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第十章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注意几个相交叉重合又不等同的概念:注意几个相交叉重合又不等同的概念:1 1、故意犯罪过程、故意犯罪过程/故意犯罪阶段故意犯罪阶段可可能包括预备阶段犯罪实行阶段、实行终能包括预备阶段犯罪实行阶段、实行终了阶段、犯罪既遂;了阶段、犯罪既遂;(有的犯罪没经过(有的犯罪没经过预备或者没有终了阶段)预备或者没有终了阶段)2 2、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包括犯罪预包括犯罪预备、未遂、中止、既遂,但一个具体的备、未遂、中止、既遂,但一个具体的犯罪只能有一种形态。犯罪只能有一种形态。3 3、未完成罪、未完成罪只包括犯罪预备、未遂、只包括犯罪预备、未
2、遂、中止,但一个具体的犯罪只能有一种状中止,但一个具体的犯罪只能有一种状态。态。教材中的形态指的是未完成罪。教材中的形态指的是未完成罪。特点:特点:1 1、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理论上存在过、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理论上存在过失未遂,但法律不处罚,所以排除之。失未遂,但法律不处罚,所以排除之。对于间接故意犯罪是否存在停止形态,对于间接故意犯罪是否存在停止形态,是否存在犯罪未遂,存在争议。(参见是否存在犯罪未遂,存在争议。(参见P139P139)2 2、只存在于有目的的犯罪中、只存在于有目的的犯罪中 第一节第一节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犯罪既遂犯罪既遂 第三节第三节
3、 犯罪预备犯罪预备 第四节第四节 犯罪未遂犯罪未遂 第五节第五节 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第一节第一节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述 一、概念一、概念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犯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犯罪过程的不同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而停止罪过程的不同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而停止下来所呈现的不同状态。下来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包括犯罪预备、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二、故意未完成形态负刑事责任的二、故意未完成形态负刑事责任的根据根据 犯罪未完成形态也存在负刑事责任的根犯罪未完成形态也存在负刑事责任的根据,其根据应当也只能在于犯罪构成,据,
4、其根据应当也只能在于犯罪构成,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犯罪构成是修正的犯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犯罪构成是修正的犯罪构成。罪构成。修正的犯罪构成也是要件完整齐备的犯修正的犯罪构成也是要件完整齐备的犯罪构成,同犯罪完成形态下的犯罪构成罪构成,同犯罪完成形态下的犯罪构成一样,成为负刑事责任的根据。一样,成为负刑事责任的根据。第二节第二节 犯罪既遂犯罪既遂 一、犯罪既遂的概念一、犯罪既遂的概念 犯罪既遂,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既遂,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一)结果说(一)结果说结果发生,犯罪既遂结果发生,犯罪既遂(二)目的说(二)目的说目的实现,犯罪既遂目的实现,犯罪既遂(三)实际损害说(三)实际损害说造成实际
5、损害,犯罪既造成实际损害,犯罪既遂。(如窃电,复制电信号码等)遂。(如窃电,复制电信号码等)(四)构成要件齐备说(四)构成要件齐备说完成具备犯罪构成完成具备犯罪构成要件要件犯罪既遂。犯罪既遂。二、犯罪既遂的类型二、犯罪既遂的类型(一一)结果犯结果犯 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构成既遂。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构成既遂。(二二)行为犯行为犯 一般以完成一定的行为作为既遂的标准,有的一般以完成一定的行为作为既遂的标准,有的犯罪,则只要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即可认定为犯犯罪,则只要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即可认定为犯罪既遂。罪既遂。有的行为犯只是处罚条件(定罪条件),不存有的行为犯只是处罚条件(定罪条件),不存在既遂未遂的问题
6、。如诬告陷害罪。在既遂未遂的问题。如诬告陷害罪。(三三)危险犯危险犯 通说论为:故意危险犯,当行为人通说论为:故意危险犯,当行为人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时,构成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时,构成犯罪既遂。对通说的反思,关键在犯罪既遂。对通说的反思,关键在于是否承认刑法分则中的故意犯罪于是否承认刑法分则中的故意犯罪存在未遂模型?存在未遂模型?(四四)举动犯举动犯 行为一经实施就构成犯罪,不存在行为一经实施就构成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如参加类的犯罪。参加犯罪未遂。如参加类的犯罪。参加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参加恐怖活动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参加间谍组织等。组织,参加间谍组织等。三、犯罪既遂的刑
7、事责任三、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分别情况,未必均按照刑法分分别情况,未必均按照刑法分则的基本刑罚处罚。则的基本刑罚处罚。四、需要注意的问题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行行为实行终了,不一定就是实行行为实行终了,不一定就是既遂,可能要经历一过程,如投既遂,可能要经历一过程,如投毒之后,行为终了,但有可能还毒之后,行为终了,但有可能还要借助被害人自己喝下毒药要借助被害人自己喝下毒药药药性发作性发作第三节第三节 犯罪预备犯罪预备一、概念一、概念刑法第刑法第2222条第条第1 1款规定: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二、犯罪预备的特征二、犯罪
8、预备的特征 (一一)已经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已经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 1 1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 2 2其他制造条件的行为其他制造条件的行为(二二)在犯罪预备阶段停止下来在犯罪预备阶段停止下来 (三三)犯罪预备行为停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犯罪预备行为停止在犯罪预备阶段,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引起的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引起的三、预备犯的刑事责任三、预备犯的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我国刑法第2222条第条第2 2款规定:款规定:“对于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轻或者免除处罚。”第四节第四节 犯罪未遂犯罪未遂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一、
9、犯罪未遂的概念刑法第刑法第2323条第条第1 1款规定: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二、犯罪未遂的特征二、犯罪未遂的特征(一)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一)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1 1、同直接客体或对象已接触或十分逼近;、同直接客体或对象已接触或十分逼近;2 2、是可以直接造成结果、是可以直接造成结果(犯罪结果犯罪结果)的行的行为;为;3 3、从行为外观一般可辨认行为人要实施、从行为外观一般可辨认行为人要实施的是何种行为;的是何种行为;4 4、行为人主观上以直接实行犯罪为目的
10、。、行为人主观上以直接实行犯罪为目的。(二二)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 指未达犯罪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指未达犯罪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即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方面不符即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方面不符合犯罪既遂要件的要求。合犯罪既遂要件的要求。(三三)意志以外的原因意志以外的原因 1 1、类型、类型(1)(1)外界的原因,如:外界的原因,如:被害人躲避反抗;被害人躲避反抗;第三人阻止、抓获;第三人阻止、抓获;自然力的破坏;自然力的破坏;对象障碍对象障碍(防盗门打不开防盗门打不开);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的影响(保安巡逻保安巡逻);(2)(2)自身的原因自身的原因 工具缺陷工具缺陷 技术不佳技术不佳 生理上障碍
11、生理上障碍(突发疾病突发疾病)(3)(3)认识错误认识错误 对象错误对象错误(误狗为人误狗为人)结果错误结果错误(没死误认为死没死误认为死)现象判断错误现象判断错误(外界无人行为外界无人行为人认为有人人认为有人)2 2、应注意的问题、应注意的问题 外界原因应足以阻止行为人继外界原因应足以阻止行为人继续犯罪,足以抑制他的犯罪意续犯罪,足以抑制他的犯罪意志。志。例:例:深夜抢劫,被一个八深夜抢劫,被一个八岁的孩子看到,行为人放弃犯岁的孩子看到,行为人放弃犯罪,是否成立犯罪未遂?罪,是否成立犯罪未遂?(1)(1)行为人被骗情况下放弃犯罪,行为人被骗情况下放弃犯罪,未遂?中止?未遂?中止?(2)(2)
12、遇熟人放弃犯罪,中止?未遂?遇熟人放弃犯罪,中止?未遂?(3)(3)发现对象,因嫌恶对象而放弃。发现对象,因嫌恶对象而放弃。未遂?中止?未遂?中止?(4)(4)担心案发担心案发(5)(5)劝告下放弃犯罪劝告下放弃犯罪(6)(6)以特定对象为目标,但特定对以特定对象为目标,但特定对象不存在时如何认定?象不存在时如何认定?三、犯罪未遂的种类三、犯罪未遂的种类(一一)终了终了(已了已了)未遂与未了未遂未遂与未了未遂 (二二)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 1 1能犯未遂能犯未遂 2 2不能犯未遂不能犯未遂(1 1)对象不能犯未遂)对象不能犯未遂 (2 2)工具不能犯未遂)工具不能犯未遂 思
13、考:不可罚的不能犯。如迷信犯,错把思考:不可罚的不能犯。如迷信犯,错把白白四、未遂犯的刑事责任四、未遂犯的刑事责任 不减主义不减主义 必减主义必减主义 得减主义之分得减主义之分(可以可以)我国,依得减主义。刑法第我国,依得减主义。刑法第2323条第条第2 2款规定: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三节第三节 犯罪中止犯罪中止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一、犯罪中止的概念 2424条条1 1款款“在犯罪过程中,自动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
14、止。”二、犯罪中止的特征二、犯罪中止的特征(一一)时间性时间性 (时间条件或及时性时间条件或及时性)预备预备 着手着手 终了终了 既遂既遂预备中止预备中止 实行中止实行中止 终了中止终了中止 必须在犯罪过程中中止。必须在犯罪过程中中止。如何理解如何理解“犯罪过程中犯罪过程中”1 1、不能视为中止的情况、不能视为中止的情况(1)(1)犯罪既遂后主动返还原物的行为犯罪既遂后主动返还原物的行为(2)(2)犯罪未遂后积极抢救受害人的行为犯罪未遂后积极抢救受害人的行为 2 2、视为犯罪中止的情况、视为犯罪中止的情况(1 1)危险状态出现后的中止(是特殊中止还)危险状态出现后的中止(是特殊中止还是一般中止
15、?)是一般中止?)(2 2)放弃可重复侵害成立中止)放弃可重复侵害成立中止(二二)犯罪中止的客观性犯罪中止的客观性 1 1放弃犯罪放弃犯罪 或者或者 2 2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三三)犯罪中止的自动性犯罪中止的自动性 1 1、行为人自认为当时可以继续实施、行为人自认为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犯罪和完成犯罪 2 2、行为人出于本人意愿而停止犯罪、行为人出于本人意愿而停止犯罪 任意中止,不考虑伦理性,只考虑功利任意中止,不考虑伦理性,只考虑功利性性 动机可能是:动机可能是:真诚悔悟、怜悯、劝说、临阵怯场等。真诚悔悟、怜悯、劝说、临阵怯场等。案:三少年包车厦门至漳州欲抢劫的
16、哥案:三少年包车厦门至漳州欲抢劫的哥临阵怯场,未遂还是中止?临阵怯场,未遂还是中止?三、犯罪中止的种类三、犯罪中止的种类(一一)预备中止、实行中止与终了中止预备中止、实行中止与终了中止 (二二)消极中止与积极中止消极中止与积极中止 消极中止:自动放弃的中止消极中止:自动放弃的中止 积极中止:有效防止结果发生的中止积极中止:有效防止结果发生的中止五、中止犯的刑事责任五、中止犯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刑法第2424条第条第2 2款规定:款规定:“对于中止犯,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为行为人架设一座返回金
17、桥为行为人架设一座返回金桥补补A A、司法应用和理论探讨司法应用和理论探讨1 1区别未遂与中止的实践把握区别未遂与中止的实践把握(1)(1)如果外界的阻力足以抑制行为人继如果外界的阻力足以抑制行为人继续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停止犯罪是被续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停止犯罪是被迫的,这种情况无疑属犯罪未遂;迫的,这种情况无疑属犯罪未遂;(2)(2)如果行为人虽然受到了外界阻力,如果行为人虽然受到了外界阻力,但这种阻力并不足以抑制其继续进行但这种阻力并不足以抑制其继续进行犯罪,行为人在此情况下停止犯罪,犯罪,行为人在此情况下停止犯罪,应认定为犯罪中止。应认定为犯罪中止。2 2关于危险犯的既遂及中止问关于危险犯
18、的既遂及中止问题题 刑法理论通说认为:实施危险行为,只刑法理论通说认为:实施危险行为,只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完全符合刑法分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完全符合刑法分则犯罪构成的要件就构成犯罪既遂。则犯罪构成的要件就构成犯罪既遂。我我们认为,危险犯是以危险状态的出现为们认为,危险犯是以危险状态的出现为构成要件的犯罪,法定的危险状态出现,构成要件的犯罪,法定的危险状态出现,只说明犯罪成立,并不说明犯罪既遂。只说明犯罪成立,并不说明犯罪既遂。对于故意危险犯的既遂,可以以目的说对于故意危险犯的既遂,可以以目的说作为标准。作为标准。当危害结果现实发生时,构成犯罪既遂;当危害结果现实发生时,构成犯罪既遂;只是造成
19、危险状态,可以成立犯罪未遂只是造成危险状态,可以成立犯罪未遂或者终了中止。或者终了中止。法定危险状态出现之后,行为人的积法定危险状态出现之后,行为人的积极排险行为,通说极排险行为,通说解释为解释为“既遂之后既遂之后的中止的中止”,是犯罪中止的特例。,是犯罪中止的特例。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种中止属于终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种中止属于终了中止。在犯罪行为实施完毕,法定的中止。在犯罪行为实施完毕,法定的危险状态出现之后,行为人积极追求危险状态出现之后,行为人积极追求的实害结果发生前,行为人主动积极的实害结果发生前,行为人主动积极排险,有效防止了危害结果的发生,排险,有效防止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完全完全符合
20、犯罪中止的条件,符合犯罪中止的条件,成立终了成立终了中止和积极中止。中止和积极中止。3 3犯罪中止的犯罪中止的“彻底性彻底性”问题问题 通说认为,犯罪中止的一个特征通说认为,犯罪中止的一个特征是彻底性,即行为人完全放弃了是彻底性,即行为人完全放弃了原来的犯罪意图,因此原来的犯罪意图,因此“待机而待机而动动”不符合犯罪中止。不符合犯罪中止。我们认为我们认为不必要追究其不必要追究其“彻底彻底性性”,只要当时行为人是自动放,只要当时行为人是自动放弃犯罪的,就应成立中止。弃犯罪的,就应成立中止。因为自动性本身就排除了彻底因为自动性本身就排除了彻底性。犯意是独立的,不能认为性。犯意是独立的,不能认为还有
21、犯罪动机,就将动机转化还有犯罪动机,就将动机转化为犯罪故意的延伸,不能把为犯罪故意的延伸,不能把“放弃放弃”理解为行为人在以后理解为行为人在以后任何时候都不再犯同种犯罪,任何时候都不再犯同种犯罪,更不能理解为行为人在以后任更不能理解为行为人在以后任何时候都不再犯任何罪。何时候都不再犯任何罪。放弃可重复侵害行为的认放弃可重复侵害行为的认定定成立中止成立中止补充补充B B、本章的知识点本章的知识点 一、犯罪未遂所具有的三个构成一、犯罪未遂所具有的三个构成条件或特征也是与故意犯罪的其条件或特征也是与故意犯罪的其它停止形态相区分的标志:它停止形态相区分的标志:(一一)已经着手已经着手区别于犯罪预区别于
22、犯罪预备备(二二)犯罪未完成犯罪未完成(未得逞未得逞),区别,区别于犯罪既遂;于犯罪既遂;(三三)意志以外的原因,区别意志以外的原因,区别于犯罪中止于犯罪中止 二、二、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都是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都是意志以外的因素导致的犯意志以外的因素导致的犯罪未能得逞,二者的区别罪未能得逞,二者的区别的关键点在于的关键点在于“是否已经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着手实行犯罪”。三、三、从时空阶段上看,犯罪预备从时空阶段上看,犯罪预备只存在于预备阶段,犯罪未只存在于预备阶段,犯罪未遂只存在于实行阶段,而犯遂只存在于实行阶段,而犯罪中止则既可以存在于预备罪中止则既可以存在于预备阶段,也可以存在于实行阶阶段,
23、也可以存在于实行阶段。段。四、四、故意犯罪的几种形态故意犯罪的几种形态预备、中止、未遂与既遂预备、中止、未遂与既遂都是犯罪的停止形态,他都是犯罪的停止形态,他们之间是一种彼此独立存们之间是一种彼此独立存在的关系,而不可能发生在的关系,而不可能发生相互转化。相互转化。五、五、犯罪中止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就犯罪中止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就是是“自动性自动性”,即行为人出于,即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放弃自认为当时自己的意志而放弃自认为当时本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本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犯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相区别的关键所在。罪未遂相区别的关键所在。六、关于处罚原则六
24、、关于处罚原则 未遂犯与预备犯罪都以既遂未遂犯与预备犯罪都以既遂犯的处罚为参照,相应适当犯的处罚为参照,相应适当从宽处罚;从宽处罚;而中止犯的处罚原则较为特殊:而中止犯的处罚原则较为特殊:其一,明确是其一,明确是“应当应当”从宽处罚而非如从宽处罚而非如同预备犯,同预备犯,其二,明确对中止犯的处罚关键看是否其二,明确对中止犯的处罚关键看是否造成损害后果,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造成损害后果,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减轻处罚,未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应当减轻处罚,未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当免除处罚。对于所谓的造成损害结果,也应理解为对于所谓的造成损害结果,也应理解为造成严重后果,相当于防卫过当、避
25、险造成严重后果,相当于防卫过当、避险过当。而其处罚原则比防卫过当和避险过当。而其处罚原则比防卫过当和避险过当似乎还嫌宽松。过当似乎还嫌宽松。爱是什么?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风儿若有若无。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爱。”“为什么?”“它驱赶我的饥饿。”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26、。“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不能。”“它能滋润你的干渴?”“不能。”爱是什么?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风儿若有若无。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爱。”“为什么?”“它驱赶我的饥饿。”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请再回答我一个
27、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不能。”“它能滋润你的干渴?”“不能。”本章本章 重点问题提示重点问题提示 1 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2 2犯罪既遂的认定标准;犯罪既遂的认定标准;3 3犯罪预备、未遂、中止的特征;犯罪预备、未遂、中止的特征;4 4犯罪预备与未遂的区别;犯罪预备与未遂的区别;5 5犯罪预备与中止的区别;犯罪预备与中止的区别;6 6犯罪中止与未遂的区别;犯罪中止与未遂的区别;7 7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
28、;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
29、,一路同行。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岁月匆匆像一
30、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善待自己和他人。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感谢您对文章的阅读跟下载,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您,建议您下载后自己先查看一遍,把用不上的部分页面删掉哦,当然包括最后一页,最后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