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十八项反措修编情况汇报十八项反措修编情况汇报-线路部分线路部分第1页,共56页。2 主要内容防止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七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十十三三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第2页,共56页。3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2012版条文:6.1.1.1 在特殊地形、极端恶劣气象环境条件下重要输电通道宜采取差异化设计,适当提高重要线路防冰、防洪、防风等设防水平。为提升可操作性,将重要输电通道修改为重要输电线路。2018版条文:6.1.1.1 在特殊地形、极端恶劣气象环境条件下重要输电线路宜采取差异化设计,适当提高抗风、抗冰、抗洪等设防水平。第3页,共56页。4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
2、路事故2018版条文:6.1.1.2 线路设计时应避让可能引起杆塔倾斜和沉降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灾害区。6.1.1.3 线路设计时宜避让采动影响区,无法避让时,应进行稳定性评价,合理选择架设方案及基础型式,宜采用单回路或单极架设,必要时加装在线监测装置。根据实际情况,对不良地质条件区进行分类处理,明确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灾害区应采取避让设计,因此将其拆分。2012版条文:6.1.1.2 线路设计时应预防不良地质条件引起的倒塔事故,应避让可能引起杆塔倾斜、沉陷的矿场采空区;不能避让的线路,应进行稳定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地基处理(如灌浆)
3、、合理的杆塔和基础型式(如大板基础)、加长地脚螺栓等预防塌陷措施。第4页,共56页。5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2018版条文:6.1.1.4 对于易发生水土流失、山洪冲刷等地段的杆塔,应采取加固基础、修筑挡土墙(桩)、截(排)水沟、改造上下边坡等措施,必要时改迁路径。6.1.1.5 分洪区等受洪水冲刷影响的基础,应考虑洪水冲刷作用及漂浮物的撞击影响,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为突出山洪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将洪水冲刷修改为山洪冲刷;由于线路路径应避让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段,因此删除原条款6.1.1.3中的山体滑坡、泥石流;为提高针对性,将原条款6.1.1.3中分洪区和洪泛区的杆塔修改为分
4、洪区等受洪水冲刷影响的基础。2012版条文:6.1.1.3 对于易发生水土流失、洪水冲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段的杆塔,应采取加固基础、修筑挡土墙(桩)、截(排)水沟、改造上下边坡等措施,必要时改迁路径。分洪区和洪泛区的杆塔必要时应考虑冲刷作用及漂浮物的撞击影响,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第5页,共56页。6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根据运行经验,增加高寒地区差异化设计的要求。2018版条文:6.1.1.6 高寒地区线路设计时应采用合理的基础型式和必要的地基防护措施,避免基础冻胀位移、永冻层融化下沉。第6页,共56页。7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
5、条款。根据运行经验,增加移动或半移动沙丘等特殊区域的差异化设计要求。2018版条文:6.1.1.7 对于需要采取防风固沙措施的移动或半移动沙丘等区域的杆塔,应考虑主导风向等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风固沙措施,如围栏种草、草方格、碎石压沙等措施。第7页,共56页。8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截至2017年2月底,国家电网公司在运特高压密集通道11处,长度合计1684.5km,通道最小宽度仅为100m,相邻线路导线间距最低为55m。密集通道内特高压线路并行间距过小,一旦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泥石流、重冰、强风、山火等灾害时,极有可能造成多条特高压线路同时停运,通道内线路额定
6、输送容量大,对线路安全运行造成巨大的威胁。2018版条文:6.1.1.8 规划阶段,应对特高压密集通道开展多回同跳风险评估,必要时差异化设计。当特高压线路在滑坡等地质不良地区同走廊架设时,宜满足倒塔距离要求。第8页,共56页。9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参考国网运检部关于开展2016年输变电设备金属专项技术监督工作的通知(运检技术201669号)第三章第六条款要求制定。2018版条文:6.1.2.2 铁塔现场组立前应对紧固件螺栓、螺母及铁附件进行抽样检测,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地脚螺栓直径级差宜控制在6mm及以上,螺杆顶面、螺母顶面或侧面加盖规格钢印标记,安装前应
7、对螺杆、螺母型号进行匹配。架线前、后应对地脚螺栓紧固情况进行检查,严禁在地脚螺母紧固不到位时进行保护帽施工。第9页,共56页。10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对于山区线路,若无余土处理方案或未严格执行余土处理方案,在汛期受雨水冲刷,极易造成杆塔边坡崩塌等地质灾害。2018版条文:6.1.2.3 对山区线路,设计单位应提出余土处理方案,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余土处理方案。第10页,共56页。11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2012版条文:6.1.2.2 新建线路在选用砼杆时,应采用在根部有明显埋入深度标识的砼杆。删除此条内容。第11页,共56页。12六、防止输
8、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2012版条文:6.3.1.1 风振严重区域的导地线线夹、防振锤和间隔棒应选用加强型金具或预绞式金具。运行经验表明,大风频发区域金具磨损是线路主要的损伤形式之一,建议采用耐磨型金具;设计时应考虑重冰区脱冰跳跃、舞动区线路舞动对金具的损伤。2018版条文:6.3.1.1 大风频发区域的连接金具应选用耐磨型金具;重冰区应考虑脱冰跳跃对金具的影响;舞动区应考虑舞动对金具的影响。第12页,共56页。13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2012版条文:6.3.1.3 在复合绝缘子安装和检修作业时应避免损坏伞裙、护套及端部密封,不得脚踏复合绝缘子。在安装复合绝缘子时,
9、不得反装均压环。为避免复合绝缘子安装于护套上的情况,对原条款进行了完善。2018版条文:6.3.1.2 作业时应避免损坏复合绝缘子伞裙、护套及端部密封,不应脚踏复合绝缘子;安装时不应反装均压环或安装于护套上。第13页,共56页。14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近年来复合绝缘子防掉串事件时有发生,通过复合绝缘子串双联(含单V串)及以上设计可有效提高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2018版条文:6.3.1.3 500(330)kV和750kV线路的悬垂复合绝缘子串应采用双联(含单V串)及以上设计,且单联应满足断联工况荷载的要求。第14页,共56页。15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
10、防止输电线路事故2012版条文:6.3.2.4对于直线型重要交叉跨越塔,包括跨越110kV及以上线路、铁路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二级通航河流等,应采用双悬垂绝缘子串结构,且宜采用双独立挂点;无法设置双挂点的窄横担杆塔可采用单挂点双联绝缘子串结构。现行设计规范中没有针对居民区采取防掉线措施,也没有将110kV线路和县乡公路等作为重要跨越对象。上述跨越区段同样存在断串掉线风险,且一旦发生将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亟需进行双串化改造。另一方面,直线塔悬垂串采用双联结构增加成本有限,但能够有效地提高跨越区段的安全性,社会效益十分显著。2018版条文:6.3.1.4 跨越110kV(66kV)及以上线路
11、、铁路和等级公路、通航河流及居民区等,直线塔悬垂串应采用双联结构,宜采用双挂点,且单联应满足断联工况荷载的要求。第15页,共56页。16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2014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发生6条次由于使用非耐酸芯棒导致复合绝缘子脆断故障。2018版条文:6.3.1.5 500kV及以上线路用棒形复合绝缘子应按批次抽取1支进行芯棒耐应力腐蚀试验。第16页,共56页。17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对于大截面导线耐张线夹可在钢芯压接区外加铝衬管再填充电力脂等措施,避免耐张线夹发生冻胀。2018版条文:6.3.1.6 耐张绝缘子串倒挂
12、时,耐张线夹应采用填充电力脂等防冻胀措施,并在线夹尾部打渗水孔。第17页,共56页。18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2012版条文:6.3.1.2 按照承受静态拉伸载荷设计的绝缘子和金具,应避免在实际运行中承受弯曲、扭转载荷、压缩载荷和交变机械载荷而导致断裂故障。删除此条内容。第18页,共56页。19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2012版条文:6.4.1.1 新建线路设计时应结合已有的运行经验确定设计风速。根据线路周边气象站资料及风区分布图是线路防风害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进行修改。2018版条文:6.4.1.1 新建线路设计时应结合线路周边气象台站资料及风区分布图,并参考
13、已有的运行经验确定设计风速,对山谷、垭口等微地形、微气象区加强防风偏校核,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防风偏措施。第19页,共56页。20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2012版条文:6.4.1.2 500kV及以上架空线路45及以上转角塔的外角侧跳线串宜使用双串绝缘子并可加装重锤;15以内的转角内外侧均应加装跳线绝缘子串。根据国网基建部关于加强新建输变电工程防污闪等设计工作的通知(基建技术201410号)规定的通用设计铁塔角度划分的要求,统一表述。2018版条文:6.4.1.2 330750kV架空线路40以上转角塔的外角侧跳线串应使用双串绝缘子,并加装重锤等防风偏措施;15以内的转角内外侧
14、均应加装跳线绝缘子串(包括重锤)。第20页,共56页。21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2012版条文:6.4.1.3 沿海台风地区,跳线应按设计风压的1.2倍校核。根据运行经验,台风引起的风偏(尤其是跳线风偏)跳闸是沿海台风地区线路跳闸或故障的主要因素,同时明确110kV、220kV线路防风偏设计要求。2018版条文:6.4.1.3 沿海台风地区,跳线风偏应按设计风压的1.2倍校核;110220kV架空线路大于40转角塔的外侧跳线应采用绝缘子串(包括重锤);小于20转角塔,两侧均应加挂单串跳线串(包括重锤)。第21页,共56页。22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2012版
15、条文:6.5.1.1 线路路径选择应以冰区分布图、舞动区分布图为依据,宜避开重冰区及易发生导线舞动的区域。依据线路运行数据与经验修改。覆冰舞动是造成紧凑型线路故障的主要因素,运行经验统计表明在紧凑型线路中因舞动造成的故障占比达到54%以上。2018版条文:6.5.1.1 线路路径选择应以冰区分布图、舞动区域分布图为依据,宜避开重冰区及易发生导线舞动的区域;2级及以上舞动区不应采用紧凑型线路设计,并采取全塔双帽防松措施。第22页,共56页。23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2012版条文:6.5.1.2 新建架空输电线因路径选择困难无法避开重冰区及易发生导线舞动的局部区段应提高抗冰设计
16、及采取有效的防舞措施,如采用线夹回转式间隔棒、相间间隔棒等,并逐步总结、完善防舞动产品的布置原则。依据运行经验,大档距、大高差和杆塔两侧档距相差悬殊等属于故障多发的情况,条款明确相关要求;相关防舞装置的应用在架空输电线路防舞设计规范(Q/GDW1829-2012)已有明确规定。2018版条文:6.5.1.2 新建架空输电线路无法避开重冰区或易发生导线舞动的区段,宜避免大档距、大高差和杆塔两侧档距相差悬殊等情况。第23页,共56页。24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根据关于印发跨区输电线路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生2012572号)的要求,提升多联绝缘子串
17、抵抗大风及舞动灾害的能力,重冰区和易舞动区内线路的瓷或玻璃绝缘子串的联间距宜适当增加,必要时可采用联间支撑间隔棒。2018版条文:6.5.1.3 重冰区和易舞动区内线路的瓷绝缘子串或玻璃绝缘子串的联间距宜适当增加,必要时可采用联间支撑间隔棒。第24页,共56页。25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2012版条文:6.5.1.3 为减少或防止脱冰跳跃、舞动对导线造成的损伤,宜采用预绞丝护线条保护导线。6.5.1.4 舞动易发区的导地线线夹、防振锤和间隔棒应选用加强型金具或预绞式金具。删除此两条内容。第25页,共56页。26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2012版条文:6.5.2
18、.2 对设计冰厚取值偏低、且未采取必要防覆冰措施的重冰区线路应逐步改造,提高抗冰能力。依据关于印发跨区输电线路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生2012572号)的要求,提出提高抗冰能力的具体措施。2018版条文:6.5.2.2 对设计冰厚取值偏低,且未采取必要防冰害措施的中、重冰区线路,应采取增加直线塔、缩短耐张段长度、合理补强杆塔等措施。第26页,共56页。27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2012版条文:6.6.1.1 鸟害多发区的新建线路应设计、安装必要的防鸟装置。110(66)、220、330、500kV悬垂绝缘子的鸟粪闪络基本防护范围为以绝缘子悬挂点为圆心,半径分别
19、为0.25m、0.55m、0.85m、1.2m的圆。为提高典型防鸟装置的适用性进行修改完善。2018版条文:6.6.1.1 66500kV新建线路设计时应结合涉鸟故障风险分布图,对于鸟害多发区应采取有效的防鸟措施,如安装防鸟刺、防鸟挡板、防鸟针板,增加绝缘子串结构高度等。110(66)、220、330、500kV悬垂绝缘子的鸟粪闪络基本防护范围为以绝缘子悬挂点为圆心,半径分别为0.25、0.55、0.85、1.2m的圆。第27页,共56页。28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参考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等相关标准明确输电线路防山火设计要求。2018版条文:6.7.1.3 新
20、建线路宜避开山火易发区,无法避让时,宜采用高跨设计,并适当提高安全裕度;无法采用高跨设计时,重要输电线路应按照相关标准开展通道清理。第28页,共56页。29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在线路路径选择上,采取避让等方式,避免重复跨越,最大限度减少“三跨”数量;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附表A.9中已明确不宜在杆塔顶部跨越电力线路,对“三跨”线路重点强调;为避免重要输电通道中多条重要线路同时故障,不宜在一档中跨越3条及以上线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输电线路跨越重要输电通道建设管理规范(试行)等文件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5756号)的要求:“结合线路路
21、径、地形地貌特点、施工方式等,合理选择跨越位置,宜避免塔顶跨越”。2018版条文:6.8.1.1 线路路径选择时,宜减少“三跨”数量,且不宜连跨越;跨越重要输电通道时,不宜在一档中跨越3条及以上输电线路,且不宜在杆塔顶部跨越。第29页,共56页。30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鉴于“三跨”重要性,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差异化规划设计指导意见(国家电网发展2008195号)和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21049号),提出交叉跨越角度的基本要求。2018版条文:6.8.1.2“三跨”线路与高铁交叉角不宜小于45,困难情况下不应小于30,且不应在铁路车站出站信号机以
22、内跨越;与高速公路交叉角一般不应小于45;与重要输电通道交叉角不宜小于30。线路改造路径受限时,可按原路径设计。第30页,共56页。31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雨雪冰冻灾害中,曾发生微地形微气象区线路,由于受大高差、大档距和两侧档距比超过或接近2:1等因素影响发生倒塔断线事故的案例。2018版条文:6.8.1.3“三跨”应尽量避免出现大档距和大高差的情况,跨越塔两侧档距之比不宜超过2:1。第31页,共56页。32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目前舞动区域分布图主要反映区域内输电线路舞动的平均强度,但部分“三跨”微地形、微气象特征明显,舞
23、动强度高于平均值。鉴于“三跨”重要性要求,并结合线路附近舞动发展情况,防舞标准宜提高一个设防等级。2018版条文:6.8.1.4“三跨”线路跨越点宜避开2级及3 级舞动区,无法避开时以舞动区域分布图为依据,结合附近舞动发展情况,宜适当提高防舞设防水平。第32页,共56页。33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为防止杆塔出现串倒,对“三跨”提出采用独立耐张段的跨越要求;根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重要线路杆塔结构重要性系数不低于1.1;螺栓松动脱落是导致杆塔损害的重要因素,因此需加强“三跨”杆塔的螺栓防松设计;为避免跨越线路故障
24、引起被跨越的重要输电通道线路故障,要求跨越线路设计条件应不低于被跨越线路。2018版条文:6.8.1.5“三跨”应采用独立耐张段跨越,杆塔结构重要性系数应不低于 1.1,杆塔除防盗措施外,还应采用全塔防松措施;当跨越重要输电通道时,跨越线路设计标准应不低于被跨越线路。第33页,共56页。34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鉴于“三跨”重要性,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差异化规划设计指导意见(国家电网发展2008195号)和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跨(钻)越高铁设计技术要求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21049号)标准,提出验算杆塔强度覆冰值提高1015mm的要求。2018版
25、条文:6.8.1.6“三跨”线路跨越点宜避开重冰区。对 15mm及以上冰区的特高压“三跨”和5mm及以上冰区的其他电压等级“三跨”,导线最大设计验算覆冰厚度应比同区域常规线路增加10mm,地线设计验算覆冰厚度增加15mm;对历史上曾出现过超设计覆冰的地区,还应按稀有覆冰条件进行验算。第34页,共56页。35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相间间隔棒和动力减振器等防舞装置长期运行,连接金具可能发生损坏脱落或对导线造成损伤,对线路运行带来安全隐患,鉴于“三跨”的重要性要求,跨越档尽量避免安装相间间隔棒、动力减振器等可能脱离或对导地线造成损伤的装置。如需安装,安装位置可控制在
26、接触网边缘、高速公路护栏外扩10m的范围。2018版条文:6.8.1.7 易舞动区防舞装置(不含线夹回转式间隔棒)安装位置应避开被跨越物。第35页,共56页。36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参考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架空输电线路“三跨”运维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国家电网运检2016777号)要求,进一步提高“三跨”线路防断线的能力,绝缘子应采用独立双挂点。独立双串为两个完全独立没有连接的串型。对于山区高差大、连续上下山等特殊线路区段,独立双串有可能造成两串受力不均匀,影响线路安全运行。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双联单挂点的设计。2018版条文:6.8.1.8 500kV及
27、以下“三跨”线路的悬垂绝缘子串应采用独立双串设计,对于山区高差大、连续上下山的线路可采用单挂点双联,耐张绝缘子应采用双联及以上结构形式,单联强度应满足正常运行状态下受力要求。“三跨”地线悬垂应采用独立双串设计,耐张串连接金具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第36页,共56页。37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参考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架空输电线路“三跨”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运检2016413号)的要求,对于输电线路风振严重的区域,导地线线夹、防振锤和间隔棒容易受损,采用耐磨型连接金具能有效降低风振损坏。2018版条文:6.8.1.9“三跨”区段宜选用预绞式防振锤。
28、风振严重区、易舞动区“三跨”的导地线应选用耐磨型连接金具。第37页,共56页。38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参考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架空输电线路“三跨”运维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国家电网运检2016777号)要求,安装故障诊断装置和图像/视频监控装置,对于及时发现“三跨”线路的缺陷和隐患,实现及时有效的故障后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跨越高铁区段,应在跨越档安装视频监控装置,且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监测应涵盖跨越高铁区段;对于跨越高速公路和重要输电通道区段,应在跨越档安装图像或视频监控装置。2018版条文:6.8.1.10 跨越高铁时应安装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和视频监控装置
29、;跨越高速公路和重要输电通道时应安装图像或视频监控装置。第38页,共56页。39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铝包钢结构的地线或光缆导流效果好,可降低雷击造成地线断股的机率。2018版条文:6.8.1.11“三跨”地线宜采用铝包钢绞线,光缆宜选用全铝包钢结构的 OPGW 光缆。第39页,共56页。40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为避免“三跨”线路断线影响被跨越物安全,提出特高压跨越档和其他电压等级线路跨越耐张段内导、地线不应有接头的相关要求。2018版条文:6.8.1.12 对特高压线路“三跨”,跨越档内导地线不应有接头;对其他电压等级“三
30、跨”,耐张段内导地线不应有接头。第40页,共56页。41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六、防止输电线路事故此条为新增条款。运行经验表明,压接是导线金具运行中的薄弱环节。X光透视等方法对“三跨”区段金具压接进行检查已成为一种较成熟可行的手段,可确保金具压接质量,及时发现压接缺陷。2018版条文:6.8.1.13 75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三跨”金具应按照施工验收规定逐一检查压接质量,并按照“三跨”段内耐张线夹总数量10%的比例开展X射线无损检测。第41页,共56页。422012版条文:7.1.2 污秽严重的覆冰地区外绝缘设计应采用加强绝缘、V 型串、不同盘径绝缘子组合等形式,通过增加绝缘子串长、阻
31、碍冰棱桥接及改善融冰状况下导电水帘形成条件,防止冰闪事故。增加了湿雪闪络或大雨闪络地区的防护要求。增加了辅助伞裙措施,此措施被证实更加有效。2018版条文:7.1.4 对易发生覆冰闪络、湿雪闪络或大雨闪络地区的外绝缘设计,宜采取采用V 型串、不同盘径绝缘子组合或加装辅助伞裙等的措施。七、防止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七、防止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第42页,共56页。43此条为新增条款。加装辅助伞裙是变电设备防粉尘的措施之一。考虑到化工企业周边快速积污的情况影响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故应适当提高绝缘配置水平。2018版条文:7.1.5 对粉尘污染严重地区,宜选用自洁能力强的绝缘子,如外伞形绝缘子,变电设备可采取
32、加装辅助伞裙等措施。玻璃绝缘子用于沿海、盐湖、水泥厂和冶炼厂等特殊区域时,应涂覆防污闪涂料。复合外绝缘用于苯、酒精类等化工厂附近时,应提高绝缘配置水平。七、防止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七、防止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第43页,共56页。44此条为新增条款。明确如果新建设备需要涂覆防污闪涂料时,应由厂家负责。2018版条文:7.1.9 瓷或玻璃绝缘子安装前需涂覆防污闪涂料时,宜采用工厂复合化工艺,运输及安装时应注意避免绝缘子涂层擦伤。七、防止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七、防止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第44页,共56页。452012版条文:13.1.1.1 应按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要求,根据线路输送容量、系统运行条件、电缆路
33、径、敷设方式等合理选择电缆和附件结构型式。13.1.1.2 应避免电缆通道邻近热力管线、腐蚀性介质的管道。考虑气候环境影响电缆和附件选型,增加“环境”要素。2018版条文:13.1.1.1 应按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要求,根据线路输送容量、系统运行条件、电缆路径、敷设方式和环境等合理选择电缆和附件结构型式。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第45页,共56页。462012版条文:13.1.1.4 同一受电端的双回或多回电缆线路宜选用不同制造商的电缆、附件。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缆的GIS终端和油浸终端宜选择插拔式。将“宜”改为“应”提高要求,增加“人员密集区域或有防爆
34、要求场所应选择复合套管终端。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不应选择户外干式柔性终端。”的要求。2018版条文:13.1.1.3 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同一受电端的双回或多回电缆线路应选用不同生产厂家的电缆、附件。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缆的GIS终端和油浸终端宜选择插拔式,人员密集区域或有防爆要求场所的应选复合套管终端。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缆线路不应选择户外干式柔性终端。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第46页,共56页。47此条为新增条款。提出设立户外终端检修平台的要求。根据电力电缆及通道运维规程(Q/GDW1512)要求,运维单位需要对电缆线路进行定
35、期巡检,其中包括电缆终端表面检查、带电检测等诸多项目。安装检修平台可便于运维人员开展巡视和检测工作,也有助于提高检修、抢修的效率2018版条文:13.1.1.5 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站外户外终端应有检修平台,并满足高度和安全距离要求。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第47页,共56页。482012版条文:13.1.1.5 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应采用干法化学交联的生产工艺,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应采用悬链或立塔式工艺。将66kV电压等级补充进110kV后的括号内,并在“工艺”前强调“三层共挤”。2018版条文:13.1.1.6 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电缆应采用干法
36、化学交联的生产工艺,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电缆应采用悬链式或立塔式三层共挤工艺。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第48页,共56页。492012版条文:13.2.1.3 采用排管、电缆沟、隧道、桥梁及桥架敷设的阻燃电缆,其成束阻燃性能应不低于C级。与电力电缆同通道敷设的低压电缆、非阻燃通讯光缆等应穿入阻燃管,或采取其他防火隔离措施。增加部分场合下应用阻燃电缆、阻燃电缆阻燃性能到货抽检试验、阻燃防火材料防火性能到货抽检试验的要求。2018版条文:13.2.1.3 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缆在隧道、电缆沟、变电站内、桥梁内应选用阻燃电缆,其成束阻燃性能应
37、不低于C级。与电力电缆同通道敷设的低压电缆、通信光缆等应穿入阻燃管,或采取其他防火隔离措施。应开展阻燃电缆阻燃性能到货抽检试验,以及阻燃防火材料(防火槽盒、防火隔板、阻燃管)防火性能到货抽检试验,并向运维单位提供抽检报告。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第49页,共56页。50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2012版条文:13.2.1.4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缆线密集区域的电缆应采取防火隔离措施。2018版条文:13.2.1.4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且允许带故障运行的电力电缆线路不应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缆线路共用隧道、电缆沟、综合管廊电力舱
38、。纳入国家电网公司高压电缆专业管理规定(国家电网运检20161152号)第十一条要求。第50页,共56页。51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2012版条文:13.2.1.5 非直埋电缆接头的最外层应包覆阻燃材料,充油电缆接头及敷设密集的中压电缆的接头应用耐火防爆槽盒封闭。2018版条文:13.2.1.5 非直埋电缆接头的外护层及接地线应包覆阻燃材料,充油电缆接头及敷设密集的1035kV电缆的接头应用耐火防爆槽盒封闭。密集区域(4回及以上)的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缆接头应选用防火槽盒、防火隔板、防火毯、防爆壳等防火防爆隔离措施。增加接地线包覆阻燃材料要求,以及密
39、集区域防火防爆隔离措施要求。接地线绝缘受损对地放弧也能造成接地线烧损进而影响电缆接头,所以接地线也应包覆阻燃材料。对于电缆敷设密集区域,故障电缆接头会对临近电缆产生影响,导致事故扩大,需采用多种防火防爆措施对电缆接头进行隔离。第51页,共56页。522012版条文:13.2.1.7 隧道及竖井中的电缆应采取防火隔离、分段阻燃措施。增加耐火完整性、隔热性要求。电缆的防火隔离措施,能有效避免事故扩大。电缆进出电缆通道处、电缆隧道内、竖井中、变电站夹层应设置防火分隔,且使用的阻火材料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耐火完整性、隔热性要求,确保防火分隔效果。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2.9条增加“建筑内的电缆井在每
40、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的要求。2018版条文:13.2.1.7 隧道、竖井、变电站电缆层应采取防火墙、防火隔板及封堵等防火措施。防火墙、阻火隔板和阻火封堵应满足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耐火完整性、隔热性要求。建筑内的电缆井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第52页,共56页。53此条为新增条款。提出路径、附属设备及设施设置应通过规划部门审批,以及避免电缆通道邻近热力管线、易燃易爆管线(输油、燃气)和腐蚀性介质的管道的要求。2018版条文:13.3.1.1 电缆线路路径、附属设备及
41、设施(地上接地箱、出入口、通风亭等)的设置应通过规划部门审批。应避免电缆通道邻近热力管线、易燃易爆管线(输油、燃气)和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第53页,共56页。54此条为新增条款。提出综合管廊电缆仓相关要求。2018版条文:13.3.1.2 综合管廊中110(66)kV及以上电缆应采用独立舱体建设。电力舱不宜与天然气管道舱、热力管道舱紧邻布置。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第54页,共56页。552012版条文:13.3.1.3 直埋电缆沿线、水底电缆应装设永久标识。提出标示牌设立及间距、电缆接头不应布置在工井正下方要求。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电缆及通道运维规程(Q/GDW1512)中5.5.3 e)电缆通道的警示牌应在通道两侧对称设置,警示牌型式应根据周边环境按需设置,沿线每块警示牌设置间距一般不大于50m。2018版条文:13.3.1.4 直埋通道两侧应对称设置标识标牌,每块标识标牌设置间距一般不大于50m。此外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处应设置明显方向桩或标桩。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十三、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第55页,共56页。谢谢 谢谢!第56页,共56页。