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三章说明文阅读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283851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第三章说明文阅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二部分第三章说明文阅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二部分第三章说明文阅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二部分第三章说明文阅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二部分第三章说明文阅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说明文阅读考纲要求新变化 1.整体把握实用类文本的主要内容。(能力层级:理解)2.阅读科技、社科、新闻作品,筛选 信息,概括要点。(能力层级:理解)3.运用文中知识对相关实际问题进行 分析推断。(能力层级:运用)4.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 义。(能力层级:理解)5.体会和分析实用类文本的语言特点。(能力层级:理解、运用)2011 年考纲对考点的规定较为细化和明确,避免了教师和学生应考时复习的漫无边际。1.考点 2 有了变化,将说明文的类别归为“科技、社科”作品。2.增加了能力层级为“运用”的考点 3,正式将其 列为一种考题。3.增加了考点 4 和考点 5,细化了说明文考查方 式,

2、增强了对学生赏析能力的考查。4.题型上增设了选择题,题量压缩到三题,分值 为 10 分,这种新的考查方式将会持续一段时间。1说明文的概念: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解说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根据说明文语言特征可分为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2说明对象:指说明文中被介绍、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种类概念特征用法及举例时间顺序 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 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 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 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 生、发展或制作过程

3、。如介绍中 国文字的演变、某事物发展变化 的历史、做菜的方法等。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从上到下,或 从前到后,或从总体到部分,依次进行说明。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 特征。如介绍某一座建筑物、风 景区等就要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 或由远到近等依次进行说明。3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文在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和功能时,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逻辑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如说明气温变化的利弊、介绍甲型 H1N1 流感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等。种类说明方法的特征下定义用精

4、练简洁的语言对某一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某一概念的内涵 作规定性的说明。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作简单的解释或介绍,不像 下定义那样严格。举例子 列举实际事例来具体说明事物的特征、解释抽象的道理或深奥 的科学知识。打比方 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突出事物的性状特 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字 用具体数字说明某事物的特征或本质。4.说明方法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作比较 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 征。引资料(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引用文献资料、名人名言、公 式定律、典故、诗词等进行

5、说明。5.说明文的语言(1)简洁性。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2)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3)科学性。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特别要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4)严密性。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5)条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

6、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晰,有条不紊。(6)逻辑性。有些说明文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7)趣味性。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会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一、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筛选主要信息,准确概括要点一、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筛选主要信息,准确概括要点常见题型:(1)阅读文章,说说有什么特点。(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3)请给本文加一个标题。(4)结合文章内容解释这一说法的合理之处或原因。【典 例 1】(2007年广东省卷)请给本文加一个标题:_

7、_【答案】人的头发为什么会变白(或:头发变白的原因;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会变白)【典例 2】(2009 年广东省卷)结合文章内容解释第段中“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一说法的合理之处。【答案】人需要与自然密切接触,包括接触致病微生物。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和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抵御各种疾病。保持一些所谓的“脏”,除了可以刺激和增强人类的免疫系统,同时还可以避免人工合成的化学产品造成的伤害。1如何整体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明了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给文章加标题实际上还是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看你能否准确

8、地概括出文章说明的中心,并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说明文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最后一句)往往会点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点)。给说明文拟题目必须直接明了,使读者一看题目就能明白文章所要说明的对象。2怎样筛选主要信息,准确概括要点?(1)浏览全篇,理解题意。事理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清晰明了。开篇先引出说明对象,然后提到说明对象的特点,并分析特点形成的原因,最后顺势总结,或给人以启迪,或指出其影响。如果在第一遍未能把握全文,就看题目的要求。题目有时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具有指向性。(2)注意标志性词句,抓关键词语和句子。要善于分辨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语段的结构层次,进而明确文章语段的内

9、容要点。(3)信息再加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再加工、完善并得出结论,这样才能成为完整而有条理的表述。二、分析说明顺序与方法二、分析说明顺序与方法常见题型:(1)本文(或:某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2)文中某段或某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典例】(2009 年广东湛江卷)请指出下面两个句子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作用。(1)当我国北方广袤地区一片萧条时,这里却繁花似锦,郁郁青青。来突出湛江气候的温暖。(2)其中海滨公园、时代广场、寸金桥公园绿荫蔽日,花团锦簇。化环境好,适合人们休闲。【答案】这句话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和北方气候作比较【答案】这句话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10、能更具体说明公园的绿1说明顺序(1)解题技巧:了解说明文顺序的基本常识(见本书 P85,对应学生用书 P60“知识清单”)。(2)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的说明顺序对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常见说明方法答题格式举例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2说明方法(1)解题技巧: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的作用(见本书 P85,对应学生用书 P6061“知识清单”)。(2)答题格式:这段(句)话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生动形象

11、、深入浅出、科学准确等)地说明(突出、强调)了事物(说明内容)的特点,使读者分类别 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或: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 更有条理)。打比方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该事物 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列数字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该事物的 大小、长短、多少等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作比较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 特点(地位、影响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定义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 揭示事物

12、的特征或事理。列图表 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引资料(引用)引用故事、神话传说:用这个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的事物,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用名人名言:用这句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引用诗句:这句诗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同时增强了可读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三、体会说明文语言三、体会说明文语言常见题型:(1)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2)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为什么?【典例 1】(2009 年广东省卷)第段画线句子中“尽量”这个词不能去掉,为什么?【答案】“尽量”在文中强调小孩洗澡

13、时要尽可能少用洁肤用品,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尽量”,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相符。所以不能去掉,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典例 2】(2011 年广东省卷)第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答案】不能去掉。“过度”表程度,说明人类放牧等活动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许多”表范围,强调的只是部分土地裸露,并非全部。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何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注意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和数量词在说明文中最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语主要是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等,应重点注意这类词语的

14、使用特点和规律。如向沙漠进军中:“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这里用“最之一”的句式来说明沙漠作为人类的自然敌人是何等的顽强,阐述事理准确、严谨而周密。“最”表明沙漠危害人类的程度严重,“之一”从数量上说明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不止沙漠一个,还有火山爆发、地震等。再如看云识天气中:“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往往”、“常常”这些副词表示不是唯一情况,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此,因为天气的变化极其复杂,有些单凭经验是难以预料的。2修饰和限制性词语的使用,使得文章表述准确如向沙漠进军中:“要向沙漠进军,取得彻底的胜利,必须有充足的

15、水源。”“彻底”是从程度上限制“胜利”,说明胜利的程度如何;“充足”是从数量的要求上限制,说明对水源量的要求,用语十分准确。再如还是向沙漠进军中:“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过度”说明了“砍伐”的程度,“任意”说明了“放牧”的范围,都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3辨析确数、约数的运用在说明文中,用表示肯定的语气的句子和确定的数据,自然能准确说明,这也是同学们容易接受的;而另一方面,如果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尚未达到全面、精确的一种估计和推测,要用表推测、估计的语气,就要运用到表概数、约数的词语,这其实也显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6、如中国石拱桥中:“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 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表示估计,意思带有不确定性。因为“旅人桥”的修建时间已无文字可考,只能推测到大约时间,这样进行说明也是准确性的一种体现。正因为如此,后面用上“可能”这个表推测的词语,也同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只表现在上述几个方面,但上述几个方面是较常见的。答题格式:表态:不能删去。解释该词在句中的意思或作用。阐述删去的后果:删去该词,与原文意思或实际情况不符。总结: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四、结合文章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拓展四、结合文章解释生活中的现

17、象或拓展常见题型:(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典例】(2007 年广东省卷)班上一位同学才 15 岁就已经有不少白发,而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一头黑发。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分析她早生白发的原因。【答案】她可能是得了某种导致头发早白的疾病,也可能是学习过度紧张、精神压力过大引起内分泌严重失调导致早生白发。1结合文章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8、(1)答题要点:理解文中所介绍的科学原理或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找出题干所提到的生活现象对应其中的哪个原理或规律。(2)主要途径:整体感知文意而获取信息。从对原文内容的比较研究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信息。合理地整理、概括要点,组合信息。品味语言,强化信息。着眼于整体感知,了解作品的内容要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你才能真正体会文中传达的科学精神,从作品中领悟作者的科学思想。2答题技巧(1)做创新表述题时,要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优缺点、意义,语言表达要准确,层次要清晰。(2)做举例阐述题时,要注意所举例子一定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真实可信,符合事理。理由的阐述要准、要精,要点要全,不能偏

19、离题目要求。(3)做探究题时,首先要读懂材料所蕴涵的信息,其次要抓住题干,有条不紊地回答即可。(4)做推断题时,读懂原文是关键,同时思维要放开,视野要开阔,观点表述要准确、全面。(5)做建议或提出解决方法题时,理解所给材料,联系实际,依题目要求回答即可。五、选择题五、选择题选择题是 2011 年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新增题型,主要涉及内容的理解,如关键信息的筛选、要点的归纳概括、关键语句的理解、语言特点的体会等。分值为 3 分。【典例】(2011 年广东省卷)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A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B如

20、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灭绝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C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入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D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解析:原文为“灭绝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选择题实战技巧:1代入法。此法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极为有效。即将选项一一代入原文,仔细揣摩它与原文的叙述有何差异,这种差异是否改变原句的意思。2归谬法。此法为常用方法。即根据文意,逐项判断对错。此法适用于考生对原文内容以及选项非常有把握的情况。3排除法。即首先排除已确认的选项。4归类法。此法适用于前三项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一般来说,四个选项会涉及四个方面,如果四个选项中有重复的方面,答案很有可能就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二部分第三章说明文阅读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