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三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295257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诗歌鉴赏之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诗歌鉴赏之三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诗歌鉴赏之三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诗歌鉴赏之三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页,共23页。南园十三首(其一)南园十三首(其一)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末尾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末尾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春花凋落的无奈与慨表达了诗人对春花凋落的无奈与慨叹。叹。第2页,共23页。答案要答案要准确准确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三三 江江 小小 渡渡 杨万里杨万里溪水将注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溪水将注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将:行,

2、流过。【注】将:行,流过。(1)本诗的)本诗的“诗眼诗眼”是什么?是什么?【答案】【答案】交情交情第3页,共23页。三三 江江 小小 渡渡 杨万里杨万里溪水将注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溪水将注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什么手法?要分析什么手法?要分析准确准确。对比、比喻、象征对比、比喻、象征作品主旨?要把握作品主旨?要把握准确准确。交情不怕风浪考验交情不怕风浪考验第4页,共23页。三三 江江 小小 渡渡 杨万里杨万里溪

3、水将注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溪水将注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答案】全诗采用对比、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全诗采用对比、比喻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主旨。表达主旨。用用“溪水将注不复回溪水将注不复回”与与“不不管风波去又来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山溪渡”比比喻喻“交情交情”,赋予,赋予“山溪渡山溪渡”、“风波风波”象象征意义,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

4、旨。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第5页,共23页。鹧鹧 鸪鸪 天天 晏几道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6页,共23页。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的啼叫声

5、?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答: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所以作者从描写杜鹃的啼叫是游子思乡,所以作者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声入手。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无法主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请你评价请你评价第7页,共23页。答案要答案要全面全面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最后两句

6、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答案】【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所以作者从描写杜鹃的啼叫是游子思乡,所以作者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声入手。最后两句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家难归的感慨。第8页,共23页。溪水将注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溪水将注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

7、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答案】全诗采用对比、比喻和象征等手全诗采用对比、比喻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主旨。法表达主旨。用用“溪水将注不复回溪水将注不复回”与与“不管风波去又来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进行对比,以“山溪山溪渡渡”比喻比喻“交情交情”,赋予,赋予“山溪渡山溪渡”、“风波风波”象征意义,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答案要答案要明晰明晰第9页,共23页。齐安郡中偶题

8、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请指出两首诗中请指出两首诗中“荷荷”所表现出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第10页,共23页。请指出两首诗中请指出两首诗中“荷荷”所表现出来的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前一首诗表现的是答:前一首

9、诗表现的是“恨恨”,显出,显出作者对当时社会心怀怨恨。后一首诗表作者对当时社会心怀怨恨。后一首诗表现的是现的是“愁愁”,作者因为天气太热,又,作者因为天气太热,又不能归家而心中充满忧愁。不能归家而心中充满忧愁。太笼统!太笼统!第11页,共23页。答案要答案要具体具体 请指出两首诗中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前一首的答:前一首的“绿荷绿荷”有有“恨恨”而而“背西风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后一首的首的“荷花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

10、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之中,似是“愁热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有趣。第12页,共23页。蝶蝶 恋恋 花花 苏轼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俞陛云在俞陛云在宋词选释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

11、絮飞花落,每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法吗?为什么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第13页,共23页。同意。起句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花褪残红青杏小”,虽,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富有情趣,这样一来,气,而绿水绕人家也富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

12、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芳草,却以“天涯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絮飞花落”的暮春之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第14页,共23页。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绿水,虽富情趣,却是以乐景句写燕子、绿水,虽富情趣,却是以乐景衬哀情;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又”字,则又表明词人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字,则又表明词人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情自然流出;伤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

13、芳草”在古诗词中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天涯何处无芳草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絮飞花落”的描写,浸透着伤春之的描写,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情,并非旷达之语。第15页,共23页。五、1 1、同意。起句、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

14、人家也富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也富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天涯”起笔,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第16页,共23页。2 2、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

15、一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惜春之情自然流出;一次,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芳草”在古诗词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天涯何处无芳草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絮飞花落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并非旷达之语。第17页,共23页。六、六、1 1、“雁引愁心去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运用了拟人手法。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法。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

16、带走愁心,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下句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互相映衬。“引愁心引愁心”比比“别秋江别秋江”更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答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答“雁别秋雁别秋江去江去”,言之成理亦可。,言之成理亦可。第18页,共23页。2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行杯”,写,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第1

17、9页,共23页。七、七、1 1、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上启下。2 2、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尘随马去,月遂舟行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意思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意思答对即可)答对即可)第20页,共23页。八、八、1 1、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丑枝;2 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

18、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3 3、能结合景(、能结合景(“野凫眠岸野凫眠岸”“”“老树著老树著花花”)和情()和情(“有闲意有闲意”“”“无丑枝无丑枝”)加以)加以分析即可。分析即可。第21页,共23页。九、九、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塘水面的平静。2、一、二两句以、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水面平”、“明镜明镜”、“照檐楹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忽起”、“垂杨舞

19、垂杨舞”及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景图。第22页,共23页。十、十、1 1、柳诗之、柳诗之“望望”在末句,虚写置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京华亲故”一为援一为援手(帮自己一把,使不至于葬身瘴疠之手(帮自己一把,使不至于葬身瘴疠之地)的急切期待。地)的急切期待。2 2、柳诗曰、柳诗曰“尖山似剑尖山似剑”,表达的是,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涌而出的强烈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涌而出的强烈感情。感情。第23页,共2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诗歌鉴赏之三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