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编物权法总论第一编物权法总论第一章第一章 物权法概述物权法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物权法的概念物权法的概念一、物权法的基本含义一、物权法的基本含义n(一)基本认识(一)基本认识1.物权法是调整财产关系的法。物权法是调整财产关系的法。2.物权法是主要规范静态财产关系的法。物权法是主要规范静态财产关系的法。3.物权法是规范物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物权法是规范物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二二)物权法在民法中的地位物权法在民法中的地位u(三)财产归属法(三)财产归属法=物权法吗物权法吗?广义的物权法,指属于第一大类的财产归属广义的物权法,指属于第一大类的财产归属法。法。狭义的物权法,则仅以有体物(动产、
2、不狭义的物权法,则仅以有体物(动产、不动产)的归属秩序为范围,有时包括某些特动产)的归属秩序为范围,有时包括某些特定权利的归属。如权利质权,但不包括专利定权利的归属。如权利质权,但不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民法上物权法,一般指狭义上的物权法。民法上物权法,一般指狭义上的物权法。l未来民法典是否应制定财产法总则未来民法典是否应制定财产法总则?二、物权法的调整对象及其概念二、物权法的调整对象及其概念n(一)物权法调整对象的有关学说(一)物权法调整对象的有关学说1支配关系说。人对物之支配关系。支配关系说。人对物之支配关系。2静态关系说。物权法规定和调整财产关静态关系说。物
3、权法规定和调整财产关系的静态。系的静态。3占有和归属关系说。调整因占有、使用、占有和归属关系说。调整因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财产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收益和处分财产所发生的社会关系。4占有关系说。以财产的占有关系为其调占有关系说。以财产的占有关系为其调整对象:包括财产的归属关系与财产的物权整对象:包括财产的归属关系与财产的物权的利用关系两类。的利用关系两类。5综合说。综合说。(1)认为)认为“物权法的调整对象是物的归属物权法的调整对象是物的归属关系及主体因对物的占有、利用而发生的财关系及主体因对物的占有、利用而发生的财产关系和归属关系产关系和归属关系”。(2)认为)认为“物权法是关于人对物的支配关
4、物权法是关于人对物的支配关系、物权变动以及物权交易安全的法律规范系、物权变动以及物权交易安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的总和”。(3)认为)认为“物权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实际上物权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实际上为支配性财产关系以及以支配为基础的请求为支配性财产关系以及以支配为基础的请求性财产关系性财产关系”。n(二)物权法的调整对象与概念(二)物权法的调整对象与概念物权法物权法第第2条第条第1款:因物的归属和利款: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本法。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本法。1归属关系归属关系在物权法中表现为物的所有权关系。在物权法中表现为物的所有权关系。主要包括:因物权的设定而产生的关系;主要包括:因
5、物权的设定而产生的关系;因物权的转让产生的关系;因为确认和保护因物权的转让产生的关系;因为确认和保护物权而发生的关系。物权而发生的关系。2利用关系利用关系对物的利用构成他物权制度:利用物的使对物的利用构成他物权制度:利用物的使用价值,构成用益物权关系;利用物的交换用价值,构成用益物权关系;利用物的交换价值,构成担保物权关系。价值,构成担保物权关系。主要包括:所有权权能的分离和他物权的主要包括:所有权权能的分离和他物权的设定;物权的行使所产生的关系;物权在移设定;物权的行使所产生的关系;物权在移转、变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转、变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3占有关系占有关系对占有物的事实予以保护,
6、此即占有制度。对占有物的事实予以保护,此即占有制度。u思考:物权法的调整对象是否包括占有关思考:物权法的调整对象是否包括占有关系?系?物权法的概念可以界定为:物权法是调整物权法的概念可以界定为:物权法是调整物权关系即平等主体之间因物的归属、利用、物权关系即平等主体之间因物的归属、利用、占有所发生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占有所发生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二节第二节 物权法的性质与意义物权法的性质与意义n一、物权法的性质一、物权法的性质u(一)物权法为财产法(物权法为私法)(一)物权法为财产法(物权法为私法)思考:物权法为私法是否物权法的性质?思考:物权法为私法是否物权法的性质?u(二)
7、物权法为强行法(二)物权法为强行法物权法的强行法特征主要表现为物权类型、物权法的强行法特征主要表现为物权类型、公示方法、效力等必须由法律做出规定,当公示方法、效力等必须由法律做出规定,当事人不能通过其协议改变。同时表现为不动事人不能通过其协议改变。同时表现为不动产权利的行使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干预。产权利的行使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干预。思考:物权法的强行性是否能否认物权法是思考:物权法的强行性是否能否认物权法是私法?私法?其私法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私法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权法确认了民事主体对其财产所享)物权法确认了民事主体对其财产所享有的充分的自由。有的充分的自由。(2)某些物权种类
8、并不排除当事人自由约)某些物权种类并不排除当事人自由约定其内容。定其内容。(3)物权法中并没有规定过多的管理规则。)物权法中并没有规定过多的管理规则。(4)物权法规定的物权保护方法属于私法)物权法规定的物权保护方法属于私法范畴的方法。范畴的方法。n(三)物权法为固有法(三)物权法为固有法物权法因国家、民族、历史传统及国民性的物权法因国家、民族、历史传统及国民性的差异而往往互不相同,称为物权法的固有法差异而往往互不相同,称为物权法的固有法属性或属性或“土著性土著性”。(1)物权法物权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物权法物权法巩固、发展
9、和完善了改革开巩固、发展和完善了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物权制度。放中形成的物权制度。(3)物权法物权法的物权制度构建符合我国的的物权制度构建符合我国的实践要求,并考虑了与已有法律的衔接。实践要求,并考虑了与已有法律的衔接。n(四)物权法具有公益性(四)物权法具有公益性(1)确认和巩固社会所有制关系。)确认和巩固社会所有制关系。(2)强化了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强化了对国有资产的保护。(3)注意以社会公共利益对物权尤其是所有)注意以社会公共利益对物权尤其是所有权的行使进行限制。权的行使进行限制。二、物权法的意义二、物权法的意义n(一)有助于定纷止争(一)有助于定纷止争首先,这是物质的有限性所决定的。首先
10、,这是物质的有限性所决定的。其次,这是由财产的分配制度所决定的。其次,这是由财产的分配制度所决定的。再次,是维护财产正常流转的需要。再次,是维护财产正常流转的需要。n(二)有利于物尽其用(二)有利于物尽其用首先,它确认权利人对物的支配属性保障了首先,它确认权利人对物的支配属性保障了权利人对物的自主利用与他主利用不受他人权利人对物的自主利用与他主利用不受他人非法干预。非法干预。其次,它通过规范他物权制度保障与鼓励人其次,它通过规范他物权制度保障与鼓励人们对财产的利用。们对财产的利用。n(三)是维护私人权利的需要(三)是维护私人权利的需要首先,它对不同的物权主体进行平等保护,首先,它对不同的物权主
11、体进行平等保护,使私人物权得到充分尊重与保护。使私人物权得到充分尊重与保护。其次,物权法将对私人物权的保护通过具体其次,物权法将对私人物权的保护通过具体的制度加以落实,真正起到保护私人物权的的制度加以落实,真正起到保护私人物权的作用。作用。n(四)是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四)是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法制体系的需要其法制体系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是:商品货币所有者的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是:商品货币所有者的权利保护及自由处分权的保障。权利保护及自由处分权的保障。第三节第三节 物权法的体系与发展趋势物权法的体系与发展趋势n一、物权法的体系一、物权法的体系物权法的体系,又称物权法的立法
12、内容体系,物权法的体系,又称物权法的立法内容体系,是物权法规范以一定的概念、价值取向与逻是物权法规范以一定的概念、价值取向与逻辑体系为基础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物权法的辑体系为基础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物权法的整体结构。整体结构。u(一)我国物权法规范体系的特点(一)我国物权法规范体系的特点1物权法物权法立法技术上的立法技术上的“总分总分”体系体系2物权法规范法源上的二分体系物权法规范法源上的二分体系3物权法规范内容上的并重体系物权法规范内容上的并重体系u(二)我国物权法内在体系的特点(二)我国物权法内在体系的特点1不动产法与动产法区分的构造模式不动产法与动产法区分的构造模式2物权与事实的二重区分物权
13、与事实的二重区分3国际化与国际化与“本土性本土性”的兼容的兼容n二、现代物权法的发展趋势二、现代物权法的发展趋势(一)物权的社会化(一)物权的社会化(二)物权的价值化(二)物权的价值化(三)物权种类的增加(三)物权种类的增加(四)担保物权的强化(四)担保物权的强化(五)物权法的国际化(五)物权法的国际化深度思考题:深度思考题:1占有关系应否作为物权法的调整对象?占有关系应否作为物权法的调整对象?2物权法是否具有实体法兼程序法的性质?物权法是否具有实体法兼程序法的性质?3如何理解物权的国际化与物权法的固有性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物权的国际化与物权法的固有性之间的关系?法条分析:法条分析:物权法物权法第第3条第条第3款规定:款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谈谈谈谈这一规定对于私人物权的保护具有何种意义?这一规定对于私人物权的保护具有何种意义?思考题思考题1试述物权法的调整对象。试述物权法的调整对象。2如何认识物权法的体系?如何认识物权法的体系?3物权法具有哪些性质?物权法具有哪些性质?4试述物权法的发展趋势。试述物权法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