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章)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288454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心理学(第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管理心理学(第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管理心理学(第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管理心理学(第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管理心理学(第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及其思想发展简史管理心理学及其思想发展简史 一、管理科学的发展一、管理科学的发展 人类劳动活动最显著的两个根本性的特点:(1)劳动工具的制造与使用。(2)劳动的集体性。西方资本主义管理科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节第一节 管理科学的发展管理科学的发展 1、时间:大致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这早期也主要是指从手工业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变的初期。(这个时期实际还说不上真正的管理科学)。2、特点:这时期的管理:主要是工厂老板和工头对工人严加管束、残酷剥削。管理仅靠老板的个人经验。3、历史背景:这一时期,农村处于破产状态,大批劳动力流入城市,形成庞大的劳动后备军,而工人

2、阶级仍处于自发斗争阶段,没有明确的阶级意识和自己的统一组织,无法团结起来进行有效的斗争。因而资本家才有可能采取各种残酷手段肆无忌惮地剥削工人。第一阶段:早期管理(经验管理阶段)第一阶段:早期管理(经验管理阶段)第二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第二阶段:科学管理阶段。1、时间: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阶段管理才真正形成一门科学(大致经历了50年时间)2、历史背景: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愈来愈复杂,竞争日趋激励,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迫切要求提高管理水平,把以往资本家管理企业的个人经验加以总结提高,使之科学化、系统化和标准化。于

3、是企业的管理使从早期经验管理阶段过渡到科学管理阶段。3、代表人物及管理特点:泰勒(Taylor)是科学管理阶段的代表人物。(泰勒,从1874年开始在一家小型公司里当学徒,1878年以后,先后在米德瓦和伯利恒钢铁公司作工,他提升很快,六年之内从普通工人提升为领班、车间工长、车间主任、总机械师、直至总工程师。1900年左右,他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著名的“搬铁块”试验。(以后人们称之为著名的时间动作分析实验),他为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搬铁块工人设计了一套标准的动作方式,按照该套标准动作干活,每个工人前景迅速提高。对工人的操作进行科学的分析,实行劳动方法标准化。对工人的劳动时间进行科学的分析,创造了劳动定

4、额和工时定额制度。规定不同工资单价,实行有差别的、有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度。按照操作标准对工人进行科学的训练。在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实行适当的分工,把管理从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又强调两者间密切的、经久的合作。泰勒还实行了一系列管理改革试验,主要内容为:第三阶段:现代管理阶段第三阶段:现代管理阶段 1、时间:从本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大致经历了30年时间。(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它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而主要分为两大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与行为科学学派。2、特点:管理科学(mangement science)有不同名称。如: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数量分析、系统分析

5、或决策科学等,一般用管理科学这一名称。这一学派实际上是泰勒制的继续和发展,但有区别:它与泰勒制的不同之处在于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就,并且研究的问题比泰勒制更为广泛。这一学派注重数学和统计方法,注重运用电子计算机研究的重点在于用科学方法达到组织的最佳决策。这一学派(管理学派)的特点主要为:强调科学方法 用系统分析法解决问题 设计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强调数量化与利用数字和统计程序 注重经验技术方面,而不重视心理社会方面 使用电子计算机 强调分析方法 在具有不同程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探索合理的决策 倾向于设计标准化的模式,而不是描述性的模型 这一学派的科学方法,最早在英国使用,1940年英国

6、首次运用运筹学方法研究新研制成的雷达系统的设计问题。随后美国也在国防部门使用运筹学方法于军事技术之后,在五十年代后这一学派才在企业部门广泛运用。五十年代后,管理科学的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线性规划、博亦论,统计决策论,系统分析、模拟、蒙特卡罗技术等,都在管理方面得到广泛运用。与管理科学学派并行发展的另一学派则是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学派(Behavioral sciences)学派强调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它重视社会环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影响。行为科学学派认为:生产不仅受物理,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不能只重视物质、技术因素,而忽视社

7、会因素、心理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简而言之,行为科学学派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用各种方法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行为科学学派(1)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埃尔顿.梅奥(E.Mayo).埃尔顿.梅奥和他的助手罗特利斯伯格领导其哈佛大学的研究小组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2)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性人物-马斯洛。(3)内容型激励理论代表性人物-赫茨伯格(4)过程型激励理论代表性人物-佛鲁姆等。行为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行为科学学派研究的问题范围很广,它包括领导人的培训、群体动力、动机与满意感、参与管理、个人和群体的决策、行为矫正、敏感性训练,工作的扩大和丰富化、社会技术系统、组织变革

8、、目标管理以及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等等。可见,管理科学学派与行为科学学派在管理问题上各自强调不同的方面,前者(管理学派)侧重经济技术因素,后者强调人的因素,强调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这两个学派的科学家在学术背景上也各不相同。管理科学学派科学家的专长擅长于数学、统计、工程和经济学方面强调“管学”,而行为科学家主要是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侧重强调“人”的作用。第四阶段:最新管理阶段(系统管理理论阶段)第四阶段:最新管理阶段(系统管理理论阶段)。1、时间:最新管理理论又称系统理论,它是70年代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2、特点:系统管理理论,是从整体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去研究事物的一种理论。“系统”的概念是一个

9、含义很广的概念,大至整个宇庙天体,小至一个有机体,都可以视为一个系统。系统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主要是把企业看成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3.系统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学派代表性人物:(1).社会系统学派(美)巴拉德(2).决策理论学派(美)西蒙(3).系统理论学派(美)卡斯特(4).经验主义学派(美)杜拉克(5).权变理论学派(美)卡曼等(6).管理科学学派 所谓社会技术系统-是指一个企业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完整系统,其中包括目标价值系统、组织结构系统、心理社会系统和管理系统等。在一个企业中,各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构成一个整合的系统。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我国管理心

10、理学的发展一、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简介一、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简介我国古代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我国古代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第一阶段:滥觞阶段。第一阶段:滥觞阶段。时间时间:大约于我国东周以前的夏、商、西周三代。大约于我国东周以前的夏、商、西周三代。其管理思想主要散落在其管理思想主要散落在尚书尚书、周周易易、诗经诗经等我国古代著名的经书之等我国古代著名的经书之中,包含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流中,包含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流传于早期阶级社会中的许多基本管理观点传于早期阶级社会中的许多基本管理观点和原则,其中不少思想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和原则,其中不少思想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影响。第二阶段:形

11、成阶段第二阶段:形成阶段。时间:大约于我国先秦时期,这也是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产生和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诸子百家各自为政,百家争鸣,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管理主张,古代传统的管理心理思想便萌芽于此时。在诸子百家争鸣中最有代表性有十家左右学派,它们是儒、道、法、墨、兵、农、名、杂、阴阳、纵横等家.他们的管理心理学思想主要在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吕氏春秋、荀子、韩非子、墨子、管子、老子、劝学篇、孙子兵法等著作中反映出来。他们分别从人的本性、人的行为规律、人和思想、人群关系、治国安邦、领袖和将帅心理、士气的激励等个体心理、团体心理、

12、领导心理、组织心理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精辟的观点。各家学说在争鸣中互相吸取、互相融合、互相借鉴,不断丰富、繁荣和发展。这个时期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在我国管理史上是属于空前繁荣的时期,是中华管理智慧的最高表现,是我国悠久的管理思想史的渊源和发祥地.后期中国的管理思想和理论都是在诸子百家学说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深入、扩展起来的。它在中国管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三阶段:过渡阶段。第三阶段:过渡阶段。时间:大约发生在汉魏至唐朝前这段时期,是我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我国历史经历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民族大动荡和大变迁.这时期的封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得到了大发展,为我国封

13、建社会进入后期的唐宋大繁荣时代奠定了基础。这时期的封建统治者非常重视国家管理的制度化和定型化,在管理心理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容,特别是封建君王越来越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提出并逐渐成熟了“人员甄选”理论,作为选拔封建社会官僚君王人才的主要依据。这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家是汉代的儒家学说代表性人物董仲舒,他提出了“德主刑辅、礼法并用”、“赏罚分明”、“恩威并施”及人力管理思想的观点,把儒家学说定为独尊,并使之逐步体系化,成为当时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思想。第四阶段:完善阶段。第四阶段:完善阶段。这是指唐宋时期。唐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时期无论是在封建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社会文化教育

14、、艺术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历史的最高峰,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时期,中国古代的管理心理学思想也在这个时期得到确立和完善。这时期具有较大影响的管理心理理论的论著主要是对前代文化思想的继承和总结,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儒家的程朱理学和兵家的太白阴经和武经总要等。二程提出了双重人性论,使人性更具有心理学的意义。朱熹的“才论”阐述志、才、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陆九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的修养问题,重视德中间的“忠信”,指出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第五阶段:衰落阶段。第五阶段:衰落阶段。这是指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我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也同我国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一样开始进入了衰落时期。二、

15、我国古代管理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内容二、我国古代管理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苏东水教授把东方管理概括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和“人为为人”;朱永新教授发展了他的老师苏东水的观点,从管理心理学角度概括中国管理心理的五个特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中庸之道”、“无为而治”、“以和为贵”5;周三多教授则提出中国管理、管理心理思想的精粹为九大特色:()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第一、关于第一、关于“人性人性”本质问题的看法本质问题的看法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孟子主张孟子主张“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荀子主张“人之初,性本恶”韩

16、非主张自然人性论。汉代扬雄认为人性中有善的一面,也有 恶的一面,这又有点近拟于现代权变理 论的观点。其次,我国古代的管理文化思想高度重视人在管理中的作用,表现出“重人”的特色。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得气说、智慧说、道德说等几种典型学说反应出来。以人为本就是要得民心、得人才、以人作为万事出发点。得民是治国之本,欲得民必先为民谋利。得人才是得人的核心,要得人才,先得民心,众心所归,方能群才荟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聪明才智、人的能力作为管理基础。可见,“以人为本”这是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中最具有特色的重要思想内涵。第二、关于人群关系的看法第二、关于人群关系的看法 “以和为贵以和为贵”、“人能合群人能合群”

17、、“身先身先士卒士卒”关于人的合群性、人际交往问题,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提出了“以和为贵”、“人能合群”组织管理观。中国古代无论是儒家,还是兵家、法家等古代思想家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以和为贵”。怎样搞好领导者和民众的人群关系,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有许多阐述,非常重视处理好将帅和士兵的关系,认为搞好上下级关系是治军的重要条件。如吴起主张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榜样作用。第三、关于领导者的道德品质第三、关于领导者的道德品质 “以德为先以德为先”关于领导者的品质主张以德为先,这是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提倡贤人政治,崇尚以德治国,强调管理者的道德素质,突出以儒家为代表古代管理心理的思想。以儒

18、家为代表的古代管理心理思想认为德的主要内容是“仁、义、礼、智、信”,考察德的指标有十一项,即:强志、重信、轻财、守道、明察、诚实、自省、实干、谦虚、睿智、无私。实现德的方法是“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种管理思想强调被管理者在管理者的道德威望下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古代管理心理思想非常强调领导者的表率作用,强调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者本身的行为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巨大的影响力。在人才选拔中,历代君王及各级管理者都重视德的因素。清朝的康熙就提出用人标准是“国家用人,当以德器为本,才艺为末”,“才德兼优为佳”。这些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与现代管理心理学中所倡导

19、的领导者的素质必须德才兼备、领导者的影响力必须是非权力性影响力和权力性影响力有机结合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第四、关于为人处事哲学第四、关于为人处事哲学-推崇推崇“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我国中华民族管理智慧的精粹,也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文化所一贯倡导的为人之道的核心。“中庸之道”的理念迄今仍影响着现代管理者的思想与行为。我国封建社会所推崇极至的儒家之道中庸,就是强调采用折中主义行事,凡事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温不火。这种中庸思想应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要强调()凡事要适度;()统一把握好矛盾的双方;()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等基本原则。第五、关于领导的艺术与策略第

20、五、关于领导的艺术与策略“治国安邦治国安邦”、“先治民心先治民心”、“法治为主法治为主”关于领导的艺术与策略提出“治国安邦”、“先治民心”的主张。先秦著名法家韩非也提出了领导策略必须“以法治为中心以法治为中心”,实现“法、术、法、术、势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他指出:法是整个封建社会必须遵循的领导标准。如何用法,则有著名的“刑名之术”。所谓“术”是国君根据“法”控制官僚的手段。他认为“法”和“术”必须以掌握政权 他强调“法、术、势”三位一体。汉代董仲舒的“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思想,和后来有人提出的“赏罚分明”、“恩威并施”的观点,对今天的国家行政和企业管理仍有借鉴意义。第六、关于领导者的素质第

21、六、关于领导者的素质 纯而不杂,精而不乱。纯而不杂,精而不乱。关于领袖者的素质及心理品质,我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军事典籍中均有大量的论述。我国历代思想家和君王统治者都对军队将帅或国家领袖的知识、才能、个人品质提出很高的要求。孙武在孙子兵法计篇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提出统帅三军的将帅必须具备:才智、诚信、仁慈、才智、诚信、仁慈、勇敢、严威勇敢、严威等五个条件。孙膑在孙膑兵法中写道:“恒胜有五:得主专制,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强调有职权、懂规律、得民心、讲团结、晓情报的重要性。对战争如此,经济管理、商业竞争激战也是如此。第七、关于第七、关于“士气激励士

22、气激励”问题问题 重重“气气”激励、赏罚分明激励、赏罚分明 尉缭子在战威第四中指出:“夫将之所以战者,民也。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说明人心、士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孙膑很重视激励问题。在孙膑兵法中明确指出:“不信于赏,百姓弗德。不敢去不善,百姓弗畏”,也就是说,对好人好事要奖,对坏人坏事要罚。他把“激气”(激发士气)、“利气”(使士兵有锐气)、“断气”(使士兵果断、有决心)、“延气”(有持续作战精神)、“厉气”(鼓励斗志)等列为“合军聚众”、克敌制胜的要务。韩非的激励观是赏罚分明,重赏重罚。他在韩非子五囊中说:“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

23、如一汤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第八、关于人才观第八、关于人才观-“重人得民重人得民”、“任人为贤任人为贤”、“人有所长人有所长”、“因人因人而异而异”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中都非常重视人才、发挥人的能力、合理地使用人力,历代各思想家、学者对人才观都作了精辟的论述。“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历来讲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得民是治国之本,欲得民必先为民谋利,先秦儒家提倡“行仁德之政”,“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得人才是得人的核心。要得人才,必先得民心,众心所归,方能群才荟萃,我国历来素有“求贤若渴”之说,表示我国古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能否得到贤能之

24、助,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事业的成败。关于能力和使用人才问题,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中蕴含着现代人事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承认人的个性差异,强调人有所长,因人而异。老子也曾提出善于用人,对人态度谦虚的“善用人者为之下”的用人哲理。这些都是丰富的人事心理的思想,迄今对指导我们在管理实践中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第九、关于人与客观事物的关系第九、关于人与客观事物的关系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关于人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中国历史上非常强调顺“道”,“道”在古代有多种含义,属于主观范畴的“道”是指治国的理论;而属于客观范畴的“道”是指客观规律、特别是指客观经济规律,又称为“则”、“常”,后一种的含义,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人要顺应客观的规律。“无为而治”的思想最早是由道家提倡并产生广泛影响的管理原则,也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又一重要特征,是中华管理智慧的精髓之一。“无为”是“道”或“天道”的一项重要属性,并非无所作为。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含有一定的辩证思想。从正面上看,无为而治主张实行开明、自由;从反面上看,无为而治是反对蛮干妄为,粗暴干涉。它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管理实践仍有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管理心理学(第章)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