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菌室质量控制操作规程细菌室质量控制操作规程细菌室质量管理目标细菌室质量管理目标一一临床细菌室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否感染病原菌以及药物敏一一临床细菌室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否感染病原菌以及药物敏感实验依据的检查科室之一。感实验依据的检查科室之一。二临床细菌室的工作是面向全院临床医生与患者。其工作目的是一切二临床细菌室的工作是面向全院临床医生与患者。其工作目的是一切为了患者,服务于患者;一切为了临床,服务于临床;急其所急,想为了患者,服务于患者;一切为了临床,服务于临床;急其所急,想其所想,检验报告及时、准确。其所想,检验报告及时、准确。三根据循证医学的观点,不断进行实验方法学的研究与改进
2、,临床价三根据循证医学的观点,不断进行实验方法学的研究与改进,临床价值探讨,经济学评估,优选出最直接、最有效、最准确、最经济的实值探讨,经济学评估,优选出最直接、最有效、最准确、最经济的实验或实验组合,用于临床。验或实验组合,用于临床。四不断加强实验室与临床的信息交流与学术探讨,直接参与临床诊断四不断加强实验室与临床的信息交流与学术探讨,直接参与临床诊断治疗,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治疗,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五本室所进行的试验方法、量值可溯源,不准确度限制在国内有关部五本室所进行的试验方法、量值可溯源,不准确度限制在国内有关部分标准。力争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控制标准分标准。力争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控制
3、标准.六六.仪器设备完好率仪器设备完好率85%。七参加国际、国内室间质评,其总成绩七参加国际、国内室间质评,其总成绩“优秀优秀”应为应为90,“良好良好”小于小于10。八对患者热情,服务周到,使全科平均满意率为八对患者热情,服务周到,使全科平均满意率为95以上。以上。九检查差错发生率应小于九检查差错发生率应小于0.4。临床细菌学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基本要求临床细菌学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基本要求一、临床细菌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能维护一、临床细菌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能维护 临床细菌学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主要包括:细菌培养仪、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显微镜、高压灭菌器、恒温孵育箱、天平、冰箱、水浴箱以及比浊
4、计等。这些仪器设备的质量维护对于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至关重要。性能维护方法及维护频率参照制造商提供的使用手册进行。如使用手册中未详细注明或实验室自身无法完成,由生产厂家协助解决,每年至少一次。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要求对培养基进行两方面的质量控制:无菌试验以及已知菌生长试验。无菌试验一般为随机抽样3-5%,在35条件下培养48h,每批培养基至少进行一次无菌试验;已知菌生长试验的前提条件是实验室有足够的已知菌储备,其中包括标准菌株(如ATCC或NCTC标准菌株)及经过准确鉴定的临床分离菌。如果条件允许,提倡使用标准菌株。已知菌生长试验应明确预期结果。每批培养基至少进行一次已知菌
5、生长试验。三、细菌染色的质量控制三、细菌染色的质量控制 在临床细菌学检查过程中,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使用频率最高。1革兰染色IQC要求:利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及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或其他已知的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至少每周进行一次质量验证。2妻-尼染色:利用已知的抗酸杆菌(AFB)阳性涂片每周或在更新炭酸复红染液时至少进行一次质量验证。四、细菌鉴定或鉴别常用试验的质量控制四、细菌鉴定或鉴别常用试验的质量控制 细菌鉴定或鉴别试验的IQC就是利用已知菌或标准菌株(如ATCC或NCTC标准菌株)进行鉴定或鉴别试验相关影响因素的质量监控。应用频率较高的试验IQC每周至少
6、一次,频率较低的试验IQC随标本一同进行。五、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五、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 临床常用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包括一般-内酰胺酶测试、超广谱-内酰胺酶(ELBLs)测试、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以及定量药敏试验(即MICs测定法)。1一般-内酰胺酶测试的质量控制:至少每周一次。质控菌株可使用临床分离的已知菌株,但最好使用标准菌株,如淋病奈瑟菌ATCC31426(-内酰胺酶阳性绿脓杆菌ATCC27853)和淋病奈瑟菌ATCC43069(-内酰胺酶阴性或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2ESBLs测试的质量控制: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原NCCLS)目前仅提
7、供了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ESBLs的测试标准。其测试标准参照最新的CLSI文件。质量控制随临床测试菌株一同进行。3纸片扩散法及MIC测定法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质控试验条件、质控菌株选择及质控允许范围参照最新的CLSI规定。频率为每周至少一次。4某些耐药菌检测的质量控制:一些耐药菌株如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的肠球菌、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等的IQC具体方法、质控菌株及质控预期结果参见最新的CLSI规定。质量控制随临床测试菌株一同进行。细菌室室间质量控制评价标准操作程序细菌室室间质量控制评价标准操作程序1 目的:目的:了解本实验室测定结果
8、的准确性和实验室所处的水平2 SOP变动程序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专业主管、质控主管、科主任批准签字。3 室间质评的组织机构室间质评的组织机构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或省临床检验中心4 室间质评的重要性室间质评的重要性是临床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验室认可的重要依据。5 室间质评的适用性室间质评的适用性5.1 确定某个实验室进行检测或测量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5.2 识别实验室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5.3 确定新的检测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5.4 增加实验室用户的信心.5.5 识别实
9、验室间的差别。6 室间质评的测定原则室间质评的测定原则 室间质评样本测定时须与病人样本同样操作,不得特殊对待,并且不能与其他医院核对测定结果,要如实地反映实验室的真实工作状况和水平,如有疑问,可与室间质评的组织机构沟通。7 室间质评活动程序室间质评活动程序7.1 在建立实施室内质控体系的基础上,参加室间质评活动。7.2 收到质控物后认真检查核对,如有破损、缺失、标本编号错误等及时向科室反映,以便及时与部临检或省临检中心联系,及时补寄。7.3仔细阅读室间质评的通知和要求,由室负责人将质评样本保存在28冰箱,妥善保管好报表和项目编码。8 质评样本检测操作程序质评样本检测操作程序8.1 测试环境、仪
10、器、试剂的要求 室温:2025 湿度:80%试剂:所用试剂或试条均为仪器配套产品 质控品:为仪器配套产品,并在使用效期内,同时无变质或污染。仪器:仪器必须有质量控制保证。8.2 质评样品的准备 按测定日期从冰箱中取出参评物,放置至室温(约30min)。根据标本种类,质控菌株分到各组进行培养分离鉴定。8.3 质评样品的测定 质控菌株用小牛血清或肉汤溶解,按标本种类接种各种选择培养基,放适当环境培养。培养分离病原菌,根据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和耐药表型检测,并根据质控要求,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重复2次)。8.4 填写报表或网上回报 填写报表时应按要求逐项填写,字迹清晰整洁。实验室编码:119082 填
11、写完后再次核对,以防笔误、样本号顺序错误等。然后则测定者、室负责人签字。8.5 结果存档 填写完后复印或将网页另存,一份寄出,一份存档,以备核查。9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9.1 单项PT值评分标准 每一批号每一项目结果在允许范围内时,测定结果合格,得分为100%,若在允许范围外时,测定结果不合格,得分为0%。单个项目的得分计算公式为:(该项目的合格结果数该项目的总的测定样本数)100%。合格:该项目的测定成绩80%不合格:该项目的测定成绩80%9.2 总项目的PT值评分标准 总项目的计算公式为:(总项目的合格结果数总项目的总的测定样本数)100%合格:总项目的测定总分80%不合格:总项目的测定总分
12、80%9.3 部临检中心给参加实验室发证书的规定 合格证书:每年每个专业参加2次或3次以上,不得缺席,每次有五个调查样本。每次总项目的测定总分80%;颁发合格证书。参加证书:不符合合格证书的要求和标准的均颁发参加证书。10 质评反馈分析质评反馈分析10.1 收到反馈报告后要及时分析,检查各项目的准确程度、有无系统性误差、有无不合格项目,收到反馈报告后要及时分析,检查各项目的准确程度、有无系统性误差、有无不合格项目,对不合格项目需要分析失误的原因。对不合格项目需要分析失误的原因。10.2 不可接受结果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不可接受结果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0.2.1 书写误差书写误差 此类
13、误差大致由于不正确的报告单位或小数点位数错误引起。此类误差大致由于不正确的报告单位或小数点位数错误引起。在报告单上填写仪器、方法、试剂等编码错误。在报告单上填写仪器、方法、试剂等编码错误。检测结果没有正确地从仪器、磁盘、读数窗口抄写到报告单上检测结果没有正确地从仪器、磁盘、读数窗口抄写到报告单上(如标本的结果以相反的顺序抄如标本的结果以相反的顺序抄写或拷贝写或拷贝)。10.2.2 方法学问题方法学问题 仪器功能检查仪器功能检查(如温度、空白读数、压力如温度、空白读数、压力)未按要求执行,性能指标不在可接受范围内。未按要求执行,性能指标不在可接受范围内。未能适当地进行仪器的定期维护或不正确的仪器
14、校准。未能适当地进行仪器的定期维护或不正确的仪器校准。标准品和试剂不恰当的复溶和保存或超出有效期而疏忽地在使用。标准品和试剂不恰当的复溶和保存或超出有效期而疏忽地在使用。仪器数据处理功能出现问题。仪器数据处理功能出现问题。厂家试剂厂家试剂/标准品,或生产厂家规定的仪器设置问题标准品,或生产厂家规定的仪器设置问题(实验室需要与厂家联系来评价此类问题实验室需要与厂家联系来评价此类问题)。标本的携带污染率问题,导致细菌鉴定错误。标本的携带污染率问题,导致细菌鉴定错误。方法的灵敏度低限或高限结果的不精密度。方法的灵敏度低限或高限结果的不精密度。结果不在仪器结果不在仪器/试剂线性范围,可能为疑难试剂线性
15、范围,可能为疑难(或特殊菌株,如嗜肺军团菌,霍乱弧菌等或特殊菌株,如嗜肺军团菌,霍乱弧菌等)不在仪器不在仪器鉴定编码范围,仪器鉴定错误或按鉴定为生化反应相似的细菌。鉴定编码范围,仪器鉴定错误或按鉴定为生化反应相似的细菌。10.2.3 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室间质评物的不恰当的复溶或复溶后延迟检测。室间质评物的不恰当的复溶或复溶后延迟检测。测定时样本放置顺序有误。测定时样本放置顺序有误。当天的室内质控结果失控但仍检测室间质控品并发出报告。当天的室内质控结果失控但仍检测室间质控品并发出报告。室内质控数据虽在可接受限之内,但检测显示出呈趋势性。室内质控数据虽在可接受限之内,但检测显示出呈趋势性。不适当的
16、质控限不适当的质控限/规则。规则。(如果可接受的质控范围太宽,结果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的概率增加,如果可接受的质控范围太宽,结果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的概率增加,同时超过可接受的室间质评限的概率增加同时超过可接受的室间质评限的概率增加)没有按实验室的规范程序操作。没有按实验室的规范程序操作。10.2.4 室间质控品的问题室间质控品的问题 基质效应:有些仪器基质效应:有些仪器/方法的性能会受到方法的性能会受到EQA样本基质的影响。导致不可样本基质的影响。导致不可按受的结果。按受的结果。非均匀性质控物非均匀性质控物(如不恰当的混匀,或质评物不一致的前处理等如不恰当的混匀,或质评物不一致的前处理等)。细菌
17、污染,药敏纸片不合格。细菌污染,药敏纸片不合格。10.2.5 室间质量评价的问题室间质量评价的问题 不适当的分组。不适当的分组。不适当的靶值。不适当的靶值。不适当的评价区间。不适当的评价区间。EQA组织者不正确的数据输入。组织者不正确的数据输入。10.2.6 经调查后无法解决的问题经调查后无法解决的问题 当已排除了所有的可识别的误差,单个不可接受结果可能是由于随机误差,当已排除了所有的可识别的误差,单个不可接受结果可能是由于随机误差,特别是当重复分析结果是可接受时,在这种情况下不应采取纠正措施。特别是当重复分析结果是可接受时,在这种情况下不应采取纠正措施。所发质控药敏纸片本身不合格所发质控药敏
18、纸片本身不合格(不在标准质控范围不在标准质控范围),导致药敏试验结果偏,导致药敏试验结果偏差较大,无法进行统一质评。差较大,无法进行统一质评。经调查后无法解决的问题经调查后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是质控品因是质控品),及时与检验中心联系,提出问题,及时与检验中心联系,提出问题,给出解决办法。给出解决办法。11 将所有的失控调查原因及纠正措施做好记录,并上报科将所有的失控调查原因及纠正措施做好记录,并上报科质量控制小组和科主任,由科主任签字后,质控结果归档质量控制小组和科主任,由科主任签字后,质控结果归档保存。保存。细菌室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程序细菌室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程序1 目的:保证检验结果的准
19、确性和可比性目的: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2 SOP变动程序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专业主管、质近主管、科主任批准签字。3 室内质控的重要性室内质控的重要性是临床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验室认可的重要依据4 室内质控的适用性室内质控的适用性4.1 连续监测和评价本室工作质量,评价结果的可信性。4.2 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阶段导致不满意的原因。4.3 反映检验操作中所有步骤的工作情况,包括从收集标本到结果发出的全过程。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和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5 室内质控的方法室内质控的方法5.1 药敏纸片质控采集时间散点图
20、。5.2 定性或半定量检测项目采用靶值比对判断法。6 室内质控的准备程序室内质控的准备程序6.1 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增强实验人员对质控的重要性、基础知识、实验方法的充分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质控工作能力,培养一些质控骨干。6.2 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6.3 仪器检定与校准的校准品应能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参考物质,确立校准频度。6.4 质控品的选择、应用与保存严格按室内质控制度要求执行(见细菌指导作业书(2)中的程序文件-临床细菌实验室的管理和质量控制)。7 定量检测项目的质控规则定量检测项目的质控规则12s:为警告规则,提示有一水平质控值超出2S,发出警告。13s:失
21、控规则,提示有一水平质控值超出3S,提示随机误差增大造成的失控;同一个水平的质控品连续2次控制值同方向超出+2S或2S限值。在1批检测中,2个水平的质控值同方向超出+2S或2S限值。R4s:失控规则,在1批检测中,1个水平控制品的控制值超出+2S限值,另1个水平控制品超出2S限值,提示随机误差增大造成的失控。41s:失控规则,有连续4次的控制值超出+1S或1S限值,是系统误差,有二种表现:1个水平控制品连续4次控制值超出+1S或1S限值;2个水平控制品连续2次控制值同方向+1S或1S限值;10 x:失控规则,有连续10次控制值在均数的一侧,是系统误差,有二种表现:1个水平的控制品连续10次控制
22、值在均值的一侧;2个水平的控制品连续5次的控制值在均值的一侧;8定性或半定量检测项目的质控规则定性或半定量检测项目的质控规则 要求90%的结果完全与靶值相符,10%的结果只允许相差一个“级差”(如药敏纸片的质控直径必须在标准菌株规定的范围内)9 室内质控的操作程序室内质控的操作程序9.1 质控样本的准备9.1.1 测试环境、仪器、试剂的要求 室温:2025;湿度:80%仪器空白值在允许范围内。试剂:所用试剂均为仪器配套产品。9.1.2 质控样品的准备 从冰箱中取出质控物,放置至室温(约30min),如纸片、抗血清、仪器卡片等。9.2 质控样本的测定9.2.1 在仪器准备测量的状态下,输入质控编
23、号或菌株标准编号,按仪器操作规程进行。9.2.2 按常规操作程序进行质控品的检测。9.2.3 检测完毕,检测数据应记录在各种质控登记本上。9.2.4 质控品测定“在控”后,才能测定病人样本10 失控的原因与处理失控的原因与处理10.1 超出规定的靶值或质控品规定的参考范围为失控,发生失控后各组立即上报室负责,并集中分析失控原因。10.2 检查质控图或失控的规则,确定误差的类型。系统误差(或偏倚)的失控:每天质控值有定向的漂移或倾向性,并且随时间在增大,逐渐形成失控。随机误差的失控:表现突然,失控的质控值相对于均值的离散度较大。10.3 误差类型和失控原因的关系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使用不同批号的
24、试剂、不同批号的校准品、校准品过期或保存不妥造成校准值变化、校正系数设定错误、试剂的质量或由于使用 不当引起试剂变质、吸样器或调试错误、仪器的故障、检验人员的变动等。造成随机误差的原因:试剂瓶或试剂管道中有气泡、电源电压不稳、检验人员操作不熟练、重现性差等。在检测中偶尔出现的不恒定因素。10.4 自动分析仪多项目检测系统常见的原因如果失控仅1个项目,在确定误差性质后,按照不同误差可能具有的问题去寻找原因。如果多个项目同时出现失控问题,应从出现问题的共性上考虑。10.5 与近期变化有关的原因10.6 确认解决问题,作好记录 找出原因,经纠正后须重新测定质控品,以“在控”来确认问题解决与否,在失控
25、时测定的病人样本也须重测,应将出现的质控事件和纠正过程形成文件。11 做好质控日记做好质控日记12 定期随机抽查病历,综合分析病人的诊断、疗效与检验结果的相关性13 经常征求临床意见,了解检验结果与诊疗事件的相关性,使检验结果得到临床的认可14 参加部、省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活动,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15 室内质控的步骤室内质控的步骤15 室内质控的步骤室内质控的步骤质控品检测在控否?是 否 同一质控品重新检测 在控否?是 否 标本检测 更换质控品重新检测标本检测 是 在控否?否 更换试剂或试条 重新检测 是 在控否?否 仪器检修、校准或联系厂商项目:细菌药敏纸片质控程序项目:细菌药敏纸
26、片质控程序目的:目的:保证细菌药敏纸片的正常使用和药敏试验的准确性及安全性负责人:负责人:质控内容:质控内容:1.对细菌药敏纸片每批每周进行质控,如不合格连续1周质控合格后改每周质控如不合格,连续30天质控如合格后改每周质控不合格应查找整个操作过程及纸片、试剂、培养基、培养环境等,严格按CLSI/NCCLS标准和药敏试验失控措施进行操作。查找和纠正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制定纠正措施。每月对细菌药敏纸片室内质控结果张贴公布。2.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流程图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流程图3 做好质控记录,如有失控,应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失控原因及处理:失控原因及处理: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查找失控原因。发现问
27、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处理及时向科主任汇报。问题及时处理后,要记录失控原因和纠正措施。由于很多因素均能影响药敏试验扩散法的结果,因此对以下每一可变因素应按要求加以控制:(按CLSI/NCCLS标准操作)培养基 目前国际上认可的药敏方法为改良的Kirby-Bauer(简称K-B)法,该法采用水解酪蛋白琼脂(M-H琼脂),配制后的pH为7.20.1,倾入平皿后的深度应为4mm。抗生素纸片 要求自配或购买的抗生素纸片其含药量符合标准而且均匀。库存的抗生素纸片贮存于-20,小时应用的抗生素纸片密封后存放于4冰箱,盛抗生素纸片的容器内含有硅胶等吸潮剂。使用时取出,放置室温1小时使温度平衡再开启使用,同时抗生
28、素纸片应于有效期内应用。菌液浓度 取对数期生长已分纯的细菌,校正菌液浓度与Kirby-Bauer法规定的标准比浊管相同为止。其他 包括涂菌均匀,每只9cm平皿至多贴7张抗生素纸片,测试平皿最多两只叠在一起,不得过多,量取抑菌圈需用卡尺或米尺等。除控制上述各因素外,每次作药敏试验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大肠埃希氏菌ATCC 25922及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三株质控标准菌株按Kirby-Bauer法同时作药敏试验,观察其抑菌圈直径是否落在标准菌株规定的范围内(参见CLSI/NCCLS2006年操作标准);如果超出范围,应查明误差原因予以纠正。项目:细菌室仪器设备维修校
29、验质控程序项目:细菌室仪器设备维修校验质控程序目的:目的: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细菌鉴定准确性及安全性负责人:负责人:质控内容:质控内容:1.每日早晨上班前对室内的温度、湿度、冰箱温度、培养箱温度、水浴箱温度及各种仪器的运行状况进行登记,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上报 。(杨佩红,张鹏亮)。2.每年定期对pH计、天平、加样器、自动高压灭菌器、生物安全柜、气压阀、厌氧指示剂等定量设备进行年检校准和记录(参见检验科细菌室仪器校检计划)。(徐修礼,樊新)。3仪器和设备按操作规程进行,按要求每日进行清洁及使用登记,鉴定卡片在有效期内每月进行质控。(樊新)4VITEK仪器的质控:各种鉴定卡片在有效期内每月进
30、行质控。按仪器的质控操作程序进行(参见VITEK仪器的质控操作程序)。做好质控记录,如有失控,应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5血培养仪器的质控:目前无血培养仪器的质控培养瓶,由于各种血培养仪器不同,无法进行统一质评。每年定期对血培养仪器的培养瓶孔位进行光学校验,对不合格的培养瓶孔位进行封闭。血培养仪出现报警应及时进行校验。如有其他问题及时与厂家工程师联系。失控原因及处理:失控原因及处理: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查找失控原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处理及时向科主任汇报。问题及时处理后,要记录失控原因和纠正措施。项目:革兰氏染色液质控程序项目:革兰氏染色液质控程序目的:目的:保证染色液的正常使用和试验的准
31、确性及安全性负责人:负责人:樊新,杨佩红质控内容:质控内容:1.对每批染色液配制后每周或使用时应用标准菌株(如ATCC25922、ATCC25923、ATCC27853、ATCC29212、枯草杆菌黑色变种等)进行质控。2.试剂配制和染色方法参见细菌指导作业书中的程序性文件39页(细菌常用的染色技术及方法)。3对每种染色液的质控方法参见细菌指导作业书中的程序性文件243页(临床细菌实验室的管理和质量控制-试剂染色液及诊断抗血清的质控)。4做好质控记录,如有失控,应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失控原因及处理:失控原因及处理: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查找失控原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处理及时向科主任汇报
32、。问题及时处理后,要记录失控原因和纠正措施。项目:抗酸染色液质控程序项目:抗酸染色液质控程序目的:目的:保证染色液的正常使用和试验的准确性及安全性负责人:负责人:质控内容:质控内容:1.对每批染色液配制后每周或使用时应用标准菌株(如结核菌HRV37、ATCC27853等)进行质控。2.试剂配制和染色方法参见细菌指导作业书中的程序性文件39页(细菌常用的染色技术及方法)。3对每种染色液的质控方法参见细菌指导作业书中的程序性文件243页(临床细菌实验室的管理和质量控制-试剂染色液及诊断抗血清的质控)。4做好质控记录,如有失控,应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失控原因及处理:失控原因及处理: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
33、程序查找失控原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处理及时向科主任汇报。问题及时处理后,要记录失控原因和纠正措施。项目:成品或自制培养基质控程序项目:成品或自制培养基质控程序目的:目的:保证培养基的正常使用和细菌培养的准确性及安全性负责人:负责人:质控内容:质控内容:1.对成品或自制培养基按配制时间、有效期进行记录,并用相应的标准菌株进行生长特性试验和无菌试验,并质控记录在有效期内的变化。2.培养基配制方法参见细菌指导作业书中的程序性文件182页(临床细菌学培养基的制备)。3对成品或自制培养基的质控方法:培养基来源可靠,各个成分中不应含有对目的菌生长的抑制物。特殊要求的培养基,如葡萄糖氧化-发酵(O/
34、F试验),除加入的葡萄糖外,其它成分中不应含有糖类。又如药敏试验用培养基中不应含有抗菌药物的拮抗物。接种产少量酸或碱的细菌,所用鉴定培养基不宜含缓冲系统。制备培养基要求用不含杂质的蒸馏水。培养基的pH测定:不同培养基需要调至不同的pH,但波动范围应在规定的pH0.2之内。要注意高压前后的pH变化,一般高压后pH下降0.10.2。分装培养基的平皿或试管应为中性,无残存的酸、碱抑制物。药敏用平皿底要平,以免琼脂厚薄不一,影响药敏结果。每批培养基制备均应做配制记录,且每批制备好的培养基一般要求抽取5%10%的样品做无菌试验,抽验的样品不能再用。制备好的平板或试管培养基(固体或半固体)为了防止失水,最
35、好装入塑料袋,4冰箱保存,可延长使用期。如溶封于细玻璃管内,一般室温保存可用36个月甚至1年。而培养基的大批制备也便于控制。培养基的性能试验:每批培养基在用于临床标本的分离鉴定之前,都应做性能试验。培养基按使用的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增菌培养基、分离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增菌培养基 如营养培养基。增菌培养基的性能试验主要是定量性能试验。应接种难生长的细菌,最好接种少量,在一定时间观察增菌情况,必要时可将接种菌液稀释成不同浓度,分别接种于增菌培养基内,观察能生长的最小接种浓度,接种浓度越小,说明增菌培养基性能越好。分离培养基 观察目的菌是否生长良好,非目的菌是否被抑制或部分被抑制,如SS,麦康凯培养基
36、。应选用该培养基上能生长,但易受某些因素影响且生长能力弱的菌种做性能试验。含某些生长因子的培养基的性能试验,应选用该生长因子存在时,才能生长的菌做质控。如巧克力平板需用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做性能试验。常用的分离培养基质控见表1。鉴定用培养基 应使用具有典型特征的菌株做性能试验,经鉴定能出现预期的生化反应,此鉴定培养基方可使用。用于生化试验的质控菌株见表2。4做好质控记录,如有失控,应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失控原因及处理:失控原因及处理: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查找失控原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处理及时向科主任汇报。问题及时处理后,要记录失控原因和纠正措施。表1 用于分离培养基作质量控制的
37、菌株培养基菌 名发 育观察指标羊血琼脂溶血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明显的乙型溶血环、明显的甲型溶血环巧克力琼脂流感嗜血杆菌+能够生长良好,不受抑制脑膜炎奈瑟菌+能够生长良好,不受抑制普通琼脂大肠埃希菌+生长良好表皮葡萄球菌+生长良好甘露醇高盐琼脂金黄色葡萄球菌+分解甘露醇、菌落黄色普通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不分解甘露醇、菌落白色苯乙醇培养基表皮葡萄球菌+不溶血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环奇异变形杆菌麦康凯培养基大肠埃希菌+分解乳糖、菌落红色福氏志贺菌+不分解乳糖、菌落无色透明肠球菌+不分解乳糖、菌落小、红色SS琼脂大肠埃希菌分解乳糖、菌落大、红色福氏志贺菌+不分解乳糖、菌落无色透明肠球菌+不分解
38、乳糖、菌落小、红色表表2 用于生化试验的质控菌株用于生化试验的质控菌株生化反应名称或培养基生化反应名称或培养基阳性对照菌阳性对照菌阴性对照菌阴性对照菌1靛基质试验靛基质试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产气肠杆菌2甲基红试验甲基红试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产气肠杆菌3V-P试验试验阴沟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4西蒙柠檬酸盐培养基西蒙柠檬酸盐培养基产气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5Christensen柠檬酸盐培养基柠檬酸盐培养基产气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宋内志贺菌宋内志贺菌6尿素酶分解试验尿素酶分解试验奇异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7硫化氢产生试验硫化氢产生
39、试验普通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宋内志贺杆菌宋内志贺杆菌8苯丙氨酸脱氨酶苯丙氨酸脱氨酶奇异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9丙二酸盐利用试验丙二酸盐利用试验肺炎克雷白或亚利桑那沙门菌肺炎克雷白或亚利桑那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10赖氨酸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鼠伤寒沙门菌或粘质沙雷杆菌鼠伤寒沙门菌或粘质沙雷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11鸟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鼠伤寒沙门菌或奇异变形杆菌鼠伤寒沙门菌或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12精氨酸双水解酶精氨酸双水解酶鼠伤寒沙门菌或阴沟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或阴沟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13邻位硝基苯邻位硝基苯-D半乳糖苷半乳糖苷大肠埃希菌大
40、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14明胶液化试验明胶液化试验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硝酸盐阴性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15硝酸盐还原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硝酸盐阴性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16凝固酶试验(兔血浆)凝固酶试验(兔血浆)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17触酶试验触酶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18胆盐溶菌试验胆盐溶菌试验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绿色链球菌绿色链球菌19七叶树苷分解试验七叶树苷分解试验肠球菌肠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2065g/L氯化钠肉汤氯化钠肉汤肠球菌肠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21氧化酶试验氧化酶试验铜绿假
41、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22葡萄糖酸钾葡萄糖酸钾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硝酸盐阴性不动杆菌硝酸盐阴性不动杆菌23厚膜孢子形成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白色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类假丝酵母菌类假丝酵母菌24氰化钾抑制试验氰化钾抑制试验产气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25DNase试验试验粘质沙雷菌粘质沙雷菌阴沟肠杆菌阴沟肠杆菌26杆菌肽试验杆菌肽试验A群链球菌群链球菌B群链球菌群链球菌27奥普托欣试验奥普托欣试验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 项目:血浆凝固酶、触酶、氧化酶、项目:血浆凝固酶、触酶、氧化酶、-内酰胺酶等常用酶学试验质控程序内酰胺酶等常用酶学试验质控
42、程序目的:目的:保证酶学试验和试剂的正常使用和试验的准确性及安全性负责人:负责人:质控内容:质控内容:1.对血浆凝固酶、触酶、氧化酶、-内酰胺酶等常用酶学试验每批及每日使用时质控。(樊新,杨佩红)2 试验方法参见细菌指导作业书中的程序性文件28页(细菌的酶学试验方法)。3 对各种新鲜配制的酶学试剂每批及每日使用时质控:血浆凝固酶: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做阳性对照;应用表皮葡萄球菌ATCC14990做阴性对照。触酶: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做阳性对照;应用粪肠球菌ATCC29212做阴性对照。氧化酶:应用绿脓杆菌ATCC27853做阳性对照;应用大肠杆菌ATCC2592
43、2做阴性对照。-内酰胺酶:应用大肠杆菌ATCC35218做阳性对照;应用大肠杆菌ATCC25922做阴性对照。4做好质控记录,如有失控,应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 失控原因及处理:失控原因及处理: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查找失控原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处理及时向科主任汇报。问题及时处理后,要记录失控原因和纠正措施。项目:诊断抗血清试验质控程序项目:诊断抗血清试验质控程序目的:目的:保证诊断抗血清试剂的正常使用和试验的准确性及安全性负责人:负责人:质控内容:质控内容:1.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及致病性大肠菌等诊断血清,使用时应注意有效期及效价,并经常用相应的菌株检查其有效性。如有变浊,表示变质或有菌污
44、染,不能继续使用。2对新购买的沙门菌属诊断血清应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质控菌株甲型付伤寒 沙门菌或乙型付伤寒沙门菌进行质控,并在有效期内每月进行质控。3 对新购买的志贺菌属诊断血清应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质控菌株福氏贺菌进行质控,并在有效期内每月进行质控。4做好质控记录,如有失控,应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失控原因及处理:失控原因及处理: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查找失控原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处理及时向科主任汇报。问题及时处理后,要记录失控原因和纠正措施。项目:溶菌酶试验质控程序项目:溶菌酶试验质控程序目的:目的:保证试剂的正常使用和试验的准确性及安全性负责人:负责人:质控内容:质控内容:1采用琼
45、脂平板扩散法。2.溶菌酶平板配制:1/15M磷酸二氢钾和1/15M磷酸氢二钠PBS缓冲液(PH6.4)100ml,加日本进口琼脂粉1克,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加标准藤黄色微球菌250mg,充分与培养基混匀,倾倒7.5cm平皿18 ml,倾倒9.0cm平皿25.4 ml。待凝固后,放4冷存箱备用。3新配制的溶菌酶平板和每次使用时应用配制的溶菌酶标准品(50ug/ml)跟随临床标本进行质控,其定量测定值应2SD。4做好质控记录,如有失控,应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失控原因及处理:失控原因及处理: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查找失控原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处理及时向科主任汇报。问题处理后,要记录失控原因
46、和纠正措施。项目:内毒素和项目:内毒素和1-3-D-1-3-D-葡聚糖定量试验质控程序葡聚糖定量试验质控程序目的:目的:保证试剂的正常使用和试验的的准确性及安全性负责人:负责人:质控内容:质控内容:1 1采用MB-80微生物动态仪器测定法。2.2.试验操作方法(参见MB-80微生物动态仪器操作规程)。3 3 新购买的内毒素定量试剂盒和在有效期内的试剂盒每次用厂家提供的质控品跟随临床标本进行质控,其定量测定值应在X1S范围内。4 4做好质控记录,如有失控,应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失控原因及处理:失控原因及处理: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查找失控原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处理及时向科主任汇报。问题处
47、理后,要记录失控原因和纠正措施。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571-575.2.李影林.中华医学检验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69-1274.3.张卓然.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8-5404.CLSI.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sixteen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2009,M100-S19.5杨振华主编,王治国副主编.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月.6.王治国主编.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2月.7.申子瑜主编,杨振华王治国副主编.医院管理学-临床实验室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5月.8.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L31: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2007.9.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L02:200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ISO15189:2007).2008.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