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写在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自主感对羞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2.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A.线性关系B.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3.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归属学习4.创造性
2、思维的核心是()。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5.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A.心理测验B.会谈C.观察法D.自述法6.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A.外部行为B.心理变化C.目标活动D.操作技能7.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8.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9.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创始人是()。A.皮亚杰B.埃里克森C.桑代克D.华生10.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
3、是()。A.情感B.意志C.性格D.气质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2.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加涅E.维纳3.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任务难易D.身心状态E.运气4.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A.物质性B.内潜性C.展开性D.
4、外显性E.简缩性5.打篮球属于()。A.细微型操作技能B.粗放型操作技能C.徒手型操作技能D.开放型操作技能E.闭合型操作技能6.学生对学与教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年龄差异B.智力差异C.群体差异D.个体差异E.性格差异7.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A.行动对抗B.认知失调C.拉帮结伙D.情感冲突E.认知协调8.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包括()。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相对功利水平E.普通伦理取向水平9.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奖学金B.对成绩的认可C.表扬D.改善学习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10.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包括()。A.自我中心阶段B.相对功利阶
5、段C.权威阶段D.可逆性阶段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学习困难的学生指感官和_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2.人格差异有多种表现,其中最核心的是_和_差异。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4.知识的实质是_,是_。5.概念反映的是_,命题反映的是_。6.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_。7.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_,形成_。 8.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理论,在儿童道德处于判断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是_和_。9.皮亚杰认为儿童5岁以前是“无律期”,他们通常以“_”方式来考虑问题。10._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
6、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动机2.自我效能感3.教师威信4.自我意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2.简述迁移的作用。3.谈谈程序化训练模式的基本步骤。4.简述教师威信的形成与建立途径。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谈谈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由人格的发展阶段可知,611岁是勤奋感对自卑感。2.C【解析】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它们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3.A【解析】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属于上
7、位学习。4.B【解析】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5.B【解析】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6.B【解析】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7.D【解析】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8.B【解析】这是记忆术的一种方式,属精细加工策略。9.B【解析】略。10.C【解析】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二、多项选择题1.ABCDE【解析】略。2.BCD【解析】应当了解这些科学家所代表的流派。3.ABD【解析】从内在性维度上看,能力、努力、身心状态是自身内在因素。4.ACD【解
8、析】操作技能具有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5.BD【解析】略。6.CD【解析】学生对学与教过程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等差异。7.ABD【解析】略。8.ABC【解析】略。9.ABCDE【解析】略。10.ABCE【解析】皮亚杰提出儿童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具体可分四个阶段。三、填空题1.智力2.气质性格3.遗传和胚胎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4.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5.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6.陈述性知识7.
9、道德观念道德信念8.社会契约取向普遍伦理取向9.自我中心10.认知失调四、名词解释1.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而展开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2.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3.教师威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4.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1)
10、操作的定向。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2)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模仿是指仿效教师示范的操作活动结构,在头脑中获得有关操作活动的初步的动觉映象。模仿是操作技能掌握的开端。(3)操作的整合。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4)操作的熟练。操作的熟练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2.【答案要点】首先,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其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最后,迁
11、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答案要点】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程序化训练的基本步骤包括: (1)将某一活动技能,按有关原理分解成可执行、易操作的小步骤,而且使用简练的词语来标志每个步骤的含义。(2)通过活动实例示范各个步骤,并要求学生按步骤活动。(3)要求学生记忆各步骤,并坚持练习,直至使其达到自动化程度。4.【答案要点】教师威信的建立途径主要有:(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
12、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六、论述题【答案要点】(1)创拟、确定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教学的首要环节是通过分析具体的学习任务,从而确定完成该任务所必需的学习策略及其执行方式。教师平时应该关注、反省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解题思路、构思过程等,并对这些活动加以整理、概括,然后以外显的、程序性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合理地选择和利用现成的学习策略,同时又能有针对性地提炼自己的思路,并教给学生。那么就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学习效率。(2)科学教授学习策略。首先,应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以及学习阶段等各
13、种因素的不同,选择出恰当的学习策略进行教授,但是适用于各种情境的通用的学习策略极少。其次,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套外显的、可操作的训练程序。最后,要给学生提供多种练习机会,只有进行充分的练习,才有可能使策略的使用达到熟练化和自动化。 (3)提供元认知指导。比较常用的元认知训练方法是教学生学会自我提问,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评价,促进其反思。在进行元认知训练和指导时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动机。设置情境鼓励学生使用策略,对学生应用策略给予积极的反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培养学生的积极的自我效能感等,这些都有可能促进学习策略的教学成效。(4)丰富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知识的数量与质量。既要保证学生拥有必要而丰富的知识经验,又要保证知识结构的合理性。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就要重视教材结构的合理性,应把基本的概念、原理作为丰干结构,同时沟通知识之间的各种上下、左右、纵横交叉的联系,以充分发挥其增值与迁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