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城市化的现状及水平一、城市化的概念定义1: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定义2: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定义3: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p定义:城市化的涵义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城市化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广义:城市化是社会
2、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的过程。p含义人口集中地域空间的转化生产方式的转型生活方式的改变协调发展的过程p特征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非农职业集中、增强和多样化城市生活方式的普及与科学技术、生产运输、信息通讯和其他活动领域的最新进展密切联系二、城市化的动力p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农业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农业发展为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农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农业发展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农业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p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化使城市
3、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p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劳动力市场化使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规模扩大、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开展得以实现。三、城市化三大标志p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p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p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四、城市化演进过程p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的过程。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p郊区城市化: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郊区城市化p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
4、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大城市中心市区郊区人口向外迁移,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出现了与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的现象。逆城市化也称城市中心空洞化。具体表现在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迅速发展,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p再城市化: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老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弱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出现的再城市化。五、城市化的影响p积极意义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作为区域发展
5、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的变化。人口转化: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乡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产业调整: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工业发展: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
6、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生活方式的更新。促进社会组织体系的创新。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p不利影响(1)环境问题: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减少。岩石圈: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地面下沉。大气圈:空气污染。加剧热岛效应。水圈: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酸雨。(2)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保障压力快速加压,社保缺口难于填补。(3)经济影响地价上涨,成本上升。(4)粮食问题农民大量离开原耕种土地,使得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这不利于中国国家发展和政局稳定。(5)大城市病日益突出交通拥挤、资源紧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问
7、题。一、城市化水平p概念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城市化水平的整体评价体系应包括下列要素: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实际包括非农业人口、居住城区的农业人口和流动人口);适龄人口入中学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城市人均道路铺装长度;城市用自来水普及率;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万人拥有医生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二、测量指标p城市化水平指标此指标的公式是:PU=UP100%其中,U城市人口;P总人口。p城市化速度指标指标的公式是TA=1n(PUt+n-PUt)式中,TA城市化速度,n两时刻间的率数,PUt+n
8、、PUt在t+n年和t年的城市人口百分比。要注意,公式城市化速度(TA)的单位是城市人口比重平均增长(或减少)的百分点,而不是百分比。p城市化质量指标城市化质量指标并不单一,而是综合各种指标的指标体系,这里采用叶裕民提出的衡量城市化质量的指标体系,并作稍微改动,分为两大体系。(1)城市现代化衡量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划分为三大类11个指标。第一类:经济结构现代化水平指标。主要包括3个指标:人均GDP(元/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用于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第二类: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指标。包括4个指标:人均铺装道路面积(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辆),万
9、人拥有医生数(人),万人拥有电话机(包括移动电话)数(部)。它们分别反映交通、医疗卫生、通信的发展水平。第三类:人的现代化水平指标。包括4个指标: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人),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以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分别反映人的素质和人的居住环境状况以及文化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2)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城市与乡村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结为一体,互补融合、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过程。衡量城乡一体化的指标体系理论上包括4个指标: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平均利润率;城乡之间物质流和信息流状况;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由于受统计资料的限制,选择
10、了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反映生活水平)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反映生活质量)两个指标来计算中国当前城乡一体化的水平。二、城市化模式p同步城市化模式: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p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是这种城市p滞后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三、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了20世纪中叶,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p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就是从工业革命开始,到本
11、世纪50年代前后,表现为工业和人口的持续的、大规模的集中,城市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不断增多。p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中出现了所谓市郊化以及后来的超市郊化现象,即大批居民从城市的中心地迁往城市的郊区地带。四、中国城市化进程p1978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进程(1)进程1949-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时期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1966-1978年:是城市化停滞发展时期(2)城市化特点。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
12、域转换。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3)城市化的结果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p1978年以后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1)城市化进程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
13、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现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1
14、992-1999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2000至今,城市化进入快速通道。(2)城市化政策的变化。城市发展总方针:1980年,在当时城乡分隔、大城市基础设施滞后的情况下,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总方针。80年代初,开始实行市(地级市)管县度,地级市数量增加较快,1983-1998年间,共有100多个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其中仅1983-1985年的3年里,地级市的数量净增加50个。1983
15、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要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小城市为辅”,认为“加强小城镇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的必由之路。”上述建议在当时的城乡户籍制度下,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得到社会和政府的认同。1984-1986年“撤社建乡”,并降低建制镇标准,3年里建制镇数量增加7750个。1992-1994年,国家对乡镇实行“撤、扩、并”,结果3年里建制镇又增加7750个。这6年里建制镇增加数相当于1979-1999年间(21年)净增加数的71%。1986年国家有关部门修订“建市”标准后,县级市也增加很快。1986-1996年的11年间,县级市数量净增加286个。1992年,国务院再次
16、修订小城镇建制标准,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1993年10月,建设部召开全国村镇建设工作会议,确定了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村镇建设工作方针,提出了到本世纪末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目标。(3)城市化政策的变化的特点由过去实行城乡分隔,限制人口流动逐渐转为放松管,允许农民进入城市就业,鼓励农民迁入小城镇 确立了以积极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方针。3、城市化战略p大城市战略:主张重点发展大城市,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建设和发展大城市,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以此推进城市化进程。从理论上讲,优先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是世界各国城市的总趋势和一般规律。p中等城市战略:主张重点发展中等城市,从理论上,中等城市作为
17、区域经济的中心之一,具有承接大城市扩散、吸收乡镇企业集中的功能,有利于全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优化城市布局的关键,中等城市经济吸纳和辐射效应较大,可以避免“大城市病”和小城镇过于分散的问题,提高了空间集聚效益,中等城市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包容度,不仅可以迅速加快城市化进程,而且可以更好地解决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问题。p小城镇战略:主张重点发展小城镇,理论依据是发展小城镇是现阶段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小城镇量多面广,是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小城镇一方面是转移农村人口、减轻大中城市压力的需要,另一方面发展小城镇也是完善城乡经济体系、改善城乡二
18、元结构的需要,发展小城镇还是乡镇企业升级和集聚的需要。p多元复合战略:主张“分阶段、多元化、综合发展”,城市化发展道路大中小并举,数量和质量并重,职能等级协调,建立充分体现区域特色的城镇体系,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理论依据是基于我国人口增长及其城镇化水平、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和城镇体系发展规律。一方面这是多元化的城市发展条件所要求和中国独特的国情所必须,另一方面多元复合型与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相适应。4、中国城市化问题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1)城市化水平较低p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市场推动,而不在于政府的行政推动。城市的核心是“市”,城市化的核心是“市场化”。
19、然而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中依然强调政府去“抓”,而没有真正依靠市场来“育”。所以中国的城市化要变“政府推动”为“市场推动”,要打开城门,让市场去调节,降低城市发展的非市场成本。国际经验也说明,城市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城市化的推进器。(2)城市化地区性差异明显p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分布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带,东中西三大地带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在城市化发展上亦呈现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3)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p究其原因,除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因素外,更为重要的是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的影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分隔政策极大地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滞后,已经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4)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与城镇容量间的矛盾突出;(5)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6)中心区人口密集;(7)交通拥挤;(8)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9)失业人口增多;(10)社会秩序混乱。5、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p动力特点政府发动型p体制特点城乡双重型p结构特点不协调型p进程特点波浪型6、中国城市化的基本原则p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的原则p政府发动型机制和民间发动型机制结合的原则p内涵城市化和外延城市化结合的原则p据点发展与网络发展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