑儒焚书坑儒”西汉,董仲舒提出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罢黜百家,
50、表彰六经”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思想,形成了以“理理”和和“天理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为核心的新儒学。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想体系。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一、演变历程一、演变历程(一)形成(一)形成 春秋时期(创立)、战国“百家争鸣”(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