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课:追求生活的真实第六课:追求生活的真实 欧洲现实主义美术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现实主义美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等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并得到了巩固,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端也随之日益显露和激化,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积极吹鼓的“自由、平等、博爱”并未得到实现。这就促使人们不得不开始用冷静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现实。与此同时,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唯物主义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广泛传播,也促使人们打破传统的观念和幻想,开始用比较客观的眼光观察世界,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对浪漫主义一味强调主观情感和主观思想的抒发,忽视以致脱离社会现实的
2、创作感到不满,从而逐渐转向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的旗手库尔贝1819年生于年生于法国法国的奥尔南,自幼天赋聪颖、的奥尔南,自幼天赋聪颖、相貌出众,既高傲自大、自命不凡,又热情相貌出众,既高傲自大、自命不凡,又热情奔放、慷慨大方,从中学时代;就成为同龄奔放、慷慨大方,从中学时代;就成为同龄朋友们心悦诚服的领袖。朋友们心悦诚服的领袖。1841年,他的父年,他的父亲送他到亲送他到巴黎巴黎念大学,要他学习法律,念大学,要他学习法律,但他却立志做一名画家,在但他却立志做一名画家,在皇家美术学院皇家美术学院和和贝桑松美术学院学习。当他贝桑松美术学院学习。当他23岁时就已掌岁时就已掌握了自己风格的主要因素。在古
3、代大师中,握了自己风格的主要因素。在古代大师中,他最欣赏他最欣赏17世纪世纪西班牙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技巧,画家委拉斯贵支的技巧,专心地临摹过不少收藏在专心地临摹过不少收藏在卢浮宫卢浮宫的委拉的委拉斯贵支的作品。斯贵支的作品。在在1846年间他创作了以自己年间他创作了以自己为主题的为主题的抽烟斗的人抽烟斗的人。画室(库尔贝)画室的全名叫画家的工作室一个现实的寓意,概括了我7年来艺术生活的情况。画家的立意在于展示自己从1848年以来的艺术创作生涯,并寄寓一种意味深远的社会哲理。画家把7年来对生活和思想有影响的朋友和他曾经画过的模特儿集中画在一个画面上。另外还集中了上流社会各个阶层的形象,表现一
4、个法国社会的缩影。奥南的葬礼奥南的葬礼画的是库尔贝家乡一个普通农民真实的葬礼。但他采用了过去只给统治阶级者和上层人物或神话、宗教题材才能使用的巨大画幅。从而遭到当时贵族们和官方艺术家的攻击和谩骂。打石工康斯太布尔的雪白约翰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1776年6月11日生于英格兰萨福克郡的东波高特地区,1837年3月31日死于伦敦.英国画家,以风景画著称。因为他所画的画面中有银光的白点素有“康斯太布尔的雪白”的称号干草车(康斯太布尔)莱尔米特收割的报酬农民的画家米勒米勒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年)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1849年定居
5、巴比松村后从事耕作,以补助生活。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以后相继创作了拾穗者和晚钟播种者 (米勒)晚钟米勒晚钟米勒 画面中一对正在地里劳动的农民夫妇,听到了远处教堂传来的钟声,他们便放下农活,低头默默祷告。画面上虽然看不清他们面部的表情,但他们对宗教的虔诚则是人们能够感受得到的。黄昏时的暖色调使这一沉寂的场面,显得更加动人。人们似乎也听到了远处教堂传来的钟声。拾穗者米勒 拾穗者米勒 米勒是一位真正把自己和农民融为一体,终生描绘农民平凡生活的伟大画家。从拾穗者一画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甘苦的体验和粮食的珍惜,虽然看不到三位拾穗妇女的面部表情,但从她们专注的神态,使人能体会到一钟崇高。晴
6、朗的天空和金色的麦地,统一在一种柔和、宁静的气氛之中。以罗丹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美术法国著名雕塑家。1840年11月12日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是穷苦的平民妇女。罗丹从小喜爱美术,其它功课却很糟糕。在姐姐玛丽的支持下,失望的父亲不得不同意把他送进巴黎美术工艺学校。姐姐玛丽靠自己挣得的工钱来供给他食宿费,因此罗丹从小就深深地敬爱他的姐姐。他14岁随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学画,后又随巴耶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五年。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
7、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地狱之门罗丹 这一大型雕塑原是罗丹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的大门所作的装饰雕塑。他从但丁的神曲得到启发,以其中的地狱篇为题材,创作了一副人间地狱的画面,故将其命名
8、为地狱之门。共塑造了200多个人物,全表现成裸体。因为在罗丹看来,表现人及其思想感情,左右力量的是人体。这是西方西方传统美术中的一种艺术语言。罗丹在这一作品中所表现的主题是:人类正在无穷的痛苦和深渊中挣扎。思想者罗丹这是从罗丹的群雕地狱之门中独立出来的一座雕像。表现的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最早是象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伟大诗人,神曲三部曲的作者但丁),后来象征作者自己或人类的思想本身。全区的身体像一张弯弓,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但他如今却被一种更大的五项的力量钳制得不能动弹,让人感到他不仅是用脑思考,而且全身的每块肌肉,每条神经都处在紧张的思考之中。他为什么要这样深深地陷入思考之中?激起了人们无穷的联想。加莱义民罗丹杜米埃作品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苏里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