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文字的本质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使语言能够传之久远的重要工具。要深入理解这一概念,我们需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眼:1.世界上无论哪一种语言或文字,都要借助一定的图形或符号来记录语言中的某种成分。从语音的角度讲,语言由音素、音位、音节等不同等级的单位构成,各种不同的文字正是抓住其中的某个单位来记录其相应的语言。例如英文俄文用字母来记录音位拼成文字,汉字用笔画组成汉字来记录汉语的音节。2.每一种文字都有一套规定的符号或图形,构成一个系统来记录语言。也就是说,没中文字内部都有自己严格的规则,形成各自的特点。3.文字是形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音义结合的,而文字就是用一定的“形
2、”,来记录语言中的特定意义和表达这个特定意义的读音。因此对于文字来讲,形音义三者缺一不可这也是它和人类 使用的其他符号的不同之处。二、文字的作用 文字的根本作用就是用来记录语言,它是使语言传之久远的重要工具,是人来社会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并不是消极地记录语言,而是对语言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1.文字把口头语转化为书面语,扩大了语言的交际作用,使之行远垂后,这就使语言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发展。有了书面语才能对语言进行加工和锤炼,使之趋于规范,并把规范化的成果固定下来加以推广,使之形成良性发展。2.文字可以促进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原因
3、决定的。例如汉民族共同语始终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这固然与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有关,而自宋元以来,用北方话写出的文字作品在全国范围内影响深远,也对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总之,文字的产生推动了社会的前进、信息的交流、历史的传承以及语言本身的发展。可以说,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从动物界进入了人类社会,而文字的产生则是人类由史前社会进入了文明社会。文字是社会继续发展所必需的,它使用方便,设备简单,保存长久,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并且永远不会被其他传播手段所代替。三、汉字与汉语关系 1。汉字跨历史、超方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文字产生之前的上古时代,
4、人们“结绳而治”,“刻契”而记,可是“结绳”和“刻契”传达的信息很不清楚,受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过了一段时间或换了一个地方,人们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谁知道五个绳结是代表五斗米?还是五尺布?还是要会见五个朋友?所以这种办法被人们抛弃了,代之以文字。而创造汉字的汉民族,以其聪明才智,创造出了这种以表意而不是以表音为主的文字,使信息交流不仅在当时可行,而且还能传以后代。所以我们今天读两千年前的古书时,还明白“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如果用记音符号记录下来的话,由于古今语音的变迁,我们今天就不一定能读懂了。这是一种奇迹。有一位外国学者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创造出千古不
5、变的汉字,与中国人的民族性和文明价值标准有关。中国人追求的文明是“以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明价值为标准”的。他举例来说,中国人常说:“要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友好下去”。“子子孙孙”这句话早在青铜器时代就是常用语。中国人把字铸在青铜器物上,铭文的结尾总是说“子孙其永宝用”。所以中国人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能超越时代而永久保存下去的东西,而不是只图眼前的方便。另外,作为表意性质的汉字还有“超方言”的特点。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境内存在着多种方言,虽然人们的语音和说法有所不同,但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却是一样的,这就使汉语的书面语在不同时期、不同方言之间起得到了交际作用。2.汉字与汉语相
6、适应。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汉语的词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这与印欧语系有明显不同。比如,英语词有形态变化,像动词根据时态而变化,如,“eat”有“ate,eaten,eating”的不同形态。名词有数的变化,如,one table,two tables(加”s“)。形容词有比较级的变化,如,good,better best.人称代词有格的变化,如,主格”I“,宾格”me“.数词有基数和序数的变化,如,one,first.汉语“吃”在什么时态用都是“吃”。所以汉语不需要有表示形态变化的语素符号,只有音节符号就可以了。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但汉字不是音节文字),一般一个汉字代表一个语素或一个词。它
7、有一定的形体、一定的读音和一定的意义,这样,一个汉字既是语义符号,又是语音符号,又是语素符号,使用起来很是方便。这是汉字能长期作为表意文字而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汉字又可以克服因为汉语音节少而出现的问题。从语音角度来看,汉语一共有1600多个音节,这要表达复杂的事物,是远远不够的,而形体不同的汉字可以把口语里的同音词区别开来。“数目和树木”、“夕阳和西洋”、“中心和忠心”,在口头语言里是没有差别的,可用汉字写出来,意思就大不一样了。这也是汉字与汉语相适应的又一表现。3.汉字虽然数量很多,形体结构比较复杂,但有规律可循。汉字并不是一些毫无规律、杂乱无章的方块符号,它是按照一定的构成法则而创制
8、,按照一定顺序而书写的。早在西汉末年,人们就归纳总结了古人造字的六种方法,这就是“六书”理论。东汉郑众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后来又出现了全面研究汉字的巨著说文解字,以后各代都对汉字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丰富的中国文字学理论,使我们对汉字有了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四、汉字起源问题 1、结绳记事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经常用的结绳的方法来帮助记事。约定俗成,不同的绳结,或绳子的不同长短、颜色等,表示某种特定的含义。斗转星移,数千年弹指一挥间,小小彩绳早已不是人们记事的工具,但当它被打成各式结绳时,却复活了一个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今天的“中国结”,正是古时候采用结绳记事的
9、遗风。2、仓颉造字 战国时期流行黄帝时代“仓颉造字”的传说。即使真有仓颉其人,最多也只是起了搜集或整理原始文字的作用。鲁迅门外文谈:“.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3.“起一成文”说 通志共二百卷,其中六书略是专门研究文字学的。六书略把古今文字二万四千一百三十五个,分为六类,每类中又各分若干子目,每一子目各统若干字。郑樵持“凡许氏是者从之,非者违之”的批判精神,突破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传统和权威,其“书画同出”、“起一成文”、“字母相生”等理论自成体系
10、,独树一帜。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文字学家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中指出:“郑樵第一个撇开说文系统,专用六书来研究一切文字,这是文字学上一个大进步”,“郑樵六书略用许慎的理论,作许氏的诤臣,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确有许多创获,在文字学史上是值得推许的。”郑樵根据许慎说文解字中五百四十个部首“始一终亥”的排列顺序,提出“起一成文”说,认为汉字的基本笔画都是由“一”及其形体变化构成的,从文字符号体系内部来探讨笔画及其相生之理。六书略中有一篇起一成文图,是其“起一成文”说的集中体现。全文如下:衡(横)为一,从(纵)为,邪为/,反 为,至而穷。折一为,反为厂,转厂为,反为,至而穷。折一为者,侧也,有侧有正
11、,正折为,转 为 ,侧 为 ,反 为 ,至 而穷。一再折为,转 为 ,侧 为 ,反 为 ,至而穷。引一而绕合之,方则为口,圆则为,至 则环转无异势,一之道尽矣。与一偶,一能生 不能生,以不可屈曲,又不可引,引则成 。然与一偶,一能生而不能生,天地之道,阴阳之理也。上文从五个角度指出由“一”衍生出的十七种基本笔画,并将“一”与“”进行比较,阐明“一能生”的道理,从楷书的形体线条上谈汉字的起源。“起一成文”说的局限性很明显,首先,它不能说明没有点画分别的古文字线条的变化;其次,即使是从楷书的结构来看,它也无法圆满地解释各种笔画的形成。但是,不难看出,这种说法是建立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12、物”和“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古代哲学的基础上的,郑樵此说把汉字的笔画变化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结合,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看,的确是一种极具独创性的理论。五、陶器的符号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论”的观点,新石器时代陶器刻划符号的出现,不仅昭示了中国文字及其书法艺术的衍生,而且昭示了华夏文明进入了新的历程。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尽管多为一些硬笔直接刻划,多则四五画,少则仅一画,但先民们却能运用极其洗练的线条赋予一个个初形文字以神灵力、自然力、生命力、心志力的形象,使之充满了生命情意和表现于线条、结构及其书写方法上的审美意味,无疑具有一种原始的、深刻的宇宙存在运动的哲学意识,并据以创造汉民族文化和语言的载体,
13、从而体现出先民们的聪明智慧和审美情趣。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原始先民们的这种先成的美感意识的作用,才创造出了个个具有某些书法意味或因素的文字。郭沫若认为,即使是符号,也“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又说“其为文字,殆无可疑”;他在进一步考证后郑重指出:“彩陶上的那些刻划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对这些陶器上的符号很多学者认为这种陶器上符号是简单文字,而考古工作者以为是符号,但是学者认为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从一些学者考证来看,这些刻划符号,实际上就是初文字时期的一种书契。书,就是写下来的文字,作名词讲,大致与书法之“书”相同;契,是用硬笔(刀)
14、刻的意思,作动词讲,当与锲刻之锲同义。易经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一句话,书契也就是用硬笔(刀)刻写的早期象形文字。历史证明,文字本于图画。即是说,画为字源,并非人们常说的“书画同源”。如说成“书画同缘”倒有其理。因为,书与画都使用同一介体线条。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就能刻画出简单而生动的图画,经过几万年的发展,到了中石器时代或之后,图画已不能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因为它不能读,不能记事载语,因而,随着记事载语识读的要求日益迫切,刻画与刻字便从性属上开始分离:图画要求逼真形象,而文字则达到简明写意、使用便捷、易认易记就可以了。同时,文字是在很长时期的创造、使用过程中不断总结创新,由
15、图画演变为抽象的刻划符号,又进一步渐次地演变为“成文文字”,直到今天的汉字。“总之,在学者们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划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在安徽蚌埠市双墩遗址发现的多件陶器刻划符号整理、研究中发现,双墩刻划符号已具有表意的功能,应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在安徽蚌埠市双墩遗址发现的多件陶器刻划符号整理、研究中发现,双墩刻划符号已具有表意的功能,应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据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阚绪杭介绍,双墩新石器遗址距今年左右,共出土了件陶器刻划符号,所包含的内容之丰富是同时期任何遗址所无法比拟的。仅就已知的内容看,有山川、河流、太阳、动物、植物、房屋等写实类刻划,也有猎猪、捕鱼、网鸟、俘鹿、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等生产生活类刻划,以及记事、记数等几何类刻划符号。涉及到双墩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天文历法、宗教信仰等,几乎涵盖了生产、生活、精神方面的全部内容,堪称原始社会的“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