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演示课件演示课件2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课程:课程:旅游经济学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之一。该课程主要介绍旅游经济现象、旅游经济活动及其运动规律,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家能够掌握旅游经济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并能够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分析旅游经济的运行与管理,解决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习要求:学习要求:回顾旅游经济学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如数学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旅游学知识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笔记、思考、小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图书资料辅助学习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课程说明课程说明3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课程说明课程说
2、明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本课程为理论基础课,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之以议题研讨、课堂讨论、课题调研、论文写作等方式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材与参考材料:教材与参考材料:教材以张辉等编的旅游经济学原理为主,以罗明义、林南枝等人编著的旅游经济学、张广海等人编的旅游管理综论等为辅助。4第一章: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第一章: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了解旅游经济学产生及研究状况,理解并掌握旅游经济学研究的特殊性及研究对象、研究框架,明确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旅游经济学研究的特殊性的理解与把握是重点,这是理解旅游经济学整个知识体系的观念基础,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3、:共为三节,内容分别为旅游经济学的产生、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旅游经济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重点是第二节参考材料:参考材料:谢彦君的基础旅游学、林南枝、罗明义等旅游经济学、李天元的旅游学概论等5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一、国外旅游经济问题研究一、国外旅游经济问题研究旅游经济学是在旅游发展实践以及相关旅游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研究具有阶段性。强调一点:旅游经济学虽然是研究旅游现象的经济学科,但它又不同于经济学和旅游学,其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理论框架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这是学习旅游经济学必须树立和坚持的一个观念。国外研究较之国内研究成熟、广泛,大体分为两个阶段:1、二
4、战前:实现了旅游经济研究从业务向理论的系统性研究的过渡与转化2、二战后:研究的理论、方法、内容更广泛,突破了单纯的经济层面,更多考虑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影响与效益61 1、博迪奥(、博迪奥(L.BodioL.Bodio)业务性研究的代表业务性研究的代表意大利政府统计官员。1899年发表外国人在意大利的移动及其花费一文,被视为最早的旅游经济研究文献,也标志着旅游经济问题研究的开始。它主要从统计角度考察分析游客规模、逗留时间以及消费能力对目的地影响,其着眼点:用旅游外汇收入来解决国际贸易逆差,实现国民经济平衡。以统计方法研究旅游现象,并不是从“学术角度”而是从“业务角度”研究或解释旅游现象,具有个别性
5、。在这方面做出贡献的还有两位意大利学者:尼塞福罗(A.Niceforo)和贝尼尼(R.Benini),二者分别在1923年和1926年发表文章研究旅游现象在经济层面上的认识。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72 2、马里奥蒂(、马里奥蒂(A.MariottiA.Mariotti)理论系统研究的代表理论系统研究的代表罗马大学旅游经济学客座教授(1926年意大利政府在罗马大学政治学部设立“旅游经济论”)。1927年出版旅游经济学讲义,1928年出版其续集,二者合称为旅游经济学讲义,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做出了系统性的分析与论证,也完成了旅游经济的学术思想体系。其主要观点表现:(
6、1)旅游本质是经济现象 (2)将旅游活动分为“能动旅游”和“被动旅游”两种形态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8(3 3)提出)提出“旅游中心地旅游中心地”理论理论 旅游者喜爱的是对艺术、考古、风土和保健等“自然条件”、“人为诸多条件”和设施、娱乐、旅店的组织等“外部构造”有机整合在一起的地方。前两者是“自然发生的吸引力”,后者是“派生的吸引力”,实现二者的平衡,就能造就某一地成为旅游中心地(吸纳能力、扩散能力)(4 4)从经济学角度将旅游经济分为)从经济学角度将旅游经济分为“旅行经济旅行经济”和和“停留经济停留经济”前者研究宣传、组织(通信、运输、费用)等内容,强调完善旅游统
7、计的重要性;后者研究旅游地的评价、饭店、职业教育等,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5 5)从研究方法角度将旅游分为)从研究方法角度将旅游分为“静态旅游静态旅游”和和“动态旅游动态旅游”前者以研究饭店为中心,后者以研究外国旅游者的增加率及增加要素为中心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93 3、旅游经济现象的多角度研究与尝试、旅游经济现象的多角度研究与尝试 英英 奥格威尔(奥格威尔(R.OrgwillR.Orgwill)1933年用数学统计方法研究旅游者流动规律 德德 鲍尔曼(鲍尔曼(A.BormannA.Bormann)1931年出版旅游论,认为旅游论最终属于经济学,即旅游的根本问题不仅
8、属于国民经济学和经营经济学的领域,而且包容了经济现象的总和。德德 葛留克斯曼(葛留克斯曼(G.GlucksmanG.Glucksman)将心理学引入旅游经济研究,认为国民经济学和经营经济学中含有旅游的要素。(二人1935年合著一般旅游论)瑞士瑞士 汉泽克尔(汉泽克尔(HunzikerHunziker)和克拉普夫()和克拉普夫(KrapfKrapf)1942年出版旅游总论概要,从经济学和社会学对旅游进行研究。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101 1、主要著作、主要著作德克拉塞特,旅游消费(1954)旅游消费动力和过程研究意特罗伊西,旅游及旅游收入的经济理论(1955)阐述了旅游
9、经济概念,对旅游收入和效益进行了研究。日田中喜一,旅游事业论(1950)从经济角度研究国际旅游2 2、对巨大游客流的影响研究、对巨大游客流的影响研究经济的正面、负面影响研究(乘数、漏损、创汇、就业、物价等)社会和环境的压力研究(环境容量、心理容量、社会容量等)旅游经济的产业关联度影响(包括区域协作、产业结构优化等)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11这一时期,学术界主要强调发展旅游对经济落后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影响。其这一时期,学术界主要强调发展旅游对经济落后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影响。其中经济研究是主体,研究观点以欧美为主。中经济研究是主体,研究观点以欧美为主。国际旅游分工理论与差别需
10、求国际旅游分工理论与差别需求旅游市场问题旅游市场问题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与旅游(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与旅游(包括乘数效应乘数效应)(重点)(重点)资源开发和旅游地建设资源开发和旅游地建设旅游投资、经济政策旅游投资、经济政策旅游的国际合作旅游的国际合作发展中国家旅游经济发展路径发展中国家旅游经济发展路径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123 3、突出者、突出者 日日 盐国正志盐国正志将旅游经济定义为:旅游现象的货币侧面。将旅游经济定义为:旅游现象的货币侧面。即旅游现象的经济侧面,以及在旅游现象中能用货币的尺度计量的部分即旅游现象的经济侧面,以及在旅游现象中
11、能用货币的尺度计量的部分按近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侧面剖析旅游经济的内涵。按近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侧面剖析旅游经济的内涵。重要结论:重要结论:(1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旅游财、旅游用役旅游财、旅游用役(2 2)微观理论:)微观理论: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的基本法则、消费构造、收入弹性、个人消费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的基本法则、消费构造、收入弹性、个人消费旅游生产者行为理论:旅游生产要素、生产规模、销售价格旅游生产者行为理论:旅游生产要素、生产规模、销售价格旅游市场理论:旅游财、旅游供给与需求、竞争与合作旅游市场理论:旅游财、旅游供给与需求、竞争与合作第一节:旅游
12、经济学的产生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13(3 3)宏观理论)宏观理论区域经济与旅游经济:区域开发与旅游效果、地域乘数效应区域经济与旅游经济:区域开发与旅游效果、地域乘数效应国民经济与旅游经济:经济成长与旅游、经济状况变动与旅游、旅游消国民经济与旅游经济:经济成长与旅游、经济状况变动与旅游、旅游消费函数、产业关联度分析费函数、产业关联度分析世界经济与旅游经济:贸易与旅游、国际货币汇率的变动与旅游世界经济与旅游经济:贸易与旅游、国际货币汇率的变动与旅游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14二、国内旅游经济问题研究二、国内旅游经济问题研究国内研究最早是建立在对中国旅游发展实践的感性认识
13、上,并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国外旅游相关理论。总体而言,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1 1、1980198019901990:创立旅游经济学科阶段:创立旅游经济学科阶段1979年全国经济科学会议把旅游经济学列入国家经济科学研究的重点项目序列(余光远)。1980年第一次全国旅游经济座谈会上有人建议建立中国的旅游经济学科。1982年,王立刚、刘世杰合著出版中国第一本旅游经济方面的著作中国旅游经济学。2 2、1991199119991999:研究从点向面扩展阶段:研究从点向面扩展阶段研究开始从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向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市场学、地理学、环境学、人类学等多学科方向发展,形成较完成的研究体系(
14、百家争鸣)。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153 3、2121世纪初:由百家争鸣趋向理论体系整合阶段世纪初:由百家争鸣趋向理论体系整合阶段 研究者注重从总体的角度,探讨知识体系的融合性,深层次来探讨旅游活动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本世纪初中国旅游业获得飞速发展,在扩大内需,搞活市场的基础上,国家继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后,已决定将其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旅游业的经济作用同时,更加强调旅游业对社会其它方面的综合作用,如新农村建设、城市层次提升、区域合作等。在此基础上,旅游经济研究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理论体系、研究框架。近年来,已有很多学者在这
15、方面进行了尝试。如魏小安、王大悟等编写的新编旅游经济学、张辉等编写的旅游经济学原理等都对我国的旅游经济学的内容体系、相关概念(旅游产品、旅游商品)、产业关联度度(旅游卫星帐户等)进行了探索,旅游经济研究趋向于理论体系的整合。这一趋势还在继续。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16本节思考题:1、旅游经济学研究为什么会最早兴起于西欧?其研究的脉落是什么?2、中国旅游经济学的研究脉落是什么?有哪些不足?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17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研究对象(一)研究对象
16、研究对象一般是根据学科研究特定领域里的特殊矛盾确立的。注意两点:1 1、研究范围和领域问题:、研究范围和领域问题:不同学科因具有自己不同的研究范围和领域而形成不同的学科类别。如经济学经济领域;政治学政治领域2 2、研究角度和特殊矛盾问题:、研究角度和特殊矛盾问题:同样范围与领域的学科会有不同的研究角度,由此呈现不同的学科内在特殊矛盾。如旅游领域:经济角度旅游经济学 社会角度旅游社会学、旅游消费学 心理角度旅游心理学 管理角度旅游管理学18(二)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涉及两个问题:研究范围是什么?研究方面(特殊矛盾)是什么?涉及两个问题:研究范围是什么?研究方面(特殊矛盾
17、)是什么?1 1、研究范围问题、研究范围问题目前存在两种观点:(1 1)根据旅游经济活动的范围建立旅游经济学)根据旅游经济活动的范围建立旅游经济学(旅游现象研究法)(旅游现象研究法)强调研究领域内的经济现象,它以旅游者的移动现象为中心来展开对旅游经济的认识,内涵广泛。具体而言,其内容表现为:旅游与旅游经济现象的产生旅游者的移动由旅游者空间移动所形成的客源地与目的地间的经济联系由旅游需求性质所决定的旅游企业的组成、发育与变革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9由旅游类型变化所形成的旅游地成长模式由旅游需求的地域延伸所形成的旅游产业国际化发育问题(2 2)根据旅游产业经济活
18、动的范围建立旅游经济学)根据旅游产业经济活动的范围建立旅游经济学(旅游产业研究法)(旅游产业研究法)将旅游行业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中的一个行业来看待,研究它的运行、发展以及变革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它将旅游经济现象作为一种产业现象来进行研究,主要是直接或间接利用产业经济学原有的理论、概念、研究范式,针对旅游业中经济现象,作具体的解释。反观:反观:只有真正确定旅游学科的研究范围,建立旅游经济学自己的理论框架,才能创建新型而科学的旅游经济学。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02 2、研究方面(特殊矛盾)问题、研究方面(特殊矛盾)问题两种观点:产品核心说、三要素说(1 1
19、)产品核心说)产品核心说普适观点普适观点 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矛盾始终贯穿其中,由此产生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南开大学的林南枝为代表,具有很大影响力(2 2)三素说)三素说 旅游经济活动主要是在旅游主体、客体、媒介三者基础上,由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联结体等所构成。旅游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以及经济规律则是这三者关系的集中体现。以杜炜、张辉等人为代表,具有说服力 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11、两者都有其合理的地方,即它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角度。“产品核心说”的研究范围主要是微观层面,主要是将旅游经济活动视为由旅游厂商或企业微
20、观市场行为,重点是考察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旅游经济活动及其关系。“三要素说”的研究范围则广泛得多,它是将旅游活动视为一个由不同板块藕合而成的系统,每个要素实际上在这个系统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同时,各个部分彼此又相互联系。2、辩证地看待这两者产品核心说对指导旅游项目投资、旅游商品开发、旅游资源定位、旅游市场营销等微观经济行为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三要素说突破了产品核心说主要从供给者角度来考察旅游经济,而更加重视对旅游消费者的研究,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在下面所讲的旅游经济活动的特殊性上有明显的体现。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2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
21、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3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4二、旅游经济学研究的特殊性二、旅游经济学研究的特殊性(一)使用价值获取的特殊性:人的流动而非物的流动(一)使用价值获取的特殊性:人的流动而非物的流动 一般商品交换活动中,随着商品使用价值的交换,商品的所有权随之发生转移(货币:消费者供给者;商品:供给者消费者),即商品的物流与商流同一运动;而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对使用价值的获得却不会伴随物的所有权的转移,即物流与商流是分离的。旅游吸引物在空间位置上的相对固定性,使得旅游者旅游体验的真正实现是建立在旅游者本身的异地移动与异地消费上,消费中,旅游者获得的并不
22、是吸引物的所有权,而仅仅是暂时的使用权(旅游商品除外)旅游交换的实现是以旅游者的异地流动为前提的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5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61 1、关联集约束和时空约束、关联集约束和时空约束旅游活动中通过人的流动而非物的流动的方式获得对象物的使用价值这一特性,说明了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获得的仅是对对象物的暂时的使用权。那么,据此,我们是不是就能够说:目的地供给者就能够无限制地反复销售对象物呢?(投资少、见效快?)表面上可以这样说。但这仅是从供给者角度得出的结论。而如果从旅游者角度来看,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首先,它受到旅游
23、系统各个因素的关联集的约束旅游活动是旅游吸引物、旅游者、旅游媒介三者相互结合完成的。即“旅游对象物的销售将受到旅游消费关联集中的其它组成部分的约束”,这个关联集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不足都会导致旅游整体效益的难以实现。(木桶理论)转移了的整体消费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7桶内水的最大容量并不取决于最高的板块,而取决于最低的板块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8其次,对象物销售还受到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时空约束。时空粘性及规模经济的独特实现时空粘性及规模经济的独特实现主要表现为:时空因素将直接影响旅游者出游的频度与广度某些对象物本身
24、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如自然景观的季节性)随着现代交通工具、资源开发技术的改进与创新,空间距离阻隔已不是绝对的问题,但旅游环境所提供的承载力却是有一定阈值的,它对旅游者的旅游心理会产生诸多影响(如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出现的“挤油”现象)2 2、信息传递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信息传递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性(1)信息传递的重要性信息流代替物的流动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9 对象物的相对固定性,使得对象物的目标市场无法与对象物实现在地理空间上的直接接触,由此就会增加供给与需求二者之间的时空约束。因此,要实现“人”(旅游者)的真正异地移动与异地消费,客观上需要一种“流”来代替对
25、象物的流动,以增加消费者对对象物的接触和了解信息 事实上,旅游者购买与消费的是一种综合的体验品,由此旅游者与对象物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时空约束,这就使得旅游者与对象物之间存在着一种信息不对称,这样就会增加旅游者的购买风险,削弱其积极的消费决策。因此,为了降低旅游者的信息搜索成本和购买风险,旅游目的地必须将旅游吸引物的相关有效信息通过有效的渠道,足量而可信地提供给消费者。(2 2)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 Michael SpenceMichael Spence认为: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0 当消费者由于不能获
26、得完全的信息而使自己在购买中不能真实、直接地传达其个人的偏好或意图时,他们往往会借助信息符号来平衡自己的心理。而人们对品牌的崇拜与追逐,在某种程序上说明,较一般商品,品牌商品给人们提供更为完全的信息,它的形象往往给消费者传达这么一个准确的信号:它是一种高含量的创造,应该比一般商品更值得信赖。可以说,分工越是发达、越是分工越是发达、越是信息不对称、越是接近最终消费者的产品市场越需要品牌建设。信息不对称、越是接近最终消费者的产品市场越需要品牌建设。因此,实现品牌化战略对旅游供给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3 3、生产的本地化刚性(两层意思)、生产的本地化刚性(两层意思)旅游供给的主体部分(景观、住宿)是不
27、可移动的,即生产中的交易对象具有不可贸易性。不可贸易性供给不仅具有短期刚性,不能在短期内增加“生产能力”,而且在短期内也无法减少“生产能力”,供给存在天然的地域分割性。不可调整性 这一特性导致的竞争的封闭性,全球完全性的竞争是不存在的,仅仅是区域性的竞争。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1(二)主体对象物使用上的共享性 旅游景区是旅游经济的核心依托。目前开发的景区主要有两种模式:1、以非旅游吸引物为主要对象物的景区。也即旅游吸引物并不是吸引游客作出异地移动的主要因素,而是以其它因素为支撑平台(图1)。如中国的深圳2、以旅游吸引物为主要对象物的景区。其基本支撑平台是目的
28、地的资源吸引力(图2)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2旅游吸引物开发目的地交通旅行社饭店航空客源地旅游吸引物以外其它因素基本支撑平台图1:非旅游吸引物为主要对象物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3旅游吸引物开发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基本支撑平台图2:旅游吸引物为主要对象物交通旅行社饭店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4旅游吸引物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基本吸引功能的自然、社会因素的综合,具有不可移动性特征,因此旅游活动中不发生消费对象物的所有权转移,所以旅游景区(点)向旅游者提供的是共享使用权: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的共享;旅游
29、者与当地居民之间共享 国内旅游者与国外旅游者的共享;区内旅游者与区外旅游者的共享 在这种共享性内部,现实经常产生的问题是:共享歧视 它决定了:消费者评价旅游体验或旅游效用的复杂性供给者对产品进行正确定位的重要性“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5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立正是由于旅游活动本身具有独特性,所以,对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也必须考察其特殊性。
30、具体而言:1、旅游系统隐匿于更大的社会系统,需要多学科的考察(旅游系统隐匿于更大的社会系统,需要多学科的考察(Claude Claude Kaspar,1986Kaspar,1986)2 2、旅游经济学的性质:、旅游经济学的性质:是带有浓厚文化性质的经济工作,带有浓厚经济性是带有浓厚文化性质的经济工作,带有浓厚经济性质的文化工作(于光远,质的文化工作(于光远,1986)。从旅游者或目的地的角度出发,它是文化性)。从旅游者或目的地的角度出发,它是文化性和经济性的有机结合。和经济性的有机结合。3、旅游经济学主要是考察社会化和商品化了的旅游活动引发的经济现象、旅游经济学主要是考察社会化和商品化了的旅
31、游活动引发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经济运行以及经济影响。经济关系、经济运行以及经济影响。4、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研究由旅游者的空间移动而引起的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研究由旅游者的空间移动而引起的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联接体等三者运动所表现出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以及经济规律和旅游联接体等三者运动所表现出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以及经济规律。36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旅游经济学研究的框架基础 研究框架主要以旅游活动的空间结构形式为基础(游客流动是前提)。(一)空间模式1、Lundgren and Hill(1977)国际旅游“核心外围”模式2、Thurot(
32、1980)国际旅游空间模式(图1)3、Lundgren(1982)地区间流动模式(图2)4、Leiper(1990)旅游系统模型(图3)5、标准的哑铃模型(图4)6、杨新军等(2000)多种旅游空间结构形式(图5)37供给供给需求需求国家国家A国家国家B国家国家C(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内部满足的需求(国内旅游)内部满足的需求(国内旅游)国家国家A所产生的由国家所产生的由国家B和和C满足的需求(国际旅游)满足的需求(国际旅游)国家国家B所产生的由国家所产生的由国家A和和C满足的需求(国际旅游)满足的需求(国际旅游)过渡区过渡区过渡区过渡区图1:国际旅游的空间模式资料来源:Pearce(19
33、89)Tourist development pp3Thurot(1980)国际旅游空间模式38Lundgren(1982)地区间流动模式中 心 城 市 型中 心 城 市 型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周边小城市型旅游目周边小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的地指出地区之间的旅游流动是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区位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它如旅游吸引物、当地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对旅游需求的供给状况也会影响这种相互作用过程39Lundgren(1982)地区间流动模式周边乡村型旅游目周边乡村型旅游目的地的地遥远野生动植物栖遥远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息地借助航空借助航空交通到达交通到达自然公园自然公园借助地借助地面交通到达面交
34、通到达自然环境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旅游目的地40Leiper(1990)旅游系统模型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政治、法律等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政治、法律等出发的旅游者出发的旅游者 返回的旅游者返回的旅游者旅游通道旅游通道客源地客源地目的地目的地图图3 3:LeiperLeiper的旅游系统模型的旅游系统模型资料来源:资料来源:LeiperLeiper,19901990(略有改动)转自(略有改动)转自Chris Cooper eChris Cooper etc tc 19991999雷珀的模型进一抽象,则可将旅游经济看成是“哑铃经济”41标准的哑铃模型 旅游通道旅游通道 目的
35、地目的地客源地客源地在双向O-D模式中,旅游是标准的“哑铃经济”,在单向O-D模式中,旅游经济是“偏斜的哑铃经济”42杨新军等(2000)多种旅游空间结构形式客源地客源地模式模式五五模式一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二模式四模式四模式三模式三注:模式一是单一目的地旅游;模式二是线型旅游;模式三是基营式旅游;注:模式一是单一目的地旅游;模式二是线型旅游;模式三是基营式旅游;模式四是环型旅游;模式五是链式旅游;模式四是环型旅游;模式五是链式旅游;图图5:杨新军等人的旅游空间结构形式:杨新军等人的旅游空间结构形式43根据根据Lundgren和杨新军等人的观点,结合Leiper的系统模型,旅游经济就是“群簇的哑铃
36、经济”。由此得出旅游地类型的推论:推论一:数量型旅游地1、目的地型地区单纯旅游目的地(或接待数超过客源输出数)2、客源地型地区单纯的旅游客源地(或客源输出数超过接待数)3、均衡型地区客源输出数与接待游客数的比重相当推论二:结构型旅游地1、点线型旅游目的地2、板块型旅游目的地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4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结构(二)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结构根据根据“哑铃经济哑铃经济”模型,基本结构是:发生在旅游客源地的旅游经济现象、发模型,基本结构是:发生在旅游客源地的旅游经济现象、发生在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现象、
37、发生在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发生在旅游目的生在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现象、发生在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发生在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的完整的旅游经济运行过程及其调控问题。地和客源地之间的完整的旅游经济运行过程及其调控问题。具体表现:具体表现:1 1、分析旅游需求的产生以及来自客源地、目的地和两地之间相互关系等因素影响、分析旅游需求的产生以及来自客源地、目的地和两地之间相互关系等因素影响2 2、分析影响旅游者由需求转向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转变过程、分析影响旅游者由需求转向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转变过程3 3、对目的地竞争要从吸引力的构成和层次角度进行解说,包括基本吸引力、辅助吸引、对目的地竞争要从吸引力的
38、构成和层次角度进行解说,包括基本吸引力、辅助吸引力和可持续吸引力力和可持续吸引力4 4、对构成供给主体的目的地旅游相关供给商的行为,包括价格行为、促销行为、一体、对构成供给主体的目的地旅游相关供给商的行为,包括价格行为、促销行为、一体化行为进行分析化行为进行分析5 5、对旅游经济发展给目的地带来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对旅游经济发展给目的地带来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6 6、对政府在旅游经济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对政府在旅游经济中的作用进行分析45第三节:旅游经济学的方法与结构第三节:旅游经济学的方法与结构一、旅游经济学研究方法一、旅游经济学研究方法1、历史发展与抽象逻辑相结合2、实证分析(是什么)与规范分析(为什么)相结合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4、结构主义分析法系统动力学二、旅游经济学研究结构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46旅游需求基本理论旅游需求基本理论旅游消费行为旅游消费行为4旅游产业市场结构旅游产业市场结构5-6旅游产业市场行为旅游产业市场行为7-8-9旅游经济影响与衡量旅游经济影响与衡量10-11旅游供给基本理论旅游供给基本理论旅游目的地竞争旅游目的地竞争3旅游基本理论、概念旅游基本理论、概念247思考题思考题48态度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